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对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了沸沸扬扬的讨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反映出问题的复杂性和开放性。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界定作一些探讨。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由于人们从事工作性质不同、背景不同,由此对问题的出发点、意图和视角不同,认识自然不同。
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人们认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来强调整合目的的人们认为: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强调信息技术的功能的人们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人们认为: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形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人们认为:信息技术不能只被用来辅助传统教学,而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潜力、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人们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不能只依靠单独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达成,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学校、家庭、社会的信息环境)相融合来实现。
作为一线教师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三大功能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所有课程的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既是一门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也应当是其他课程的任务之一。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而应当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而且,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简单的接受,而需要被灵活应用在其他学科之中,在应用之中锻炼、培养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应当服务于包括信息技术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这一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的应用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不只局限在本学科之内,而应当渗透在信息技术课之中,信息技术课的题材和任务来自这些学科。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其本身需要与其他学科及其他综合课程进行整合,具有整合的性质。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所有课程中,基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作为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优化组合并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课程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与所有课程的目标。
在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应注意:
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隶属于综合课程、经验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者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以及自主性等特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而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尤其要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应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以及教师的教学工具这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灵活而富于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中,最终达到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信息技术不仅要整合到学习内容中,也要整合到学生获得经验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之中,使课程中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必须发生变化,逐渐改变课程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观念与行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仅限于学科课程,还要涉及活动课程;不能仅限于显性课程,还要涉及隐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信息技术必须与这些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课程是学校依据自身现有条件和学生认知特点开设的课程,这种课程旨在指导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表现为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如:课内活动、兴趣小组、课外辅导。隐性课程是在学校环境中结合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识地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这种课程是学校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绝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使两者在一个系统内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使整个系统发挥最大效益。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由于人们从事工作性质不同、背景不同,由此对问题的出发点、意图和视角不同,认识自然不同。
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人们认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来强调整合目的的人们认为: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强调信息技术的功能的人们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人们认为: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形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人们认为:信息技术不能只被用来辅助传统教学,而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潜力、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人们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不能只依靠单独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达成,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学校、家庭、社会的信息环境)相融合来实现。
作为一线教师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三大功能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所有课程的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既是一门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也应当是其他课程的任务之一。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而应当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而且,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简单的接受,而需要被灵活应用在其他学科之中,在应用之中锻炼、培养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应当服务于包括信息技术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这一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的应用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不只局限在本学科之内,而应当渗透在信息技术课之中,信息技术课的题材和任务来自这些学科。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其本身需要与其他学科及其他综合课程进行整合,具有整合的性质。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所有课程中,基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作为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优化组合并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课程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与所有课程的目标。
在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应注意:
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隶属于综合课程、经验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者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以及自主性等特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而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尤其要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应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以及教师的教学工具这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灵活而富于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中,最终达到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信息技术不仅要整合到学习内容中,也要整合到学生获得经验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之中,使课程中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必须发生变化,逐渐改变课程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观念与行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仅限于学科课程,还要涉及活动课程;不能仅限于显性课程,还要涉及隐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信息技术必须与这些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课程是学校依据自身现有条件和学生认知特点开设的课程,这种课程旨在指导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表现为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如:课内活动、兴趣小组、课外辅导。隐性课程是在学校环境中结合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识地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这种课程是学校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绝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使两者在一个系统内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使整个系统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