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时晨光中拥堵的学校路段突然畅通了起来,接送孩子们的车子、家长好像隐身了,道路两边的树也变得从容安静下来……我知道,这是暑假又来了。
现在孩子们的暑假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各种补习班、夏令营、才艺培训、跟家长去旅游……可是,他们会有我们年少时那么轻松愉快吗?
那时在山东,我们上学时的暑假分麦假和秋假。麦假是收小麦,秋假是收玉米。假期没有什么功课要补习,大家在一个学期的期盼中等到了放假,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假期作业是要做的。在父母的催促下,制订一个完成作业计划表,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做完作业就可以找小伙伴们去玩了。大人们要上班,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不管年龄大小,平时上学不在一起玩的也都玩到了一起。比如早上集体跑步,也没有人要求,就一起起床跑步,没谁睡懒觉。
假期里大家最期待的活动是打靶,那可是实弹射击。在部队里,打靶是孩子们比其他孩子多享受的一个“福利”吧。一放假,就有叔叔组织我们练习。平时男女生几乎不说话的,只有放假例外。男孩、女孩按照身高排队,操练队形,擦枪、装卸、瞄准,实弹射击,从紧张害怕到熟练刺激,一个个虽然都是孩子,却也像模像样的。比如我自己,刚摸枪的时候觉得沉甸甸的,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指导的战士让我们把枪拆掉,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再装回去,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在实弹射击时打得很优秀。许多年后,在黄岩的一次射击比赛中,我第一次拿起比赛用枪,就在教练辅导下打了第一名。大家开玩笑,“发现了神枪手,以后打仗的话你可以去当战地记者”。他们不知道,我可是有“童子功”的……
夏天的晚上,也是最好玩的时光。白天的酷热过去了,晚上很凉快。大家要么跳大绳、橡皮筋、推铁环,要么捕捉各种虫子。部队营房卫生队后面有一座很矮的山坡,叫马棚山。山坡上种着核桃树。假期里,那里既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去处,也是夏夜里捕捉萤火虫的好地方。核桃树不高,常常可以一步上去蹲在树杈上,别的孩子就很难找到了。男孩子们会去“偷”长在树上的青核桃,拿回家埋在沙土里,浇上水,过几天青核桃外面的那层皮烂了,露出了核桃壳,把它们洗干净,夹在门缝里一挤,核桃肉就出来了。新鲜的核桃非常好吃,只是把双手弄得非常黑。晚上,我们会带着向卫生队的叔叔要来的各种小瓶子,将逮着的萤火虫装进去,在瓶盖上戳几个洞补充氧气,然后互相比谁捉得多,最后开心地借着萤火虫微弱的光,照亮回家的路。记得有一种学名叫金龟子的飞虫,土称“瞎撞子”,因为虫子的趋光性,晚上专门往有灯光的地方飞,每天晚上能在纱窗上抓到整瓶,第二天,它们就成为家里养的母鸡的美味了。吃了这些虫子,鸡很会生蛋。那时家里好像从不用买鸡蛋,六七只鸡生的蛋都来不及吃,要么邻居之间互送,要么父母亲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煮蛋、煎蛋、炒蛋、茶叶蛋、蛋汤、蛋饺、蛋饼、蛋糕、蛋炒饭……还有多余的就腌渍起来慢慢吃。
还有一些夜晚,我们会在地上泼一些凉水降温,然后围坐在会讲故事的高年级姐姐身边,听她们讲各种故事。如小说《第二次握手》,可以连续听很多天。虽然懵懵懂懂地不太懂其中的内容,但也因为讲故事的姐姐讲得很生动,我们非常喜欢听。有时候,有些姐姐会故意吓唬我们,讲一些鬼故事,听到精彩处,有人会大叫一声,吓得大家四处逃散,回到家里仍然惊魂未定。还有一些是当时在民间流传的手抄本,像《一双绣花鞋》等故事,也是让我们心有余悸了很多年。
看电影、看电视、看部队慰问演出也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那时的穿戴虽然全国上下那样的统一,但我们部队子女还是“引领服装新潮流”的。几乎每人都有一件花衣服,白衬衣,毛蓝色裤子,白底条绒鞋。谁梳的辫子花样多就是最美的。部队里经常放映各种故事片、纪录片。夏天的晚上,大家早早到大操场放上各自的小凳子占好位子,有时会连看两场,《卖花姑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有时会半夜调来新片子,反正是假期第二天不用上学,父母亲也允许我们去看。
部队大院里一年四季都有粮食种植。冬天上学的路边是白雪覆盖下的麦子,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绿油油的;五月底,麦子收割了,玉米、黄豆种子下地了。麦假我们会跟着叔叔们在球场上打麦子,有些男孩子偷懒,躲在麦垛里面睡觉。麦收过后每家还发一袋儿面。秋假我们会去收割玉米。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觉得有趣,跟着玩的。當一株株玉米棒子被我们塞进麻袋,叔叔们把它们运到大操场,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玉米棒子外面的皮剥掉,然后他们拿去晒干,再用机器打成颗粒。男孩子们会在操场上拿玉米棒子当手榴弹,对准任何一个目标比谁扔得准,女孩们则是拉拉队。每次玉米丰收,每家每户都会分到整盆的玉米,吃上好几天。
粘知了是夏天经常做的事情。麦假时我们摘一颗麦穗,用双手将成熟的麦子搓掉麦芒、麦粒外面的皮,用嘴吹掉那些杂质,将干净的麦粒放在嘴里咀嚼,嚼得像口香糖一样有黏性,然后放在竹竿顶端,哪棵树上有知了的叫声,我们就会闻声而去。知了有些迟钝,往往是一粘一个准。
我们还跟着比我们大一点的邻居学跳舞、乐器,大院里很多孩子都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多才多艺。我们隔壁的姐弟俩一个拉小提琴、一个拉二胡;我们后排的姐姐唱歌,我们同届的邻居跳舞……我也学过一阵子小提琴、舞蹈、乒乓球。那时纯粹就是喜欢,所以至今大家都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假期里,女孩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学织毛衣、钩花和绣花,几乎每个有女孩的人家家里被子上、衣柜上、书架上、桌子上都有这方面的“作品”。都说部队子女大大咧咧、粗枝大叶,其实,个个都是爱好广泛、粗中有细的。
那时的假期我们还有许多好玩的活动。看小人书、读名著、打羽毛球、玩泥巴、摘水果,男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各种木头、树枝做“手枪”“步枪”“红缨枪”“大刀”……丰富的活动让年少时光充满了欢乐。
现在孩子们的暑假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各种补习班、夏令营、才艺培训、跟家长去旅游……可是,他们会有我们年少时那么轻松愉快吗?
那时在山东,我们上学时的暑假分麦假和秋假。麦假是收小麦,秋假是收玉米。假期没有什么功课要补习,大家在一个学期的期盼中等到了放假,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假期作业是要做的。在父母的催促下,制订一个完成作业计划表,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做完作业就可以找小伙伴们去玩了。大人们要上班,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不管年龄大小,平时上学不在一起玩的也都玩到了一起。比如早上集体跑步,也没有人要求,就一起起床跑步,没谁睡懒觉。
假期里大家最期待的活动是打靶,那可是实弹射击。在部队里,打靶是孩子们比其他孩子多享受的一个“福利”吧。一放假,就有叔叔组织我们练习。平时男女生几乎不说话的,只有放假例外。男孩、女孩按照身高排队,操练队形,擦枪、装卸、瞄准,实弹射击,从紧张害怕到熟练刺激,一个个虽然都是孩子,却也像模像样的。比如我自己,刚摸枪的时候觉得沉甸甸的,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指导的战士让我们把枪拆掉,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再装回去,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在实弹射击时打得很优秀。许多年后,在黄岩的一次射击比赛中,我第一次拿起比赛用枪,就在教练辅导下打了第一名。大家开玩笑,“发现了神枪手,以后打仗的话你可以去当战地记者”。他们不知道,我可是有“童子功”的……
夏天的晚上,也是最好玩的时光。白天的酷热过去了,晚上很凉快。大家要么跳大绳、橡皮筋、推铁环,要么捕捉各种虫子。部队营房卫生队后面有一座很矮的山坡,叫马棚山。山坡上种着核桃树。假期里,那里既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去处,也是夏夜里捕捉萤火虫的好地方。核桃树不高,常常可以一步上去蹲在树杈上,别的孩子就很难找到了。男孩子们会去“偷”长在树上的青核桃,拿回家埋在沙土里,浇上水,过几天青核桃外面的那层皮烂了,露出了核桃壳,把它们洗干净,夹在门缝里一挤,核桃肉就出来了。新鲜的核桃非常好吃,只是把双手弄得非常黑。晚上,我们会带着向卫生队的叔叔要来的各种小瓶子,将逮着的萤火虫装进去,在瓶盖上戳几个洞补充氧气,然后互相比谁捉得多,最后开心地借着萤火虫微弱的光,照亮回家的路。记得有一种学名叫金龟子的飞虫,土称“瞎撞子”,因为虫子的趋光性,晚上专门往有灯光的地方飞,每天晚上能在纱窗上抓到整瓶,第二天,它们就成为家里养的母鸡的美味了。吃了这些虫子,鸡很会生蛋。那时家里好像从不用买鸡蛋,六七只鸡生的蛋都来不及吃,要么邻居之间互送,要么父母亲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煮蛋、煎蛋、炒蛋、茶叶蛋、蛋汤、蛋饺、蛋饼、蛋糕、蛋炒饭……还有多余的就腌渍起来慢慢吃。
还有一些夜晚,我们会在地上泼一些凉水降温,然后围坐在会讲故事的高年级姐姐身边,听她们讲各种故事。如小说《第二次握手》,可以连续听很多天。虽然懵懵懂懂地不太懂其中的内容,但也因为讲故事的姐姐讲得很生动,我们非常喜欢听。有时候,有些姐姐会故意吓唬我们,讲一些鬼故事,听到精彩处,有人会大叫一声,吓得大家四处逃散,回到家里仍然惊魂未定。还有一些是当时在民间流传的手抄本,像《一双绣花鞋》等故事,也是让我们心有余悸了很多年。
看电影、看电视、看部队慰问演出也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那时的穿戴虽然全国上下那样的统一,但我们部队子女还是“引领服装新潮流”的。几乎每人都有一件花衣服,白衬衣,毛蓝色裤子,白底条绒鞋。谁梳的辫子花样多就是最美的。部队里经常放映各种故事片、纪录片。夏天的晚上,大家早早到大操场放上各自的小凳子占好位子,有时会连看两场,《卖花姑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有时会半夜调来新片子,反正是假期第二天不用上学,父母亲也允许我们去看。
部队大院里一年四季都有粮食种植。冬天上学的路边是白雪覆盖下的麦子,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绿油油的;五月底,麦子收割了,玉米、黄豆种子下地了。麦假我们会跟着叔叔们在球场上打麦子,有些男孩子偷懒,躲在麦垛里面睡觉。麦收过后每家还发一袋儿面。秋假我们会去收割玉米。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觉得有趣,跟着玩的。當一株株玉米棒子被我们塞进麻袋,叔叔们把它们运到大操场,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玉米棒子外面的皮剥掉,然后他们拿去晒干,再用机器打成颗粒。男孩子们会在操场上拿玉米棒子当手榴弹,对准任何一个目标比谁扔得准,女孩们则是拉拉队。每次玉米丰收,每家每户都会分到整盆的玉米,吃上好几天。
粘知了是夏天经常做的事情。麦假时我们摘一颗麦穗,用双手将成熟的麦子搓掉麦芒、麦粒外面的皮,用嘴吹掉那些杂质,将干净的麦粒放在嘴里咀嚼,嚼得像口香糖一样有黏性,然后放在竹竿顶端,哪棵树上有知了的叫声,我们就会闻声而去。知了有些迟钝,往往是一粘一个准。
我们还跟着比我们大一点的邻居学跳舞、乐器,大院里很多孩子都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多才多艺。我们隔壁的姐弟俩一个拉小提琴、一个拉二胡;我们后排的姐姐唱歌,我们同届的邻居跳舞……我也学过一阵子小提琴、舞蹈、乒乓球。那时纯粹就是喜欢,所以至今大家都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假期里,女孩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学织毛衣、钩花和绣花,几乎每个有女孩的人家家里被子上、衣柜上、书架上、桌子上都有这方面的“作品”。都说部队子女大大咧咧、粗枝大叶,其实,个个都是爱好广泛、粗中有细的。
那时的假期我们还有许多好玩的活动。看小人书、读名著、打羽毛球、玩泥巴、摘水果,男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各种木头、树枝做“手枪”“步枪”“红缨枪”“大刀”……丰富的活动让年少时光充满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