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旗并非古已有之,它随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而出现,本身即是现代国家观念的产物,历史产生了国旗,国旗反射着历史,透过国旗的发展变迁,不难把握一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五星红旗
梁德武、华琪著,华艺出版社,2010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是鲁迅在《呐喊·头发的故事》中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当时国民国旗意识的标准样本。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一个国家最直观、最集中、最鲜明的符号显现。一国国民国旗意识的强弱直接反映其国家观念所达到的深度与热度,同时,一国国民较强的国家观念也必然表现为其对本国国旗的认同与喜爱。从增强国民的国旗意识入手,不失为养成、增进国民国家观念的简便而有效的途径。读了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室组织编撰,梁德武、华琪执笔的《五星红旗》一书,引起我们围绕这一问题作一番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一
翻检历史,国旗并非古已有之。它随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而出现,本身即是现代国家观念的产物,并随现代国家观念的传播而传播。
现代国家观念13世纪下半叶萌芽于西欧,到16世纪末基本完成。它以理性和经验论为基础,反对中世纪的神权国家观念,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相互契约而创立的,并最终把国家的合法性奠定于“主权在民”思想的基础上。与之相伴随,世界上第一面现代意义上的国旗产生于1568年爆发的荷兰独立战争,独立后建立的荷兰共和国采用橘黄(后改为红)、白、蓝水平三色旗。这面国旗以简单的条纹代替了此前欧洲传统的纹章旗帜,赋予颜色和设计以象征意义,表明了纹章旗帜作为国王与贵族身份象征时代的结束,使旗帜开始带有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此后,美国独立战争中诞生的星条旗创造了代表自由与独立的五角星;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红、白、蓝(后改为蓝、白、红)垂直三色旗被广泛接受作为共和运动的标志颜色。这几次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革命,不但其所代表的思想观念、革命路径、法律制度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其所形成的国旗也成为后进各国借鉴和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了以各自为典范的庞大的旗帜家族。如受荷兰国旗影响的,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捷克等泛斯拉夫旗帜;受美国国旗影响的有智利、乌拉圭、古巴、希腊、马来西亚等国家国旗;受法国国旗影响的有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墨西哥、塞内加尔等国家国旗。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所使用的红旗使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得到广泛认同,并影响到现今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国旗,包括中国的五星红旗。进入19世纪,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又相继产生了以新月和星星为特点的穆斯林新月旗,以红、黑、白、绿四色为标志的泛阿拉伯旗帜,包含绿、黄、红或红、黑、绿两种色彩组合的泛非洲旗帜等旗帜家族。可以看出,历史产生了国旗,国旗反射着历史,透过国旗的发展变迁,不难把握一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也没有国旗。进入近代,在西方影响下,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先后完成了由封建专制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再到人民民主专政三种国家制度的历史跨越。体现在国旗上,也经历了从1862年大清的黄龙旗,到1912年中华民国的五色旗、1929年国民政府确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的历史演变。对比来看,黄龙旗相似于欧洲传统的纹章旗帜,五色旗的设计一望可知是典型的民主共和旗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格局明显受到美国星条旗的影响。而五星红旗,实际上延续了在旗帜正面左上角方形部分添加图案的格局,只是将添加的图案作了改变。据《五星红旗》一书记载,1949年7月新政协会议发布的国旗方案征集启事对国旗设计提出四条要求:一是中国特征;二是政权特征;三是形式庄严简洁;四是色彩以红为主,可用其他配色。最后通过的五星红旗方案集中了各方面智慧,跳出了对中国特征、政权特征进行简单图解的窠臼,如舍弃了五星红旗原设计大五星中的镰刀斧头、在红旗上加黄杠代表黄河等设计,既符合旗帜设计的一般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创下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个民主议事的成功范例。国旗随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来到中国,并见证了这个古老国家向着现代化迈进的每一次重要进步。
二
国家观念是国民对国家的自觉认识和认同。它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民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全民族的团结统一形成精神纽带,为爱国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国家观念涉及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内容丰富,不易把握,尤其对普通民众和广大青少年更是如此。如何培养、强化国民的国家观念?充分运用国旗这一象征符号,通过增强国民的国旗意识来强化国家观念,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根据符号学与传播学的原理,“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国旗作为一种物化的非语言象征符号体系,比语言符号更直观、更鲜明、更直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国家观念的宣示与渗透上拥有许多独到的优势。
国旗对于提升国民国家观念的独特作用,被世界不少国家的经验一再证明。尤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特别强调通过增强国旗意识来强化国民的国家观念。对外国旅行者来说,在美国,国旗出现的频率往往达到超乎想像的程度。从政府大厦到普通住宅,从交通工具到服饰用品,从商业广告到日常百货,无处不见美国国旗,甚至在内衣、围裙、指甲剪上都不乏星条旗图案。有学者认为,星条旗在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国家钢筋”和“社会水泥”的作用。
从《五星红旗》一书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增强国民国旗意识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正如当时质朴务实的革命者,对一切程序性、仪式性的东西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从1949年10月到1976年4月,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一直是北京市供电局工人师傅的兼职任务。迟至199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1991年才成立专门的国旗护卫队,天安门广场才有了比较正规、隆重的升旗仪式。国家至今还没有确定国旗日,对于五星红旗中色彩与五星的象征意义众说纷纭,迄今尚未确定一种统一的权威解释。同时,也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1990年《国旗法》的颁布顺应了社会大众的心理和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护。《国旗法》颁布20年来,政府、学校、社会的国旗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国旗意识日益增进,五星红旗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五星红旗》一书推出后受到欢迎的程度,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旁证。
三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长期处于落后、屈辱的地位,同时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不断蜕变更生,国民的国家观念也随之逐步觉醒。20世纪70年代末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和平崛起之势已然成型,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们的爱国热情进入一个新的高涨期,国民国家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与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普及国旗知识,强化国旗意识,张扬国旗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紧迫需要。应当说,《五星红旗》一书的推出正当其时。
《五星红旗》围绕国旗这一主线,精选有关重要史实和场景,以旗绎史,以旗喻理,以旗寄情,写出了一部新颖生动的五星红旗史。作者下了很大工夫把散在四处的各种资料搜集、集中起来,又细心加以剔抉爬梳,考证解决了有关国旗的许多疑案和难题。在写法上,饱蘸感情,娓娓道来,生动可读。该书插入彩色图片63幅、黑白图片43幅,图文并茂。书后附光盘一张,系由总政办公厅编研室编创的电视文献片,内容丰富,制作精湛,与书中内容相互印证,适应当下数字时代读者的需求,也可以看出作者与出版者的用心与用力。在现有关于五星红旗的专著中,该书不失为篇幅最大、收罗最全、较为可靠的一种。
国旗作为国家的符号显现,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对内的象征性,主要表现为凝聚、召唤、引领的作用。二是对外的标志性,主要表现为面对外部的区分、辨识作用,如在公海上、在战争中、在对外交往中及在其他国际性场合。三是内在的审美性,主要是庄重、鲜明、简洁,既符合美学原则,又契合民族心理。在过去闭关锁国的年代,对于国旗,我们多强调其对内象征性的一面。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对外交往越来越普遍化、经常化,国旗的对外标志意义显得越来越突出。作者可以考虑读者这方面的需要,对这方面情况给予适当关注,在再版时加以充实。比如,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介绍其他国家国旗情况的内容,作为附录附在书后。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
五星红旗
梁德武、华琪著,华艺出版社,2010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是鲁迅在《呐喊·头发的故事》中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当时国民国旗意识的标准样本。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一个国家最直观、最集中、最鲜明的符号显现。一国国民国旗意识的强弱直接反映其国家观念所达到的深度与热度,同时,一国国民较强的国家观念也必然表现为其对本国国旗的认同与喜爱。从增强国民的国旗意识入手,不失为养成、增进国民国家观念的简便而有效的途径。读了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室组织编撰,梁德武、华琪执笔的《五星红旗》一书,引起我们围绕这一问题作一番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一
翻检历史,国旗并非古已有之。它随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而出现,本身即是现代国家观念的产物,并随现代国家观念的传播而传播。
现代国家观念13世纪下半叶萌芽于西欧,到16世纪末基本完成。它以理性和经验论为基础,反对中世纪的神权国家观念,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相互契约而创立的,并最终把国家的合法性奠定于“主权在民”思想的基础上。与之相伴随,世界上第一面现代意义上的国旗产生于1568年爆发的荷兰独立战争,独立后建立的荷兰共和国采用橘黄(后改为红)、白、蓝水平三色旗。这面国旗以简单的条纹代替了此前欧洲传统的纹章旗帜,赋予颜色和设计以象征意义,表明了纹章旗帜作为国王与贵族身份象征时代的结束,使旗帜开始带有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此后,美国独立战争中诞生的星条旗创造了代表自由与独立的五角星;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红、白、蓝(后改为蓝、白、红)垂直三色旗被广泛接受作为共和运动的标志颜色。这几次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革命,不但其所代表的思想观念、革命路径、法律制度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其所形成的国旗也成为后进各国借鉴和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了以各自为典范的庞大的旗帜家族。如受荷兰国旗影响的,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捷克等泛斯拉夫旗帜;受美国国旗影响的有智利、乌拉圭、古巴、希腊、马来西亚等国家国旗;受法国国旗影响的有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墨西哥、塞内加尔等国家国旗。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所使用的红旗使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得到广泛认同,并影响到现今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国旗,包括中国的五星红旗。进入19世纪,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又相继产生了以新月和星星为特点的穆斯林新月旗,以红、黑、白、绿四色为标志的泛阿拉伯旗帜,包含绿、黄、红或红、黑、绿两种色彩组合的泛非洲旗帜等旗帜家族。可以看出,历史产生了国旗,国旗反射着历史,透过国旗的发展变迁,不难把握一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也没有国旗。进入近代,在西方影响下,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先后完成了由封建专制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再到人民民主专政三种国家制度的历史跨越。体现在国旗上,也经历了从1862年大清的黄龙旗,到1912年中华民国的五色旗、1929年国民政府确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的历史演变。对比来看,黄龙旗相似于欧洲传统的纹章旗帜,五色旗的设计一望可知是典型的民主共和旗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格局明显受到美国星条旗的影响。而五星红旗,实际上延续了在旗帜正面左上角方形部分添加图案的格局,只是将添加的图案作了改变。据《五星红旗》一书记载,1949年7月新政协会议发布的国旗方案征集启事对国旗设计提出四条要求:一是中国特征;二是政权特征;三是形式庄严简洁;四是色彩以红为主,可用其他配色。最后通过的五星红旗方案集中了各方面智慧,跳出了对中国特征、政权特征进行简单图解的窠臼,如舍弃了五星红旗原设计大五星中的镰刀斧头、在红旗上加黄杠代表黄河等设计,既符合旗帜设计的一般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创下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个民主议事的成功范例。国旗随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来到中国,并见证了这个古老国家向着现代化迈进的每一次重要进步。
二
国家观念是国民对国家的自觉认识和认同。它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民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全民族的团结统一形成精神纽带,为爱国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国家观念涉及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内容丰富,不易把握,尤其对普通民众和广大青少年更是如此。如何培养、强化国民的国家观念?充分运用国旗这一象征符号,通过增强国民的国旗意识来强化国家观念,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根据符号学与传播学的原理,“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国旗作为一种物化的非语言象征符号体系,比语言符号更直观、更鲜明、更直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国家观念的宣示与渗透上拥有许多独到的优势。
国旗对于提升国民国家观念的独特作用,被世界不少国家的经验一再证明。尤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特别强调通过增强国旗意识来强化国民的国家观念。对外国旅行者来说,在美国,国旗出现的频率往往达到超乎想像的程度。从政府大厦到普通住宅,从交通工具到服饰用品,从商业广告到日常百货,无处不见美国国旗,甚至在内衣、围裙、指甲剪上都不乏星条旗图案。有学者认为,星条旗在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国家钢筋”和“社会水泥”的作用。
从《五星红旗》一书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增强国民国旗意识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正如当时质朴务实的革命者,对一切程序性、仪式性的东西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从1949年10月到1976年4月,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一直是北京市供电局工人师傅的兼职任务。迟至199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1991年才成立专门的国旗护卫队,天安门广场才有了比较正规、隆重的升旗仪式。国家至今还没有确定国旗日,对于五星红旗中色彩与五星的象征意义众说纷纭,迄今尚未确定一种统一的权威解释。同时,也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1990年《国旗法》的颁布顺应了社会大众的心理和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护。《国旗法》颁布20年来,政府、学校、社会的国旗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国旗意识日益增进,五星红旗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五星红旗》一书推出后受到欢迎的程度,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旁证。
三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长期处于落后、屈辱的地位,同时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不断蜕变更生,国民的国家观念也随之逐步觉醒。20世纪70年代末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和平崛起之势已然成型,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们的爱国热情进入一个新的高涨期,国民国家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与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普及国旗知识,强化国旗意识,张扬国旗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紧迫需要。应当说,《五星红旗》一书的推出正当其时。
《五星红旗》围绕国旗这一主线,精选有关重要史实和场景,以旗绎史,以旗喻理,以旗寄情,写出了一部新颖生动的五星红旗史。作者下了很大工夫把散在四处的各种资料搜集、集中起来,又细心加以剔抉爬梳,考证解决了有关国旗的许多疑案和难题。在写法上,饱蘸感情,娓娓道来,生动可读。该书插入彩色图片63幅、黑白图片43幅,图文并茂。书后附光盘一张,系由总政办公厅编研室编创的电视文献片,内容丰富,制作精湛,与书中内容相互印证,适应当下数字时代读者的需求,也可以看出作者与出版者的用心与用力。在现有关于五星红旗的专著中,该书不失为篇幅最大、收罗最全、较为可靠的一种。
国旗作为国家的符号显现,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对内的象征性,主要表现为凝聚、召唤、引领的作用。二是对外的标志性,主要表现为面对外部的区分、辨识作用,如在公海上、在战争中、在对外交往中及在其他国际性场合。三是内在的审美性,主要是庄重、鲜明、简洁,既符合美学原则,又契合民族心理。在过去闭关锁国的年代,对于国旗,我们多强调其对内象征性的一面。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对外交往越来越普遍化、经常化,国旗的对外标志意义显得越来越突出。作者可以考虑读者这方面的需要,对这方面情况给予适当关注,在再版时加以充实。比如,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介绍其他国家国旗情况的内容,作为附录附在书后。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