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细想来,语文,是和禅意灵性有诸多相通之处的。就像鱼在水里静静地游,眼睛在鱼身上静静地游,心灵在人生的长河中静静地游,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一种空山新雨后的禅意心境,一种状如回归的文化自信。
王崧舟先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书本是书,不必妄自粉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雕琢。在课文中可以沉潜涵泳,在人文中更可以顿悟了然。那么如此诗意、幸福、自由的语文该如何开悟呢?也许,语文就要学点儿禅,任它书山学海,我有心莲一朵。通过渐修与顿悟、机锋与棒喝、自然与解脱的方式穿越迷雾,洞见智慧。
一、语文诵读:渐修的过程
漫步晨间的校园,我们渐渐听不到琅琅的书声了。朝阳升起的时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黑板上的几何符号、理化公式,以及学生的静默,偶或有几个学生拿着语文书也仅仅是为了完成背诵默写的任务。我想“疯狂英语”之流之所以能一扫“哑巴英语”的阴云,朗读与渐修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早晨就是用来读书的。不是任务性的背诵,而是纯粹的朗读,先秦诸子、楚辞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要追寻“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心境,不必拘泥于读书的形式,不必限制阅读的范围,只要在渐修,就会逐渐开悟。
某日,读了这样一个佛家故事,让我震颤不已: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禅的“开悟”不是从老师的教导中得到的,也不是从理性的分析中得到的。老师唯一的教导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必要时给予一些“暗示”。古来圣贤之所以体悟人生、成就理想,“时时勤拂拭”是必不可少的。书声琅琅,不绝于耳,这恐怕是语文课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别吧。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琅琅书声,亦可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当然,这种“渐修”的过程有很多种呈现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大声诵读、轻声吟哦,也可以是学生小组的比赛朗读、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是全班的齐读、配乐读、男女生读等,也可以是教师的范读。“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的主题。
二、课堂追问:棒喝的手段
语文,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语文教学的成功,不在于有没有多媒体和看似热闹纷繁而实则空洞的合作讨论,而在于你能否帮助学生领略文字的美妙;不在于学生能否在你的导演下成为出色的表演者,而在于你能否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不在于你是否有能力带领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进行神乎其神的遐想,而在于你能否俯下身去,伸出手来搭建几个不同的台阶,一级一级地把学生接引到你站立的那个高度,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禅宗面对学人,经常提出疑难问题,或用棒喝手段,猛击一掌、大喝一声,令其在情急之下,豁然开悟,由此,便形成了禅宗特有的“机锋”、“棒喝”等教学手段。禅宗棒喝的语言特点是含蓄、简短、形象、生动、运用自然、毫无矫作。这些引导觉悟的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幻化成睿智的追问手段则显得尤为可贵。笔者在执教贾平凹《月迹》时有如下的追问过程: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我们不妨一起先来吟诵几句。
师:那么,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又会出现在哪里呢?来,放开声音,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寻找:贾平凹笔下的月亮都跑到了哪些地方去了?
师: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同一轮明月,你感觉在贾平凹的笔下和古人的感觉一样吗?
师:孩子们,手捧酒杯,眼瞧月儿,你此刻的心情怎样?
师:好的,孩子们,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软软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看到月亮都是那么美丽的:李白看到的却是孤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看到的却是清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看到的却是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看到的却是惆怅——“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在感受文本,体会意境,比较古今咏月诗文异同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在品读的过程中去亲自体悟、亲自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每一句问话都透着禅机和诗意。当然,这种“追问”要体现一种分寸、一种火候,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绝不能变成“满堂问”。禅宗启示一个人时亦不是抛开客观事物,而是让他自己亲身去体验,发现真理的。
三、情景创设:机语的勘验
让语文教学学点儿禅,就要正确处理好“举象”、“造境”与“入情”的关系。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所谓造境,是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所承载的情感、情味、情怀。
比如在对《桃花源记》进行审美会意时,笔者进行了这样一段情景创设:
《实话实说——走进桃花源特别节目》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实話实说——走进桃花源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们,他们刚刚穿过时空隧道,从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来到了我们“实话实说”的节目现场,对于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主持人(指名交流):(1)请问,您在这儿生活了多长时间了?
(2)能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3)真是令人陶醉,请问我们村中年龄最大的长者你们是怎么到這儿来的?
(4)哪位朋友能对我们观众说说你们桃花源的风俗习惯吗?
(5)请问这么多年你们出去过吗?你们想不想出去,为什么?
(6)其他人呢,你们有些什么看法?(自由发言)
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学生除了对语言有所体悟之外,对内容更是作了一番美丽的遐想,因此,只有推窗问月,才会机趣盎然。通过“举象”、“造境”、“入情”的方式来使学生“会意”,这样就能很好地处理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怎一种禅意了得!
王崧舟先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书本是书,不必妄自粉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雕琢。在课文中可以沉潜涵泳,在人文中更可以顿悟了然。那么如此诗意、幸福、自由的语文该如何开悟呢?也许,语文就要学点儿禅,任它书山学海,我有心莲一朵。通过渐修与顿悟、机锋与棒喝、自然与解脱的方式穿越迷雾,洞见智慧。
一、语文诵读:渐修的过程
漫步晨间的校园,我们渐渐听不到琅琅的书声了。朝阳升起的时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黑板上的几何符号、理化公式,以及学生的静默,偶或有几个学生拿着语文书也仅仅是为了完成背诵默写的任务。我想“疯狂英语”之流之所以能一扫“哑巴英语”的阴云,朗读与渐修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早晨就是用来读书的。不是任务性的背诵,而是纯粹的朗读,先秦诸子、楚辞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要追寻“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心境,不必拘泥于读书的形式,不必限制阅读的范围,只要在渐修,就会逐渐开悟。
某日,读了这样一个佛家故事,让我震颤不已: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禅的“开悟”不是从老师的教导中得到的,也不是从理性的分析中得到的。老师唯一的教导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必要时给予一些“暗示”。古来圣贤之所以体悟人生、成就理想,“时时勤拂拭”是必不可少的。书声琅琅,不绝于耳,这恐怕是语文课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别吧。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琅琅书声,亦可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当然,这种“渐修”的过程有很多种呈现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大声诵读、轻声吟哦,也可以是学生小组的比赛朗读、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是全班的齐读、配乐读、男女生读等,也可以是教师的范读。“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的主题。
二、课堂追问:棒喝的手段
语文,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语文教学的成功,不在于有没有多媒体和看似热闹纷繁而实则空洞的合作讨论,而在于你能否帮助学生领略文字的美妙;不在于学生能否在你的导演下成为出色的表演者,而在于你能否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不在于你是否有能力带领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进行神乎其神的遐想,而在于你能否俯下身去,伸出手来搭建几个不同的台阶,一级一级地把学生接引到你站立的那个高度,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禅宗面对学人,经常提出疑难问题,或用棒喝手段,猛击一掌、大喝一声,令其在情急之下,豁然开悟,由此,便形成了禅宗特有的“机锋”、“棒喝”等教学手段。禅宗棒喝的语言特点是含蓄、简短、形象、生动、运用自然、毫无矫作。这些引导觉悟的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幻化成睿智的追问手段则显得尤为可贵。笔者在执教贾平凹《月迹》时有如下的追问过程: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我们不妨一起先来吟诵几句。
师:那么,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又会出现在哪里呢?来,放开声音,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寻找:贾平凹笔下的月亮都跑到了哪些地方去了?
师: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同一轮明月,你感觉在贾平凹的笔下和古人的感觉一样吗?
师:孩子们,手捧酒杯,眼瞧月儿,你此刻的心情怎样?
师:好的,孩子们,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软软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看到月亮都是那么美丽的:李白看到的却是孤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看到的却是清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看到的却是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看到的却是惆怅——“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在感受文本,体会意境,比较古今咏月诗文异同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在品读的过程中去亲自体悟、亲自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每一句问话都透着禅机和诗意。当然,这种“追问”要体现一种分寸、一种火候,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绝不能变成“满堂问”。禅宗启示一个人时亦不是抛开客观事物,而是让他自己亲身去体验,发现真理的。
三、情景创设:机语的勘验
让语文教学学点儿禅,就要正确处理好“举象”、“造境”与“入情”的关系。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所谓造境,是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所承载的情感、情味、情怀。
比如在对《桃花源记》进行审美会意时,笔者进行了这样一段情景创设:
《实话实说——走进桃花源特别节目》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实話实说——走进桃花源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们,他们刚刚穿过时空隧道,从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来到了我们“实话实说”的节目现场,对于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主持人(指名交流):(1)请问,您在这儿生活了多长时间了?
(2)能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3)真是令人陶醉,请问我们村中年龄最大的长者你们是怎么到這儿来的?
(4)哪位朋友能对我们观众说说你们桃花源的风俗习惯吗?
(5)请问这么多年你们出去过吗?你们想不想出去,为什么?
(6)其他人呢,你们有些什么看法?(自由发言)
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学生除了对语言有所体悟之外,对内容更是作了一番美丽的遐想,因此,只有推窗问月,才会机趣盎然。通过“举象”、“造境”、“入情”的方式来使学生“会意”,这样就能很好地处理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怎一种禅意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