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即教育,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有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28-02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心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辅助教学,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互融通,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自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新课导入生活化,激情引趣促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新课导入,往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生物课产生亲切感和眷恋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探究的动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教学人教版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文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想必你们中有不少人有过晕车的经历,当你一坐车就开始晕车,这是什么原因?后来当你一闻到汽油味就难受,甚至后来一看到汽车心理就不舒服,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新课学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揭示生物学的神奇奥秘。再如,学习人教版必修3《免疫调节》时,笔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时候,我们常常需要注射疫苗,在你注射疫苗前,护士通常会询问你有没有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那么疫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在体质较弱,而应在体质较强的时候注射?为什么有的疫苗隔一段时间需要加强一次?疫苗注射越多是否意味着人的抵抗力就越强?下面让我们走入新课学习,免疫调节知识会让你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样,通过将新课导入生活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 教学方法生活化,自主实践探究
传统的生物教学过多地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方式,敢于将“三尺讲台”变成学生的“活动平台”,注重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巧设有效的学习任务,启发诱导学生亲身参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从而深化理解,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譬如,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中有关“糖类”知识点时,笔者课前事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展开生活大调查,找出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富含糖类的物质,然后在此基础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什么是糖类?糖类都是甜的吗?是否甜的物质都是糖吗?糖类如何分类?有着怎样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否所有的糖类都能能被细胞和人体吸收利用?接着,引导学生课堂上交流讨论、自由表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教师进行评价、补充和总结,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深化理解。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组调查活动,既让学生对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这一重要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碰撞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 作业生活化,综合运用分析
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的作业不应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做题而做题,为考试而做题,而应让学生体验生物学习的价值和乐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后作业布置的生活化,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后作业,让作业走进生活,从而强化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感受生物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后,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设计如下作业练习题:某湖泊,多年来由于生活污水的不断排入,连续多次发生了蓝藻爆发现象,导致大量水草死亡和周边居民中毒。请根据这一事件,试分析:(1)为什么湖泊中会出现蓝藻爆发和水草死亡现象?(2)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在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中抽取了两组水样,结果发现甲组PH值为6.3,乙组PH值为7.5,为什么会出现PH值不同的情况?(3)如果周边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过事物链的传递而造成的,试想一想它是如何经过食物链传递给居民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分别是哪些?这样,通过作业生活化,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与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自然学科,生物教学应植根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因此,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互融通起来,从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生物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内化知识,获得启迪,开拓思维,增强能力,提升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28-02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心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辅助教学,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互融通,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自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新课导入生活化,激情引趣促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新课导入,往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生物课产生亲切感和眷恋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探究的动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教学人教版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文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想必你们中有不少人有过晕车的经历,当你一坐车就开始晕车,这是什么原因?后来当你一闻到汽油味就难受,甚至后来一看到汽车心理就不舒服,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新课学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揭示生物学的神奇奥秘。再如,学习人教版必修3《免疫调节》时,笔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时候,我们常常需要注射疫苗,在你注射疫苗前,护士通常会询问你有没有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那么疫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在体质较弱,而应在体质较强的时候注射?为什么有的疫苗隔一段时间需要加强一次?疫苗注射越多是否意味着人的抵抗力就越强?下面让我们走入新课学习,免疫调节知识会让你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样,通过将新课导入生活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 教学方法生活化,自主实践探究
传统的生物教学过多地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方式,敢于将“三尺讲台”变成学生的“活动平台”,注重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巧设有效的学习任务,启发诱导学生亲身参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从而深化理解,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譬如,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中有关“糖类”知识点时,笔者课前事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展开生活大调查,找出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富含糖类的物质,然后在此基础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什么是糖类?糖类都是甜的吗?是否甜的物质都是糖吗?糖类如何分类?有着怎样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否所有的糖类都能能被细胞和人体吸收利用?接着,引导学生课堂上交流讨论、自由表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教师进行评价、补充和总结,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深化理解。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组调查活动,既让学生对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这一重要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碰撞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 作业生活化,综合运用分析
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的作业不应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做题而做题,为考试而做题,而应让学生体验生物学习的价值和乐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后作业布置的生活化,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后作业,让作业走进生活,从而强化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感受生物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后,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设计如下作业练习题:某湖泊,多年来由于生活污水的不断排入,连续多次发生了蓝藻爆发现象,导致大量水草死亡和周边居民中毒。请根据这一事件,试分析:(1)为什么湖泊中会出现蓝藻爆发和水草死亡现象?(2)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在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中抽取了两组水样,结果发现甲组PH值为6.3,乙组PH值为7.5,为什么会出现PH值不同的情况?(3)如果周边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过事物链的传递而造成的,试想一想它是如何经过食物链传递给居民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分别是哪些?这样,通过作业生活化,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与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自然学科,生物教学应植根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因此,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互融通起来,从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生物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内化知识,获得启迪,开拓思维,增强能力,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