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一:
(出示教材中排队的情景图)
师:(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男孩排在第几?戴帽子的叔叔排在第几?(3)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学生回答时有些卡壳)(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些什么?(如穿红衣服的阿姨排在第1,小男孩前面有2人等等)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很快进入了“想想做做”环节,但第2题全班接近30%的学生发生了错误。
教学案例二:
我将教材提供的情境“移”到了教室,安排几个学生排队进行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数数一共有几个人,分辨戴帽子的叔叔和不戴帽子的叔叔分别排在第几。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分别出列,让学生一眼就看出“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再让学生根据情境相互说一说。我特地进行了小结:“‘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最后进入“想想做做”的练习环节,这一次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提 高至90%。
教学案例三:
新课伊始,我请某一组的学生起立,请其余学生数一数这一组有几人。然后再请这一组中的一个学生坐下,我提问:“他排第几?他的前面有几人或后面有几人?”由此比较“几”和“第几”的不同。最后,我让全班学生做游戏,点名第几组、第几人起立,其余的学生来判断对不对。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积极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把课堂变成了学生活动的舞台。
教学反思:
三个教学案例,分别是教材图片情境教学、课堂演示情境教学和课堂活动情境教学的典型案例。从三个情境教学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案例一中,只是根据教材情图作了浅层次的讲解,没有对“几”和“第几”进行形象生动的比较,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平板、生硬;案例二将教材情景图创造性地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新奇感受中,轻松愉快地建立了“几”和“第几”的概念;案例三“抛弃”教材中的情景图,将班级的学生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巧妙灵活地用课堂活动创设情境,让全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由此,我得出如下启示。
一、个性化的情境设置源于对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个性化的情境设置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轻松愉快的探究活动。教材中的情景图为教师的课堂预设提供了范例,为情境设置提供了思路,但对想象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却显得抽象,需要经过整合后呈现出来,才能增强新奇感,激发兴趣。案例二和案例三就本着这样的教学思路,用鲜活的演示和有趣的活动把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二、情境设置必须源于学生的需要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才会产生需求,进而萌发积极探究的动力。案例二的演示情境教学,未能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驱动力。案例三的活动情境教学,我把认识、区分“几”和“第几”的过程以数学活动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事实证明,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杜 华)
(出示教材中排队的情景图)
师:(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男孩排在第几?戴帽子的叔叔排在第几?(3)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学生回答时有些卡壳)(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些什么?(如穿红衣服的阿姨排在第1,小男孩前面有2人等等)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很快进入了“想想做做”环节,但第2题全班接近30%的学生发生了错误。
教学案例二:
我将教材提供的情境“移”到了教室,安排几个学生排队进行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数数一共有几个人,分辨戴帽子的叔叔和不戴帽子的叔叔分别排在第几。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分别出列,让学生一眼就看出“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再让学生根据情境相互说一说。我特地进行了小结:“‘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最后进入“想想做做”的练习环节,这一次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提 高至90%。
教学案例三:
新课伊始,我请某一组的学生起立,请其余学生数一数这一组有几人。然后再请这一组中的一个学生坐下,我提问:“他排第几?他的前面有几人或后面有几人?”由此比较“几”和“第几”的不同。最后,我让全班学生做游戏,点名第几组、第几人起立,其余的学生来判断对不对。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积极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把课堂变成了学生活动的舞台。
教学反思:
三个教学案例,分别是教材图片情境教学、课堂演示情境教学和课堂活动情境教学的典型案例。从三个情境教学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案例一中,只是根据教材情图作了浅层次的讲解,没有对“几”和“第几”进行形象生动的比较,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平板、生硬;案例二将教材情景图创造性地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新奇感受中,轻松愉快地建立了“几”和“第几”的概念;案例三“抛弃”教材中的情景图,将班级的学生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巧妙灵活地用课堂活动创设情境,让全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由此,我得出如下启示。
一、个性化的情境设置源于对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个性化的情境设置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轻松愉快的探究活动。教材中的情景图为教师的课堂预设提供了范例,为情境设置提供了思路,但对想象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却显得抽象,需要经过整合后呈现出来,才能增强新奇感,激发兴趣。案例二和案例三就本着这样的教学思路,用鲜活的演示和有趣的活动把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二、情境设置必须源于学生的需要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才会产生需求,进而萌发积极探究的动力。案例二的演示情境教学,未能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驱动力。案例三的活动情境教学,我把认识、区分“几”和“第几”的过程以数学活动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事实证明,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