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看“陈情”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将《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依次选入,并以“此情可待”名之。让人不由去思考一个问题:何情可待成追忆?《陈情表》之孝情,《项脊轩志》之亲情,《长亭送别》之爱情?前两篇中的情感,是否有交叉重复之嫌?《陈情表》究竟想陈何情,想表何意?他陈的情真的是他的真实感情吗?表的意又是否是他内心深埋的真实之意?
  南宋文学家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的言论,对古代三篇抒情散文《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加以评论:“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苏轼语之:“惨痛悲切,皆出于至情之语,不期然而至也。”诚如《陈情表》中作者进退狼狈的处境一般,文中的情感似乎也是左右为难的;也诚如后人“陈情的背后是忠心”的评价一般,文中的思想也是极“表里不一”的。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左右为难,这些表里不一,这些欲语还休。
  《晋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李密孝顺,所以在父早亡母改嫁的境地里,因为念母竟至成疾,后又因祖母患病而“涕泣侧息”,衣带不解,亲身看护。这份孝情,让李密名动天下,让武帝在立朝之初,坚持召他入朝为官。
  于是李密陷入了一种为难:如何忠孝两全。事父为孝,事君为忠。供养祖母是为孝,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却是不忠。《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杀人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于是就有了此文最表层的意思:表达忠孝两难之意,寻求忠孝两全之道。于是,李密为表孝情,替自己“辞不就职”的行为寻求唯一理由,先诉了苦情;为表忠情,让武帝相信自己坚决拥护新朝,又祭出“圣朝以孝治天下”大旗,陈出孝情;为消武帝疑情,竟至自毁名节,斥蜀为伪,对天发誓,再三强调忠情。诉苦情是表,陈孝情是里;陈孝情是表,表忠心是里。故而有人说:孝情的背后,陈的是忠情。也唯有忠情,才可让猜忌甚重的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并“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颇为有趣的是,也许武帝的行为也是一种“表里不一”,“赐奴婢,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表面上是让奴婢照顾老人,让郡县多多看顾,骨子里也许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监视督责。
  但是,私以为,本文最大的“表里不一”全不在这些地方,而在李密此刻的忠,和此后的忠,究竟指向谁。
  李密为何拒不出仕?《古代散文鉴赏辞典》里李景强老师给出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这三点原因,概括地说,一是对祖母的孝,二是对蜀汉的忠,三是对晋武帝和新朝持观望态度,即对新朝的不信任。那也就是说,写《陈情表》时的李密,他的忠心,是给了已经亡国的蜀汉的。这一点也是晋武帝的怀疑。也因此,新朝才会“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也因此,李密不得不呈上这篇《陈情表》来打消武帝疑虑,为自己“辞不就职”寻找最能让武帝接受的原因。
  《陈情表》,475字。全文用了29个臣字,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后刺史臣荣”中两处指朝臣外,其余27个“臣”字均是李密自称。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普适逻辑之下,李密很好地表达了自己臣服晋武帝之心。可是这样的忠心表述,恰恰是为了遮蔽此刻他对刚刚亡国的蜀汉的忠心。这种表里不一,更表现在他不惜抹黑自己,称蜀汉为“伪朝”。
  他真的是个“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之士吗?真的认为自己年轻时出仕的蜀汉是“伪朝”吗?
  《晋书·李密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在写完这篇表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李密的祖母刘氏去世。他在家守孝两年后,出仕。但是做官仅仅两年,就被“都官从事奏免”了官职,“后卒于家”。那个师事谯周、被认为“堪比子游子夏”、多次出使东吴、有着迅捷辩才的令伯,那个仅凭区区四百几十言即令武帝不得不同意他先尽孝后尽忠的李密,竟会惹怒武帝,无法再“宦达”下去?若他真如自己所说那般“图宦达”而“不矜名节”,那他该做的是如何用他堪比子夏子游的文学才华,像司马相如一样去称颂新朝,阿谀武帝才是,又怎会去肯定蜀汉旧主,两年为官不作为,最终以最直白的抱怨激怒武帝,辞官离开?
  是否可以这么判定,不仅他此时的忠,忠的是蜀汉,就是之后的忠,仍然忠的是蜀汉旧主。所以才有了拒仕的三年和不得已出仕却坚决不作为的两年?
  这样,就更可以理解李密高举孝旗,在忠孝间徘徊的为难和表里不一的言行了。只有不出仕,他才能达到真正的忠孝两全:对祖母孝,对蜀汉忠。对武帝说蜀汉是伪朝又如何?在李密的心里,旧主已经与齐桓不相伯仲,而自己也可以借此远遁于新朝,守孝于亲人膝下。也许此时“伪朝”的说法,有违自己的本心,但是,李密向来是一个善于补过之人,他相信自己对蜀汉的这份忠心,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彰示。这也符合后人对他“无咎”性格的评价。《易经》讲的无咎,并非天生圣神,一生无过,而是“无咎者,善补过也”。这之后李密的种种言行,都是在弥补并坚持自己对蜀汉的这份恋情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213161)
其他文献
在学校教育中,情境创设与应用早已不是一个时新话题,却是一项常说常新、无限发展的教学实践课题。就语文学科来说,其自身蕴藏着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基本特征,要想在课程体系活动中“沿波讨源”并充分显现它的“美”,我们须要借助一定的外在因素和力量。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和实施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及其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根本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境教
【教学设想】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世界文学经典,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抓住别里科夫的婚事,通过通俗的故事把握人物形象,借以达到了解时代,理解全文,认识作家的教学目的。  【教学导引】  “躲避现实生活”是别里科夫的处事特点。然而,“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这个连“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的别里科夫怎么会“差点结了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和同为豪放派的苏轼相比肩,世称“苏辛”。辛弃疾存词600多首,不同题材、各种风格均有涉及。  认识辛词,人们多从他的爱国诗词开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教师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设置了较为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存在着停滞不前的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一、创设多元化的探究情景  在对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创设多元化的探究情景,帮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来,强化其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小时候,幸福就像一颗大白兔奶糖,含在嘴里甜甜的舍不得嚼;上学了,幸福就像难得的寒暑假,掐算着日子痛快的玩痛快的耍;长大了,幸福就像一个简单的生日愿望,只求家人平安健康开心快乐。  四年前的春天,母亲被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晚期,那时的她才48岁。记得那天医生单独把我叫出去谈话,关门之前我不经意的一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