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城市化成为一个口号,切不可只看到它仅仅满足于发展的经济需要和管理的成本效益,更要看到人的基本需求与发展的物质行为需求是否平衡。
1
一天,《关注人类的星球》那组节目,目睹了丛林深处的原始部落生活的景象。我得到的启发是:“人类失去了自然,便一无所有。”我也便想到了我们的城市化鲸吞自然环境的现实。
当生活在城市内,一切表现出的现象都是由眼前实实在在的需求迫使关注的事件以为是一种常态,结果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搅扰在纷乱的经济与管理的乱局中。因而所有的人不论你是所谓的成功者抑或是失败者都会感到在这个令人极不舒服、甚至饱受折磨的环境中挣扎。没有哪一位愿意思考与他不相干起因于未来。然而,社会化得到了一个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积累,也就是城市化累积出来的、极端经济化的紧张存在关系使其成员意识到降低需求或适当舍去多余的物质累赘的意愿吗?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城市的扩大化就是经济疯狂膨胀的结果。
如果从需求的角度上说,城市就是不断出现在本来是一片良田的郊野上的楼盘连接与扩展。那些住房的需求者依然感到仰望广厦而无存身之地。那些开发者和土地的出让者为一时积累了自己的GDP而乐道,然而,失调的社会需求关系使开发商即使在钵溢盆满的条件下并不情愿做出让步,于是维持一种价格同盟关系(因为高价位下的更多空置房局面由于土地资源的告瑟没有资本风险)。在市场条件下城市的管理者又不得不依靠大量开发经济适用房做为公众需求进行调节。故城市盲目扩展。直至一切可利用的原始资源消耗殆尽。
这个危局都是在一个叫城市化的口号下导演出来的。
2
城市的存在需要什么来维系?说到底涉及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城市的问题也是这样。
人的最基本需求并非像我们通常认识的那样:“衣、食、住、行。”在这之前,应该是呼吸、喝水、照射,这些是生命无法回避的条件,唯自然所持有。城市的发展历史说明,人类意志一直在不断地改善衣食住行上调动。这些终极的结果是以发展的质量和规模作为历史展示的。不可否认,只上溯到一个世纪前,那些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从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如果说城市的表现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人们已经普遍地住进了能够抵御风雨的水泥建筑中,纺织品的丰富使人们有更多的衣服可穿,吃的物品也丰富多彩,汽车也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人们还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所体现出来的有关人的生存质量的改变。
由于我们得益于城市的历史发展认知,人们在城市的发展中疏忽了对于环境的维护与尊重。这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盲区。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的。
这样便造成了像今天城市所面临问题困惑与掣肘。对于自然所赐予人类的空气、水、阳光、土地、植物的多样等认识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所以,一旦出现上述涉及生命本质的问题我们已经没有可拿出更好的廉价方案解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自然之大一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当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发展尤甚。仅仅是我们的经济规模有能力促使大城市化,所以,大城市化的背景建立在经济现象的现实中,譬如,文化的(北京)、历史的(上海、广州等)、时尚的(模式化的泛滥)。然而,关注经济现象并不是大城市化的行为根源,在这样的行为背后是一个有关自然资源的认知无意识。这就是,自然资源只能无偿的并且是取之不尽的用度。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回顾城市的历史。毫无疑问,城市是由贸易与交换的需要建立起来的。这样一种存在结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个城市的建立是由周边相对广袤的郊区环境提供资源上的保障。水源、植被、农产品、空气、部分矿产资源与加工业等。在那样的城市结构中,维护了一个城市所需的整体生态关系。因而,保存了每个地域城市的文化特色。
然而,突飞猛进的大城市化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打破了这样的生态结构。使城市变成一头鲸吞自然资源的巨兽。以北京在一个世纪的变化为例,上世纪1980城市规模基本保持在15公里的直径范围内。周围有几大郊区县为他提供服务。郊区的范围数百倍于城市。这是一个可以城乡相互依托的结构。换言之,就是自然环境可以提供城市拥有最好的资源保障。然而,后20年的发展立刻打破了这样的比例,城市的扩展以乘方式的规模铺开,原始自然显然已经被肢解和边缘化,成为所谓人们的休闲地。因而,维持一个大城市的运行只能探向遥远的资源角落。譬如:苏杭本是鱼米之乡,然而,苏杭人吃米要从东北调集。太湖周围林立的别墅侵蚀了原始的水生态关系。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定是局部利益刺激的结果。
事物都有两面性。城市不断扩大时,近城土地资源就会成为稀缺资源,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值,绿色植被与生态系统就会被挤掉,气候条件自然恶化。于是,大城规模看似雄壮,在人本需求上不堪一击。治理起来顾此失彼,极为困惑。
3
当城市化成为一个口号,切不可只看到它仅仅满足于发展的经济需要和管理的成本效益,更要看到人的基本需求与发展的物质行为需求是否平衡。城市化条件下的人本需求的缺位从根本上否定了发展的目的。于是,城市化条件下的城市失衡自然会遇到更多的涉及基本需求的障碍。综合人类对于城市带来的美好愿望,城市化的现实丢掉了对于人类最早期享受自然带来的生命品质。大凡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在提出城市化的口号下,我们只是下意识地跟着局部的需要行动,没有注意到有可能丢掉自然资源的结果。因为,所有人都有一个潜意识: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事实证明,这种潜意识是自欺欺人的假设。于是,城市的发展过程造就了这个认知上的盲区。更有一种在社会整体无意识下所构成的城市化对于局部无效的假定使人们宁愿放弃对自身行为的干预。
事实既然已经出现。城市化形成的问题不能仅是利和弊的思考那样简单化。这里面的确能够提醒我们是否能够沿着设计的理念行动。换句话说按照理性去思考问题。在城市的发展中不仅想到利益更要想到问题。从局部生态关系的角度去考虑城市的发展问题。自然生态关系,社会生态关系,文化生态关系,经济生态关系……
总之,如果在城市化造成问题的面前,能够启发给我们的并不是哪个方面出现了弊端,而是让城市的设计形成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立体思想。理解城市的存在基础是什么?向哪个方向发展?
就像医生告诫那些吸烟成瘾的人那样:“何时戒烟对肌体都是有利的。”
在大城化还有一息我们可以呼吸的空气之前,何时戒掉我们的利益瘾都是有益的。
1
一天,《关注人类的星球》那组节目,目睹了丛林深处的原始部落生活的景象。我得到的启发是:“人类失去了自然,便一无所有。”我也便想到了我们的城市化鲸吞自然环境的现实。
当生活在城市内,一切表现出的现象都是由眼前实实在在的需求迫使关注的事件以为是一种常态,结果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搅扰在纷乱的经济与管理的乱局中。因而所有的人不论你是所谓的成功者抑或是失败者都会感到在这个令人极不舒服、甚至饱受折磨的环境中挣扎。没有哪一位愿意思考与他不相干起因于未来。然而,社会化得到了一个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积累,也就是城市化累积出来的、极端经济化的紧张存在关系使其成员意识到降低需求或适当舍去多余的物质累赘的意愿吗?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城市的扩大化就是经济疯狂膨胀的结果。
如果从需求的角度上说,城市就是不断出现在本来是一片良田的郊野上的楼盘连接与扩展。那些住房的需求者依然感到仰望广厦而无存身之地。那些开发者和土地的出让者为一时积累了自己的GDP而乐道,然而,失调的社会需求关系使开发商即使在钵溢盆满的条件下并不情愿做出让步,于是维持一种价格同盟关系(因为高价位下的更多空置房局面由于土地资源的告瑟没有资本风险)。在市场条件下城市的管理者又不得不依靠大量开发经济适用房做为公众需求进行调节。故城市盲目扩展。直至一切可利用的原始资源消耗殆尽。
这个危局都是在一个叫城市化的口号下导演出来的。
2
城市的存在需要什么来维系?说到底涉及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城市的问题也是这样。
人的最基本需求并非像我们通常认识的那样:“衣、食、住、行。”在这之前,应该是呼吸、喝水、照射,这些是生命无法回避的条件,唯自然所持有。城市的发展历史说明,人类意志一直在不断地改善衣食住行上调动。这些终极的结果是以发展的质量和规模作为历史展示的。不可否认,只上溯到一个世纪前,那些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从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如果说城市的表现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人们已经普遍地住进了能够抵御风雨的水泥建筑中,纺织品的丰富使人们有更多的衣服可穿,吃的物品也丰富多彩,汽车也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人们还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所体现出来的有关人的生存质量的改变。
由于我们得益于城市的历史发展认知,人们在城市的发展中疏忽了对于环境的维护与尊重。这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盲区。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的。
这样便造成了像今天城市所面临问题困惑与掣肘。对于自然所赐予人类的空气、水、阳光、土地、植物的多样等认识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所以,一旦出现上述涉及生命本质的问题我们已经没有可拿出更好的廉价方案解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自然之大一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当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发展尤甚。仅仅是我们的经济规模有能力促使大城市化,所以,大城市化的背景建立在经济现象的现实中,譬如,文化的(北京)、历史的(上海、广州等)、时尚的(模式化的泛滥)。然而,关注经济现象并不是大城市化的行为根源,在这样的行为背后是一个有关自然资源的认知无意识。这就是,自然资源只能无偿的并且是取之不尽的用度。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回顾城市的历史。毫无疑问,城市是由贸易与交换的需要建立起来的。这样一种存在结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个城市的建立是由周边相对广袤的郊区环境提供资源上的保障。水源、植被、农产品、空气、部分矿产资源与加工业等。在那样的城市结构中,维护了一个城市所需的整体生态关系。因而,保存了每个地域城市的文化特色。
然而,突飞猛进的大城市化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打破了这样的生态结构。使城市变成一头鲸吞自然资源的巨兽。以北京在一个世纪的变化为例,上世纪1980城市规模基本保持在15公里的直径范围内。周围有几大郊区县为他提供服务。郊区的范围数百倍于城市。这是一个可以城乡相互依托的结构。换言之,就是自然环境可以提供城市拥有最好的资源保障。然而,后20年的发展立刻打破了这样的比例,城市的扩展以乘方式的规模铺开,原始自然显然已经被肢解和边缘化,成为所谓人们的休闲地。因而,维持一个大城市的运行只能探向遥远的资源角落。譬如:苏杭本是鱼米之乡,然而,苏杭人吃米要从东北调集。太湖周围林立的别墅侵蚀了原始的水生态关系。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定是局部利益刺激的结果。
事物都有两面性。城市不断扩大时,近城土地资源就会成为稀缺资源,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值,绿色植被与生态系统就会被挤掉,气候条件自然恶化。于是,大城规模看似雄壮,在人本需求上不堪一击。治理起来顾此失彼,极为困惑。
3
当城市化成为一个口号,切不可只看到它仅仅满足于发展的经济需要和管理的成本效益,更要看到人的基本需求与发展的物质行为需求是否平衡。城市化条件下的人本需求的缺位从根本上否定了发展的目的。于是,城市化条件下的城市失衡自然会遇到更多的涉及基本需求的障碍。综合人类对于城市带来的美好愿望,城市化的现实丢掉了对于人类最早期享受自然带来的生命品质。大凡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在提出城市化的口号下,我们只是下意识地跟着局部的需要行动,没有注意到有可能丢掉自然资源的结果。因为,所有人都有一个潜意识: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事实证明,这种潜意识是自欺欺人的假设。于是,城市的发展过程造就了这个认知上的盲区。更有一种在社会整体无意识下所构成的城市化对于局部无效的假定使人们宁愿放弃对自身行为的干预。
事实既然已经出现。城市化形成的问题不能仅是利和弊的思考那样简单化。这里面的确能够提醒我们是否能够沿着设计的理念行动。换句话说按照理性去思考问题。在城市的发展中不仅想到利益更要想到问题。从局部生态关系的角度去考虑城市的发展问题。自然生态关系,社会生态关系,文化生态关系,经济生态关系……
总之,如果在城市化造成问题的面前,能够启发给我们的并不是哪个方面出现了弊端,而是让城市的设计形成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立体思想。理解城市的存在基础是什么?向哪个方向发展?
就像医生告诫那些吸烟成瘾的人那样:“何时戒烟对肌体都是有利的。”
在大城化还有一息我们可以呼吸的空气之前,何时戒掉我们的利益瘾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