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时读七堇年的游记,一个标题在心中莫名地记了很久:“伊利比亚之蓝”。
那时,我迷恋于色彩。翻开书,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灰色也能分出“匀色”“渐变,如被刀刃割开的金属质感”等等。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钟情这样的句子。它们确实写得很不错,但总感到修饰过多,反而让美丽的文字像是炫耀技巧,缺了真实。
而当我瞥见这个标题时,刹那间,心里像是经历了一场地震。缓过来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冉冉而生,似乎整个人都要陷入这纯粹的蓝色里了。
没有任何多余的赘饰,简洁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最真实本色的蓝,让人心向往之。
后来我陆续看了一些其他的文章,皆无此般动人。对于我一直深深爱恋的自然,许多漂亮措辞让人眼花缭乱。看得多了,我已辨不出游记与旅游广告的区别。我反复思索,为什么人们总是喜好在自然风光前加大片的修饰?就像炖一锅鸡汤却不停的加水一样,熬得越久,味却越淡。这当真美化了自然么?恐不见得。
由此,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散文。介绍九寨沟时,该作者用了这样的语句“这里是九寨沟,国家5A级景区。”那篇文章本写得挺好,可这句却使我不由叹息——为何给自然贴标签?这不是对自然多余的赘饰么?它不会因为被称为“5A级景区”就美丽三分,也不会因为没有修饰就褪下原有的清纯容颜。相反,不做任何雕饰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你可以看到自然隐藏在岁月后的灵魂,领略它经历时光变迁后依旧不变的磅礴的生命气息。我以为,这才是其价值所在啊。
或许,我不能怪罪这位作者。在当今快餐文化的冲击之下,若不在自然风景前贴些这样那样的标签,许多人看都不会看它一眼。这正是某些现代人的通病。太讲究所谓“效率”,對任何风景都不再有自己驻足领悟的耐心。殊不知这样忙于添加标签,自然真正的风韵反被无穷多的饰物所掩盖了。人们最终看到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一堆多余的修饰吧。
对自然层层叠叠的“装饰”,本就是多余的东西。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千百年前的贤者如是说。古人们使用的是物质意义上的装饰,现代人则在无形中以言语与文字涂抹自然。前者更为明显,后者隐晦,但流毒更深。我们不能假装自己对自然的种种修饰真的使对它的游览更有效,那是自欺欺人。这样的“修饰”,也许能起到一时的方便,但长期下去却无法完成心灵境界的提升,只会让人急于求成,缺乏必要的沉稳,甚至影响到整个时代风气。因此,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循着那句“删繁就简三秋树”,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美丽的总是简洁的,至繁的最终形式归于至简。
删去多余的修饰,你才会品读出自然的内涵。那不是什么用来让人陶冶心灵的工具,不是用来增长阅历的对象。它只是它,以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播撒着生命的芬芳和欢愉,展示生命的优美。同时,若你肯摘掉那些修饰品仔细看看——它其实启示你,人生应如自然一般,拒绝干扰的修饰品,遵循本心,携着宁静平和。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静下心来,品读自然,探寻人生应达到的的纯朴清明,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到那时,你自己是不是会像自然一样,只见温润而不见浮华呢?删去人生多余的修饰,你才会明白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哪些如过眼云烟不值得挽留。生命不过百年,删去赘饰才能收获风景,抵达最好的自己。这一点,于自然,于人生,都是一样的。
毕竟,当你的生命被多余的修饰所填充时,便没什么空间来容下一个真正的你了。
(指导教师 管燕华)
那时,我迷恋于色彩。翻开书,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灰色也能分出“匀色”“渐变,如被刀刃割开的金属质感”等等。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钟情这样的句子。它们确实写得很不错,但总感到修饰过多,反而让美丽的文字像是炫耀技巧,缺了真实。
而当我瞥见这个标题时,刹那间,心里像是经历了一场地震。缓过来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冉冉而生,似乎整个人都要陷入这纯粹的蓝色里了。
没有任何多余的赘饰,简洁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最真实本色的蓝,让人心向往之。
后来我陆续看了一些其他的文章,皆无此般动人。对于我一直深深爱恋的自然,许多漂亮措辞让人眼花缭乱。看得多了,我已辨不出游记与旅游广告的区别。我反复思索,为什么人们总是喜好在自然风光前加大片的修饰?就像炖一锅鸡汤却不停的加水一样,熬得越久,味却越淡。这当真美化了自然么?恐不见得。
由此,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散文。介绍九寨沟时,该作者用了这样的语句“这里是九寨沟,国家5A级景区。”那篇文章本写得挺好,可这句却使我不由叹息——为何给自然贴标签?这不是对自然多余的赘饰么?它不会因为被称为“5A级景区”就美丽三分,也不会因为没有修饰就褪下原有的清纯容颜。相反,不做任何雕饰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你可以看到自然隐藏在岁月后的灵魂,领略它经历时光变迁后依旧不变的磅礴的生命气息。我以为,这才是其价值所在啊。
或许,我不能怪罪这位作者。在当今快餐文化的冲击之下,若不在自然风景前贴些这样那样的标签,许多人看都不会看它一眼。这正是某些现代人的通病。太讲究所谓“效率”,對任何风景都不再有自己驻足领悟的耐心。殊不知这样忙于添加标签,自然真正的风韵反被无穷多的饰物所掩盖了。人们最终看到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一堆多余的修饰吧。
对自然层层叠叠的“装饰”,本就是多余的东西。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千百年前的贤者如是说。古人们使用的是物质意义上的装饰,现代人则在无形中以言语与文字涂抹自然。前者更为明显,后者隐晦,但流毒更深。我们不能假装自己对自然的种种修饰真的使对它的游览更有效,那是自欺欺人。这样的“修饰”,也许能起到一时的方便,但长期下去却无法完成心灵境界的提升,只会让人急于求成,缺乏必要的沉稳,甚至影响到整个时代风气。因此,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循着那句“删繁就简三秋树”,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美丽的总是简洁的,至繁的最终形式归于至简。
删去多余的修饰,你才会品读出自然的内涵。那不是什么用来让人陶冶心灵的工具,不是用来增长阅历的对象。它只是它,以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播撒着生命的芬芳和欢愉,展示生命的优美。同时,若你肯摘掉那些修饰品仔细看看——它其实启示你,人生应如自然一般,拒绝干扰的修饰品,遵循本心,携着宁静平和。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静下心来,品读自然,探寻人生应达到的的纯朴清明,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到那时,你自己是不是会像自然一样,只见温润而不见浮华呢?删去人生多余的修饰,你才会明白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哪些如过眼云烟不值得挽留。生命不过百年,删去赘饰才能收获风景,抵达最好的自己。这一点,于自然,于人生,都是一样的。
毕竟,当你的生命被多余的修饰所填充时,便没什么空间来容下一个真正的你了。
(指导教师 管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