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中午下班回家,发现我家二楼窗口的烟窗上忽然热闹了起来。两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推开玻璃窗扇,我扬了扬手,同时发出一声口哨——“嗖”,麻雀扑棱棱飞到了楼顶上,站在楼檐俯瞰,见我没有了动静,麻雀又飞回烟窗。我再次挥手驱赶,麻雀忽地一下又飞到了街道对面并排架设的电线上,迈着碎步观察我的喜怒,它们认准了烟窗这块地盘,和我打起了游击战。它们来了,我赶,我走了,它们又来,一连几日,麻雀衔柴周旋,竟然在我家窗口的烟筒里筑巢安家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倒爱上了这两只小麻雀。清早间,麻雀叽叽喳喳的歌喉唤我起床,我开始洗漱梳妆,麻雀也在烟窗上遥相呼应,梳理羽毛,自在蹦跳,晨练歌唱,歌声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高亢激越,悠哉、乐哉!早操后,麻雀便双双离巢去远方觅食,夕阳西下,麻雀又双双归巢,每次麻雀回家,先要歇脚在烟窗顶上,用疲惫的声音告诉我,雀麻眼,天色晚。夜间,麻雀从不扰人,它们静静安歇,不闹半点响动。
  我家的房子面临街道,客厅里装备着取暖的小锅炉,锅炉烟窗从二楼窗户伸出,烟窗口径约15厘米,形状是一个90°直角,麻雀入巢首先需俯冲地面,然后斜线飞升烟窗口,脚丫子像抓吊环似的试抓烟窗口,抓牢后再空翻,一次、二次、三次,能一次抓牢窗口的几率很小,每次麻雀回巢,都是一次历险,而且,难度不亚于航母上的舰载机着陆。
  春天来了,麻雀夫妻的爱情开出了花儿,那几枚布满褐色斑点的卵,经过大约两周时间孵化便破壳,鲜活的小生命就此“横空出世”。这时候麻雀夫妻也比往日忙碌多了,它们分工守护雀巢,轮流捕捉丰富的虫子和软食喂食雀宝宝。雀宝宝满月后,羽毛日渐丰满,一个个小心翼翼地站在烟窗口,探出半个身子向外打探,在父母的鼓励和引导下,展开稚嫩的羽翼胆怯怯试飞了,由近及远,由低及高。
  有次,我在书桌前正对着窗口发呆,两只麻雀在窗前盘旋,大麻雀俯冲两下,便回到了烟道里,那只小麻雀俯冲、起飞,再俯冲、再起飞,大概由于力量分配不均,或因年幼过早出巢觅食,一下子失去平衡栽到了地面上,稚嫩的小麻雀挣扎着想再次飞起来,但没能成功,它惊慌地四下打量,颤巍巍迈了两步,眨巴着一双警惕的眼睛向烟窗求救,大麻雀焦躁地站在烟道口呼唤,而后俯冲,起飞,试图引导带动小稚雀飞起来,可是,小稚雀竭尽全力地扇动翅膀,最终还是没能飞起来。此时,恰巧一顽皮小孩上学路上遇见,小孩轻手轻脚地蹲了下去,一把抓住了小麻雀,他开心地咯咯咯笑了起来,我把头伸出窗口喊了声,小孩仰头笑着对我说:“阿姨,我回家喂养它。”大麻雀站在烟窗顶上歇斯底里地嘶鸣,一会儿追着小孩飞呀飞,一会儿飞上树梢叫呀叫,它飞飞停停,停停飞飞。我看着小孩的背影拐进丁字巷道,大麻雀也飞进了巷道,过了会儿,大麻雀失望地又飞了回来,它站在烟窗顶端烦躁不安地跳来跳去,喳喳喳、喳喳喳,转而它跳到我的窗台上,啄着窗玻璃喳喳叫,它在向我控诉,它在向我求助,它在企盼它的孩子回家。
  我很后悔没能从小童手里要回那只小稚雀,我应该告诉那个顽皮的孩子:“麻雀这东西养不活,它本能地拒绝嗟来之食,把它放了吧!”可是,当时小孩那张可爱的笑脸让我心头一软,我没有替麻雀说句话。
  大麻雀孤独无助地在烟窗上喊冤,它声音有点沙哑,小脑袋拨浪鼓似的摇晃,声声啼,声声怨,不肯远飞觅食,也不肯回巢安歇。我纳闷麻雀当初为什么要在这狭小曲折的烟窗里安家?每次麻雀入巢都是一次历险,这也太苦了麻雀一家。它怎么不选择好点的地方安身?如果它能给它的孩子建一个平稳舒适的家,今天它们的孩子就不会遇险啊!细想想,麻雀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如今水泥墙壁光秃秃没有丁点坑槽,鳞次栉比的高楼没有了屋梁椽檐,景观树触手可及,连个筑巢的树洞也难找到,这烟窗虽苦,好歹也是个家,总能遮点风,挡点雨,也不至于露宿街头冻饿而死呀!
  麻雀命苦,它和燕子同处一个屋檐下,燕子招人喜欢,麻雀却被驱赶追杀。如今,麻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曾经受伤的麻雀想靠近人类,但又瞪着惊恐的眼睛时刻提防着人类对它的伤害,它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几乎成了稀有的飞禽,而今雀巢何处?小小麻雀噢,遥想土墙、木屋、木柱、椽檐间筑起的那个巢——鸡犬相闻,黄牛哞哞叫,还有一个能打嘴仗的燕子窝做邻居,那是怎样一个祥和温暖的家啊!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土炕和火炕是一回事。为了还原故乡祖祖辈辈的称谓,我只好延续着传统叫土炕。老家有句俗语:“火盆土炕烤爷太。”爷太,指老头老太太,有时也指资格老的老年人。  我是土炕生,土炕长,睡土炕长大的。进城三十多年,从睡炕改成了睡床,一直不习惯,怎么也找不到睡炕的感觉,特别是一“猫冬”,我更加怀念老家的土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恋乡、恋土、恋炕天经地义,也是順其自然的本分。土炕好,土炕亲,我和土炕有着割舍不断
期刊
我不确定父亲是否喜欢马,在父亲与马打交道的四十年中,可以确定父亲与马是有感情的。  土地承包到户之前,父亲当过生产队长,驯过烈马,赶过大车。听父亲讲,生产队那匹枣红马产自滇黔桂交界处,起先被卖到大屯生产队时,拉车倒退,还尥蹶子踢人,实在没辙,流放到父亲所在的生产队。父亲年轻时,步履如飞,身轻似燕,是驯马的好手。任凭枣红马如何倔,父亲牢牢抓住马鬃,硬是跑了百十里地,马才被驯服,在父亲的调教下,枣红马
期刊
在乡下,元宵节一过,年就算过完了。接下来,便是城里乡下都很在乎的日子,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在民间,便有“二月初二剃龙头”的说法,认为这一天剃头,可以给人带来“红运当头、福星高照”的祥瑞。  父亲常说,二月初二“龙抬头”,剃了“龙头”,好跳“龙门”。记事时,每到二月初二这天,父亲都要请住在隔壁院子、曾经在部队当过吹号兵的二伯到我们院子,帮衬着为我们弟兄三个“剃龙头”,然后再给父亲剃头。那时家
期刊
一  月亮田原名大湾田。“月亮田”是年少的我给它取的名字。  那时,大湾田静静地躺在我老家房屋西边的沟坎上。大湾田似一张巨弓,从我家左侧的房沿,由南向东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延伸到两百米外的“水池边”,把西邻家的房子包围在弧线中间。  “水池边”原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自从我记事起,“蓄水池”就被放干了水,在水池的下方凿了一道门,作为邻家的住房而存在。我们曾在水池顶上滚铁环、捡石子、丢手巾,度过了很多
期刊
行走在綿延数百里的橡胶林中,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母亲就是橡胶林的女儿,每到凌晨三点左右,母亲就身着武装,头戴电石灯,脚穿水鞋,腰背箩筐,披星戴月,孤身一人忘却孤单和害怕,步行到几十里远的橡胶树林割橡胶树,她已经将生命融入这棵棵橡胶树里,从繁星点点到日落西山,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母亲勇敢地穿梭在每棵树之间,像个萤火虫,点亮了整个大山。  每当夜黑风高,母亲如一位橡胶树天使,头戴那盏有着神奇
期刊
吃罢午饭,下到楼院里去散步。一抬头,不经意间,前面楼巷里一抹红倏地从我的眼前掠过,似闪电,那么摄魄!她是谁?  就在我迷惑不定时,那抹红忽然出现了,时隐时现,若明若暗,由远及近,向我飞来。我的心不由一怔,即刻躲在街巷一侧,目不转睛地查看着。只见那抹红,行动快速,在车辆和行人中左突右撞,一副急匆匆的样子。待快到面前时,我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女同志。从相貌上看,年龄大约四十几岁,身材修
期刊
前些日子,因二姨的孙女出嫁,去了二姨家。  这次见到二姨,忽然感到老人家已经确确实实的是风烛残年了。86岁的二姨,背驼得很厉害,两腿不听使唤,走起路来,更是步履蹒跚。见到我们,还一如我们小的时候一样,拉着我们的手,摸着我们的头,嘘寒问暖。母亲她们姐妹共三人,大姨早逝,母亲也于几年前去了极乐之地,老人也就成了我们的长辈之中唯一的牵念。  我的老家离二姨家十五华里路程,二姨家是当时的公社所在地。印象中
期刊
回到故乡,春天早已先我而来。春天,悄然筑高乡愁的河堤,让他乡更远。我无可奈何。  满打满算,我在赣西那个叫麻溪的小山村只生活了十六年。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于徘徊、犹豫在被人遗忘的老村,感受那种喧嚷后的孤独和平静。爷爷遗下的那张红肚兜年画,还挂在老屋半倚的木板墙上,旧时光像疯涨的河水漫过来,呼啦一下点燃我的情愫。  不瞒你说,小时候的很多事情,若烟若尘,那么飘忽,那么迷离,让人不甚怀疑记
期刊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上有两个姐姐,排行老三。那时候正在热映《黎明前的黑暗》,奶奶想孙子着了魔,说就叫黎明吧,取个男孩名字兴许下一个能生个带把儿的。娘嫌是个男孩名字,叫着别扭。后来因为看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剧中的银环善良、忠贞的形象让人们崇拜不已,娘说还是叫银环好听,但愿长大能像银环一样俊俏勇敢。或许是沾了偶像的光了吧?我的乳名很快人尽皆知。可是渐渐长大的我却不喜欢
期刊
这则故事听起来虽说很稀罕、很紧张、很温暖,但我一直未能落笔把它写出来。究竟为什么?连我自己也说不清。并不是因为懒,也不是由于故事简单,讲完了也就完了。可能是故事里面有样东西太过沉甸,难以用纸墨铺展,或者怕铺展不到位,折损我内心那份深深的感慨与崇高的敬意。虽然故事的发生距今已有三十多年,期间我还写过不少文章。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不知为哪般事由,我在那年冬春交替时节,从青岛部队回南方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