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生成性思维下,教育的关注点和方式都有了显著的改变,不仅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对教师自身和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生成性思维的概念入手,以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浅谈缺乏生成性思维对教师的危害。
  关键词:生成性思维;教育教学;缺乏;危害
  中圖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96
  教育过程的生成性以及知识观的转变,说明生成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要重视生成性思维的逐步渗透,在此意义上的教育不再只盯着人的过去和未来,也更加关注人当下的变化发展;不再把人暂时的表现设为不变的特性;不再用精确、统一的标准去裁量人的个性和差异。用生成性思维来看待教育,意味着尊重教育的人文性、价值型和生成性。
  一、生成性思维的阐释
  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刚刚从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本质主义转变过来。“从马克思开始,西方哲学出现了由科学主义世界观向生活世界观、由本质主义向生成性思维的转折。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其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创造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
  在生成性思维的视野下,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不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它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在事物自身的普遍联系、动态发展中进行思考,在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关系及其互相作用的矛盾中进行思考。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的质不是先定的,不是预成的,不是固定的,不是已经成型的,而是向未来开放的,是不断生成的,就如同一个生长着的人,他的任一时期、任一阶段(如少年、青年、老年时期)的存在状态,都不是或不代表其全部‘本质’,而只有其动态的、不断成长着的全部历史过程,才真正充分地体现了其本质。”
  生成性思维是“目中有人”的思维,认为“人不是只具有知性、理性的片面的人,而是不仅有知性而且有情感性的整体的人;不是只具有同一性的抽象的人,而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具体的人;不是确定不变的、已有定论的人,而是总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人;不是过去的和未来的人,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的人。”
  二、生成性思维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也即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或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对教学目标是如何达成的,则略去不管。生成性教学则更为关注教学过程,它认为教学的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育一词首先被认为是一种过程”,教学当然也是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单一的,学生只能获得片面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丰富的,学生就会获得生动的发展。教学与过程不可分离,不存在没有过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存在的方式,更是教学存在本身;若抽离了过程,教学存在成了空中楼阁。传统的教学也有过程,但由于它过于重视教学的预设目的的达成,于是就将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学计划的刻板展示过程,教学过程丰富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延展被遮蔽甚至被压制了。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甚于教学结果的关注,其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关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成性教学的过程是教学中各因素积极互动的过程,是学生素质的生成过程,是回归教育本真的过程。
  三、缺乏生成性思维对教师的危害
  1. 影响教师的自我建构和发展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集智慧和机智并且是关于文化传递与创新的职业。教师的发展过程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生成性思维的关照有助于教师对自我人生目标和自我生存能力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自我生活中感受自我存在与自我成长。生成的过程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生成性思维的运用就是教师对自我反思的过程,然后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理念及价值观进行调整,在精神上完善自己,进而感化教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自己的教育智慧,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发展。
  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生成性思维的关照促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断的提高。有学者就提出“教师职业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需要教师在面对教育情境中具体学生的‘教学机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对生活、教育不断地反思,对教育和人生目标不断地进行纠正。”生成性思维注重反思,在反思过程中生成,在反思后的改进中生成。教师要对自己职业状况进行反思,这样才能求得发展。
  总的来说,在生成性思维关照下的教师发展,注重对教师生活中的自我和教师职业的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生成,在生成中各方面都得到提高。生成性思维促使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朝着理想教师的方向生成和发展。而缺乏生成性思维的教师发展则较之逊色的多。
  2. 忽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如今,互动已成为了教学实践中的热门语汇。生活原本是互动的领域,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或生活形式,理应具有互动性。然而,由于受效率机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缺乏生成性思维的教学过程成了单向灌输的过程。在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成了教师的他者,成了一个物化的存在物,也即知识容器。在这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单向传递,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室成了学生学习的炼狱。教师常常采用控制性的手段,力图使学生所有的表现都处在自己的掌控中,害怕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行为与教学境遇的互动,使原本丰富复杂的教学过程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运演,使教学过程成了教学流程。生成性教学则不同,它认为教学设计仅仅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宏观规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境遇的不同对教学思路作适应性修改。也就是说,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过程是不能提前完全预设的。预设的只能是一个大概思路,而对教学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则不能预设,也不应该预设,否则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就会被扼杀殆尽,学生丰富的发展过程也就成了没有生机的流程,学生除了记住了一定的死知识外,很少有真正的发展。
  由此可见,缺乏生成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严重影响教学的互动性,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目标的契合,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3. 背离教师的职业本质
  教师的职业本质就是教书育人,而生成性思维最根本的影响就是要让教师能够教好书、育好人,关注知识传递的过程和效果,关注学生内在素质的生成和发展。
  在生成性思维的关照下,对人和教育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化。教育是学生发展的过程,而其中各种价值意义的生成,正是教育存在的内在要求。只有认识并实现教育过程的生成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个性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教育因为生成性思维的关照才会显得更加人性化和具有活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这样的教育中,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了积极发挥。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与学,他们还在感受着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师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生成和发展,才能展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缺乏生成性思维无疑是对教师职业本质的背离,无益于教育目标的达成,无益于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危害有目共睹。教育不是简单的机械制造,他是与鲜活的生命个体打交道,要完成对人的灵魂架构,因此,必须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以生成性思维审慎思考,这是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
  (作者单位:河南省渑池第二高级中学 472400)
其他文献
摘要:招生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每个青年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历经多年探索,我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各级各类考试“越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公平;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摘要: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阶段的知识水平、体质、品德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因而需要针对性的手段来进行教育。而这些学生本身也是存在着心理障碍的,所以作为教师,如何能够有效地针对他们的心理障碍,采取有效的消除措施,也是教师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心理障碍;消除措施  一、引言  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更加提倡“以人为本”,提倡将教育的出发点转变为学
摘要:意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把握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提出了策略。并指出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客观之“象”的音、色、形、质等方面多视角解读意象,体悟诗人情感,领略诗歌的意蕴。  关键词:意象;多视角解读;体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6  意象是诗歌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震撼了所有人,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老师学生的深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培养出的学生总是循规蹈矩,高分低能,而不是国家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归根求源,问题还是出在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太在乎教师的讲解,而忽略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太在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太在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以学生为本;太在乎我们的功利而忘记了素质教育的本真
摘要:多元思维是相对于一元思维和二元思维而言的,多元思维是指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程度和思考深度,对于学生而言,多元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很多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多元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进行了探究。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多元思维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发现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弊端,为了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体验,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消除这类弊端,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几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小学数学学习则对巩固学生
“放假了,别忘与老同学联系!”随着一声声道别,我们带着不太理想的成绩,走出校门,又一次等待新年的到来。  但是,这一次怎么心中带了一点留恋呢?难道是因为……  这一次怎么心中带了一点忐忑呢?难道是因为……  这一次怎么心中夹杂了一点苦味呢?难道是因为……  這一次怎么心中会有了这么些莫名的想法呢?难道是因为……  带着这些想法,我在家呆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有一次某同学打来电话问了一句“新年快到
摘要:课前反思有前瞻性,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课中反思有监控性,能提高教师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后反思有批判性,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66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
摘要: 变式训练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使学生开脑脑筋,运用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解答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 变式训练;高中数学;数学解题教学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变式训练的教学方式比较常见,是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能力,把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的关键措施。变式训练是是以数学题目作为形式,以数学
摘要: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现代进化论中最为关键的教学要点就是有关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本文主要针对几种常见的基因频率的计算展开阐述,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也是高考中的热点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关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依然还是一个难点。笔者从事多年的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在有关高中现代进化论——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这一块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经验,通过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划分类型,让学生掌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