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这个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作为小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明确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任务驱动法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的思考、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教学;运用研究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小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期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也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数学本身的特性,很多学生学起来都很吃力,加上传统观念下的小学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导致很难吸引好动的小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把有关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模仿练习等,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来学习,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小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与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影响到教学效果,导致教师传授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会的内容并不对等,反而事倍功半。而任务驱动法则是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开阔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目前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实践型人才,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就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无法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长此以往,也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影响到后续的学习与成长。而在小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能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把理论知识融合到日常的生活中,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增强团结与协作
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模式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被动的接受,记笔记等,缺乏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没有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任务驱动法,通过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了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协作的良好习惯,提升班级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结合适当的情境,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深刻了解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学习任务,学生无法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对于讲解内容的接受程度,更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结合教学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来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去探索,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鸡兔同笼的题目中,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一共有5个头,16条腿,鸡兔各几只?在学習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开放自己的思想,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思维。可以先和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后,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尝试去解决。例如通过画图、列表格等更直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从而再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直观背后的抽象算式,比起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效果会更好。
(二)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法及步骤。当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具体学习任务有疑问时,一般是涉及到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此时,教师适当加以引导,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与解决,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此外,也能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鸡兔同笼的题目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让学生通过列表或者画图的方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学生在这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充分重视,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解答,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这样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和学习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综合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总结,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态度、和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以鼓励为主,从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合作学习的成果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获得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同时,针对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师也应当及时指正,促进学生改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小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综合进行评价,并在任务驱动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之路,从而真正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建萍.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5):51+50.
[2]庄海华.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19(05):41.
本文系2020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课题立项号:CXKY409)研究成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教学;运用研究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小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期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也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数学本身的特性,很多学生学起来都很吃力,加上传统观念下的小学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导致很难吸引好动的小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把有关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模仿练习等,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来学习,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小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与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影响到教学效果,导致教师传授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会的内容并不对等,反而事倍功半。而任务驱动法则是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开阔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目前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实践型人才,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就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无法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长此以往,也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影响到后续的学习与成长。而在小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能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把理论知识融合到日常的生活中,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增强团结与协作
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模式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被动的接受,记笔记等,缺乏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没有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任务驱动法,通过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了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协作的良好习惯,提升班级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结合适当的情境,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深刻了解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学习任务,学生无法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对于讲解内容的接受程度,更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结合教学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来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去探索,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鸡兔同笼的题目中,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一共有5个头,16条腿,鸡兔各几只?在学習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开放自己的思想,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思维。可以先和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后,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尝试去解决。例如通过画图、列表格等更直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从而再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直观背后的抽象算式,比起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效果会更好。
(二)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法及步骤。当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具体学习任务有疑问时,一般是涉及到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此时,教师适当加以引导,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与解决,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此外,也能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鸡兔同笼的题目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让学生通过列表或者画图的方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学生在这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充分重视,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解答,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这样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和学习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综合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总结,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态度、和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以鼓励为主,从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合作学习的成果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获得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同时,针对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师也应当及时指正,促进学生改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小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综合进行评价,并在任务驱动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之路,从而真正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建萍.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5):51+50.
[2]庄海华.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19(05):41.
本文系2020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课题立项号:CXKY4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