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物理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改变物理课程资源结构和物理教学方式,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优化和物理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动力。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内涵
物理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部分,所以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有其特性。物理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它的课程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但物理教学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和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物理课程不能实现实验教学,一些课程仅靠实验还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标,而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高密度、内容高逼真、反馈高效率的特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结合,就是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物理教学提供辅助的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跟物理实验实现“优势互补”,使得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成为一个互动的课程整体。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优势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物理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很难通过语言讲解来表达清楚,也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情境、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场景学生很难见到,更不可能现场观察,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些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如宇宙演化、分子运动、电流形成、电磁相互作用、空中加油、核能利用等等,都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显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愿意探讨这些情境所隐含的物理知识。
2.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将板书内容、物理例题及相应解题过程、必要的物理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教案,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条件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等,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需要的部分,这样教师上课时只要调出需要的内容就可以教学了。所以信息技术的引入,将更体现出“省时、高效”和课堂的“大容量”。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很短时间内,非常便利地获取所需信息,不必为查找资料、变换教具或仪器设备而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
3.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早在1974年就提出来了,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深入,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重视也不断提高。现在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我们国家也提出“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可以让教师以物理情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懂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帮助自己学习;可以让教师以物理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的获取与管理、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及成果的交流与评价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让教师以健康向上的信息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学生在真真假假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5.开拓学习视野,延伸物理课堂
信息技术可以为物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各种资料,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物理实验更便于观察,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物理学习习惯。
三、整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合时要注意学科特点,无论是情境的动画创意,还是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都要把物理学科的科学性放在首位。
2.整合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
(1)课件的首页要整洁,课件的目录要简洁;
(2)对文字的处理应合理,每页最好不要超过六行,字体大小要合理;
(3)对图片的处理要注意效果,结构、布局要合理,图文混排时要注意突出重点;
(4)整体色调、风格要协调。一个优秀的课件,其整体色调、风格应该是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对背景色的处理上,切忌花哨、凌乱。
3.信息技术也需要与其他教学传媒相整合,因为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越性,没有一种媒体能解决教育教学的一切问题。因此必要的板书、实物模型、实物投影仪、纸笔、表格等,在物理课程教学中都不应完全被忽略。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内涵
物理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部分,所以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有其特性。物理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它的课程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但物理教学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和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物理课程不能实现实验教学,一些课程仅靠实验还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标,而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高密度、内容高逼真、反馈高效率的特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结合,就是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物理教学提供辅助的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跟物理实验实现“优势互补”,使得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成为一个互动的课程整体。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优势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物理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很难通过语言讲解来表达清楚,也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情境、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场景学生很难见到,更不可能现场观察,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些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如宇宙演化、分子运动、电流形成、电磁相互作用、空中加油、核能利用等等,都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显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愿意探讨这些情境所隐含的物理知识。
2.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将板书内容、物理例题及相应解题过程、必要的物理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教案,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条件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等,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需要的部分,这样教师上课时只要调出需要的内容就可以教学了。所以信息技术的引入,将更体现出“省时、高效”和课堂的“大容量”。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很短时间内,非常便利地获取所需信息,不必为查找资料、变换教具或仪器设备而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
3.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早在1974年就提出来了,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深入,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重视也不断提高。现在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我们国家也提出“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可以让教师以物理情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懂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帮助自己学习;可以让教师以物理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的获取与管理、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及成果的交流与评价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让教师以健康向上的信息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学生在真真假假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5.开拓学习视野,延伸物理课堂
信息技术可以为物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各种资料,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物理实验更便于观察,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物理学习习惯。
三、整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合时要注意学科特点,无论是情境的动画创意,还是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都要把物理学科的科学性放在首位。
2.整合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
(1)课件的首页要整洁,课件的目录要简洁;
(2)对文字的处理应合理,每页最好不要超过六行,字体大小要合理;
(3)对图片的处理要注意效果,结构、布局要合理,图文混排时要注意突出重点;
(4)整体色调、风格要协调。一个优秀的课件,其整体色调、风格应该是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对背景色的处理上,切忌花哨、凌乱。
3.信息技术也需要与其他教学传媒相整合,因为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越性,没有一种媒体能解决教育教学的一切问题。因此必要的板书、实物模型、实物投影仪、纸笔、表格等,在物理课程教学中都不应完全被忽略。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