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北京知青一踏上陕北的土地,就被洛河边上的这道石崖吸引了。
那是1969年的元月了,这位戴着北京三十八中校徽的小伙子跳下卡车,便看到这鬼斧神工的奇绝景象,不由地在那河岸上痴坐了良久。那条紧依河道的隆隆原畔,像一条红色巨龙卧在洛水之侧,又突然间翘起一座凸起的山脊,恰似巨形龙头高高昂起。山上还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石窟,宛若平地而起的一座高楼,提领着一条款款东去的大河,俯瞰着黄土高原上的春种秋收,给四野八荒带来了生命的灵气,也给懵懂青年带来了不尽的幻想。
这会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北京知青溜过河,沿着一条陡峭的小路,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抬眼回望莽莽原野,竟然是一片苍茫的丹霞地貌,山高水低,气象汹涌,浓烈的历史尘雾顿时充塞了胸腔。他顺着一道石梯由上而下,一孔孔石窟依次排开,竟有三四层之多,大如教室,小如厨房,最下边一个石窟还有一口水井,正与那滚滚的洛水相接,俯身井口竟能听到水声潺潺。一位牧羊人告诉北京人,这座山叫永宁山,因山上凿满石窟,远望形似楼阁,百姓亦称之为石楼台山。这会不会是古人开凿的礼佛石窟呢?但深究下去青年迷惘了,有关传说莫衷一是,无人知晓石窟开凿于哪个朝代,也不知当初的模样是否饱含着虔诚了。
于是,北京知青毫不犹豫地在洛水河畔卸下了背包,一边学习犁地播种牧羊,一边开始了永宁山身世的探询。小伙子很快发现李唐以降,古人沿着子午岭开凿了许多处石窟,大概是渴望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播撒释迦牟尼的恩泽,安抚不断屈死的冤魂。而此处山崖陡峭,一面倚临洛河,一面俯瞰高原,极具神奇虚幻的魅力,佛门是不会将这般慈悲圣地让度出去的。所以,当初开凿石窟的动议,可能是佛门弟子为修行所为。但是,石窟建成后,人们发现这般山势易守难攻,五六十个石窟,涌进上千将士也不在话下,正是将士们安稳休憩的好地方,于是持刀的兵勇便让慈悲的释佛挪位了,之后经过上千年的战火蹂躏,佛门圣地竟连一星痕迹也不见了。
进而北京知青发现,这方圆数百里竟然是一片古战场。连牧羊人都知道,这里遍布军事要塞的遗迹。似以永宁山为统领,沿着那洛河方向,狄青寨、象嘴寨、旦八寨、金鼎寨,与金汤城一字排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可想当年这一带必然壮观,旌旗相望,鼓角相闻,杀声顿天,血流成河。尤其让北京人振奋的是,他在永宁山侧发现了一座兵寨的痕迹,以永宁山头为要,向两侧缓缓延伸,呈现了一个梯状的结构。显然,这永宁山应是统帅的营帐所在,进退自如,固若金汤,进可从天而降向前突袭,退可躲进石窟隐去锋刃,即使敌兵杀到山前,只要撤掉与山顶相接的栈道条木,敌军铁骑也只能望水兴叹了。
果然,小伙子在这片被战马践踏过的土地上,不断地发现了许多古战场的遗物,尽管已经过去了千百年,依然可以从那残缺的瓦砾上,从那锈迹斑斑的箭镞上,从那布满豁口的锋刃上,感受到昔日的刀光剑影,吸闻到弥漫压抑的血腥气息。终于,北京知青在永宁山下发现了宋代军吏鲁泽的墓碑。其实发现古碑本不稀罕,可这尊题刻为建炎元年的石碑,字迹潦草,刀划凌乱,显然是用战刀仓促刻就的,可能下刀之时忽然传来集合号角,转眼间彪悍铁骑就会呼啸而至,悲伤的将士们只好草草刻上几刀,便一把拉起他的儿子,提枪跃马迎敌搏杀去了。显然,这片中原民族抗击侵扰的古战场,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冲突,有多少将士命丧洛河了。后来,这位北京知青在延安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俄罗斯探险家从黑水城掳走的宋代文献,名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记载了当年宋军在永宁山下安营扎寨的情形。白纸黑字说明,永宁山上宋朝就有军队驻扎了。
当地县志传颂,北宋将军刘怀忠与西夏王李元昊曾在此对峙,后来将军战死沙场,其妻黄赏怡继承夫君遗志,与大将狄青用洛河战鼓指挥军阵,鼓声奔腾,变幻无穷,青龙偃月阵、鱼鳞阵、长蛇阵、八卦阵……直把西夏人搅得晕头转向,丢盔卸甲落荒逃奔,胜利的捷报通过驿站传到开封,忧心忡忡的皇上闻之大喜,特奖全体将士“十三花席”,亦即十三道菜肴,以犒劳浴血奋战的中原将士,激励宋军再接再厉。似乎皇恩浩荡传入民间了,至今当地百姓每逢婚丧大事,仍以能摆“十三花席”视为隆重。那香醇厚朴的陕北味道,当然也让北京知青痴迷兴奋,每遇酒酣便会拍着桌子呼喊,“十三花上来!”
然而,最为吸引北京知青的是,永宁山还承载着一段辉煌的红色记忆。
那是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了,当时由于流民袭扰,县衙被迫搬进了永宁山的石窟里,居然先后有两届政府在此执政。可那老县城与这里区区数里,流民们胆敢踢翻了太师椅,是绝不甘心官吏盘踞山寨作威的,但是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怜县衙居然能猫进山崖苟延残喘,也算是一道别样的景致了,有位贺姓县令居然还不忘斯文,竟将墨写的“洛上奇峰”,刻到了陡峭的崖壁上。试想那堂堂一县之长,龟缩到一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石窟里,一边落实上峰指令,一边处理百姓事务,不论政令是否畅通,其状其态也难潇洒的,这可能称得上是我国最为奇特的县衙了。
终于,从关中平原走来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的年青人。这位名叫刘志丹的陕北后生,因了渭华起义的失败,辗转跑进了永宁山石窟。然而,这个似乎神鬼不觉的事情,却注定要载入中国的史册了。年轻的共产党人站在山头上,居然搅起了一道又一道红色巨浪。首先,他在石窟里成立了保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成功启动的第一个行动,便是智取当地武装的领导权。当时刘志丹鼓动民选团总,机智地调来石窟里的学生助选,很多握枪兵勇不识字,请托学生捉刀代笔,刘志丹便顺利当选为团总了。这支队伍便成了当地红色武装的雏形,从此陕北红军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剧,开辟出了一个横跨陕甘两省的革命根据地。
永宁山当是目睹了陕北红军一路的豪迈,最激动人心的是1935年9月初,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赶到永宁山下,迎接了第一批长途跋涉抵达陕北的红军将士,半个月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进入陕北,三个月后毛泽东迎着漫天雪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长征讲话,十五个月后便雄赳赳挺进了延安城,一段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不朽史诗,在黄土高原上画出了一个胜利的句号。
也许想吸纳古战场的浓烈气息,也许想搜寻红色气脉扩散的奥妙,传说毛泽东也登上了永宁山,当领袖看到悬崖峭壁上的石窟,遍布我军的兵工厂、被服厂、造纸厂和粮仓,一定会欣慰地笑出声来;当领袖手扶粗砺栏杆,凝视静静流淌的洛河,眺望波澜起伏的古战场,一定会抒发不朽的豪情,恢宏的蓝图便在胸中酝酿了。所以,挚爱领袖的陕北人目睹伟人风采激动不已,一首陕北民歌便脱口而出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太阳红又红,
咱们领袖毛泽东。
是啊,这永宁山究其历史,应是一座国宝之山了,而为挖掘永宁山的辉煌,那位执着的北京知青已经在永宁山下,整整生活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显然他是要為此奉献终生了,他甚至还把对永宁山的热爱传给了儿子,父子俩毅然将收集了半个世纪的一千多件陶器、石器、青铜器捐赠给了国家。如今,这位已经满头白发的北京人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永宁山的前世今生展示出来,让子孙后代能够接受历史风云的洗礼。后来,人们在志丹县博物馆的纪念册上,看到了这位北京知青的名字:宿玉成。
显然,这个名字将会与那一代代的英雄一样,成为这座奇绝山崖的守护神的!
那是1969年的元月了,这位戴着北京三十八中校徽的小伙子跳下卡车,便看到这鬼斧神工的奇绝景象,不由地在那河岸上痴坐了良久。那条紧依河道的隆隆原畔,像一条红色巨龙卧在洛水之侧,又突然间翘起一座凸起的山脊,恰似巨形龙头高高昂起。山上还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石窟,宛若平地而起的一座高楼,提领着一条款款东去的大河,俯瞰着黄土高原上的春种秋收,给四野八荒带来了生命的灵气,也给懵懂青年带来了不尽的幻想。
这会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北京知青溜过河,沿着一条陡峭的小路,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抬眼回望莽莽原野,竟然是一片苍茫的丹霞地貌,山高水低,气象汹涌,浓烈的历史尘雾顿时充塞了胸腔。他顺着一道石梯由上而下,一孔孔石窟依次排开,竟有三四层之多,大如教室,小如厨房,最下边一个石窟还有一口水井,正与那滚滚的洛水相接,俯身井口竟能听到水声潺潺。一位牧羊人告诉北京人,这座山叫永宁山,因山上凿满石窟,远望形似楼阁,百姓亦称之为石楼台山。这会不会是古人开凿的礼佛石窟呢?但深究下去青年迷惘了,有关传说莫衷一是,无人知晓石窟开凿于哪个朝代,也不知当初的模样是否饱含着虔诚了。
于是,北京知青毫不犹豫地在洛水河畔卸下了背包,一边学习犁地播种牧羊,一边开始了永宁山身世的探询。小伙子很快发现李唐以降,古人沿着子午岭开凿了许多处石窟,大概是渴望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播撒释迦牟尼的恩泽,安抚不断屈死的冤魂。而此处山崖陡峭,一面倚临洛河,一面俯瞰高原,极具神奇虚幻的魅力,佛门是不会将这般慈悲圣地让度出去的。所以,当初开凿石窟的动议,可能是佛门弟子为修行所为。但是,石窟建成后,人们发现这般山势易守难攻,五六十个石窟,涌进上千将士也不在话下,正是将士们安稳休憩的好地方,于是持刀的兵勇便让慈悲的释佛挪位了,之后经过上千年的战火蹂躏,佛门圣地竟连一星痕迹也不见了。
进而北京知青发现,这方圆数百里竟然是一片古战场。连牧羊人都知道,这里遍布军事要塞的遗迹。似以永宁山为统领,沿着那洛河方向,狄青寨、象嘴寨、旦八寨、金鼎寨,与金汤城一字排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可想当年这一带必然壮观,旌旗相望,鼓角相闻,杀声顿天,血流成河。尤其让北京人振奋的是,他在永宁山侧发现了一座兵寨的痕迹,以永宁山头为要,向两侧缓缓延伸,呈现了一个梯状的结构。显然,这永宁山应是统帅的营帐所在,进退自如,固若金汤,进可从天而降向前突袭,退可躲进石窟隐去锋刃,即使敌兵杀到山前,只要撤掉与山顶相接的栈道条木,敌军铁骑也只能望水兴叹了。
果然,小伙子在这片被战马践踏过的土地上,不断地发现了许多古战场的遗物,尽管已经过去了千百年,依然可以从那残缺的瓦砾上,从那锈迹斑斑的箭镞上,从那布满豁口的锋刃上,感受到昔日的刀光剑影,吸闻到弥漫压抑的血腥气息。终于,北京知青在永宁山下发现了宋代军吏鲁泽的墓碑。其实发现古碑本不稀罕,可这尊题刻为建炎元年的石碑,字迹潦草,刀划凌乱,显然是用战刀仓促刻就的,可能下刀之时忽然传来集合号角,转眼间彪悍铁骑就会呼啸而至,悲伤的将士们只好草草刻上几刀,便一把拉起他的儿子,提枪跃马迎敌搏杀去了。显然,这片中原民族抗击侵扰的古战场,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冲突,有多少将士命丧洛河了。后来,这位北京知青在延安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俄罗斯探险家从黑水城掳走的宋代文献,名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记载了当年宋军在永宁山下安营扎寨的情形。白纸黑字说明,永宁山上宋朝就有军队驻扎了。
当地县志传颂,北宋将军刘怀忠与西夏王李元昊曾在此对峙,后来将军战死沙场,其妻黄赏怡继承夫君遗志,与大将狄青用洛河战鼓指挥军阵,鼓声奔腾,变幻无穷,青龙偃月阵、鱼鳞阵、长蛇阵、八卦阵……直把西夏人搅得晕头转向,丢盔卸甲落荒逃奔,胜利的捷报通过驿站传到开封,忧心忡忡的皇上闻之大喜,特奖全体将士“十三花席”,亦即十三道菜肴,以犒劳浴血奋战的中原将士,激励宋军再接再厉。似乎皇恩浩荡传入民间了,至今当地百姓每逢婚丧大事,仍以能摆“十三花席”视为隆重。那香醇厚朴的陕北味道,当然也让北京知青痴迷兴奋,每遇酒酣便会拍着桌子呼喊,“十三花上来!”
然而,最为吸引北京知青的是,永宁山还承载着一段辉煌的红色记忆。
那是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了,当时由于流民袭扰,县衙被迫搬进了永宁山的石窟里,居然先后有两届政府在此执政。可那老县城与这里区区数里,流民们胆敢踢翻了太师椅,是绝不甘心官吏盘踞山寨作威的,但是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怜县衙居然能猫进山崖苟延残喘,也算是一道别样的景致了,有位贺姓县令居然还不忘斯文,竟将墨写的“洛上奇峰”,刻到了陡峭的崖壁上。试想那堂堂一县之长,龟缩到一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石窟里,一边落实上峰指令,一边处理百姓事务,不论政令是否畅通,其状其态也难潇洒的,这可能称得上是我国最为奇特的县衙了。
终于,从关中平原走来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的年青人。这位名叫刘志丹的陕北后生,因了渭华起义的失败,辗转跑进了永宁山石窟。然而,这个似乎神鬼不觉的事情,却注定要载入中国的史册了。年轻的共产党人站在山头上,居然搅起了一道又一道红色巨浪。首先,他在石窟里成立了保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成功启动的第一个行动,便是智取当地武装的领导权。当时刘志丹鼓动民选团总,机智地调来石窟里的学生助选,很多握枪兵勇不识字,请托学生捉刀代笔,刘志丹便顺利当选为团总了。这支队伍便成了当地红色武装的雏形,从此陕北红军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剧,开辟出了一个横跨陕甘两省的革命根据地。
永宁山当是目睹了陕北红军一路的豪迈,最激动人心的是1935年9月初,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赶到永宁山下,迎接了第一批长途跋涉抵达陕北的红军将士,半个月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进入陕北,三个月后毛泽东迎着漫天雪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长征讲话,十五个月后便雄赳赳挺进了延安城,一段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不朽史诗,在黄土高原上画出了一个胜利的句号。
也许想吸纳古战场的浓烈气息,也许想搜寻红色气脉扩散的奥妙,传说毛泽东也登上了永宁山,当领袖看到悬崖峭壁上的石窟,遍布我军的兵工厂、被服厂、造纸厂和粮仓,一定会欣慰地笑出声来;当领袖手扶粗砺栏杆,凝视静静流淌的洛河,眺望波澜起伏的古战场,一定会抒发不朽的豪情,恢宏的蓝图便在胸中酝酿了。所以,挚爱领袖的陕北人目睹伟人风采激动不已,一首陕北民歌便脱口而出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太阳红又红,
咱们领袖毛泽东。
是啊,这永宁山究其历史,应是一座国宝之山了,而为挖掘永宁山的辉煌,那位执着的北京知青已经在永宁山下,整整生活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显然他是要為此奉献终生了,他甚至还把对永宁山的热爱传给了儿子,父子俩毅然将收集了半个世纪的一千多件陶器、石器、青铜器捐赠给了国家。如今,这位已经满头白发的北京人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永宁山的前世今生展示出来,让子孙后代能够接受历史风云的洗礼。后来,人们在志丹县博物馆的纪念册上,看到了这位北京知青的名字:宿玉成。
显然,这个名字将会与那一代代的英雄一样,成为这座奇绝山崖的守护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