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新华社上下劲吹融合发展之“风”,海外分社闻“风”而动。新华社欧洲总分社作为海外试验田,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多种尝试,收到了积极效果。2014年9月15日新华社总编室在《值班简报》第176期援引新媒体中心统计数据称:9月1日至7日,欧洲总分社以“新华欧洲”账号为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供稿186条,位居客户端媒体账号第一名。欧洲总分社自8月11日开始以“新华欧洲”账号为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供稿以来,稿件数量和质量始终名列前茅。笔者认为,在短时间里如此成效的取得是因为我们有几“首”。
一、首创:“三位一体”和“四根柱子”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在海外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方面不遗余力,其首创精神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首度在海外分社创立媒体融合编辑部投入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其编辑部由包括笔者在内的三名签发人和一名专职记者组成,保证了队伍的专业性,其主要职责是每天进行选题策划、协调指挥报道、精编签发稿件和总结汇总,为客户端的进一步发展探路、搭桥。
这解决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机制问题,即从一开始就按照“中央厨房”的规格进行搭建,给予高度重视。事实证明,这么做有效地保证了选题质量,比较顺利地协调、调动了欧洲地区总分社下辖的各个部门和地区所辖分社的积极性,在深耕选题、兼顾时效和趣味保障方面努力做到“三位一体”。
其二,初期,欧洲总分社新媒体主打产品“新华欧洲”客户端供稿内容以主动策划约稿为主,选编通稿线路为辅。策划思路是“四根柱子”搭台。所谓“四根柱子”,即:硬新闻、软新闻、图片、视频。
具体来讲就是以硬新闻作为主打,利用我社现有的布点资源和传统优势,做到布“新”不舍“旧”,在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传统线路的稿件进行“N”次加工,“旧”为“新”用。
二、首秀:与总社联合演练大规模融合报道
2014年9月1日至7日,欧洲总分社在新媒体中心的指导下,以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为契机,积极开展融合集成报道,并大力推介新华社总社牵头的“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及其子端“新华欧洲”,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报道在策划和栏目设计上力求创新,突出新媒体报道,强化传统报道,融合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其中英文策划专访实现了获奖电影全覆盖,大奖发布等一系列稿件时效取得领先,移动互联专题《威尼斯电影节之中国印记》《新华社发布APP走进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微评”新媒体报道受青睐》等稿件点击量位居前列。
本次电影节报道以移动互联终端产品为主打,内容分为九大模块,即:APP客户端报道、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电影论坛、专访、时效、奖项、美图、视频、手记和新华“微评”,借助新华社强大的“战略纵深”基础,实现了一次报道上的“航母战斗群”式的大规模融合报道演练。客户端和中国电影论坛均为首次在电影节亮相,“微评”栏目、常设的“威尼斯电影节”客户端专栏以及《MV:一分钟尽览威尼斯电影节》均为此类报道创新之举。
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尔贝拉、“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者土耳其导演昂·穆德西,中国演艺界明星如导演王小帅、演员吕中、汤唯、冯绍峰等多人均与“新华社发布”客户端LOGO合影,向“新华社发布”与“新华欧洲”读者致意,实现了传播上的双赢。
本次跨国拉练使新华社产品在西方主流电影节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推介和影响力。
三、首席:各分社首要负责人冲锋在前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主导的“新华欧洲”作为总社客户端“新华社发布”的“子端”在供稿伊始,欧洲总分社社长、所辖各分社首席,尤其是大分社首席就格外重视供稿工作,带头写稿。欧总专门为新媒体客户端建立的微信群,短时间内群内就集中了几乎所有总分社和所辖分社采编人员,大家第一时间沟通每天编辑部发了什么稿件、谁在为客户端写稿、而谁又如何编辑润色了稿件。
在机制上,欧洲地区新媒体稿件计入新华社二级考核。欧洲地区的记者对新媒体客户端稿件从不知到接触,从接触到尝试,从尝试到踊跃,新媒体依靠自身鲜活、快捷、亲民的特征在“碎片化”大行其道的新媒体时代既赢得了记者喜爱,同时得到了被采访对象和受众的认可。
四、首发:新媒体供稿勇于争先
在以新媒体供稿推进媒体融合报道方面,行胜于言。欧洲总分社所辖记者、编辑勇于争先的行动体现在三个方面:及时抛弃迟疑、静候、观望做法,从自己做起,转变思想,率先行动,互帮互助;与传统供稿线路相比,新媒体客户端供稿更有争先的条件;与其他客户端相比,我们敢于争先。
具体说来,首先,欧洲总分社向本地区驻外记者强化了新媒体供稿意识。2014年8月11日,总分社开始为“新華社发布”子端“新华欧洲”供稿,但是总分社为供稿所做的准备工作却早在下半年就开始了。为此,欧洲总分社召开了多次内部及地区会议,研究部署新媒体供稿,到9月25日“新华欧洲”自主多语种客户端正式上线之日,欧洲地区各分社记者已经被调动了起来,具备了主动提供适合新媒体客户端使用的全媒体稿件的自主意识。
其次,新媒体客户端比传统线路在争抢“首发”时效方面更加有利。新媒体客户端具有“稿件靠前签发、靠前自主落地”的特性,从而使得新华社稿件比起传统通稿线路来节省了时间,从而更有利于拼抢时效。当然,“客户端无改稿”,客户端稿件对政策性、事实性、准确性的把关要求更高。
五、首肯:从同行到读者到客户点赞
新媒体稿件的反响比传统线路更立竿见影,从而在移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获得首肯,增强了推进媒体融合的道路自信。
首先,这得益于客户端基于移动互联终端。成稿前,通过移动互联的微信群,记者可以与编辑部更方便地沟通创意和内容。成稿后,前方记者可以很快看到自己的稿件签发的样子,给采访对象、用户和前方编辑反馈。
其次,读者的“二次传播”效应不容忽视。读者可以为客户端稿件点赞置评,“新华欧洲”精作内容、深耕选题,借助“新华社发布”平台展示出现的互动效应,更可以在移动终端一键转发“朋友圈”,这样使得稿件的受众群往往以几何速度增长。
再次,新闻用户也因为这样便捷的采编发流程而更愿意加深合作关系。各方反馈又为相关话题的新闻采写提供了“炮弹”,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
六、首慎:新媒体客户端的放大效应是把“双刃剑”
然而,我们在尝到融合发展尤其是新媒体客户端带来的甜头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硬币的另一面”:新媒体无改稿。新媒体客户端无论在发稿时效还是在发稿影响方面比起传统线路都更具有“放大效应”,像摄像机一样,它会把稿件本身这个“新闻主角”的优劣以“加强版”的方式呈现在每个读者的银幕上。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新媒体稿件一旦出手,则会形成影响,如若有错误,即便补救更正,或多或少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发稿安全要求不是比传统线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新华社新媒体业务快速推进,成立了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通了新媒体专线,积极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华通集成服务平台,推出多个媒体融合重大集成产品。“新华欧洲”多语种客户端作为“新华社发布”的子端,是新华社新媒体业务在海外推介的桥头堡,其快速发展固然是自身开拓创新、不断努力的结果,更与总社的指导和支持密不可分。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线并快速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为党政企服务的国家级移动客户端集群。新华社开办“我报道”“新华国际”等客户端数十种,全面覆盖主流移动终端应用市场。“中国网事”和“新华视点”系列微博“粉丝”分别超过500万和1500万,手机媒体产品达百余种。正是这种合力,才造就了新华社这艘国产的新闻界的“航空母舰”。
一、首创:“三位一体”和“四根柱子”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在海外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方面不遗余力,其首创精神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首度在海外分社创立媒体融合编辑部投入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其编辑部由包括笔者在内的三名签发人和一名专职记者组成,保证了队伍的专业性,其主要职责是每天进行选题策划、协调指挥报道、精编签发稿件和总结汇总,为客户端的进一步发展探路、搭桥。
这解决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机制问题,即从一开始就按照“中央厨房”的规格进行搭建,给予高度重视。事实证明,这么做有效地保证了选题质量,比较顺利地协调、调动了欧洲地区总分社下辖的各个部门和地区所辖分社的积极性,在深耕选题、兼顾时效和趣味保障方面努力做到“三位一体”。
其二,初期,欧洲总分社新媒体主打产品“新华欧洲”客户端供稿内容以主动策划约稿为主,选编通稿线路为辅。策划思路是“四根柱子”搭台。所谓“四根柱子”,即:硬新闻、软新闻、图片、视频。
具体来讲就是以硬新闻作为主打,利用我社现有的布点资源和传统优势,做到布“新”不舍“旧”,在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传统线路的稿件进行“N”次加工,“旧”为“新”用。
二、首秀:与总社联合演练大规模融合报道
2014年9月1日至7日,欧洲总分社在新媒体中心的指导下,以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为契机,积极开展融合集成报道,并大力推介新华社总社牵头的“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及其子端“新华欧洲”,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报道在策划和栏目设计上力求创新,突出新媒体报道,强化传统报道,融合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其中英文策划专访实现了获奖电影全覆盖,大奖发布等一系列稿件时效取得领先,移动互联专题《威尼斯电影节之中国印记》《新华社发布APP走进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微评”新媒体报道受青睐》等稿件点击量位居前列。
本次电影节报道以移动互联终端产品为主打,内容分为九大模块,即:APP客户端报道、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电影论坛、专访、时效、奖项、美图、视频、手记和新华“微评”,借助新华社强大的“战略纵深”基础,实现了一次报道上的“航母战斗群”式的大规模融合报道演练。客户端和中国电影论坛均为首次在电影节亮相,“微评”栏目、常设的“威尼斯电影节”客户端专栏以及《MV:一分钟尽览威尼斯电影节》均为此类报道创新之举。
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尔贝拉、“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者土耳其导演昂·穆德西,中国演艺界明星如导演王小帅、演员吕中、汤唯、冯绍峰等多人均与“新华社发布”客户端LOGO合影,向“新华社发布”与“新华欧洲”读者致意,实现了传播上的双赢。
本次跨国拉练使新华社产品在西方主流电影节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推介和影响力。
三、首席:各分社首要负责人冲锋在前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主导的“新华欧洲”作为总社客户端“新华社发布”的“子端”在供稿伊始,欧洲总分社社长、所辖各分社首席,尤其是大分社首席就格外重视供稿工作,带头写稿。欧总专门为新媒体客户端建立的微信群,短时间内群内就集中了几乎所有总分社和所辖分社采编人员,大家第一时间沟通每天编辑部发了什么稿件、谁在为客户端写稿、而谁又如何编辑润色了稿件。
在机制上,欧洲地区新媒体稿件计入新华社二级考核。欧洲地区的记者对新媒体客户端稿件从不知到接触,从接触到尝试,从尝试到踊跃,新媒体依靠自身鲜活、快捷、亲民的特征在“碎片化”大行其道的新媒体时代既赢得了记者喜爱,同时得到了被采访对象和受众的认可。
四、首发:新媒体供稿勇于争先
在以新媒体供稿推进媒体融合报道方面,行胜于言。欧洲总分社所辖记者、编辑勇于争先的行动体现在三个方面:及时抛弃迟疑、静候、观望做法,从自己做起,转变思想,率先行动,互帮互助;与传统供稿线路相比,新媒体客户端供稿更有争先的条件;与其他客户端相比,我们敢于争先。
具体说来,首先,欧洲总分社向本地区驻外记者强化了新媒体供稿意识。2014年8月11日,总分社开始为“新華社发布”子端“新华欧洲”供稿,但是总分社为供稿所做的准备工作却早在下半年就开始了。为此,欧洲总分社召开了多次内部及地区会议,研究部署新媒体供稿,到9月25日“新华欧洲”自主多语种客户端正式上线之日,欧洲地区各分社记者已经被调动了起来,具备了主动提供适合新媒体客户端使用的全媒体稿件的自主意识。
其次,新媒体客户端比传统线路在争抢“首发”时效方面更加有利。新媒体客户端具有“稿件靠前签发、靠前自主落地”的特性,从而使得新华社稿件比起传统通稿线路来节省了时间,从而更有利于拼抢时效。当然,“客户端无改稿”,客户端稿件对政策性、事实性、准确性的把关要求更高。
五、首肯:从同行到读者到客户点赞
新媒体稿件的反响比传统线路更立竿见影,从而在移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获得首肯,增强了推进媒体融合的道路自信。
首先,这得益于客户端基于移动互联终端。成稿前,通过移动互联的微信群,记者可以与编辑部更方便地沟通创意和内容。成稿后,前方记者可以很快看到自己的稿件签发的样子,给采访对象、用户和前方编辑反馈。
其次,读者的“二次传播”效应不容忽视。读者可以为客户端稿件点赞置评,“新华欧洲”精作内容、深耕选题,借助“新华社发布”平台展示出现的互动效应,更可以在移动终端一键转发“朋友圈”,这样使得稿件的受众群往往以几何速度增长。
再次,新闻用户也因为这样便捷的采编发流程而更愿意加深合作关系。各方反馈又为相关话题的新闻采写提供了“炮弹”,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
六、首慎:新媒体客户端的放大效应是把“双刃剑”
然而,我们在尝到融合发展尤其是新媒体客户端带来的甜头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硬币的另一面”:新媒体无改稿。新媒体客户端无论在发稿时效还是在发稿影响方面比起传统线路都更具有“放大效应”,像摄像机一样,它会把稿件本身这个“新闻主角”的优劣以“加强版”的方式呈现在每个读者的银幕上。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新媒体稿件一旦出手,则会形成影响,如若有错误,即便补救更正,或多或少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发稿安全要求不是比传统线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新华社新媒体业务快速推进,成立了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通了新媒体专线,积极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华通集成服务平台,推出多个媒体融合重大集成产品。“新华欧洲”多语种客户端作为“新华社发布”的子端,是新华社新媒体业务在海外推介的桥头堡,其快速发展固然是自身开拓创新、不断努力的结果,更与总社的指导和支持密不可分。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线并快速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为党政企服务的国家级移动客户端集群。新华社开办“我报道”“新华国际”等客户端数十种,全面覆盖主流移动终端应用市场。“中国网事”和“新华视点”系列微博“粉丝”分别超过500万和1500万,手机媒体产品达百余种。正是这种合力,才造就了新华社这艘国产的新闻界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