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伦·金斯堡的《嚎叫》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垮掉一代的代言人,金斯堡在这首诗作中喊出了反叛美国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主要声音,呈现了一幅民族的疯狂和绝望的精神画面——在人类中心主义文化引领下,工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异化和危机。
关键词:生态批评 《嚎叫》 精神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间,许多美国诗人开始摆脱传统,不再认为诗歌应该是客观的表述,而是以主观体现为主,并用松散的散文式韵律来呈现,而这种风格被称之为“自白式”。作为现代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T.S.Eliot的诗歌中就有了明显的自传痕迹,他以情感宣泄的方式来呈现战后人们的精神荒原。同为个人情感的宣泄,“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艾伦·金斯堡的诗歌沿袭了诗歌以个人经历为写作源泉,但却有了之后的生态自白式诗歌流派,如女性主义诗歌、生态诗歌等中所蕴含的生态关怀,并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像当代美国诗人Richard Hugo的作品中就建立了情感自白同环境关怀交融的独特画面:客体和自然环境交融的画面用来强调外在环境和内在情感之间的交织。总而言之,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同外在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一 生态批评与精神生态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批评理论,提倡把“生态学和生态学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它强调以工业文明和科技理性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对无限增长的欲望和经济文学发展模式的批判性反思,深切关怀人类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前景。早期生态环境批评青睐梭罗、华兹华斯这些浪漫自然主义作家对自然美的描绘和眷恋,也就是回归自然,让自然回归到人类的视野当中来;但随着生态批评前进的步伐,之后的生态批评越来越关注去真正为环境的改变和改善做一些事情。从20世纪90年代起,精神生态开始慢慢发展,并被定义为: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精神、思想和实践活动同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主义相关联的宗教交织交融。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中指出,“就现实的人的存在来说,人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同时,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生态的破坏自有多方面因素,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的先在破坏。90年代起,生态批评的关注焦点从对自然的回归最终转向了对当前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究和揭示,从简单的自然回归转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新的生态友好型的价值观的提出,转向了对人的精神危机的关注,去探讨人类精神与地球生态的相互作用,去关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和谐,以及精神生态主体的自我和谐。
生态批评家洛夫指出,“值得关注的文学作品当然并不一定非要具备环境正确性或环境公正性,甚至不必具有任何明显的环境内容;但是,有价值的解读可能性经常呈现于那些学生和批评家面前;他们选择了与文本的明显旨趣和原本旨趣格格不入的阅读方式,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关注转向了生物中心主义的批评关注”。虽然生态批评的目光一直以来都没有锁定金斯堡的代表作《嚎叫》,但是这部作品用感情激昂的惠特曼式的长句,用看似散漫无章的语言,用大胆直白的内容,写出了“垮掉的一代”的颓废,不仅是“失望和不满”的宣泄,还有“对抗一切关于性,宗教及美国生活方式的传统价值观,……要逃避到一种非传统的——群居的——生活方式”中去,这种对抗和不满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现代生活的反生态性和危机性。
二 《嚎叫》中的生态失衡
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 holism)认为,应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那么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而这一标准也适用于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嚎叫》中展现出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世界是失衡的、扭曲的、变态的,甚至是绝望的。
1 外在生态世界的失衡
在《嚎叫》的第一部分中,美国社会被表述成为一个“地狱”,在这个世界中没有温暖,没有亲情,没有和谐,没有生机和活力,那里只有“冷水公寓”,“骷髅般的窗玻璃”,“颤抖的乌云筑起无与伦比的死巷”,“灯光凄惨的动物园”,“夜色中孤寂的农场”,“空荡荡的健身房”,“巨大的肮脏电影院”,“肮脏的巴塞克河”,“带家具的幽暗房间”……在这样的社会中,“一连72小时驱车不停越过田野看看是你是我还是他发现了美景”,是那样的不可能。放眼四野已然发现不了自然的踪迹,如果有也只是被损害的面目全非,谁先发现一处自然美景都会变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自然和人之间不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美好画面,没有了惠特曼诗中以大地为父、海洋为母,愿作天地间一片草叶,与万物相亲相通的和谐画面,自然已然从人类的生活和文明中退场,被遗忘了。在这种不和谐的失衡状态下,我们的自然征服者们会是怎样的呢?美国哲学家保罗·泰勒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而当“一件事物,当它倾向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当的;反之,就是错误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界给予人类的报复,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恶化,不仅仅是“美景”的不复存在。在自然环境的日益癌变下,人类面临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在生态危机,那就是精神危机,即丧失了生存的意义,失去了对未来的信息,陷入了享乐至上、自我堕落的境地。
2 内在精神世界的失衡
当我们怀揣着祖辈们“人定胜天”、自然万物都是人类的附属物和佣人的信念,以征服者的姿态建立了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最终面临着“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的宿命。走入《嚎叫》呈现的世界中,在这里,“到处都是空虚,迷茫,和绝望”;在这里,人们空虚,“将自己拴在地铁就着安非他命从巴特里到布隆克斯基地作没有穷尽的旅行直到车轮和孩子的响声唤醒他们”,或“整夜沉浸于比克福德自助餐馆海底的灯光,漂游而出然后坐在寥落的福加基酒吧喝一下午马尿啤酒”、“一连交谈70个小时从公园到床上到酒吧到贝尔维医院到博物馆到布鲁克林大桥”;人们迷茫,“徘徊在夜半的铁路调车场不知去往何方,前行,依然摆不脱忧伤”,“跪倒在无望的教堂为彼此的解脱为光明和乳房而祈祷,只求灵魂得到暂时的启迪”;他们绝望,“饥饿孤独地漫游在休斯敦寻找爵士乐寻找性寻找羹汤”、“就着月光跳下防火梯跳下窗台跳下帝国大厦”。在现代生活中,有了高速运转的地铁,有了自助餐厅,有了酒吧,有了点唱机,有了高桥,有了帝国大厦,有了几个世纪之前人们无法想象的物质文明和工业文明,人们“沉湎于构造一种世俗的,物质的安全感,来代替已经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这样的一代人,整日因精神空虚而去摧残自己的身体:滥用药物,沉迷于酒色、歌舞,却把这种行为称作是“洗涤躯干”。对于他们来说,“人生万事恰如恶梦,肉体变石头沉重一如月球”,暗示着“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以及肉体经受的折磨,在“沉重”的肉体束缚中找不到精神的自由,从而揭露了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现代生活的反生态性,即建立在工业文明社会上的生活,却是一个精神失衡、社会丑恶、自然沦丧的非人性的异化社会。
三 路在何方?
那么,是什么“敲开了他们的头骨吃掉了他们的头脑和想象?”金斯堡的回答是:“水泥合金的怪物”。在金斯堡的眼中,代表美国文明的“Moloch”(摩洛克,据《圣经》记载,摩洛克是迦南的火神,人们对他的膜拜方式是:焚烧自己的孩子,作为赎罪的牺牲),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成为了“惩治人类的判官火神!”长着“纯粹的机器”脑袋,“十支大军”似的手指,“残食同类的发电机”的胸脯,“冒烟的坟墓”耳朵,身体中流淌着的是“钱财”血液,这些比喻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毫无人性、物欲横流、扼杀人才的丑陋的美国社会的形象。正是在这种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中,人类“在火神中疯狂!在火神中放荡!在火神中丧失爱情和男性!”成为了自己创造的文明(无视自然生态和谐,无视生态危机的文明)的牺牲品,出现了“异化”。也正是在“食人的摩洛克”这样的比喻中,金斯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态论所认为的生态难题,实质上就是社会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抑制生态灾难,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秩序和谐,应当从完善和变革社会体制和社会制度开始,从改变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价值观)入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良性的和谐循环。
因为创造了摩洛克这“水泥合金”的人,是人们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人类的精神,在历史发展中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有机体,处于历史上各种文明和文化的有机关联中。在现实性上,也都是人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机构成,是与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和价值形式构成活的机体。在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中,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甚至各种精神因素之间,都存在生态关联。”所以“当人们不再对自然怀有敬畏的感情,而将其视为征服、利用和占有的对象时,人的内部自然发生了不幸的‘异化’——理性与感性的、抽象和个别的、知觉和思维的、直觉和分析的分裂。”《嚎叫》诗中的文明异化,便是因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如喷气机、电脑、激光和电视等,带走了我们完整的人格。
综上所述,《嚎叫》中描写了20世纪工业文明高度发展下一个荒诞的、异化了的美国社会,在诗歌的第三部分,诗人选用了“Rockland”(纽约州罗克兰地区)为故事发生的地点,而“Rock”的单词释义为“摇晃”、“震惊”,还有“困境”的意思,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嚎叫》的主题。同时,在这个异化的无情的世界里生活着的是一群异化的人,作者叙说了他和朋友Carl Solomon(一位达达主义者和散文诗人。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虽经历了“人世生活的暴戾和污秽”——“谋杀”、“嘲弄”、“疾病”、“战争”、“无眠”——却仍寻求着灵魂的自由。他们是那样的歇斯底里,以至于被世人视为“疯子”。金斯堡的“嚎叫”,不仅仅是对内心精神绝望、迷茫、空虚的宣泄,是对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嘲弄,更是对“出路”的一种渴求,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路在何方?”整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包括大自然和人,而是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组成。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外在基质,精神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内在价值追求,社会生态则是生态文明的制度本源。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失衡和扭曲。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的人类社会,则是生态系统中最有能动性和破坏性并一手造成了当今的生态危机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子系统内部的关系和谐、公平公正,是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谐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人类只有重建精神生态,树立生态意识,才能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最终实现人的精神和谐。正如金斯堡在《嚎叫》尾注中所梦想的:“神圣仁慈!恩惠!怜悯!信仰!神圣!我们的!肉体!苦难!宽容!/神圣那超自然的无边无际的睿智的灵魂的仁爱之心!”
注: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题目:寻求源于精神生态的和谐之美,编号:10XSK322。
参考文献:
[1]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2]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王奥玲,女,1978—,陕西乾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工作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李大艳,女,1981—,山西临汾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生态批评 《嚎叫》 精神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间,许多美国诗人开始摆脱传统,不再认为诗歌应该是客观的表述,而是以主观体现为主,并用松散的散文式韵律来呈现,而这种风格被称之为“自白式”。作为现代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T.S.Eliot的诗歌中就有了明显的自传痕迹,他以情感宣泄的方式来呈现战后人们的精神荒原。同为个人情感的宣泄,“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艾伦·金斯堡的诗歌沿袭了诗歌以个人经历为写作源泉,但却有了之后的生态自白式诗歌流派,如女性主义诗歌、生态诗歌等中所蕴含的生态关怀,并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像当代美国诗人Richard Hugo的作品中就建立了情感自白同环境关怀交融的独特画面:客体和自然环境交融的画面用来强调外在环境和内在情感之间的交织。总而言之,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同外在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一 生态批评与精神生态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批评理论,提倡把“生态学和生态学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它强调以工业文明和科技理性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对无限增长的欲望和经济文学发展模式的批判性反思,深切关怀人类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前景。早期生态环境批评青睐梭罗、华兹华斯这些浪漫自然主义作家对自然美的描绘和眷恋,也就是回归自然,让自然回归到人类的视野当中来;但随着生态批评前进的步伐,之后的生态批评越来越关注去真正为环境的改变和改善做一些事情。从20世纪90年代起,精神生态开始慢慢发展,并被定义为: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精神、思想和实践活动同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主义相关联的宗教交织交融。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中指出,“就现实的人的存在来说,人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同时,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生态的破坏自有多方面因素,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的先在破坏。90年代起,生态批评的关注焦点从对自然的回归最终转向了对当前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究和揭示,从简单的自然回归转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新的生态友好型的价值观的提出,转向了对人的精神危机的关注,去探讨人类精神与地球生态的相互作用,去关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和谐,以及精神生态主体的自我和谐。
生态批评家洛夫指出,“值得关注的文学作品当然并不一定非要具备环境正确性或环境公正性,甚至不必具有任何明显的环境内容;但是,有价值的解读可能性经常呈现于那些学生和批评家面前;他们选择了与文本的明显旨趣和原本旨趣格格不入的阅读方式,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关注转向了生物中心主义的批评关注”。虽然生态批评的目光一直以来都没有锁定金斯堡的代表作《嚎叫》,但是这部作品用感情激昂的惠特曼式的长句,用看似散漫无章的语言,用大胆直白的内容,写出了“垮掉的一代”的颓废,不仅是“失望和不满”的宣泄,还有“对抗一切关于性,宗教及美国生活方式的传统价值观,……要逃避到一种非传统的——群居的——生活方式”中去,这种对抗和不满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现代生活的反生态性和危机性。
二 《嚎叫》中的生态失衡
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 holism)认为,应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那么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而这一标准也适用于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嚎叫》中展现出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世界是失衡的、扭曲的、变态的,甚至是绝望的。
1 外在生态世界的失衡
在《嚎叫》的第一部分中,美国社会被表述成为一个“地狱”,在这个世界中没有温暖,没有亲情,没有和谐,没有生机和活力,那里只有“冷水公寓”,“骷髅般的窗玻璃”,“颤抖的乌云筑起无与伦比的死巷”,“灯光凄惨的动物园”,“夜色中孤寂的农场”,“空荡荡的健身房”,“巨大的肮脏电影院”,“肮脏的巴塞克河”,“带家具的幽暗房间”……在这样的社会中,“一连72小时驱车不停越过田野看看是你是我还是他发现了美景”,是那样的不可能。放眼四野已然发现不了自然的踪迹,如果有也只是被损害的面目全非,谁先发现一处自然美景都会变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自然和人之间不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美好画面,没有了惠特曼诗中以大地为父、海洋为母,愿作天地间一片草叶,与万物相亲相通的和谐画面,自然已然从人类的生活和文明中退场,被遗忘了。在这种不和谐的失衡状态下,我们的自然征服者们会是怎样的呢?美国哲学家保罗·泰勒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而当“一件事物,当它倾向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当的;反之,就是错误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界给予人类的报复,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恶化,不仅仅是“美景”的不复存在。在自然环境的日益癌变下,人类面临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在生态危机,那就是精神危机,即丧失了生存的意义,失去了对未来的信息,陷入了享乐至上、自我堕落的境地。
2 内在精神世界的失衡
当我们怀揣着祖辈们“人定胜天”、自然万物都是人类的附属物和佣人的信念,以征服者的姿态建立了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最终面临着“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的宿命。走入《嚎叫》呈现的世界中,在这里,“到处都是空虚,迷茫,和绝望”;在这里,人们空虚,“将自己拴在地铁就着安非他命从巴特里到布隆克斯基地作没有穷尽的旅行直到车轮和孩子的响声唤醒他们”,或“整夜沉浸于比克福德自助餐馆海底的灯光,漂游而出然后坐在寥落的福加基酒吧喝一下午马尿啤酒”、“一连交谈70个小时从公园到床上到酒吧到贝尔维医院到博物馆到布鲁克林大桥”;人们迷茫,“徘徊在夜半的铁路调车场不知去往何方,前行,依然摆不脱忧伤”,“跪倒在无望的教堂为彼此的解脱为光明和乳房而祈祷,只求灵魂得到暂时的启迪”;他们绝望,“饥饿孤独地漫游在休斯敦寻找爵士乐寻找性寻找羹汤”、“就着月光跳下防火梯跳下窗台跳下帝国大厦”。在现代生活中,有了高速运转的地铁,有了自助餐厅,有了酒吧,有了点唱机,有了高桥,有了帝国大厦,有了几个世纪之前人们无法想象的物质文明和工业文明,人们“沉湎于构造一种世俗的,物质的安全感,来代替已经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这样的一代人,整日因精神空虚而去摧残自己的身体:滥用药物,沉迷于酒色、歌舞,却把这种行为称作是“洗涤躯干”。对于他们来说,“人生万事恰如恶梦,肉体变石头沉重一如月球”,暗示着“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以及肉体经受的折磨,在“沉重”的肉体束缚中找不到精神的自由,从而揭露了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现代生活的反生态性,即建立在工业文明社会上的生活,却是一个精神失衡、社会丑恶、自然沦丧的非人性的异化社会。
三 路在何方?
那么,是什么“敲开了他们的头骨吃掉了他们的头脑和想象?”金斯堡的回答是:“水泥合金的怪物”。在金斯堡的眼中,代表美国文明的“Moloch”(摩洛克,据《圣经》记载,摩洛克是迦南的火神,人们对他的膜拜方式是:焚烧自己的孩子,作为赎罪的牺牲),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成为了“惩治人类的判官火神!”长着“纯粹的机器”脑袋,“十支大军”似的手指,“残食同类的发电机”的胸脯,“冒烟的坟墓”耳朵,身体中流淌着的是“钱财”血液,这些比喻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毫无人性、物欲横流、扼杀人才的丑陋的美国社会的形象。正是在这种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中,人类“在火神中疯狂!在火神中放荡!在火神中丧失爱情和男性!”成为了自己创造的文明(无视自然生态和谐,无视生态危机的文明)的牺牲品,出现了“异化”。也正是在“食人的摩洛克”这样的比喻中,金斯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态论所认为的生态难题,实质上就是社会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抑制生态灾难,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秩序和谐,应当从完善和变革社会体制和社会制度开始,从改变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价值观)入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良性的和谐循环。
因为创造了摩洛克这“水泥合金”的人,是人们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人类的精神,在历史发展中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有机体,处于历史上各种文明和文化的有机关联中。在现实性上,也都是人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机构成,是与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和价值形式构成活的机体。在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中,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甚至各种精神因素之间,都存在生态关联。”所以“当人们不再对自然怀有敬畏的感情,而将其视为征服、利用和占有的对象时,人的内部自然发生了不幸的‘异化’——理性与感性的、抽象和个别的、知觉和思维的、直觉和分析的分裂。”《嚎叫》诗中的文明异化,便是因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如喷气机、电脑、激光和电视等,带走了我们完整的人格。
综上所述,《嚎叫》中描写了20世纪工业文明高度发展下一个荒诞的、异化了的美国社会,在诗歌的第三部分,诗人选用了“Rockland”(纽约州罗克兰地区)为故事发生的地点,而“Rock”的单词释义为“摇晃”、“震惊”,还有“困境”的意思,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嚎叫》的主题。同时,在这个异化的无情的世界里生活着的是一群异化的人,作者叙说了他和朋友Carl Solomon(一位达达主义者和散文诗人。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虽经历了“人世生活的暴戾和污秽”——“谋杀”、“嘲弄”、“疾病”、“战争”、“无眠”——却仍寻求着灵魂的自由。他们是那样的歇斯底里,以至于被世人视为“疯子”。金斯堡的“嚎叫”,不仅仅是对内心精神绝望、迷茫、空虚的宣泄,是对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嘲弄,更是对“出路”的一种渴求,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路在何方?”整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包括大自然和人,而是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组成。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外在基质,精神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内在价值追求,社会生态则是生态文明的制度本源。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失衡和扭曲。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的人类社会,则是生态系统中最有能动性和破坏性并一手造成了当今的生态危机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子系统内部的关系和谐、公平公正,是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谐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人类只有重建精神生态,树立生态意识,才能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最终实现人的精神和谐。正如金斯堡在《嚎叫》尾注中所梦想的:“神圣仁慈!恩惠!怜悯!信仰!神圣!我们的!肉体!苦难!宽容!/神圣那超自然的无边无际的睿智的灵魂的仁爱之心!”
注: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题目:寻求源于精神生态的和谐之美,编号:10XSK322。
参考文献:
[1]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2]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王奥玲,女,1978—,陕西乾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工作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李大艳,女,1981—,山西临汾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咸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