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4月26曰,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剧烈爆炸。这成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所遭遇的最严重的核事故。如今,30年過去了,切尔诺贝利也因此成为“死亡区”的代名词。但这场灾难犹如一场难以熄灭的大火,仍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和反思。
[声音]
我们自大傲慢地确信着,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掌握这股被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力量。我们认为能够让自然的力量臣服于我们的意志,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当然,就是在那一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程师sergiy parashyn
当人类搬离这片区域后,自然的力量便于此开始旺盛生长,即便是在它发生过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后。
——英國朴次茅斯大学环境科学家吉姆·史密斯
B.事故地区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自从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区域被封锁后,那里成了驼鹿、红鹿、狼、猞猁、熊、鹰等野生动物活动的天堂。2005年召开的切尔诺贝利论坛称:“这片区域成了不同生物的避难所。”虽然这片封锁区使得一些物种重新繁殖起来,但是辐射仍然造成了一些动物潜在的致死性畸形和变异,比如一些鸟类长出了畸形的翅膀。
[关键词]自然
[短评]当人类仓皇逃离时,大自然重新接管了这里,用遍地参天大树宣誓着它的存在。人类在自然之力面前唯有深深的敬畏。
C.清理工作仍在进行
在高度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切尔诺贝利的清洁工人仍坚持往反应堆芯里倾倒沙子、铅和硼来清理易燃的残骸,以阻止辐射材料泄漏。反应堆的废墟后来被巨大的水泥建筑(被称作“石棺”)掩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石棺”会瓦解,情况会再次恶化,核污染还会再次泄漏。据乌克兰政府称,即便到2065年,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清理工作或许仍无法完成。
[关键词]危害
[短评]科技的力量是伟大的,但科技的失控往往也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漫长的痛苦。
链接·难以承受灾难之重
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I-35大桥坍塌,震惊全美。在这起事故中,死亡人数为9人。美国人之所以对这起事故感到震惊,是因为他们觉得不会出现这种戏剧性的坍塌事故。但事后证实,这场悲剧的确是由建桥时设计上的缺陷,加上恶劣天气引起的。这起事故证明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发生爆炸,“核泄漏”一词再次将人们拉回核恐惧之中。从日本广岛核爆炸到核潜艇危机、三里岛事故、切尔诺贝利事件,再到日本福岛核泄漏,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核灾难并没有远离我们。科技在发挥着正面功用的同时,也会产生某种“技术时代新的危险”,而人类似乎并未真正痛定思痛。
人物·真实灾难
消防员:消失的人声
涉及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文学作品较少,但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将该事件重新带回人们视野。任何灾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往往是最悲情的角色。站在切尔诺贝利爆炸的4号核反应堆的楼顶,你只要待上40秒,所遭受的辐射量就是一生所能承受辐射量的最大值。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第一章节记录的就是一名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妻子的讲述。有人对她说:“你要知道,那已不是你的丈夫了,而是一个被严重辐射中毒的人……你等于坐在一个核子反应炉旁边。”她的丈夫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前往核反应堆,她最终眼看着丈夫在遭受超量辐射的作用下慢慢死去。
在国外的一个网站上,有人问:哪些成就可以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救赎?有人回答:“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分别在1962年、1983年阻止了核战争的爆发,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的消防员,以及大屠杀期间帮助犹太人的人。”是的,不论任何时代,不分国界,无关政治,他们永远是我们的英雄。
链接·不被遗忘的逆行
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造成99名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遇难。当受伤的、惊慌的民众逃离时,消防员必须前进。时代需要英雄,时势造就英雄。逆火而行,作为消防人员的英雄气概,堪称这个时代货真价实的正能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付出值得褒奖,他们的牺牲令人无法释怀。
反思·时代锐评
切尔诺贝利镜鉴:有些灾难属于全人类
佘宗明
5年前,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曾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灾难的谱表中骤然复苏。而今,它再回到公众的视野,则是30周年祭日的节点。
有人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老旧核电技术导致的一起历史悲剧。或许,相比今天,当年的切尔诺贝利确实老旧,但它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关于这场核灾难的诱发因素,如核反应堆存在设计缺陷、操作者违规等,今天我们已谈得足够多。但技术层面的纰漏,也跟当时很多专家对核电绝对安全的自信有关。
德国推理片《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说,设计上再安全的系统,都可能因人的因素而产生漏洞。而对技术过度的自信,就是“人的因素”之一种。这不是说,我们该陷入反技术的倒退思维,而是指没有什么技术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技术背后连着人。人的风险认知与警惕意识,有时是那些高精尖科技最关键的“启动装置”。石墨轻水型反应堆设计、建造和运营都处在关键位置,但为了赶进度,很多必要的安全措施被省略。正因如此,有人才这样评价这场灾难:“这不仅仅是核反应堆发生的一次爆炸,而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大爆炸。”
这种价值体系的爆炸,还体现在事后苏联官方的习惯性掩盖:核电站主任瞒报事故;核电站附近的儿童事发后第二天仍照常上课,直到一天半后才撤离;整整18天后,民众才苦苦等来政府的回应……这让无数民众成了灾难的承受者和牺牲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因瞒报、迟报事故所导致的恐慌,是又一次“核爆炸”。如今,国内外舆论都在回顾这场劫难,这也再度道出了有些灾难是属于世界的教训。而对教训的反思,也必须超越国度之限。
时至今日,核能工作原理正在世界上被广为复制。全球核电业正走到十字路口,那些被隐没在细节之下的隐患何以排除,以规避“溃堤效应”,是个严肃而现实的命题。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我们当然不能重蹈,但会不会重蹈,取决于我们反思的力度和深度。
[反思行动一·纪念大会]
2016年4月26日,联合国为了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件30周年,举行了纪念大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讲话,让人们汲取教训,反思恢复过程,并感谢事故发生后牺牲健康乃至生命的善后工作者。30年后,人们再次纪念切尔诺贝利,更是为了警示人类摈弃偏见、加强合作。
[反思运动而·技术进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确实是因当时第一代压缩式核反应堆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所造成的。现在大多数核电站采用的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的核反应堆技术,相比第一代核反应堆的设计,在安全系数上有了大大的提升。这也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人类留下惨痛教训所推动的结果。
[反思行动三·立法机制]
面对核安全事故,要有相应的核安全利用预防机制,比如我国将出台作为核安全监管领域的最高法——《核安全法》;再比如,有关核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赔偿,以及核安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内容如何入法,我们也将进行有效预防机制的探索和落实。
[声音]
我们自大傲慢地确信着,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掌握这股被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力量。我们认为能够让自然的力量臣服于我们的意志,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当然,就是在那一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程师sergiy parashyn
当人类搬离这片区域后,自然的力量便于此开始旺盛生长,即便是在它发生过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后。
——英國朴次茅斯大学环境科学家吉姆·史密斯
B.事故地区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自从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区域被封锁后,那里成了驼鹿、红鹿、狼、猞猁、熊、鹰等野生动物活动的天堂。2005年召开的切尔诺贝利论坛称:“这片区域成了不同生物的避难所。”虽然这片封锁区使得一些物种重新繁殖起来,但是辐射仍然造成了一些动物潜在的致死性畸形和变异,比如一些鸟类长出了畸形的翅膀。
[关键词]自然
[短评]当人类仓皇逃离时,大自然重新接管了这里,用遍地参天大树宣誓着它的存在。人类在自然之力面前唯有深深的敬畏。
C.清理工作仍在进行
在高度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切尔诺贝利的清洁工人仍坚持往反应堆芯里倾倒沙子、铅和硼来清理易燃的残骸,以阻止辐射材料泄漏。反应堆的废墟后来被巨大的水泥建筑(被称作“石棺”)掩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石棺”会瓦解,情况会再次恶化,核污染还会再次泄漏。据乌克兰政府称,即便到2065年,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清理工作或许仍无法完成。
[关键词]危害
[短评]科技的力量是伟大的,但科技的失控往往也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漫长的痛苦。
链接·难以承受灾难之重
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I-35大桥坍塌,震惊全美。在这起事故中,死亡人数为9人。美国人之所以对这起事故感到震惊,是因为他们觉得不会出现这种戏剧性的坍塌事故。但事后证实,这场悲剧的确是由建桥时设计上的缺陷,加上恶劣天气引起的。这起事故证明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发生爆炸,“核泄漏”一词再次将人们拉回核恐惧之中。从日本广岛核爆炸到核潜艇危机、三里岛事故、切尔诺贝利事件,再到日本福岛核泄漏,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核灾难并没有远离我们。科技在发挥着正面功用的同时,也会产生某种“技术时代新的危险”,而人类似乎并未真正痛定思痛。
人物·真实灾难
消防员:消失的人声
涉及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文学作品较少,但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将该事件重新带回人们视野。任何灾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往往是最悲情的角色。站在切尔诺贝利爆炸的4号核反应堆的楼顶,你只要待上40秒,所遭受的辐射量就是一生所能承受辐射量的最大值。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第一章节记录的就是一名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妻子的讲述。有人对她说:“你要知道,那已不是你的丈夫了,而是一个被严重辐射中毒的人……你等于坐在一个核子反应炉旁边。”她的丈夫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前往核反应堆,她最终眼看着丈夫在遭受超量辐射的作用下慢慢死去。
在国外的一个网站上,有人问:哪些成就可以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救赎?有人回答:“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分别在1962年、1983年阻止了核战争的爆发,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的消防员,以及大屠杀期间帮助犹太人的人。”是的,不论任何时代,不分国界,无关政治,他们永远是我们的英雄。
链接·不被遗忘的逆行
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造成99名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遇难。当受伤的、惊慌的民众逃离时,消防员必须前进。时代需要英雄,时势造就英雄。逆火而行,作为消防人员的英雄气概,堪称这个时代货真价实的正能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付出值得褒奖,他们的牺牲令人无法释怀。
反思·时代锐评
切尔诺贝利镜鉴:有些灾难属于全人类
佘宗明
5年前,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曾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灾难的谱表中骤然复苏。而今,它再回到公众的视野,则是30周年祭日的节点。
有人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老旧核电技术导致的一起历史悲剧。或许,相比今天,当年的切尔诺贝利确实老旧,但它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关于这场核灾难的诱发因素,如核反应堆存在设计缺陷、操作者违规等,今天我们已谈得足够多。但技术层面的纰漏,也跟当时很多专家对核电绝对安全的自信有关。
德国推理片《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说,设计上再安全的系统,都可能因人的因素而产生漏洞。而对技术过度的自信,就是“人的因素”之一种。这不是说,我们该陷入反技术的倒退思维,而是指没有什么技术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技术背后连着人。人的风险认知与警惕意识,有时是那些高精尖科技最关键的“启动装置”。石墨轻水型反应堆设计、建造和运营都处在关键位置,但为了赶进度,很多必要的安全措施被省略。正因如此,有人才这样评价这场灾难:“这不仅仅是核反应堆发生的一次爆炸,而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大爆炸。”
这种价值体系的爆炸,还体现在事后苏联官方的习惯性掩盖:核电站主任瞒报事故;核电站附近的儿童事发后第二天仍照常上课,直到一天半后才撤离;整整18天后,民众才苦苦等来政府的回应……这让无数民众成了灾难的承受者和牺牲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因瞒报、迟报事故所导致的恐慌,是又一次“核爆炸”。如今,国内外舆论都在回顾这场劫难,这也再度道出了有些灾难是属于世界的教训。而对教训的反思,也必须超越国度之限。
时至今日,核能工作原理正在世界上被广为复制。全球核电业正走到十字路口,那些被隐没在细节之下的隐患何以排除,以规避“溃堤效应”,是个严肃而现实的命题。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我们当然不能重蹈,但会不会重蹈,取决于我们反思的力度和深度。
[反思行动一·纪念大会]
2016年4月26日,联合国为了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件30周年,举行了纪念大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讲话,让人们汲取教训,反思恢复过程,并感谢事故发生后牺牲健康乃至生命的善后工作者。30年后,人们再次纪念切尔诺贝利,更是为了警示人类摈弃偏见、加强合作。
[反思运动而·技术进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确实是因当时第一代压缩式核反应堆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所造成的。现在大多数核电站采用的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的核反应堆技术,相比第一代核反应堆的设计,在安全系数上有了大大的提升。这也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人类留下惨痛教训所推动的结果。
[反思行动三·立法机制]
面对核安全事故,要有相应的核安全利用预防机制,比如我国将出台作为核安全监管领域的最高法——《核安全法》;再比如,有关核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赔偿,以及核安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内容如何入法,我们也将进行有效预防机制的探索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