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心 敬老情

来源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一个山东人,很早就听说过高密,知道这里是莫言的故乡,《红高梁》的故事发生的地方。如今听说这座文化名城老年教育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为此,记者在重阳佳节之际采访了高密市委书记杨建华。
  采访之前,就听高密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介绍说:“我们的杨书记可是一位大帅哥,而且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见面后,果然名不虚传。眼前的杨书记年轻干练,斯文儒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简直可以做高密市最佳形象代言人。
  为了此次采访,高密的有关部门准备了许多材料,可采访一开始,杨建华书记便将稿子放在一边,亲切地说道:“材料你们可以带回去看,今天咱们随便聊。”此言一出,原本有些拘谨的采访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聊起高密的情况,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如数家珍。他说,高密全市人口将近90万,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还要多,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如何稳定老年群体,是摆在高密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而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便是人民生活美好幸福的重要保障!”说到这里,杨建华的语气有些激动,“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纵观高密市的改革发展历程,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都离不开广大老同志的建言献策、发挥余热、拥护支持!如今,高密市正在积极推动科学转型创新发展,加快成为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进程,更加迫切需要老同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迫切需要发挥老年教育工作的引导、激励、凝聚作用。”
  谈起与他结缘已久的老干部工作,杨建华满怀深情:“我们终有一天也会变老,老同志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就算是为了自己,我们也要把老干部工作做好!”这是他的肺腑之言,更是他的切身实践。来高密市之前,杨建华曾担任寿光市委组织部长。当时,得知一些老干部政策没有得到落实,他非常着急,立即在常委会上作了汇报,市委领导很快作出了回复:“老同志有需求,国家有政策,为什么不赶快落实?没办法落实是能力问题,不想落实就是思想认识问题!”这件事给杨建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场做出承诺:做好老干部工作应遵循一个原则——只要政策允许,一定尽快落实到位,而且就高不就低!这句话很快在老干部中传播开来,一提起杨建华的名字,老同志都竖起大拇指。短短几年间,寿光市的老干部工作风生水起,气象一新。
  如今,杨建华的工作千头万绪,却始终把老干部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挂在心上。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对我们说,只要有关老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杨书记总是大开绿灯,而且一再告诫他们“老同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别的不说,他来高密这几年,老干部的医药费一年一个台阶,由当初每人每年的8000元增长到如今的19000元,并且还将以每年1000元的幅度递增。每每说起此事,老同志们都特别感动:“1000块钱事小,难得的是杨书记那颗一心为民、尊老敬老的公仆心啊!”
  谈到近几年高密市在老年教育事业方面的发展,杨建华感受颇深。他说,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服务老同志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而这项工作的落脚点就是强化老年教育。党委、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老年人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阵地和载体。高密市委老干部局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下,贯彻“健康、快乐、有为”的教育理念,将设施老化的原党校旧楼改建成了校舍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齐全、课程设置完备的现代化老年大学。而整个改建过程并不容易,杨建华回忆道:“当初,工程预算需要300万元左右,有的人认为动用这么多经费改造一幢旧楼没有必要。我却不这么认为,高密当时就缺少这么一处地理位置较好、使用面积合理,能够方便老年人学习的场所。”时任高密市长的杨建华亲自拍板,全力支持老年大学教学楼的改建。整个工程最终投入近400万。学校建成后,受到广大老同志的一致欢迎和高度评价。
  几年过去了,如今老年大学报名火爆,一座难求。看到这种情形,杨建华一方面感动于老同志的求学热情,觉得当初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同时也意识到现有的条件远远无法满足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今年7月份,他又提出要在高密市东部城区再建一所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老年大学新校。访谈中,杨建华特别提到了农村的老年人。“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老了不能种地了还得围着孩子和锅台转。我们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不能忘了他们啊!”多么朴实的话语,从中看出一个市委书记对民情的了解、对老百姓的关心。为了让老年教育惠及全社会,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高密的老年教育工作大力向镇街、社区和社团延伸,进一步完善“I+N+X”(以市老年大学为中心,设立N个分校、x个教学点)的老年教育网络;利用单位、乡镇、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有关场所,資源共享,开放办学,打造“半公里教育圈”;针对市老年大学人手少、学员多、任务重的实际问题,为老年大学新增5个编制,遴选优秀工作人员5名,并将年办学经费增加到70万元……杨建华深情地说,老干部局与一般的单位不一样,他们提要求从来不是为本部门,而是从老同志的需求出发,支持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老同志谋福利,就是积德行善!
  谈到老年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杨建华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说,需求最大的、反映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市场空间也大。老年教育的发展,仅凭政府的力量很难覆盖全社会。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将社会资本合理引入老年教育市场,是全市乃至全国老年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回顾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杨建华感慨万分:“每逢我个人成长的转折点,总有众多老同志帮助、扶持着我,我只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老干部工作和老年教育事业,才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其他文献
西安老年大学书画艺术专业聘请的第一位名师,就是胡文华老师,执教以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年逾七旬的胡老师书艺精湛,教学有方,为人谦恭。他自幼习文练字,所创作品,多次参展,并屡次获奖。他的书体端庄质朴,自然流畅;笔酣墨饱,气韵生动。其风格含蓄优雅,法度严谨;灵动秀气,笔意悠远。  百闻不如一见,我跟随胡老师学习5年,确实获益匪浅,尤其是他的讲课艺术和学识修养,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他教学恪尽职守
期刊
在中国传统国画艺术中,写意人物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人物画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历了一个吐故纳新、兼收并蓄的曲折发展史。寻觅袁汝波老师多年走过的艺术路程,是一个与时俱进、创作常新的过程。  人物画创作难,写意人物画创新更难。袁汝波老师作为写意人物画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敢于打破常规和传统,立新境,走新路,在不停地探索与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他聚焦当代生活,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情趣,
期刊
[提 要]通过构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系数、人均文化消费实际增长率、文化消费支出份额指数模型,以江西省1995-2019年间的文化消费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以上三个指数对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五等份不同收入特征组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特征组的农村居民家庭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强,各收入组间的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率差距在不断缩小,不同收入组家庭文化消费支出份额
期刊
一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4%,辖9个乡镇和4个国有林场,共有91个行政村,总人口14万,全县有贫困村27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431户10434人。2020年底,27个贫困村顺利退出,所有贫困人员全部实现顺利脱贫。2021年以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政治工程来抓,多措并
期刊
走进闪石乡泉五公路,入眼便是一条笔直的沥青路,道路两旁花木点缀,上百亩的油菜花田呈现出一幅丰收的景象。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名村”——太源村。  但谁曾想,这座具有蓬勃风貌的红色乡村,几年前还是个地处偏僻的贫困村。  “刚来太源的时候,发现村里实在是太落后了,道路坑坑洼洼,到了晚上没有路灯,黑乎乎的一片,我都不敢开车。”太源村驻村第一书记黄鹏坦言。太源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十三五省级重点贫困村,村
期刊
“我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童伴妈妈’,工作就是关爱更多的孩子,虽然很辛苦,但是也有收获,有做母亲的获得感。”谈起担任“童伴妈妈”,每天奔波于婺源县城、乡村幼儿园和童伴之家“三点一线”的婺源县赋春镇甲路村的张妙凤说道。今年40多岁的张妙凤是一名乡村幼儿园老师,从教十几年来,她将青春岁月全部奉献给了幼教事业。张妙凤丈夫在外务工,大儿子在外上大学,小儿子在县城读初中。为了“监督”小儿子学业,她白天在乡村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众所周知,唐朝诗人杜牧笔下脍炙人口的诗《清明》中的杏花村在山西汾阳,因酒名噪天下;但很少人知道,在江西赣南革命老区南康区赤土畲族乡也有一个杏花村。这个杏花村没有山西的杏花村那么有诗情画意,它是当地有名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自从江西省民宗局定点帮扶以来,杏花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贫困率由2015年的 10.2%
期刊
老年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以教师和学员为主体,以课内、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老年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者认为:应该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的号召,作为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
期刊
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帅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我是土生土长的铜鼓人,我热爱脚下这片热土。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中,我愿意继续为之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帅江说。  帅江,男,汉族,1999年9月参加工作,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7年开始,先后在铜鼓县4个乡镇担任党政正职,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