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培养阅读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认读;理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提供了300多篇课文,在语文教学课时分配上,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70%左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以课文作为凭借”,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为何如此重视阅读教学?因为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培养阅读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对此,我们在认识上既要有一个集合的、整体的观念,还应树立一个长远的观点,要为他们未来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认读能力的培养
所谓认读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阅读将无法进行。
(一)字的认读
大纲要求,中学阶段应掌握3500到4000个汉字。虽然提倡自然积累,但认字也是要经过训练的,不仅要靠直觉辨认,还要在反复朗读中帮助记忆字形、字义,让学生养成碰见生字查字典的习惯。在阅读课中要加强正音、正形的教学,也要运用抄写、背诵、默写等手段。
(二)词的认读
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丰富词汇也是阅读的基础。许多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不甚了解,蓄词量不足,在作文中常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这就是阅读教学中不重视词的教学所造成的现象之一。
积累词汇的方式很多,如画出课文中重点词语,点评课文中精当的词语,抄写课内外阅读文章中的生动词语,通过朗读、背诵记忆学过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通过组词、扩词、造句等运用词语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教会学生自己动脑,学会推测词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如“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一群小姑娘”中“闪出”一词表现出了动作的轻快;还要知道词义的贬褒,如“别有用心”与“别具匠心”两个词语,都含有“别有一番心思”的意思,只是“别有用心”之言论和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是贬义词,而“别具匠心”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是褒义词。有时还要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如“豢养”和“喂养”两词,都含有“使之能活下去”的意思,但“豢养”用于牲畜,一般不用于人,如果用于人,则表示讽刺,而“喂养”,可用于牲畜,也可用于人,是一个中性词。最后还要注意,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亦有变化,揣摩它的词性才能体会作者的用意。
(三)句的认读
句子是组成篇章的材料,要读懂全文,就要推敲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根据“句不离篇”的精神,应把句的认读放在整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要把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教一篇课文应选好认读的重要句子。一般来说,要选意义艰深,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要选能表达段或篇的中心的关键句;要选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是指修辞手法运用巧妙,表情达意、状物写景、说明描述生动的句子。要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揣摩句子表达的效果。如“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松树金龟子》)这一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金龟子的漂亮,抒发了作者对其的喜欢和赞美之情。通过比较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理解句子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如“我们向沙漠进军”和“沙漠向我们进军”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相反。最后还要看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感情。如“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三颗枸杞豆》)两句话内容完全一样,由于标点符号的不同,抒发的感情就完全不同。
(四)段的认读
段落是文章的板块构件。段落教学具有联接字、词、句教学与篇章教学的纽带作用。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段落教学存在形式主义、少慢差费的现象。
在进行段落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全文内容后,从整体出发,考察各个段落的大意以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段落教学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对表达全文主旨起关键作用的段落,要重锤重敲。段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不可不要,但要反对形式主义。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准确把握的能力,只有理解了才算真正把文章读懂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第一,要较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所谓准确,就是要理解该词语在具体课文中使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比喻义,对一些词语不能按照一般的解释去理解,要看它在具体运用中表达的特殊意义。
第二,通过字面,搞清句子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例如《三颗枸杞豆》一文中,“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这一对话,含义深刻,要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从而领会这一对话的真正含义。
第三,通过标点符号分辨句式,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功能。例如,《阿Q正传》中阿Q和假洋鬼子的一段对话。
“什么?”(疑问句。表现假洋鬼子对阿Q的插话不屑一听。)
“我……”(未说完的陈述句。表示阿Q在假洋鬼子面前胆怯,说话吞吞吐吐。)
“出去!”(祈使句。表现假洋鬼子态度极其恶劣。)
“我要投……”(未说完的陈述句。话未说完就被假洋鬼子的呵斥所打断。)
“滚出去!”(祈使句。表现假洋鬼子的凶狠。)
这段对话分别运用了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第四,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阅读教学对理解文章结构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迅速、准确上,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启发学生阅读时试着划分段落层次上,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第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心思想(主题),切忌只据只言片语,主观武断,停留在表面,而应当在对课文内容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归纳的思考过程是:文章每一部分的主旨是什么?哪一部分是主要的?主要部分的主旨又是什么?各个部分综合起来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这个中心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三、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
评价,是读者对文章的优劣发表自己的见解,偏于理性的褒贬;鉴赏则带有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和趣味,偏于形象的直觉,感情上也是爱憎分明。
评价、鉴赏活动,除了读物的条件外,也与读者自身的一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如知识量、阅读量、兴趣爱好、道德情操、人生观等。根据以上关系,教师在培养学生评价、鉴赏能力时应作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要提高自身评价、鉴赏的水平,提高进行评价、鉴赏教学的自觉性。其次,要把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释词、辨句中评价作品语言的优劣,鉴赏某些用词的精妙;在理清作者思路中欣赏结构安排的缜密等。第三,培养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批判能力。欣赏既然是“感情的操练”,就需要感情的投入,自然对读者产生影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此,不仅要欣赏美的一面,而且要批判丑的一面,评价,就得一分为二。第四,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组织他们举办文学讲座、文学评论会等活动,使鉴赏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阅读教学;认读;理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提供了300多篇课文,在语文教学课时分配上,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70%左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以课文作为凭借”,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为何如此重视阅读教学?因为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培养阅读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对此,我们在认识上既要有一个集合的、整体的观念,还应树立一个长远的观点,要为他们未来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认读能力的培养
所谓认读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阅读将无法进行。
(一)字的认读
大纲要求,中学阶段应掌握3500到4000个汉字。虽然提倡自然积累,但认字也是要经过训练的,不仅要靠直觉辨认,还要在反复朗读中帮助记忆字形、字义,让学生养成碰见生字查字典的习惯。在阅读课中要加强正音、正形的教学,也要运用抄写、背诵、默写等手段。
(二)词的认读
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丰富词汇也是阅读的基础。许多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不甚了解,蓄词量不足,在作文中常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这就是阅读教学中不重视词的教学所造成的现象之一。
积累词汇的方式很多,如画出课文中重点词语,点评课文中精当的词语,抄写课内外阅读文章中的生动词语,通过朗读、背诵记忆学过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通过组词、扩词、造句等运用词语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教会学生自己动脑,学会推测词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如“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一群小姑娘”中“闪出”一词表现出了动作的轻快;还要知道词义的贬褒,如“别有用心”与“别具匠心”两个词语,都含有“别有一番心思”的意思,只是“别有用心”之言论和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是贬义词,而“别具匠心”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是褒义词。有时还要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如“豢养”和“喂养”两词,都含有“使之能活下去”的意思,但“豢养”用于牲畜,一般不用于人,如果用于人,则表示讽刺,而“喂养”,可用于牲畜,也可用于人,是一个中性词。最后还要注意,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亦有变化,揣摩它的词性才能体会作者的用意。
(三)句的认读
句子是组成篇章的材料,要读懂全文,就要推敲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根据“句不离篇”的精神,应把句的认读放在整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要把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教一篇课文应选好认读的重要句子。一般来说,要选意义艰深,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要选能表达段或篇的中心的关键句;要选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是指修辞手法运用巧妙,表情达意、状物写景、说明描述生动的句子。要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揣摩句子表达的效果。如“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松树金龟子》)这一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金龟子的漂亮,抒发了作者对其的喜欢和赞美之情。通过比较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理解句子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如“我们向沙漠进军”和“沙漠向我们进军”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相反。最后还要看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感情。如“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三颗枸杞豆》)两句话内容完全一样,由于标点符号的不同,抒发的感情就完全不同。
(四)段的认读
段落是文章的板块构件。段落教学具有联接字、词、句教学与篇章教学的纽带作用。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段落教学存在形式主义、少慢差费的现象。
在进行段落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全文内容后,从整体出发,考察各个段落的大意以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段落教学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对表达全文主旨起关键作用的段落,要重锤重敲。段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不可不要,但要反对形式主义。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准确把握的能力,只有理解了才算真正把文章读懂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第一,要较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所谓准确,就是要理解该词语在具体课文中使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比喻义,对一些词语不能按照一般的解释去理解,要看它在具体运用中表达的特殊意义。
第二,通过字面,搞清句子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例如《三颗枸杞豆》一文中,“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这一对话,含义深刻,要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从而领会这一对话的真正含义。
第三,通过标点符号分辨句式,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功能。例如,《阿Q正传》中阿Q和假洋鬼子的一段对话。
“什么?”(疑问句。表现假洋鬼子对阿Q的插话不屑一听。)
“我……”(未说完的陈述句。表示阿Q在假洋鬼子面前胆怯,说话吞吞吐吐。)
“出去!”(祈使句。表现假洋鬼子态度极其恶劣。)
“我要投……”(未说完的陈述句。话未说完就被假洋鬼子的呵斥所打断。)
“滚出去!”(祈使句。表现假洋鬼子的凶狠。)
这段对话分别运用了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第四,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阅读教学对理解文章结构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迅速、准确上,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启发学生阅读时试着划分段落层次上,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第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心思想(主题),切忌只据只言片语,主观武断,停留在表面,而应当在对课文内容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归纳的思考过程是:文章每一部分的主旨是什么?哪一部分是主要的?主要部分的主旨又是什么?各个部分综合起来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这个中心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三、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
评价,是读者对文章的优劣发表自己的见解,偏于理性的褒贬;鉴赏则带有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和趣味,偏于形象的直觉,感情上也是爱憎分明。
评价、鉴赏活动,除了读物的条件外,也与读者自身的一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如知识量、阅读量、兴趣爱好、道德情操、人生观等。根据以上关系,教师在培养学生评价、鉴赏能力时应作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要提高自身评价、鉴赏的水平,提高进行评价、鉴赏教学的自觉性。其次,要把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释词、辨句中评价作品语言的优劣,鉴赏某些用词的精妙;在理清作者思路中欣赏结构安排的缜密等。第三,培养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批判能力。欣赏既然是“感情的操练”,就需要感情的投入,自然对读者产生影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此,不仅要欣赏美的一面,而且要批判丑的一面,评价,就得一分为二。第四,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组织他们举办文学讲座、文学评论会等活动,使鉴赏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