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介绍作为江苏省特色建设点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及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效率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及与产业化密切结合的“零距离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思路,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建设;零距离;核心能力
0 引言
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2008年被列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本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梯队是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近年来,在常州工学院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国情、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点滴的成绩。
1 专业发展及概况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常州工学院首批申报的12个本科专业之一,于1997年、1999年和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联合招收了二届本科学生,并全部由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培养。在2000年9月正式招收第一届学生,已有2004-2009六届本科毕业生,加上联合培养的1997级、1999级两届本科生,自主招收本科生以来共有8届本科毕业生一共346人。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学生700多人,16个教学班。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3人(均具备主讲教师资格),讲师6人。专业教师队伍中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0人。
本专业教学科研相配套的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含5个专业基础实验室),还设有电气中心实验室(含5个专业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2个,校外实习基地11个。教学仪器设备1300台套,总值750余万元。
2 专业特色建设
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是办好专业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关键。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主要为江苏省和常州市区域经济服务。以往毕业生大多到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等技术工作,深受企业的欢迎。根据我院培养规格定位为本科应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因此本专业培养方向确定为培养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效率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使毕业生尽快适应技术岗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选择相应的应用型本科教材和相应的基础理论教材,使学生到企业后就是一位技术能手,从总体上符合社会快出人才的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4个专业核心能力:1以低压电器和PLC为核心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用能力;2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力,掌握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能力;3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应用计算机的技术和能力;4以供配电技术为核心的强电应用能力,适应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与产业化密切结合的“零距离实践教学模式”
我院地处常州,常州既不同于工业落后的内地,也不同于大量引进国外成熟技术的沿海城市,必须依靠其自身的核心技术去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因此,为地方经济服务是本专业的首要任务,与本地区的产业化相结合就自然成为本专业的一大特色。
本专业结合了大量实际工程和研究项目,绝大部分研究项目均来源于本地区的企业,大部分都已转化为产业,并已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工程和项目渗透到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环节中。
3 特色建设成果
经过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本专业特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支水平较高且具有较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梯队200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
本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生产技术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16名,其中有12名教师具有工程系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这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培养和重点表彰的优秀教师:2002年12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梯队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计划省级优秀学科梯队;两名青年教师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人选。一名教师被被确定为常州市第二批“831二期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以及一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二.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革与课程建设和改革同步进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
在课程建设方面, 2002年12月《工厂供电》课程被评为省级一类优秀课,;2006年《数字逻辑系统与设计》被评为省级二类精品课程。
在教材编写方面,到目前为止,编写出版本专科教材15本,院内教材讲义十余本,教材都有特色,成为本专业的首选教材。其中2005年10月《工厂供配电》教材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评为“十五”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数字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方正奥思杯”好课件奖;《工厂供电》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教育厅“方正奥思杯” 好课件奖。
三.在教学改革方面,多人次获得过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
本专业教师主持的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的《电子与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2004年通过国家验收;《高职高专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加强和加快适应专业需要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实验仪器设备。
2005年8月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省示范中心”)建设点,省资助100万元,学院投入100万元。现已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
《PLC、单片微机综合实验外设模拟与仿真系统》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设备二等奖;《MCS-51单片机实验仿真系统》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设备三等奖;自制的带有过载报警的数字与指针式双显仪表特色的实验装置具有较明显的新颖性,成为省电工电子示范实验中心的一个亮点;自制PLC控制工业自动装配线具有和生产实际相似的控制方法;自制具有智能化特点的楼宇自动化实验设备,该设备是当前楼宇自动化中最新颖的形式。
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项目60个,其中合作完成863项目1个,国家基金项目2个,省级课题15个,市级4个,院级及横向项目多项,专利3项,通过鉴定或结题的项目共30多项,科研经费共计185.1万元。使团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近五年来,本专业共发表科研论文约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15篇,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效果显著
本专业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为本校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多次参加全省组织的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人文知识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省级以上竞赛项目中电子竞赛多次获奖,最好成绩是江苏省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非理科专业数学竞赛也多次获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选拔赛获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三等奖。
此外,部分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一些电子产品的制作,例如:“基于FPGA的高速A/D转换”、“CPLD与单片机综合应用”、 “电子密码锁”、“FLASH单片机编程器”、“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读卡控制器”、“无刷电机驱动器设计、制作”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小产品。这些都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了基础。
七.积极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就业服务能力
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和管理,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探索和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深受社会和市场的欢迎。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涉及到供电、机电设备制造、电子技术、医疗设备、银行、冶金、化工、教育、邮电等行业,4年平均一次就业率达99%,在全校名列前茅,深受社会和市场认同。
4 小结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思考,本专业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该专业的学生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不仅掌握了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完全适应了市场对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了良好的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今后的建设思路是除了核心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维维,唐旭东,吕全忠.应用型工程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10-112.
[2]王晓芳,罗庆跃.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44-45.
[3]周美兰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华北电力大学出版,2007,27-31.
[4]蔡卫峰.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气技术人才[J].高科教育,2002,(2):110-112.
[5]胡敏强,程明,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4):44-46.
2008常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Q2008009)和;2009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8年度常州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校级(项目编号:J080505);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资助项目(YW0911)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建设;零距离;核心能力
0 引言
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2008年被列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本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梯队是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近年来,在常州工学院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国情、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点滴的成绩。
1 专业发展及概况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常州工学院首批申报的12个本科专业之一,于1997年、1999年和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联合招收了二届本科学生,并全部由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培养。在2000年9月正式招收第一届学生,已有2004-2009六届本科毕业生,加上联合培养的1997级、1999级两届本科生,自主招收本科生以来共有8届本科毕业生一共346人。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学生700多人,16个教学班。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3人(均具备主讲教师资格),讲师6人。专业教师队伍中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0人。
本专业教学科研相配套的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含5个专业基础实验室),还设有电气中心实验室(含5个专业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2个,校外实习基地11个。教学仪器设备1300台套,总值750余万元。
2 专业特色建设
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是办好专业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关键。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主要为江苏省和常州市区域经济服务。以往毕业生大多到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等技术工作,深受企业的欢迎。根据我院培养规格定位为本科应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因此本专业培养方向确定为培养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效率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使毕业生尽快适应技术岗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选择相应的应用型本科教材和相应的基础理论教材,使学生到企业后就是一位技术能手,从总体上符合社会快出人才的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4个专业核心能力:1以低压电器和PLC为核心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用能力;2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力,掌握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能力;3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应用计算机的技术和能力;4以供配电技术为核心的强电应用能力,适应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与产业化密切结合的“零距离实践教学模式”
我院地处常州,常州既不同于工业落后的内地,也不同于大量引进国外成熟技术的沿海城市,必须依靠其自身的核心技术去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因此,为地方经济服务是本专业的首要任务,与本地区的产业化相结合就自然成为本专业的一大特色。
本专业结合了大量实际工程和研究项目,绝大部分研究项目均来源于本地区的企业,大部分都已转化为产业,并已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工程和项目渗透到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环节中。
3 特色建设成果
经过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本专业特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支水平较高且具有较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梯队200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
本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生产技术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16名,其中有12名教师具有工程系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这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培养和重点表彰的优秀教师:2002年12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梯队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计划省级优秀学科梯队;两名青年教师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人选。一名教师被被确定为常州市第二批“831二期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以及一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二.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革与课程建设和改革同步进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
在课程建设方面, 2002年12月《工厂供电》课程被评为省级一类优秀课,;2006年《数字逻辑系统与设计》被评为省级二类精品课程。
在教材编写方面,到目前为止,编写出版本专科教材15本,院内教材讲义十余本,教材都有特色,成为本专业的首选教材。其中2005年10月《工厂供配电》教材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评为“十五”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数字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方正奥思杯”好课件奖;《工厂供电》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教育厅“方正奥思杯” 好课件奖。
三.在教学改革方面,多人次获得过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
本专业教师主持的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的《电子与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2004年通过国家验收;《高职高专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加强和加快适应专业需要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实验仪器设备。
2005年8月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省示范中心”)建设点,省资助100万元,学院投入100万元。现已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
《PLC、单片微机综合实验外设模拟与仿真系统》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设备二等奖;《MCS-51单片机实验仿真系统》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设备三等奖;自制的带有过载报警的数字与指针式双显仪表特色的实验装置具有较明显的新颖性,成为省电工电子示范实验中心的一个亮点;自制PLC控制工业自动装配线具有和生产实际相似的控制方法;自制具有智能化特点的楼宇自动化实验设备,该设备是当前楼宇自动化中最新颖的形式。
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项目60个,其中合作完成863项目1个,国家基金项目2个,省级课题15个,市级4个,院级及横向项目多项,专利3项,通过鉴定或结题的项目共30多项,科研经费共计185.1万元。使团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近五年来,本专业共发表科研论文约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15篇,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效果显著
本专业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为本校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多次参加全省组织的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人文知识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省级以上竞赛项目中电子竞赛多次获奖,最好成绩是江苏省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非理科专业数学竞赛也多次获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选拔赛获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三等奖。
此外,部分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一些电子产品的制作,例如:“基于FPGA的高速A/D转换”、“CPLD与单片机综合应用”、 “电子密码锁”、“FLASH单片机编程器”、“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读卡控制器”、“无刷电机驱动器设计、制作”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小产品。这些都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了基础。
七.积极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就业服务能力
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和管理,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探索和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深受社会和市场的欢迎。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涉及到供电、机电设备制造、电子技术、医疗设备、银行、冶金、化工、教育、邮电等行业,4年平均一次就业率达99%,在全校名列前茅,深受社会和市场认同。
4 小结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思考,本专业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该专业的学生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不仅掌握了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完全适应了市场对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了良好的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今后的建设思路是除了核心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维维,唐旭东,吕全忠.应用型工程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10-112.
[2]王晓芳,罗庆跃.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44-45.
[3]周美兰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华北电力大学出版,2007,27-31.
[4]蔡卫峰.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气技术人才[J].高科教育,2002,(2):110-112.
[5]胡敏强,程明,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4):44-46.
2008常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Q2008009)和;2009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8年度常州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校级(项目编号:J080505);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资助项目(YW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