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视线(散文)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oud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姐打来电话说:“妈妈的眼睛现在已经看不见了,你啥时抽点时间领她到市里的医院看看?”听姐姐这么一说,我好一阵难过。由于忙着会计资格考试和照顾儿子上学,我已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母亲了。
  我的老家是一个偏僻而又落后的小山村,女孩子能上完小学就很不错了,像我能读完大学分配进城的,在那个年代真是寥若晨星。也许因为我在姐妹们中是最小的缘故吧,母亲特别疼我、爱我。在我初中毕业时,父亲曾想让我辍学,但目不识丁的母亲却坚持让我上学,她常常为耽误了姐姐们的学业而自责。母亲东挪西凑,终于为我攒够了学费。当我背着行囊告别山村的那个清晨,母亲站在房前一直望着我远去。在她眼里,女儿是一只金凤凰,一定会飞出山村,走向遥远的城市过崭新而精彩的生活。
  读书那几年,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我走了无数个来回。暑假、寒假、国庆、春节,只要学校放假的日子,我总要回到母亲身边,回家成了我的一门功课,而母亲在家门口等我回来的风景成了我永远的感动。
  记得那年中秋节是星期六,我提前告诉母亲说要回家过节,但等我放学赶到车站时,却错过了一日一趟开往我们镇上的汽车。最后我几经周折回到镇上时,天早已黑了,离家五里地的山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害怕极了。正在我急得要哭的时候,蓦地发现远处的小路上跚跚走来我的母亲。那一刻,一股热流涌上我的心头,我禁不住热泪纵横,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原来母亲在家门口没等到我,便一路迎我来了。
  在我到城里上学的第二年春天,母亲一场重感冒后,竟患上久治不愈的糖尿病,看着她渐渐枯瘦的面庞,被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我心如刀绞。但母亲却从未叫一声苦,她仍然起早贪黑,里里外外含辛茹苦地忙碌着,下地干活,为子女照看小孩。由于年龄和疾病的影响,母亲的白发逐日增多,视力日渐降低。
  我结婚生子那年,母亲做针线活已经很费力了,她知道我不会做针线,一个夏天的时间竟为外孙做了五套棉衣。她说自己的眼睛可能要看不见了,今后恐怕不能为他们做衣服了。看着那大大小小足够儿子穿到15岁的棉衣,我泪流满面,怎么也无法想象,可怜的母亲冒着酷暑,忍着病痛,一针一线为外孙做棉衣的情景。
  当白内障手术后的母亲从病床上坐起来时,眼科医生轻轻将蒙在她双眼上的纱布揭去,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又能看见你们了!”
  我知道,不管我是翩翩的凤凰还是落泊的游子,不管我是青春年少还是花容失却,不管我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我永远也走不出的是母亲关爱的视线。
其他文献
许多老年人喜爱各种各样的好花,例如梅花、玫瑰、兰花、桂花、菊花、牡丹、水仙、荷花、杜鹃等等,我也很喜爱这些好花。但我最喜爱的还是“迎春花”。  尽管中国产的“迎春花”在花卉中并不出色,是极普通而平凡不显眼的花。可是它从孕育至开放前后的艰苦奋斗的一系列作为,却充分显示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使我从中悟到了一些生命的真谛,进一步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生命才有真
期刊
忘掉年龄    “人不思老,老不将至”。心理不老,态度积极。乐观向上,洋洋得意。    忘掉怨恨    人生难免,碰碰磕磕。无怨无恨,心平气和。心理安宁,生活快乐。    忘掉悲痛    天灾人祸,失去亲人。老是悲痛,损害身心。自我解脱,振作精神。    忘掉气愤    气愤伤身,加快心跳。气血堵塞,血压升高。心胸开扩,自在逍遥。    忘掉忧愁    多愁善感,滋生疾病。容易患上,抑郁之症。不愁
期刊
有些事往往不是人们事先能预见的,原定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而没有想过的事后来却变成了自己全力以赴的事业。鲁迅和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但他们都没有成为医生,却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大作家、大文豪、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些和当医生的初衷真是相去甚远了。  王子东同志的绘画生涯,也是她始料未及的事。她的少年时代在川南重镇泸州渡过,青年时期考入了成都华西大学(现在的川大)的家政系,读的是当一个贤妻良母主
期刊
日本投降六十春,八年抗战记犹新。  民贫国弱受人欺,落后挨打教训深。  民族复兴莫忘本,永怀先烈育后人。  继承发展向前进,奋发图强慰忠魂。    纪念遵义会议七十周年  李冀峰    播州会议航舵转,胜利长征凯歌喧。  推倒三山人民乐,迎来盛世举国欢。  注:播州即现在的遵义。
期刊
主席讲话举世闻,“四个绝不”义凛然。  情真意切善意表,是非利害祸福阐。  “九二”共识台承认,平等协商弃前嫌。  台湾人民希望寄,祖国统一万年安。    贺“三八”老年妇女门球赛  冉砚农    “三八”妇女喜气扬,佘群挂帅上战场。  南征北战不惧苦,健康长寿百年享。
期刊
谒黔南人民抗日纪念碑  杜必成  山河壮丽烁南州,漫道雄关抗寇仇。  东北中原残弹在,西南陲域炮坑留。  坚贞国士刀枪勇,狼狈洋兵战地溜。  华夏儿孙须警惕,小泉常拜罪魁头!    诗二首  周毓修    七十晋八抒怀    风雨人生路曲长,回眸皓首激情扬。  江山挚爱抒慷慨,花月疏怀耻恋狂。  笔走龙蛇追剑器,诗吟梅雪沁心香。  骥当砺志时俱进,盛世弦歌颂夕阳。    春游东山莫厘峰    莫厘
期刊
“随遇而安”亦作“随寓而安”,旧版《辞海》对该词的解释含有贬义:“剥削阶级所提倡的一种消极处世的态度。处在各种环境中都要安然自得,满足现状。”后一句的解释,尚较贴近该词的本意,称其为“消极的处世态度”,不免有失偏颇,而将这种处世态度扣上“剥削阶级”的帽子,更是大失其当。  平时,不少人爱用“随遇而安”一词来批评他人或自嘲,以至使其成了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同义词。我年轻时,对此词并无深解,于活了一把
期刊
“石奇含天地,趣雅意隽永”。奇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是无声的诗,是不朽的画,它留给人间无尽的爱,难怪古今名人多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爱石、藏石成癖,把感情寄托在石头上,怡情明志,留下脍炙人口的趣闻。  诗人白居易是唐代最有名的石迷,他对收集石子很有兴趣,并以石为伴,他在《双石》诗中写道:“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又在《北窗竹石》中咏道:“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
期刊
母亲念过几年女子学校,粗识文字。她天资聪慧,记忆力较强,看书可以过目不忘,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可是,老宅堂屋里,总挂着一幅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字画。她说这句话很好,她很喜欢。因为她小时候,外公屋里也有这么一幅,这句话伴随了她一生。  老人家今年八十四岁了,劳碌了一辈子。如今腿脚尚且硬朗,腰不弯,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只是记性不行了。刚刚发生的事,转瞬间竟忘得一干二净。听着什么都
期刊
旅行    一天上午,天气晴朗;格林爷爷和他的孙儿杰克乘火车到城郊的风景区去旅行。杰克是第一次和爷爷乘火车到郊外旅行,他高兴得又蹦又跳,不断地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  “杰克,你不能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呀!”爷爷说,“乘火车,要注意安全。”爷爷复讲了好几遍,调皮的孙儿还是不听,仍不断地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爷爷气急了,猛地将杰克的帽子摘下来,偷偷放到座位下。  “唉呀,爷爷,我的帽子到哪儿去了?”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