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素质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素质的重要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应重视三方面的教学:找准知识的联系点,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注重一题多解、巧解、精解;重视渗透生活化教育,使学生想中做、做中想。
  关键词:物理教学;综合分析能力;思维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11-02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向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素质教育以其开放的内涵和时代的需求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它强调学生“内在能量”的培养,以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笔者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此谈点体会和看法。
  1 找准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构建完整有序的知识结构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阵地,一般来说,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必须要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上下功夫。面对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好动、情绪不稳定、自我约束能力弱这一突出特点,我们通常把学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好学。他们学习方法好,学得轻松,成绩优异(占少数);第二类学生想学。他们能力较差,学得苦、累,成绩不理想,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狱;第三类学生厌学。他们好玩,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成绩差。成绩越差,越不想学,最后放弃学习。提高课堂效益,主要就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第二类和第三类同学的学习成绩,特别是第二类同学的学习成绩,要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是提高学习能力,使其掌握适应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说,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大都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比较差,学习过程中不深入探究,往往是浅尝辄止,跟着感觉走。在解题时,找不准知识联系点,不知如何下手。这对这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使他们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了解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物理模型。例如:放映幻灯时要想在银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正确放法是:
  题目出示给学生后,先让学生自主解决。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有不少学生选择了C。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分析: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答案,是因为他们认为要想在银幕上得到放大的“上”,只需要将幻灯片倒着放置就行。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这既反映了学生对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没有全方位的深入理解,还反映了学生在思考分析过程中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原因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不仅指上下倒立,且左右也是颠倒的,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B。为了在课堂上建立凸透镜成像的模型,可以引导学生从坐标轴上四个象限的对称关系来理解。这样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不会再错了。
  在单元复习时,再把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机的统一起来,进行分析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对他们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十分关键的。
  2 注重一题多解、巧解、精解
  要摆脱“题海战术”,只能采用“高效低耗”的学习方法。教师除了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有要求外,对习题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用下题的三种解法进行比较性的分析研究: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均不变,R1等于3R2。开关S闭合,当开关R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关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求I1与I2之比。
  分析小结:上述是一道并联电路的计算题,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通常采用“分步法”、“方程法”、“比例法”三种解题思路求解。但是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求解都必须首先搞清楚电路的连接,找不准这一点根本就谈不上巧解和精解。为了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解决电路计算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正常按照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认真“读题”、“审题”;(2)搞清物理现象,确定研究对象;(3)养成正确图示题意的习惯;(4)注意条件的审查;(5)分析变化的关键点。可以说,这几点解决物理习题的要点,总结出适合初中学生解决电学题目的的三个关键点:①电路是怎样连接的;②开关、滑动变阻器是怎样变化的;③伏特表、安培表是哪一部分电路的;这样既好记又简单。通过解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物理含义,学会熟练应用物理公式、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思维素质。
  3 重视渗透生活化教育
  物理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比如让他们亲眼看看电工是怎样检修电路的,思考家庭照明电路是怎样连接的等等。既要让他们想一想,还要让他们动手做一做,真正做到想中做、做中想。让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学会归纳、推理、总结。这样不仅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开发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艳梅.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J].读与写,2014,(8).
  [2] 王海卫.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J].群文天地,2012,(11).
其他文献
(四川成都市平安初级中学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关键词:地理课堂 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为:⑴有效果。指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 ⑵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活动,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教学效果。 ⑶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新课
期刊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周庄中学江苏 江阴 214423)    摘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适当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断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自我参与中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究才会主动,才会在
期刊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教师在学生科学探究和建构活动要给予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重点是设境导趣,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上下功夫;问题引思,在学生思维的激活上下功夫;拓展促能,在课外延伸的应用上下功夫。  关键词:科学探究 教师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身支配着学习活动;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
期刊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营防小学江苏如皋226541)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预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切忌担心学生想不出来或做不出来,讲得过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创设情境 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
期刊
在企业局域网中,网络链接的核心就是交换机。交换机属于网络运转枢纽,直接影响到连接到它上面的电脑上网。如果交换机出现运行问题,轻则导致电脑上网缓慢,严重的话则会出现断网现象。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对交换机端口数据流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交换机和网络链接的正常运行。  网络中对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为此,选择性能优越、质量上乘的交换机组成完善网络链接体系,就显得至关
期刊
摘 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多种问题,如对知识只知其一,解题无全局观,无端地进行讨论等。针对此种问题,我们认为建立知识网络,熟悉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传授有关解题及考试策略的知识等等都是平时教学中亟待加强的环节。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过程;问题;分析  解法1、解法2与标准解法相比,虽然说殊途同归,但其繁琐的解题过程无疑延长了解题的时间,增加了出错的风险。而3的分类
期刊
摘 要:该文讨论了高中数学课教学不同模式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即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来展开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备课置疑;二上课释疑。并说明了将教材内容分成三种情况(即一般内容、前后知识衔接紧密的内容、有较大难度的内容)如何置疑、释疑。上课时既不主张满堂灌,也不一味反对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要“精”讲,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想”,通过不断置疑、释疑,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创
期刊
摘 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但热爱学生要爱得有法、爱得有策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文章作者恰当地处理好了几次课堂上学生打哈欠的突发事件,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对爱得有法、爱得有策略的诠释。  关键词:爱;教育;自尊心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1-0090-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人们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对事物的理解和构建解决方案的地方”。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终身发展,以及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  关键词:学习环境;科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
期刊
摘 要:生活即教育,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有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