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腔,旧时称官场中的门面话,如今指利用规章、手续等来敷衍推脱或责备的话语。官腔所指的重点往往不在于说话的内容,而在于说话的形式,特别是腔调和声势。对于打官腔的人来说,说什么并不重要,说者是否真的是官也不重要。所以,现在对于那些说话的语气狂妄自大、盛气凌人、对别人的立场不够顾及和尊重的人,也通称为打官腔。有人曾经专门总结了官腔的六大特征:显摆,老套,推诿,故作高深,玩弄术语,文件词汇多。
新闻人因为经常与各级官员或者虽不算官员但是自以为官员的人打交道,遭遇各色官腔在所难免。新闻人最早遭遇的官腔无从考证,但是民国期间汪精卫的说客说服成舍我不成,恼羞成怒警告成舍我的那段话,算得是新闻史上最典型的官腔。
成舍我的《民生报》,因为曝光当时行政院长汪精卫部下贪污渎职一事而触怒汪精卫,当汪的说客拉拢成舍我不成便留下了这样“青史留名”的官腔——“一个新闻记者,要和一个行政院长碰,结果,无疑是要头破血流的”。不仅这段官腔新闻史上有名,成舍我针锋相对的回答更有名——“我的看法,全不如此,惟其不怕头破血流才配做新闻记者。……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绝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虽然历史最终印证了成舍我先生的说法,打官腔的行政院长和说客最终没能“牛”过被官腔奚落的记者,但是如今的一些官员并不能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他们面对记者仍然官腔不断。如2009年令人难忘的“雷人”和“最牛”的官腔,就很值得我们盘点一下:
“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2009年6月17日,中广记者就某经济适用房土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一事,请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对老百姓信访处理意见作出解释时,他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你是不是党员?”——2009年11月4日,郑州一都市报刊登调查稿《“养犬办”被指只管收钱不管事》,就质疑1200万元的养犬管理费去向,采访了郑州市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城建处处长王冠旗。王冠旗首先反问记者:“你是不是党员?”
“这事不能说太细。”——今年元旦后,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天津坚持收取55元的车辆通行费,面对记者“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一官员说:“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为什么要较真呢?”——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3•15”网站涉嫌借屏蔽投诉信息向企业敛财,面对质疑,有关负责人一直不露面。负责接待媒体的组宣部郭主任还反问记者:“你们为什么要较真呢?……”
……
类似的“官腔”版本还有不少,反映了一些地方官员和部门对待信息公开、舆论监督的真实心态,也反映了在权力阴影下信息公开与掩盖较量的艰难。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和官员应该配合新闻采访,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的法规条文不在少数,为何还会屡屡出现此类“官腔”事件?这说明了当舆论监督触及到某些领导个人和部门利益时,往往是说得比唱得好听,甚至做起来截然相反,也实在是对当前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工作现状与尴尬的典型的嘲讽。
可悲的是,各种各样的官腔还会一如既往地对记者打下去,而且屡屡出彩。这不,刚刚进入新的一年,今年首句“最牛官腔”又被推选出炉了——“请报道正面新闻,否则我可以不接待!”某地房管局一位处长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打起了这样的官腔。□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张功杭
新闻人因为经常与各级官员或者虽不算官员但是自以为官员的人打交道,遭遇各色官腔在所难免。新闻人最早遭遇的官腔无从考证,但是民国期间汪精卫的说客说服成舍我不成,恼羞成怒警告成舍我的那段话,算得是新闻史上最典型的官腔。
成舍我的《民生报》,因为曝光当时行政院长汪精卫部下贪污渎职一事而触怒汪精卫,当汪的说客拉拢成舍我不成便留下了这样“青史留名”的官腔——“一个新闻记者,要和一个行政院长碰,结果,无疑是要头破血流的”。不仅这段官腔新闻史上有名,成舍我针锋相对的回答更有名——“我的看法,全不如此,惟其不怕头破血流才配做新闻记者。……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绝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虽然历史最终印证了成舍我先生的说法,打官腔的行政院长和说客最终没能“牛”过被官腔奚落的记者,但是如今的一些官员并不能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他们面对记者仍然官腔不断。如2009年令人难忘的“雷人”和“最牛”的官腔,就很值得我们盘点一下:
“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2009年6月17日,中广记者就某经济适用房土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一事,请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对老百姓信访处理意见作出解释时,他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你是不是党员?”——2009年11月4日,郑州一都市报刊登调查稿《“养犬办”被指只管收钱不管事》,就质疑1200万元的养犬管理费去向,采访了郑州市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城建处处长王冠旗。王冠旗首先反问记者:“你是不是党员?”
“这事不能说太细。”——今年元旦后,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天津坚持收取55元的车辆通行费,面对记者“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一官员说:“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为什么要较真呢?”——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3•15”网站涉嫌借屏蔽投诉信息向企业敛财,面对质疑,有关负责人一直不露面。负责接待媒体的组宣部郭主任还反问记者:“你们为什么要较真呢?……”
……
类似的“官腔”版本还有不少,反映了一些地方官员和部门对待信息公开、舆论监督的真实心态,也反映了在权力阴影下信息公开与掩盖较量的艰难。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和官员应该配合新闻采访,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的法规条文不在少数,为何还会屡屡出现此类“官腔”事件?这说明了当舆论监督触及到某些领导个人和部门利益时,往往是说得比唱得好听,甚至做起来截然相反,也实在是对当前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工作现状与尴尬的典型的嘲讽。
可悲的是,各种各样的官腔还会一如既往地对记者打下去,而且屡屡出彩。这不,刚刚进入新的一年,今年首句“最牛官腔”又被推选出炉了——“请报道正面新闻,否则我可以不接待!”某地房管局一位处长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打起了这样的官腔。□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