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地协同创新,是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三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协同拟定教学内容、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专业人员与教师交流互访四个方面,构建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本科生导师制三个方面,提出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关键词:校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指出:“实施‘2011计划’,促进协同创新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因此,推进协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或者组织之间形成的分享机制。协同创新旨在转变高校科技生产方式,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
金融学专业的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要求较强,而随着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高端的金融人才,特别是懂得国际规则、能够跟国际机构竞争的人才比较缺乏。此外,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应当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金融学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和金融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教学科研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地方和企业也要求具有扎实金融学基础的创新型人才来服务社会,因此构建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探索现状
从目前的国内外同类工作来看,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高校和地方企业合作为主要方式、以高校之间教学科研交流为重要内容、以校内外双导师为培养形式,依托企业实践为载体,进行协同创新并进行人才训练和培养(陈雨露,2007;杨启斌等,2008)。麻省理工学院明确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其金融学专业不仅加强课外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间的活动、交流和研讨,形成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制;而且还与知名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组成合作创新平台,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和实战操作训练。在国内,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正方兴未艾,例如,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上海市政府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为平台成立了“协同创新金融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目标是深入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戰略发展、关键环节、路径选择、重大问题,向各级政府、一行三会等部门提出经过科学论证的发展战略、运作模式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金融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为国家和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和人才保障。与此同时,利用企业载体,使学生能够在摩根斯坦利等著名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山东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在2011、2012年也相继成立了高校之间金融学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校校协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
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仍主要沿袭了以往校外实践实习的传统方式,并不能真正使金融学专业学生从中获得创新启发、创新知识基础和创新素质提升。此外,传统的校外实习方式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于人才培养的主动精神,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素质和知识特征。因此,目前金融学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正逐渐朝着高校和地方企业、政府、高校之间进行实质性合作、交叉创新、问题导向与针对性协同参与的方式展开。例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都正尝试通过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与金融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利用金融、数学和行为科学等交叉课程体系教学为基础,在既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金融领域协同研究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学生大量时间深入企业实践和分析金融行业问题为主要方式,探索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效的金融学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必然要求金融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校交流协同创新和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金融人才培养全程,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贯穿协同创新培养的全过程。
三、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金融学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学校所在区域内的政府金融监督与管理部门(金融办、银证保监分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行业协会、重点金融企业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实训实践中心、实习创新基地,打造“三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体系”是指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体系;“三平台”是指公共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研究中心平台;“多模块”是指金融学专业及其研究分支与方向。“三体系”依托“三平台”来支撑,同时在“三体系”“三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多模块教学。其中,公共课平台及专业课平台用于支撑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用于支撑实践教学体系,而研究中心平台用于支撑创新教学体系。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树立以产学研参与实效为核心要素的人才质量评价观,建立高校、金融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评价重心由高校转向企业和社会。构建具有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色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和特色化,从注重知识积累向强调能力形成转变,将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素养和创新成果价值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四、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协同拟定教学内容
学校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协同拟订课程设置,确定教学内容,将金融企业需要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使课堂教学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缩短直至消除学校教育与金融企业运营的适应期。精心打造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应用。开设人文类、科技类、创新训练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等。把金融产品研发与创新的前沿趋势带进课堂,让学生萌生创新意识,激荡创新情感,培养创新精神。
以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设置专业选修课。合理确定各个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注重课程内容在逻辑与结构上的联系,避免重复与遺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通过人机互动、教学互动、演示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在组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
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设立专业实习基地,创新型金融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高校和金融企业共同制订。学校定期派出学生到实习基地从事金融业务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由金融机构指定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使大学生在多环节、多层次中有效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并积累较高的金融业务技能,为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通过开辟教学实习基地,可以有效地深入地理解社会需求,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学创新型人才。
通过强化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训练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创新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学校可以在现有的技术装备基础上,建立较为系统的金融学专业实验室,购买诸如投资、保险、银行业务等金融应用软件,将实验室建成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所、模拟保险业务操作、模拟期货交易所等多功能综合金融实验室,在模拟仿真环境下,充分发挥金融专业实验室的综合作用,提高学生金融学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与金融机构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课程设置、实习实训、能力评价以及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方案,协商择优选任授课教师,在金融机构设立现场教学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结合金融专业学科特点,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展第一课堂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同金融机构人员解决实际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与金融机构合作举办“模拟炒股大赛”“模拟炒汇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与金融专业学生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实行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争取金融行业支持,强化银校合作。一方面,以金融行业的热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观察和寻找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互动与沟通,多方争取金融行业的参与支持,争取主办和承办系列学术和赛事活动,激发大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巩固和拓展实习基地,通过到实务部门实习,使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发现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素材,探索研究金融领域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四)专业人员与教师交流互访
通过校地协同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业去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实际亟须解决的问题。鼓励教师到学校周围实业界和政府部门担任顾问甚至直接出来创业,而不是仅仅从事教学工作。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金融人才。
引智入校参与人才培养。坚持“引进来”,聘请金融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他们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引领效应。大力实施导师制,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同时邀请知名金融企业的管理者直接担任学生的毕业设计导师,建立专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构,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团队,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教师主动承担导师任务,融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思想于专业的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的实际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五、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一)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三类型、五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探究、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材建设。(2)校内实践创新体系。以校地共建研究中心为依托,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研、竞赛类立项和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型项目提供支撑,建构校内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3)校外平台扩展体系。校地协同建立政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
(二)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社团三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社团”三结合的创新技能训练。(1)创新实验。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载体,组织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外科研。通过导师提供选题,组织本科生在课外参与校地研究中心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及早进入学科前沿。(3)组建专业社团。金融专业学生可组成证券投资、理财协会、区域金融协会等社团,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专题调研。可以在校园内外开展诸如市场调研、案例分析、聘请企业家讲座等丰富的活动。
(三)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导师指导。(1)专业导师。在校期间,学生以小组(4~6人)形式由金融系分派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负责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业指导和非学业帮助等。(2)实习导师。专业实习实现“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专业导师兼任或其他老师担任,校外导师则由实习学校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金融机构业务骨干担任。学生在实习单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由校外导师进行考核评定,再由实习学校加以确认。(3)论文导师。实行师生“一对一双向自愿选择”和“一人一题”的办法,选题来源多样化,包括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选题、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选题、师生共同协商提出选题等。将部分学生直接输送到企业基地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突破惯例,对学生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即企业导师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为副导师,毕业设计课题和论文必须经过学生和导师共同选择认定,都来源于金融行业发展与金融企业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等.“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2]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K].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3JSJG133)与江南大学201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B201309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雷,男,1979年9月出生,管理学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周方召,男,1978年11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朱晋伟,男,1966年9月出生,管理学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
关键词:校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指出:“实施‘2011计划’,促进协同创新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因此,推进协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或者组织之间形成的分享机制。协同创新旨在转变高校科技生产方式,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
金融学专业的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要求较强,而随着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高端的金融人才,特别是懂得国际规则、能够跟国际机构竞争的人才比较缺乏。此外,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应当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金融学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和金融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教学科研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地方和企业也要求具有扎实金融学基础的创新型人才来服务社会,因此构建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探索现状
从目前的国内外同类工作来看,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高校和地方企业合作为主要方式、以高校之间教学科研交流为重要内容、以校内外双导师为培养形式,依托企业实践为载体,进行协同创新并进行人才训练和培养(陈雨露,2007;杨启斌等,2008)。麻省理工学院明确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其金融学专业不仅加强课外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间的活动、交流和研讨,形成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制;而且还与知名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组成合作创新平台,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和实战操作训练。在国内,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正方兴未艾,例如,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上海市政府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为平台成立了“协同创新金融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目标是深入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戰略发展、关键环节、路径选择、重大问题,向各级政府、一行三会等部门提出经过科学论证的发展战略、运作模式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金融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为国家和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和人才保障。与此同时,利用企业载体,使学生能够在摩根斯坦利等著名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山东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在2011、2012年也相继成立了高校之间金融学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校校协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
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仍主要沿袭了以往校外实践实习的传统方式,并不能真正使金融学专业学生从中获得创新启发、创新知识基础和创新素质提升。此外,传统的校外实习方式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于人才培养的主动精神,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素质和知识特征。因此,目前金融学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正逐渐朝着高校和地方企业、政府、高校之间进行实质性合作、交叉创新、问题导向与针对性协同参与的方式展开。例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都正尝试通过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与金融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利用金融、数学和行为科学等交叉课程体系教学为基础,在既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金融领域协同研究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学生大量时间深入企业实践和分析金融行业问题为主要方式,探索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效的金融学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必然要求金融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校交流协同创新和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金融人才培养全程,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贯穿协同创新培养的全过程。
三、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金融学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学校所在区域内的政府金融监督与管理部门(金融办、银证保监分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行业协会、重点金融企业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实训实践中心、实习创新基地,打造“三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体系”是指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体系;“三平台”是指公共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研究中心平台;“多模块”是指金融学专业及其研究分支与方向。“三体系”依托“三平台”来支撑,同时在“三体系”“三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多模块教学。其中,公共课平台及专业课平台用于支撑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用于支撑实践教学体系,而研究中心平台用于支撑创新教学体系。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树立以产学研参与实效为核心要素的人才质量评价观,建立高校、金融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评价重心由高校转向企业和社会。构建具有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色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和特色化,从注重知识积累向强调能力形成转变,将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素养和创新成果价值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四、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协同拟定教学内容
学校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协同拟订课程设置,确定教学内容,将金融企业需要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使课堂教学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缩短直至消除学校教育与金融企业运营的适应期。精心打造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应用。开设人文类、科技类、创新训练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等。把金融产品研发与创新的前沿趋势带进课堂,让学生萌生创新意识,激荡创新情感,培养创新精神。
以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设置专业选修课。合理确定各个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注重课程内容在逻辑与结构上的联系,避免重复与遺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通过人机互动、教学互动、演示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在组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
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设立专业实习基地,创新型金融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高校和金融企业共同制订。学校定期派出学生到实习基地从事金融业务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由金融机构指定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使大学生在多环节、多层次中有效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并积累较高的金融业务技能,为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通过开辟教学实习基地,可以有效地深入地理解社会需求,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学创新型人才。
通过强化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训练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创新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学校可以在现有的技术装备基础上,建立较为系统的金融学专业实验室,购买诸如投资、保险、银行业务等金融应用软件,将实验室建成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所、模拟保险业务操作、模拟期货交易所等多功能综合金融实验室,在模拟仿真环境下,充分发挥金融专业实验室的综合作用,提高学生金融学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与金融机构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课程设置、实习实训、能力评价以及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方案,协商择优选任授课教师,在金融机构设立现场教学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结合金融专业学科特点,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展第一课堂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同金融机构人员解决实际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与金融机构合作举办“模拟炒股大赛”“模拟炒汇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与金融专业学生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实行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争取金融行业支持,强化银校合作。一方面,以金融行业的热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观察和寻找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互动与沟通,多方争取金融行业的参与支持,争取主办和承办系列学术和赛事活动,激发大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巩固和拓展实习基地,通过到实务部门实习,使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发现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素材,探索研究金融领域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四)专业人员与教师交流互访
通过校地协同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业去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实际亟须解决的问题。鼓励教师到学校周围实业界和政府部门担任顾问甚至直接出来创业,而不是仅仅从事教学工作。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金融人才。
引智入校参与人才培养。坚持“引进来”,聘请金融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他们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引领效应。大力实施导师制,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同时邀请知名金融企业的管理者直接担任学生的毕业设计导师,建立专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构,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团队,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教师主动承担导师任务,融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思想于专业的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的实际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五、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一)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三类型、五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探究、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材建设。(2)校内实践创新体系。以校地共建研究中心为依托,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研、竞赛类立项和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型项目提供支撑,建构校内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3)校外平台扩展体系。校地协同建立政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
(二)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社团三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社团”三结合的创新技能训练。(1)创新实验。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载体,组织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外科研。通过导师提供选题,组织本科生在课外参与校地研究中心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及早进入学科前沿。(3)组建专业社团。金融专业学生可组成证券投资、理财协会、区域金融协会等社团,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专题调研。可以在校园内外开展诸如市场调研、案例分析、聘请企业家讲座等丰富的活动。
(三)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导师指导。(1)专业导师。在校期间,学生以小组(4~6人)形式由金融系分派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负责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业指导和非学业帮助等。(2)实习导师。专业实习实现“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专业导师兼任或其他老师担任,校外导师则由实习学校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金融机构业务骨干担任。学生在实习单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由校外导师进行考核评定,再由实习学校加以确认。(3)论文导师。实行师生“一对一双向自愿选择”和“一人一题”的办法,选题来源多样化,包括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选题、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选题、师生共同协商提出选题等。将部分学生直接输送到企业基地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突破惯例,对学生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即企业导师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为副导师,毕业设计课题和论文必须经过学生和导师共同选择认定,都来源于金融行业发展与金融企业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等.“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2]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K].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3JSJG133)与江南大学201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B201309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雷,男,1979年9月出生,管理学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周方召,男,1978年11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朱晋伟,男,1966年9月出生,管理学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