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桂花雨》是一篇蕴涵丰富人文内涵的散文,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作者深情回忆起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充满田园风光和理想色彩的田园生活。本文通过课堂案例,认为语文课堂应回归本位。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6-1【片段一】
师: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用曲线画出来)
生:“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这句中哪里表现出作者摇花时的快乐心情?
生:叹号能说明“我”的心情。
生:“缠”字也能说明。
师:好,我就当“妈妈”,谁来缠缠我?
生:(娇声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
师:对呀!桂花如雨落得我们满头满身。你看,金色的小花多么迷人;你闻,金色的小花清香四溢。桂花纷纷扬扬飘落了,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根发丝;落在鼻尖、衣领,我的小脚丫上,香了我的全身……落在我的心坎上,落在我童年的回忆里。
【案例二】
师:摇啊,摇啊,你觉得琦君还摇出了什么呢?
生:摇出了桂花。
生:摇出了童年的快乐。
生:摇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生:摇出了浓浓的乡愁。
师:身在异乡,心在家乡。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当年,母亲洗净双手捧着故乡的桂花说——
……
师:孩子们,月亮是故乡的明,桂花是故乡的香,人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的快乐,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反思】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1.语言的推敲。现在语文教学被大量挤压,以致形销骨立。好好写字、积累语词常常被看作是落伍的做法。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是姓“分”不姓“语”,讲解课文往往只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表达怎样的感情。这个故事背后的意蕴是什么,我们却很少去关注。我一直试着用“人文”的方式“咬文”,寻找到文章的结构密码、情感密码、思想密码。《桂花雨》的主题挖掘指向“思乡”,原文中渗透出“童年的快乐 浓浓的乡愁”——这难道不是字里行间所能带给我们的最醇美的礼物?
要说“嚼字”,寻找语言的密码——教学环节几乎处处体现。品析文章语言的味道,体会儿时“摇花乐”时,结合一个“缠”字的描写,和学生们一起变换语气神情来读句子,体会语言的诗情和意境,那语言描绘的一幅幅静态的画面与一幅幅动态画面组成的诗情画意中,那娓娓道来的温馨之感,不是感动,而是优美地打动。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体会过语言文字是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不知道文字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没有感受过文字如妈妈的怀抱,温柔而富有力量,如爸爸的胸膛,宽广而又值得信赖,那将是多么大的悲哀和遗憾呀。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母语的化身。让语文这承载体让我们灵魂的血脉发扬光大,奠定我们的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
2.文学的熏陶。文学是人类真善美的语言呈现形式。语文应该是灵性的,湿润的,可感的,可握住的,像朋友的手,可看到的,像亮着爱怜的目光。琦君通过温婉的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现实生活,传达生命的体验,所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更有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颐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在这其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失去了文学之美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就像榨干了汁水的苹果,剩下的可能只是败絮。所以,基于语文要带给学生语言、文字、文学的初衷,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能走出咬文嚼字的局限,引导学生爱上文学,深入文学,痴迷文学,并且让学生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有滋有味。语言的外在表现力,文本的内在隐喻性,构成了文学赏鉴的两大特质。而这,正是这一课谋求回归语文本位的最突出表现。
文学的味道应当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浑然天成。比如,体会课文的难点“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我尝试让学生在诗一般的反复诵读中体会淡淡的思乡情。正因采用了引读的方式层层渗透,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不会流于形式。
二、触动儿童心灵深处的琴弦
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最终归属也是儿童。语文教学就是通过促成儿童在语文素养上的成长,从而实现其精神世界的生长。也许,该到了我们将探索的眼光转向学生、回归儿童的时候了。在学习中种下“思乡”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长成一棵树,这棵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的名字叫文学。也许儿童文学会给语文的整体学习与浸润,提供最好的策源地。今天的语文教师必须成为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摇花乐”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桂花树下沐浴缤纷的桂花雨的情景。学生从纯美的文字里体会的也许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6-1【片段一】
师: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用曲线画出来)
生:“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这句中哪里表现出作者摇花时的快乐心情?
生:叹号能说明“我”的心情。
生:“缠”字也能说明。
师:好,我就当“妈妈”,谁来缠缠我?
生:(娇声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
师:对呀!桂花如雨落得我们满头满身。你看,金色的小花多么迷人;你闻,金色的小花清香四溢。桂花纷纷扬扬飘落了,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根发丝;落在鼻尖、衣领,我的小脚丫上,香了我的全身……落在我的心坎上,落在我童年的回忆里。
【案例二】
师:摇啊,摇啊,你觉得琦君还摇出了什么呢?
生:摇出了桂花。
生:摇出了童年的快乐。
生:摇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生:摇出了浓浓的乡愁。
师:身在异乡,心在家乡。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当年,母亲洗净双手捧着故乡的桂花说——
……
师:孩子们,月亮是故乡的明,桂花是故乡的香,人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的快乐,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反思】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1.语言的推敲。现在语文教学被大量挤压,以致形销骨立。好好写字、积累语词常常被看作是落伍的做法。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是姓“分”不姓“语”,讲解课文往往只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表达怎样的感情。这个故事背后的意蕴是什么,我们却很少去关注。我一直试着用“人文”的方式“咬文”,寻找到文章的结构密码、情感密码、思想密码。《桂花雨》的主题挖掘指向“思乡”,原文中渗透出“童年的快乐 浓浓的乡愁”——这难道不是字里行间所能带给我们的最醇美的礼物?
要说“嚼字”,寻找语言的密码——教学环节几乎处处体现。品析文章语言的味道,体会儿时“摇花乐”时,结合一个“缠”字的描写,和学生们一起变换语气神情来读句子,体会语言的诗情和意境,那语言描绘的一幅幅静态的画面与一幅幅动态画面组成的诗情画意中,那娓娓道来的温馨之感,不是感动,而是优美地打动。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体会过语言文字是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不知道文字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没有感受过文字如妈妈的怀抱,温柔而富有力量,如爸爸的胸膛,宽广而又值得信赖,那将是多么大的悲哀和遗憾呀。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母语的化身。让语文这承载体让我们灵魂的血脉发扬光大,奠定我们的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
2.文学的熏陶。文学是人类真善美的语言呈现形式。语文应该是灵性的,湿润的,可感的,可握住的,像朋友的手,可看到的,像亮着爱怜的目光。琦君通过温婉的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现实生活,传达生命的体验,所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更有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颐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在这其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失去了文学之美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就像榨干了汁水的苹果,剩下的可能只是败絮。所以,基于语文要带给学生语言、文字、文学的初衷,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能走出咬文嚼字的局限,引导学生爱上文学,深入文学,痴迷文学,并且让学生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有滋有味。语言的外在表现力,文本的内在隐喻性,构成了文学赏鉴的两大特质。而这,正是这一课谋求回归语文本位的最突出表现。
文学的味道应当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浑然天成。比如,体会课文的难点“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我尝试让学生在诗一般的反复诵读中体会淡淡的思乡情。正因采用了引读的方式层层渗透,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不会流于形式。
二、触动儿童心灵深处的琴弦
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最终归属也是儿童。语文教学就是通过促成儿童在语文素养上的成长,从而实现其精神世界的生长。也许,该到了我们将探索的眼光转向学生、回归儿童的时候了。在学习中种下“思乡”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长成一棵树,这棵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的名字叫文学。也许儿童文学会给语文的整体学习与浸润,提供最好的策源地。今天的语文教师必须成为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摇花乐”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桂花树下沐浴缤纷的桂花雨的情景。学生从纯美的文字里体会的也许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