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在高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历史的复习备考更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而且高中历史的学习有着明确的时间线索,这也代表了高中历史复习比其余的学科更需要科学化的教学设计和复习策略。在新常态的教学中,历史教学不再单一地局限于机械性的记忆和背诵,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中,提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完成价值塑造,以学科素养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备考;新常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77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众多,记忆十分繁杂,而在高考的命题中,更注重的是对于历史背后的客观规律的发掘,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内在思维拓展,通过现象分析背后存在的客观规律,把握历史学习的要点核心,实现历史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培养,在创新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根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一、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新常态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认知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应该在分层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1]。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以成绩进行相应的划分,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对于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前进生,教师基于历史基础进行知识拓展延伸教学,对于中等生在基础教学中进行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对于后进生则是基础的强化和巩固复习,在这样的前提下,实现对于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分层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从个性化发展中实现对于学生的整体性提升,从自主性学习过渡到互助性学习之中。教师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前进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混合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促进先进带后进的层次性发展,实现互助性交流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教学强化,在后期的复习策略中,学生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强化,不断巩固技能基础,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进行多方面的思维的拓展,突破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从自主性学习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知识分层的模式,进行渐进性的知识学习,做到巩固、复习、深化,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建立相应的复习备考策略。
二、以人为本,知识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刻板地机械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立足教材教学,根据教材教学实现学生复习的知识同步化,在系统性知识学习中进行条理化、分层化的复习策略,保证学生在历史导学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进行自主的总结和归纳,建立相应的历史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核心认知[2]。例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政治制度”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从局部拓展到整体单元的认知学习中,把握制度的核心思维,在教学中以类比思维进行相应的复习,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时空定位,随后根据朝代的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知識框架的建构,建立完善的思维导图形式,最后进行主题单元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从主题单元教学中把握核心思想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推导,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并且在概念定义的推导中,把握对于本质属性的理解,了解背后存在的客观的规律,在复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对于知识内涵的深层认知。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以历史导学案为指引,让学生根据自身认知特点,构建相应的复习策略,保证学生做到条理性、系统性的备考复习。
三、创新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考的命题方向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经验教学和创新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创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术素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的强化培养,提升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于个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对于历史命题的深刻认知,以及分析、解题、答题的技巧,培养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握三个核心素养的认知,通过理性思辨的精神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统一[3]。例如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封召公奭于燕,都蓟。分封促进了什么?这一问题考查的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概念的混淆,在案例分析中需要对先秦三代和秦汉时期进行不同的分析,发现和商代时期内外服制度的异同,也要区别分析和秦汉郡县制的不同,把握周代“亲亲”为最高原则,分封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认同。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行知识迁移和有效联动,在分析、探究、论证中强化对于历史复习的深刻理解,引导对于学生思维发散的培养。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联合记忆,通过丰富的问题教学设计,提升对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综合培养。
四、问题导学,互动交流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点拨和引导,通过互动教学,通过问题导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复习融入问题设计中,通过问题的变式设计,将彼此之间的知识点相互关联,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对于历史概念具化到真实的事件当中,实现情景问题的高效复习,在拓展深入的过程中不断地巩固旧知识,在问题思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辨精神[4]。例如在“辛亥革命”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设计,孙中山为什么推举袁世凯当总统?在这样的开放性的变式问题设计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历史人物、时代背景、历史意义进行有效的整合联系,在分析和探究问题中,建立对于历史事件的直观认知,在课堂互动中,通过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问题设计的内化反思,构建对于这一节系统综合性的复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注重对于基础的拓展与延伸
高考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地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提升个人学习素养,在教学中注重对于知识结构的梳理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夯实基础的时候,构建宏观的知识体系,以主干脉络进行知识的延伸,帮助学生运用科学化的形式建立完整的知识记忆方式,对于历史知识进行多层面的拓展,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审题、答题、解题的技巧,在知识体系中构建完善的思路和方法,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加强学生对于多层次知识的有效架构,形成完善的知识链,突出知识主题核心,理清历史阶段性、层次性的特征,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此进行视野的拓展,将之后的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深化对于主干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延伸到对于中国当时的政治影响,在对比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在一个主干中进行多层次的拓展,促进学生备考复习的深入。
六、结束语
在新常态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能力,在备考复习阶段,加强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教师立足教材教学,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归纳总结,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积累知识底蕴,促进备考复习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泽宇,成海燕.从“大一统”到“正统”:《史记》《汉书》民族传比较视野中“华夷观”的历史衍变与嬗代整合[J].文山学院学报,2019(5):45-50.
[2]沈湘平,赵婧.马克思“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理论及其启示——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03-110.
[3]王坚强,杨中会.略论历史解释的一般方法——以《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395(1):35-37.
[4]宋谷清.浅谈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J].成功:中下,2018(21):251-25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730900)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备考;新常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77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众多,记忆十分繁杂,而在高考的命题中,更注重的是对于历史背后的客观规律的发掘,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内在思维拓展,通过现象分析背后存在的客观规律,把握历史学习的要点核心,实现历史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培养,在创新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根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一、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新常态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认知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应该在分层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1]。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以成绩进行相应的划分,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对于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前进生,教师基于历史基础进行知识拓展延伸教学,对于中等生在基础教学中进行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对于后进生则是基础的强化和巩固复习,在这样的前提下,实现对于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分层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从个性化发展中实现对于学生的整体性提升,从自主性学习过渡到互助性学习之中。教师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前进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混合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促进先进带后进的层次性发展,实现互助性交流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教学强化,在后期的复习策略中,学生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强化,不断巩固技能基础,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进行多方面的思维的拓展,突破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从自主性学习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知识分层的模式,进行渐进性的知识学习,做到巩固、复习、深化,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建立相应的复习备考策略。
二、以人为本,知识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刻板地机械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立足教材教学,根据教材教学实现学生复习的知识同步化,在系统性知识学习中进行条理化、分层化的复习策略,保证学生在历史导学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进行自主的总结和归纳,建立相应的历史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核心认知[2]。例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政治制度”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从局部拓展到整体单元的认知学习中,把握制度的核心思维,在教学中以类比思维进行相应的复习,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时空定位,随后根据朝代的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知識框架的建构,建立完善的思维导图形式,最后进行主题单元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从主题单元教学中把握核心思想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推导,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并且在概念定义的推导中,把握对于本质属性的理解,了解背后存在的客观的规律,在复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对于知识内涵的深层认知。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以历史导学案为指引,让学生根据自身认知特点,构建相应的复习策略,保证学生做到条理性、系统性的备考复习。
三、创新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考的命题方向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经验教学和创新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创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术素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的强化培养,提升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于个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对于历史命题的深刻认知,以及分析、解题、答题的技巧,培养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握三个核心素养的认知,通过理性思辨的精神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统一[3]。例如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封召公奭于燕,都蓟。分封促进了什么?这一问题考查的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概念的混淆,在案例分析中需要对先秦三代和秦汉时期进行不同的分析,发现和商代时期内外服制度的异同,也要区别分析和秦汉郡县制的不同,把握周代“亲亲”为最高原则,分封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认同。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行知识迁移和有效联动,在分析、探究、论证中强化对于历史复习的深刻理解,引导对于学生思维发散的培养。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联合记忆,通过丰富的问题教学设计,提升对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综合培养。
四、问题导学,互动交流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点拨和引导,通过互动教学,通过问题导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复习融入问题设计中,通过问题的变式设计,将彼此之间的知识点相互关联,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对于历史概念具化到真实的事件当中,实现情景问题的高效复习,在拓展深入的过程中不断地巩固旧知识,在问题思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辨精神[4]。例如在“辛亥革命”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设计,孙中山为什么推举袁世凯当总统?在这样的开放性的变式问题设计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历史人物、时代背景、历史意义进行有效的整合联系,在分析和探究问题中,建立对于历史事件的直观认知,在课堂互动中,通过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问题设计的内化反思,构建对于这一节系统综合性的复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注重对于基础的拓展与延伸
高考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地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提升个人学习素养,在教学中注重对于知识结构的梳理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夯实基础的时候,构建宏观的知识体系,以主干脉络进行知识的延伸,帮助学生运用科学化的形式建立完整的知识记忆方式,对于历史知识进行多层面的拓展,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审题、答题、解题的技巧,在知识体系中构建完善的思路和方法,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加强学生对于多层次知识的有效架构,形成完善的知识链,突出知识主题核心,理清历史阶段性、层次性的特征,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此进行视野的拓展,将之后的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深化对于主干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延伸到对于中国当时的政治影响,在对比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在一个主干中进行多层次的拓展,促进学生备考复习的深入。
六、结束语
在新常态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能力,在备考复习阶段,加强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教师立足教材教学,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归纳总结,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积累知识底蕴,促进备考复习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泽宇,成海燕.从“大一统”到“正统”:《史记》《汉书》民族传比较视野中“华夷观”的历史衍变与嬗代整合[J].文山学院学报,2019(5):45-50.
[2]沈湘平,赵婧.马克思“诸个体共同活动方式”理论及其启示——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03-110.
[3]王坚强,杨中会.略论历史解释的一般方法——以《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395(1):35-37.
[4]宋谷清.浅谈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J].成功:中下,2018(21):251-25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