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5-6年级的阅读提出“诵读古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二点“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学生阅读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他们是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2]基于此,统编版教材在中高年段设置了12篇小古文,有层次、有梯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本文结合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的教学理念:“依体式,定终点;研学情,明起点;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依据体式,确定终点
《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本味》,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小古文。讲的是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动人故事,伯牙遇知音的狂喜与失去知音的悲痛形成强烈的对比。统编版三年级起就安排有小古文,这是第9篇,这一届一直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人教版教材安排只有四篇小古文,这仅是第2篇。
老子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有不同的鱼,所以捕鱼的网要有不同的“网”。不同的文言文学习,重难点也应不一样,教师要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重难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引是重点,教材中的重难点是对“高山流水”内涵的理解,对“知音”之意的体会。而对古今价值观朋友观的理解,则是难点。这些是文言文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终点。
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核心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基于以上情况,教师要把文本作为训练的载体,也要在小古文的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伯牙鼓琴》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学习运用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等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读懂古诗内容。
2.通过朗读、品味、联想等多种方式品味语言,理解“知音”之意。
3.借助語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高山流水”之美。
4.熟读背诵。
教学目标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终点。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训练,即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美和节奏美,体会鼓琴的音韵美,体会文言文化和知音文化,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和关于诵读浅易文言文的评价要点。
二、研究学情,找准起点
“一篇课文教什么呢?就是要教学生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课文最要紧的地方,是这篇文言文必须理解和感受的地方。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学情的高度,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第二句话,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第三句话,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3]。
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学习过一篇小古文《杨氏之子》虽然有了对文言文的初步了解,但是时隔已久,学生在朗读、理解的方法以及文本的体会方面欠缺。于是,备课时,教师要作如下思考:
思考一:《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六年级的学生喜欢吗?没有学的时候,学生感觉是“很难”,难理解,难体会,难懂古人的想法。那么,教师备课时候就要思考,怎样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导入部分,出示三句诗人送别朋友的诗句,让学生接龙背诵,由浅显易懂的诗词,导入到文言文化。学生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
思考二: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哪些字词读不懂?有难读的字音,有多音字等,预习时候,要设置的第一题应该是这样的: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多读几次。善哉( )乎、汤汤( )乎、巍巍(
一、依据体式,确定终点
《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本味》,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小古文。讲的是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动人故事,伯牙遇知音的狂喜与失去知音的悲痛形成强烈的对比。统编版三年级起就安排有小古文,这是第9篇,这一届一直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人教版教材安排只有四篇小古文,这仅是第2篇。
老子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有不同的鱼,所以捕鱼的网要有不同的“网”。不同的文言文学习,重难点也应不一样,教师要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重难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引是重点,教材中的重难点是对“高山流水”内涵的理解,对“知音”之意的体会。而对古今价值观朋友观的理解,则是难点。这些是文言文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终点。
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核心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基于以上情况,教师要把文本作为训练的载体,也要在小古文的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伯牙鼓琴》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学习运用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等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读懂古诗内容。
2.通过朗读、品味、联想等多种方式品味语言,理解“知音”之意。
3.借助語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高山流水”之美。
4.熟读背诵。
教学目标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终点。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训练,即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美和节奏美,体会鼓琴的音韵美,体会文言文化和知音文化,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和关于诵读浅易文言文的评价要点。
二、研究学情,找准起点
“一篇课文教什么呢?就是要教学生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课文最要紧的地方,是这篇文言文必须理解和感受的地方。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学情的高度,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第二句话,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第三句话,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3]。
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学习过一篇小古文《杨氏之子》虽然有了对文言文的初步了解,但是时隔已久,学生在朗读、理解的方法以及文本的体会方面欠缺。于是,备课时,教师要作如下思考:
思考一:《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六年级的学生喜欢吗?没有学的时候,学生感觉是“很难”,难理解,难体会,难懂古人的想法。那么,教师备课时候就要思考,怎样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导入部分,出示三句诗人送别朋友的诗句,让学生接龙背诵,由浅显易懂的诗词,导入到文言文化。学生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
思考二: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哪些字词读不懂?有难读的字音,有多音字等,预习时候,要设置的第一题应该是这样的: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多读几次。善哉( )乎、汤汤( )乎、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