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转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如何才能促使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在课上进行积极思考,建立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思考;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在课上获得不断的发展。根据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在课上有提高,有进步,就需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已有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在课上获得可持续发展。而激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是学生获得进步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针对促进学生思考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重視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也不同。
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通过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倍数、公倍数引入教学,通过寻找数据的最小公倍数,加强学生对通分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上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学习新知识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可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刘丽吃了1/5,妈妈吃了1/6。那么,妈妈和刘丽一共吃掉多少蛋糕呢?”这和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不同,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上列出相应的算式,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这两个数据是否能够直接进行直接相加,相加时又该如何计算等,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活跃思维
教师不仅仅要做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一点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所体现。与此相对应的,教师就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探究与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初步具备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信息的整理和搜集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教材中为学生展示了具体的情境,并要求学生尝试着用乘法计算来代替加法计算,以促进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在课上用学具画出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同时,利用直尺等工具将长方形分为7等份,每个小长方形即为原来长方形的1/7。随后,再组织学生探究问题:4个1/7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分数加法,将4个小长方形放在一起,得出4/7。最后,教师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捋清学生头脑中的疑惑,让学生学会尝试着用乘法来解决问题。
三、注重分析角度,培养探索思维
学生在课上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多半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数学思维方式不同,而丰富学的思考角度,让学生能够尝试着从多角度全面的看待问题,是教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有些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但解题方法却不存在唯一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推敲问题,才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本质。
例如,在分析“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最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正方体的个数以及正方体的边长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计算最后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和最大值。这需要学生实际动手绘制正方体,研究不同的位置摆放对长方体表面积的影响,其实除了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外,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正方体排列组合的不同方式。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探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在课上以“说理”的过程阐述自己的解题过程,利用学生间学习信息的分享促进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将具体的思维过程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所用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解题特点,从而针对性地丰富学生的解题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总之,教师所设计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实际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视角,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翠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8):114-115.
[2]陈佳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浅谈[J].赤子(上中旬),2016(16):248.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思考;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在课上获得不断的发展。根据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在课上有提高,有进步,就需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已有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在课上获得可持续发展。而激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是学生获得进步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针对促进学生思考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重視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也不同。
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通过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倍数、公倍数引入教学,通过寻找数据的最小公倍数,加强学生对通分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上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学习新知识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可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刘丽吃了1/5,妈妈吃了1/6。那么,妈妈和刘丽一共吃掉多少蛋糕呢?”这和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不同,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上列出相应的算式,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这两个数据是否能够直接进行直接相加,相加时又该如何计算等,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活跃思维
教师不仅仅要做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一点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所体现。与此相对应的,教师就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探究与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初步具备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信息的整理和搜集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教材中为学生展示了具体的情境,并要求学生尝试着用乘法计算来代替加法计算,以促进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在课上用学具画出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同时,利用直尺等工具将长方形分为7等份,每个小长方形即为原来长方形的1/7。随后,再组织学生探究问题:4个1/7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分数加法,将4个小长方形放在一起,得出4/7。最后,教师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捋清学生头脑中的疑惑,让学生学会尝试着用乘法来解决问题。
三、注重分析角度,培养探索思维
学生在课上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多半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数学思维方式不同,而丰富学的思考角度,让学生能够尝试着从多角度全面的看待问题,是教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有些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但解题方法却不存在唯一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推敲问题,才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本质。
例如,在分析“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最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正方体的个数以及正方体的边长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计算最后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和最大值。这需要学生实际动手绘制正方体,研究不同的位置摆放对长方体表面积的影响,其实除了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外,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正方体排列组合的不同方式。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探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在课上以“说理”的过程阐述自己的解题过程,利用学生间学习信息的分享促进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将具体的思维过程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所用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解题特点,从而针对性地丰富学生的解题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总之,教师所设计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实际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视角,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翠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8):114-115.
[2]陈佳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浅谈[J].赤子(上中旬),2016(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