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富含灵气的学科,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充分领略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丰富和厚重,更要善于经营生机勃勃的课堂,以自己的聪颖伴着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汲取语文之灵气,自由翱翔灵动的思维。通州实验小学王笑梅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语文素养和机智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这篇后记以纯真朴实的笔调、如诗如梦的语言,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童年世界。王笑梅老师深文浅教,带着学生由语入境,由境悟情,由情生韵,创造了独到的语文教学佳境。
一、灵巧的教学设计,一篇教材交给老师。如何让学生投入学,读出文章的韵味,这很见教师的功底。王老师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在教学设计上颇费心思,引领着学生循着一条别致的阅读通道,去细品作品的韵味。一是避深就浅的切入。本文作者流露的是对易逝岁月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童年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其感受是有差异的。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容易共鸣的是童年之乐,至于怀旧追忆的情感,他们是难以体会的。教者抓住孩子感兴趣的趣事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和热情,而对怀旧的情绪则淡化处理。这样,引着孩子走进童年世界,沉浸于童年的画卷之中,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出了情感的共鸣。不难想象,如果抓住怀旧感情切入,处在无忧无虑年龄段的学生自然会茫然而不知所措;二是避轻就重地投入。因为整体的框架是一目了然的,线索和层次也是非常清晰的,所以让学生就有重点的对能充分洋溢童年趣事的段落细细咀嚼,如“学骆驼咀嚼”、“剪驼毛”等片断,通过对这些重点段落的品评,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作者童年的那种乐趣,以及透过这种乐趣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淡淡的失落、点点的伤感、丝丝的留恋、深深的怀念的复杂情感。而从课堂教学的结构角度,又给人一种新颖、一种独特:三是避虚就实的联想。文章中的童年趣事虽然有趣,但那毕竟是已逝的久远怀念,而学生正处童年,他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稍一触发,便会浮想联翩;稍一点拨,便会有所感悟。教者深知唤起学生的生活感知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契机”,让孩子由课文联想开去,进入自己可感可亲的童年世界。比如让学生谈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让学生回忆什么情况下自己也有“呆”的感觉,要孩子拿笔记下自己的童年趣事等,这些很好地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延伸了课堂教学。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王老师以自己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一是重教法更重学法。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显得很轻松,似乎在漫不经心地让学生或圈划,或交流,或想象,或体悟,而事实上,她在巧妙地指导学生的学法。通过这种指导,学生渐渐悟出阅读的路径,渐渐打通了课内课外阅读的通道,渐渐获得了阅读的或颔首或开怀的喜悦,以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最有效的教学是关于学法的教学。王老师的课上得并不是十分热闹,学生也并不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更多的是学生在默默地读,细细地嚼,深深地悟。她让学生低声吟诵“学骆驼咀嚼”一段,模仿“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的动作,联想自己生活中的同样经历,体悟独特的童年之趣,这种静静的“悟功”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虽然苛刻一些,但成功地进行是有非凡的功效的。三是重单向更重多向。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对话来进行,对老师来说,指向学生的巧妙的提问、巧妙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对接,从而获得文本感悟。为了让学生更亲切、更全面、更丰富的获得阅读体验,王老师敞开了指向学生的多向通道,让学生在一个立体的世界中阅读作品。教学过程中,凡是动情处,学生耳边便会响起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凄清哀婉的旋律萦绕盘旋,渲染出文章的情感基调;凡是学生生疏处,屏幕便会出现特定时代的特定画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彼旷彼境的情景……这样,多向立体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获得了真切实在的感受。
三、灵妙的教学流程整堂课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整体把握,感知童年,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林海音有一个怎样的童年;第二步是细读课文,理解童年,抓住几个重点片断,让学生读、想、议、品,沉浸到童年的氛围中激发情感共鸣;第三步深读课文,品味情感,对标题进行取舍,对句子进行改造,对原文进行补充,通过这些,让学生真切体会作者情感,进入童年的情感世界;第四步总结全文,记录童年,让学生留下自己稍纵即逝的童年时光。这样的预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者的匠心,使整个教学流程充盈着一股灵气。这个课堂的流程既按照预设悄悄地推进,又能适时地抓住和制造生成资源,在让学生体味“想替骆驼剪毛”这一片断时,思维活跃的孩子不知不觉就谈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而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去畅谈。王老师没有止住学生的话匣子,让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这个地方进行,不仅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更丰富了对作品所再现的画面的理解。在课文中有“问妈妈骆驼夏天的去处”的片断,一般的老师这里只是一带而过,但王老师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环节,要学生课后去找资料,去问父母和身边老人,力求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种对生成资源的挖掘,无论是就课文学习,还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灵动的学生群体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非常活跃。他们或吟诵,或静思,有时独立钻研,有时小组合作,阅读的兴趣非常浓郁。在体会课文中所述驮着煤的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时,学生们是一边模仿驮着重物的骆驼行走的动作。一边感受骆驼艰难的状态和任劳任怨的稳健,涌发出对骆驼坚韧性格的钦敬;在讨论文章的标题本来用“童年”即可,为什么还要加“骆驼队”、加“冬阳”时,大家更是畅所欲言,从渲染衬托、表情达意等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展示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在讨论骆驼“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时,学生们的思维触角充分地张开。有的说,铃铛声可以避免其他骆驼迷路;有的说,骆驼喜欢听铃铛响,听了会更卖力地干活;有的说,遇到险情时,驼铃声就是报警、求救;有的说,驼铃声像叫卖声。驼铃一响,人们就来买东西……这些奇思妙想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地去感悟、去收获。听王老师的课,常常会感到惊奇,常常会发出“亏学生们想得出来”这样的感慨。文章内蕴着一种伤感,这种伤感,一般地说,孩子是很难体会的。然而,朗读课文,读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很多孩子声音低沉,有的甚至有点哽咽,那种伤感、那种依恋、那种怀念的复杂情感弥漫出来,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听课者悄然动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这篇后记以纯真朴实的笔调、如诗如梦的语言,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童年世界。王笑梅老师深文浅教,带着学生由语入境,由境悟情,由情生韵,创造了独到的语文教学佳境。
一、灵巧的教学设计,一篇教材交给老师。如何让学生投入学,读出文章的韵味,这很见教师的功底。王老师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在教学设计上颇费心思,引领着学生循着一条别致的阅读通道,去细品作品的韵味。一是避深就浅的切入。本文作者流露的是对易逝岁月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童年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其感受是有差异的。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容易共鸣的是童年之乐,至于怀旧追忆的情感,他们是难以体会的。教者抓住孩子感兴趣的趣事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和热情,而对怀旧的情绪则淡化处理。这样,引着孩子走进童年世界,沉浸于童年的画卷之中,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出了情感的共鸣。不难想象,如果抓住怀旧感情切入,处在无忧无虑年龄段的学生自然会茫然而不知所措;二是避轻就重地投入。因为整体的框架是一目了然的,线索和层次也是非常清晰的,所以让学生就有重点的对能充分洋溢童年趣事的段落细细咀嚼,如“学骆驼咀嚼”、“剪驼毛”等片断,通过对这些重点段落的品评,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作者童年的那种乐趣,以及透过这种乐趣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淡淡的失落、点点的伤感、丝丝的留恋、深深的怀念的复杂情感。而从课堂教学的结构角度,又给人一种新颖、一种独特:三是避虚就实的联想。文章中的童年趣事虽然有趣,但那毕竟是已逝的久远怀念,而学生正处童年,他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稍一触发,便会浮想联翩;稍一点拨,便会有所感悟。教者深知唤起学生的生活感知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契机”,让孩子由课文联想开去,进入自己可感可亲的童年世界。比如让学生谈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让学生回忆什么情况下自己也有“呆”的感觉,要孩子拿笔记下自己的童年趣事等,这些很好地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延伸了课堂教学。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王老师以自己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一是重教法更重学法。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显得很轻松,似乎在漫不经心地让学生或圈划,或交流,或想象,或体悟,而事实上,她在巧妙地指导学生的学法。通过这种指导,学生渐渐悟出阅读的路径,渐渐打通了课内课外阅读的通道,渐渐获得了阅读的或颔首或开怀的喜悦,以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最有效的教学是关于学法的教学。王老师的课上得并不是十分热闹,学生也并不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更多的是学生在默默地读,细细地嚼,深深地悟。她让学生低声吟诵“学骆驼咀嚼”一段,模仿“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的动作,联想自己生活中的同样经历,体悟独特的童年之趣,这种静静的“悟功”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虽然苛刻一些,但成功地进行是有非凡的功效的。三是重单向更重多向。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对话来进行,对老师来说,指向学生的巧妙的提问、巧妙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对接,从而获得文本感悟。为了让学生更亲切、更全面、更丰富的获得阅读体验,王老师敞开了指向学生的多向通道,让学生在一个立体的世界中阅读作品。教学过程中,凡是动情处,学生耳边便会响起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凄清哀婉的旋律萦绕盘旋,渲染出文章的情感基调;凡是学生生疏处,屏幕便会出现特定时代的特定画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彼旷彼境的情景……这样,多向立体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获得了真切实在的感受。
三、灵妙的教学流程整堂课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整体把握,感知童年,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林海音有一个怎样的童年;第二步是细读课文,理解童年,抓住几个重点片断,让学生读、想、议、品,沉浸到童年的氛围中激发情感共鸣;第三步深读课文,品味情感,对标题进行取舍,对句子进行改造,对原文进行补充,通过这些,让学生真切体会作者情感,进入童年的情感世界;第四步总结全文,记录童年,让学生留下自己稍纵即逝的童年时光。这样的预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者的匠心,使整个教学流程充盈着一股灵气。这个课堂的流程既按照预设悄悄地推进,又能适时地抓住和制造生成资源,在让学生体味“想替骆驼剪毛”这一片断时,思维活跃的孩子不知不觉就谈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而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去畅谈。王老师没有止住学生的话匣子,让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这个地方进行,不仅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更丰富了对作品所再现的画面的理解。在课文中有“问妈妈骆驼夏天的去处”的片断,一般的老师这里只是一带而过,但王老师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环节,要学生课后去找资料,去问父母和身边老人,力求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种对生成资源的挖掘,无论是就课文学习,还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灵动的学生群体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非常活跃。他们或吟诵,或静思,有时独立钻研,有时小组合作,阅读的兴趣非常浓郁。在体会课文中所述驮着煤的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时,学生们是一边模仿驮着重物的骆驼行走的动作。一边感受骆驼艰难的状态和任劳任怨的稳健,涌发出对骆驼坚韧性格的钦敬;在讨论文章的标题本来用“童年”即可,为什么还要加“骆驼队”、加“冬阳”时,大家更是畅所欲言,从渲染衬托、表情达意等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展示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在讨论骆驼“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时,学生们的思维触角充分地张开。有的说,铃铛声可以避免其他骆驼迷路;有的说,骆驼喜欢听铃铛响,听了会更卖力地干活;有的说,遇到险情时,驼铃声就是报警、求救;有的说,驼铃声像叫卖声。驼铃一响,人们就来买东西……这些奇思妙想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地去感悟、去收获。听王老师的课,常常会感到惊奇,常常会发出“亏学生们想得出来”这样的感慨。文章内蕴着一种伤感,这种伤感,一般地说,孩子是很难体会的。然而,朗读课文,读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很多孩子声音低沉,有的甚至有点哽咽,那种伤感、那种依恋、那种怀念的复杂情感弥漫出来,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听课者悄然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