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拓展延伸”这一课堂环节,常常被单一片面的难题探究垄断,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知识与方法后,大多无法从中获取应有的信心、拓宽视野、引发思考,相反还会被难题“吓倒”,不敢深入开展后续学习。本文就此提出了几个有效的“拓展延伸”方法,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数学课堂;拓展延伸;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20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常常被单一的难题探究代替,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被局限,这对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很不利。本文从几则实例出发,谈一谈设计“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不同方法。
一、体现核心素养,发展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经历实际问题、数学抽象、数学问题、解释实际的过程,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用数学问题解释实际问题这样的过程。同时发展的还要有应用意识,学生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反思问题。
以“反比例函数”这节概念课为例,本节课可以设置如下“拓展延伸”:对于反比例函数表达式y=20x,它还可以表示怎样的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呢?请你举例说明。
情境一:(行程问题)甲乙两地之间相距20km,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间y与速度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情境二:(销售问题)已知买某种水果共用20元,所买水果的数量y与单价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情境三:(面积问题)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0m2,长方形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情境四:(压强问题)某木板承受的压力为20N,该木板对地面的压强y与木板面积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
从渗透模型思想的角度设置“拓展延伸”的问题,有效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充分联系整个学段里学生常见的实际背景。与此类似的还有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分式等,都可以以此设问,巩固所学新知,发展应用意识。
二、体现数学文化,涵育数学素养
数学文化作为数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对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意义重大。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思想方法,轻数学文化、重解题分析,轻教育价值。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做数学”的不同方式等多维切入,让学生在有趣、有味、有蕴的拓展延伸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综合数学素养。
案例1 勾股定理 “拓展延伸”环节,请同学们观看小视频“数学史的大事件——勾股定理发展简史”,在视频中了解中国有记载的《周髀算经》中对勾股定理得记载与证明,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勾股定理的经过与典故,同时提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又有怎样的方法与故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案例2 黄金分割 认识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后,“拓展延伸”环节呈现了黄金分割的历史,黄金分割在摄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创作中的实例以及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人体美学中的应用,还包括鹦鹉螺壳的排列规律、夏天空调的人体最适宜温度、地球纬度的黄金地带、国歌的曲谱节奏划分等等。从自然到社会,处处可见黄金分割的影子。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之美,无比震撼。
案例3 实数 经历了数由“自然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不断扩充的过程,让学生真实感受数是应需要而生的。从远古人类的计数需要,到减法产生0,再到费马、欧拉、哥德马赫、陈景润等数学家们对数的痴迷研究,从分数、负数的引进,再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理数的存在,自然引发学生对实数以外的数(虚数、复数)的向往。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体会人类理性思维的伟大力量,对数学体系的系统性、严密性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感悟。
选择适当的课例,通过图片、动画、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史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增强课堂趣味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充实高效的课堂学习之后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几何学的发展历程与数学的简洁严谨之美,学习数学家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发挥数学学科育人的功效。
三、体现知识结构,培养整体观念
基于整体观的整体性教学,可以充分体现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教师应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思想方法等不同角度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长期渗透学生的全局意识、整体观都将得以提升。
案例 章节起始课“反比例函数”“拓展延伸”环节问题设置如下:认识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之后,你能说说接下来要研究什么内容吗?
生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生2:我认为还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师:你是怎么知道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的呢?
生3:反比例函数也是函数的一种,所以我们可以类比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来研究它。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经历了“认识一次函数的概念→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应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探究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这样的学习套路,我想反比例函数应该也是这样的研究方向。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反比例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它的研究一定符合函数的一般套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今天所学的反比例函数,把它归到已有的函数体系中,那么未来的学习就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纵观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式、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代数内容,四边形、圆、锐角三角函数等几何内容都可以以此拓展,数学思想方法也应保持整体一致性,学生在螺旋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将日益完善。
(作者单位:南京市竹山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关键词:数学课堂;拓展延伸;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20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常常被单一的难题探究代替,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被局限,这对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很不利。本文从几则实例出发,谈一谈设计“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不同方法。
一、体现核心素养,发展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经历实际问题、数学抽象、数学问题、解释实际的过程,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用数学问题解释实际问题这样的过程。同时发展的还要有应用意识,学生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反思问题。
以“反比例函数”这节概念课为例,本节课可以设置如下“拓展延伸”:对于反比例函数表达式y=20x,它还可以表示怎样的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呢?请你举例说明。
情境一:(行程问题)甲乙两地之间相距20km,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间y与速度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情境二:(销售问题)已知买某种水果共用20元,所买水果的数量y与单价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情境三:(面积问题)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0m2,长方形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情境四:(压强问题)某木板承受的压力为20N,该木板对地面的压强y与木板面积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20x;
……
从渗透模型思想的角度设置“拓展延伸”的问题,有效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充分联系整个学段里学生常见的实际背景。与此类似的还有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分式等,都可以以此设问,巩固所学新知,发展应用意识。
二、体现数学文化,涵育数学素养
数学文化作为数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对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意义重大。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思想方法,轻数学文化、重解题分析,轻教育价值。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做数学”的不同方式等多维切入,让学生在有趣、有味、有蕴的拓展延伸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综合数学素养。
案例1 勾股定理 “拓展延伸”环节,请同学们观看小视频“数学史的大事件——勾股定理发展简史”,在视频中了解中国有记载的《周髀算经》中对勾股定理得记载与证明,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勾股定理的经过与典故,同时提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又有怎样的方法与故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案例2 黄金分割 认识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后,“拓展延伸”环节呈现了黄金分割的历史,黄金分割在摄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创作中的实例以及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人体美学中的应用,还包括鹦鹉螺壳的排列规律、夏天空调的人体最适宜温度、地球纬度的黄金地带、国歌的曲谱节奏划分等等。从自然到社会,处处可见黄金分割的影子。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之美,无比震撼。
案例3 实数 经历了数由“自然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不断扩充的过程,让学生真实感受数是应需要而生的。从远古人类的计数需要,到减法产生0,再到费马、欧拉、哥德马赫、陈景润等数学家们对数的痴迷研究,从分数、负数的引进,再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理数的存在,自然引发学生对实数以外的数(虚数、复数)的向往。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体会人类理性思维的伟大力量,对数学体系的系统性、严密性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感悟。
选择适当的课例,通过图片、动画、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史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增强课堂趣味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充实高效的课堂学习之后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几何学的发展历程与数学的简洁严谨之美,学习数学家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发挥数学学科育人的功效。
三、体现知识结构,培养整体观念
基于整体观的整体性教学,可以充分体现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教师应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思想方法等不同角度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长期渗透学生的全局意识、整体观都将得以提升。
案例 章节起始课“反比例函数”“拓展延伸”环节问题设置如下:认识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之后,你能说说接下来要研究什么内容吗?
生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生2:我认为还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师:你是怎么知道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的呢?
生3:反比例函数也是函数的一种,所以我们可以类比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来研究它。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经历了“认识一次函数的概念→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应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探究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这样的学习套路,我想反比例函数应该也是这样的研究方向。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反比例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它的研究一定符合函数的一般套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今天所学的反比例函数,把它归到已有的函数体系中,那么未来的学习就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纵观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式、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代数内容,四边形、圆、锐角三角函数等几何内容都可以以此拓展,数学思想方法也应保持整体一致性,学生在螺旋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将日益完善。
(作者单位:南京市竹山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