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制造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及尖端技术,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家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而作为数控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各类职业院校引起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如何正确建设和发展数控专业已经成为各个院校所探讨和思考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我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就我校数控专业课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大家分享。
一、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的师资队伍。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体做法有:1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教育部、厅举办的专项技能培训,鼓励教师个人或组队参加或观摩技能大赛,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2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并让他们全面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3送教师参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让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4实行“师徒结对”,聘请从事一体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年轻教师师傅,让他们跟班听课,对年轻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年轻教师快速地成长。5适当地聘用一定数量的一线工程师担任一定课时的实习指导教师,以减少教学环节与企业的脱节。
二、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的教材。
由教师团队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如研发一体化教学项目,即将理论教材中的知识与实习教材中的操作整合,根据需要将实习授课中用到的理论知识揉和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讲解。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和操作课分段讲授的原则。教材的编写是根据知识面,设立项目,再根据项目由有关团队教师来编写教材。比如“拆装蜗轮蜗杆减速器”。这个课题由从蜗轮蜗杆的图纸、材料、材料特性、传动结构原理、密封、轴承型号、润滑油选用,装配工艺、配合公差、装配技术要求及方法,到调试和传动啮合质量的检验方法及固定螺纹孔的配作,把整个知识贯穿。从这个项目操作中把《金属工艺与公差配合》、《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的知识都体现出来。一体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带动理论的交互式教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思路来编写教材。
三、探索进行计算机辅助现场教学的一体化授课过程。
引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后,学生所编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模拟加工中演示,能直接看出程序编写和书写的错误,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与零件的加工过程也和实际加工情况十分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从毛坯加工到成品的过程历历在目,直观形象,便于学习与掌握,编程与操作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检查,每次有检查,次次有结果,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大为提高。然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只是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加工过程,它毕竟无法完全替代学生在真实切削加工中的实际感受。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进行技能训练时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依赖心理,沉迷于仿真加工,而疏于上数控机床操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仿真训练与实际操作训练应穿插进行, 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教学搬到生产实习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仿真或实际的生产实习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较好地解决了制图课学完后学生看不懂机械图样的问题。如现场教学安排制图内容进入零件图部分,采用制图技能实训形式。实训项目可选择在车床上根据图样加工轴类零件,学生观察了轴的装夹、定位、加工外园、内孔、螺纹、退刀槽、倒角的全过程,从而理解了什么是零件的加工位置、轴类零件主视图为何轴线水平放;理解了抽象的概念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尺寸、定形尺寸;理解了轴类零件图上尺寸按加工顺序标注等合理标尺寸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的概念。在该项目训练中,配以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及仿真加工的对比训练。 这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在课堂上讲这些内容,学生看不到实际加工过程,老师讲的再好,也是对牛弹琴。采用现场教学时,除了教师演示和讲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条件具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效果更好。另外,一体化教学构建了开放、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处于传递一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四、配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场所,加强校企合作。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教室内不仅有教室配置还有工种的设备,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尽可能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缩短一些学生在校的实习时间,转而增加一定企业实习课时,以更加有利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来, 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 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总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使我校进入了一个校、企、师、生共赢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的师资队伍。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体做法有:1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教育部、厅举办的专项技能培训,鼓励教师个人或组队参加或观摩技能大赛,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2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并让他们全面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3送教师参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让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4实行“师徒结对”,聘请从事一体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年轻教师师傅,让他们跟班听课,对年轻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年轻教师快速地成长。5适当地聘用一定数量的一线工程师担任一定课时的实习指导教师,以减少教学环节与企业的脱节。
二、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的教材。
由教师团队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如研发一体化教学项目,即将理论教材中的知识与实习教材中的操作整合,根据需要将实习授课中用到的理论知识揉和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讲解。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和操作课分段讲授的原则。教材的编写是根据知识面,设立项目,再根据项目由有关团队教师来编写教材。比如“拆装蜗轮蜗杆减速器”。这个课题由从蜗轮蜗杆的图纸、材料、材料特性、传动结构原理、密封、轴承型号、润滑油选用,装配工艺、配合公差、装配技术要求及方法,到调试和传动啮合质量的检验方法及固定螺纹孔的配作,把整个知识贯穿。从这个项目操作中把《金属工艺与公差配合》、《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的知识都体现出来。一体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带动理论的交互式教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思路来编写教材。
三、探索进行计算机辅助现场教学的一体化授课过程。
引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后,学生所编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模拟加工中演示,能直接看出程序编写和书写的错误,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与零件的加工过程也和实际加工情况十分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从毛坯加工到成品的过程历历在目,直观形象,便于学习与掌握,编程与操作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检查,每次有检查,次次有结果,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大为提高。然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只是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加工过程,它毕竟无法完全替代学生在真实切削加工中的实际感受。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进行技能训练时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依赖心理,沉迷于仿真加工,而疏于上数控机床操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仿真训练与实际操作训练应穿插进行, 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教学搬到生产实习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仿真或实际的生产实习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较好地解决了制图课学完后学生看不懂机械图样的问题。如现场教学安排制图内容进入零件图部分,采用制图技能实训形式。实训项目可选择在车床上根据图样加工轴类零件,学生观察了轴的装夹、定位、加工外园、内孔、螺纹、退刀槽、倒角的全过程,从而理解了什么是零件的加工位置、轴类零件主视图为何轴线水平放;理解了抽象的概念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尺寸、定形尺寸;理解了轴类零件图上尺寸按加工顺序标注等合理标尺寸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的概念。在该项目训练中,配以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及仿真加工的对比训练。 这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在课堂上讲这些内容,学生看不到实际加工过程,老师讲的再好,也是对牛弹琴。采用现场教学时,除了教师演示和讲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条件具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效果更好。另外,一体化教学构建了开放、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处于传递一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四、配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场所,加强校企合作。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教室内不仅有教室配置还有工种的设备,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尽可能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缩短一些学生在校的实习时间,转而增加一定企业实习课时,以更加有利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来, 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 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总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使我校进入了一个校、企、师、生共赢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