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罢案例,很为文中的李欣同学而欢欣鼓舞.因为有了这次的“意外失火”,让他展示出了自己的过人之处,也让他获得了久违的老师、同学的关注与赏识。然而同时,我更为生活中许许多多像李欣一样的“脏、乱、差”,并仍然“让老师头疼得无计可施的学生”而深深地担忧,他们没有李欣那样的幸运,毕竟“失火”这样的意外可遇而不可求。为此,他们不得不还像以前的李欣一样苦苦地“寻找”、甚至“自我创造”让自己脱颖而出、引人注目的机会——“打架、骂人、撒谎、逃学……”。我们如何创设一个个合适的舞台让他们都能真正的一显身手呢?难道我们的赏识非得待到“意外”的时候吗?
一、把学期活动计划发给学生
校园本该是学生们的乐园,然而学校过于追求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标准,使得许许多多的同学像文中的李欣一样消极度日,同学的鄙视、老师的批评使校园成了让他们厌恶、恐惧的地方。能不能让这些同学对校园充满向往呢?
在我校,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同学“每周有盼头,每月有快乐,每学期有收获”。“每周有盼头”.即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督查老师严格执行课表,让学生上得到自己喜爱的课;“每月有快乐”,即每月开展一项学生喜爱的文体活动;“每学期有收获”,即每学期为每一位同学至少创设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每学期都会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的学生活动计划。我们的活动计划不是放在领导、老师那儿备查,而是在开学之初就发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既便于学生了解学校的学期活动安排,也充分发挥每项活动的过程作用,更让李欣一样的“差生”能够充分准备,为自己赢得被别人赏识的机会。
去年,我校计划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开展“多人绑足行走比赛”,学生们看到学期之初的计划后,三月份就行动起来,我班的几位“差生”更是成了这项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们不打架了,合不得耽误训练的时间去逃学了。比赛那天,他们战胜了一个个对手,闯进了决赛。跨过终点的那一刻,每位选手都掉下了眼泪,他们获得了亚军。泪水中他们更懂得了热爱集体、珍惜荣誉。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众多像李欣一样的“差生”对校园、对老师、对同学充满爱心,对成功充满渴望。
二、为学生创设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李欣这样的同学成为“差生”,是因为一直没有给他们展示长处的机会,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用唯一的考试分数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要不是意外失火,李欣还是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转化学生还得先从转化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开始。
在学生的评优上,以前一学期才评选一两次优秀,现在我们根据学生自控力差,自制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半个月就评比一次,大大缩短了表彰、激励学生的周期。在评价标准上,我校开展了“学习之星、守纪之星、勤劳之星、进步之星……”等多项“星级学生”的评定,不同特长的学生可获得不同的星,特长越强星级越高。这样的评比,让“我能获得成功”的积极心理暗示引导、激励着学生不断改正不足,争取更大、更多的成功。
三、为特别的学生设置特别的奖项
学校管理中,倡导“因人设岗”,即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而专门设置一些岗位,那么,在教育学生中,我们是否也可以为少部分学生专门设置一些机会,让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获得赏识呢?
两年前,我校开始实施“星级学生”的评定,操作一学期后,我们发现尽管学校设置的奖项已经很多了,但总有一部分学生的特长、优点不能获得相应的奖项。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能不能变“引导、发现和选拔适应奖项的学生”为“创设奖项顺应、促进每一个学生”呢?于是我们开始实施学校设奖与学生设奖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即学校公布的评比项目中没有的奖项,学生可以在开学之初向评审小组申报,由学生自己设置奖项并确定评审时间。上学期,我们正是在学生自己申报的基础上评定出了三个“养花之星”和五个“烹饪之星”。尽管开展这样的评定很费时、费力.甚至常常是评委比参评的学生还多,但看见学生们被评为“星级学生”时的自豪与满足,我们就觉得这样的付出很值。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中不妨预设更多的契机,使我们对学生的赏识由“偶然”变“必然”,由“部分”到“全体”,由“意料之外”变为“意料之中”。
(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高云刚)
一、把学期活动计划发给学生
校园本该是学生们的乐园,然而学校过于追求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标准,使得许许多多的同学像文中的李欣一样消极度日,同学的鄙视、老师的批评使校园成了让他们厌恶、恐惧的地方。能不能让这些同学对校园充满向往呢?
在我校,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同学“每周有盼头,每月有快乐,每学期有收获”。“每周有盼头”.即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督查老师严格执行课表,让学生上得到自己喜爱的课;“每月有快乐”,即每月开展一项学生喜爱的文体活动;“每学期有收获”,即每学期为每一位同学至少创设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每学期都会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的学生活动计划。我们的活动计划不是放在领导、老师那儿备查,而是在开学之初就发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既便于学生了解学校的学期活动安排,也充分发挥每项活动的过程作用,更让李欣一样的“差生”能够充分准备,为自己赢得被别人赏识的机会。
去年,我校计划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开展“多人绑足行走比赛”,学生们看到学期之初的计划后,三月份就行动起来,我班的几位“差生”更是成了这项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们不打架了,合不得耽误训练的时间去逃学了。比赛那天,他们战胜了一个个对手,闯进了决赛。跨过终点的那一刻,每位选手都掉下了眼泪,他们获得了亚军。泪水中他们更懂得了热爱集体、珍惜荣誉。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众多像李欣一样的“差生”对校园、对老师、对同学充满爱心,对成功充满渴望。
二、为学生创设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李欣这样的同学成为“差生”,是因为一直没有给他们展示长处的机会,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用唯一的考试分数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要不是意外失火,李欣还是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转化学生还得先从转化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开始。
在学生的评优上,以前一学期才评选一两次优秀,现在我们根据学生自控力差,自制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半个月就评比一次,大大缩短了表彰、激励学生的周期。在评价标准上,我校开展了“学习之星、守纪之星、勤劳之星、进步之星……”等多项“星级学生”的评定,不同特长的学生可获得不同的星,特长越强星级越高。这样的评比,让“我能获得成功”的积极心理暗示引导、激励着学生不断改正不足,争取更大、更多的成功。
三、为特别的学生设置特别的奖项
学校管理中,倡导“因人设岗”,即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而专门设置一些岗位,那么,在教育学生中,我们是否也可以为少部分学生专门设置一些机会,让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获得赏识呢?
两年前,我校开始实施“星级学生”的评定,操作一学期后,我们发现尽管学校设置的奖项已经很多了,但总有一部分学生的特长、优点不能获得相应的奖项。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能不能变“引导、发现和选拔适应奖项的学生”为“创设奖项顺应、促进每一个学生”呢?于是我们开始实施学校设奖与学生设奖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即学校公布的评比项目中没有的奖项,学生可以在开学之初向评审小组申报,由学生自己设置奖项并确定评审时间。上学期,我们正是在学生自己申报的基础上评定出了三个“养花之星”和五个“烹饪之星”。尽管开展这样的评定很费时、费力.甚至常常是评委比参评的学生还多,但看见学生们被评为“星级学生”时的自豪与满足,我们就觉得这样的付出很值。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中不妨预设更多的契机,使我们对学生的赏识由“偶然”变“必然”,由“部分”到“全体”,由“意料之外”变为“意料之中”。
(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高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