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瞬间 精彩无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中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如行云流水,活动设计似随意却又暗藏玄机,适时巧妙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科学探究的殿堂,不经意间耳边响起的铃声让人很是遗憾……多少次,我期待着孩子们能有一些“精彩的亮点”发生,梦想着自己也能像大师一样轻松的驾驭课堂,通过自己的智力魔棒让每个孩子点石成金。可是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如既往地平静,丝毫荡漾不起任何有价值的涟漪。直到有一次,我才赫然体会到精彩其实就在身边,只是我没有捕捉到这个美丽的瞬间。
  那是一节《三角形内角和》的新授课,我刚揭示课题,“快嘴”郑仁杰就大声嚷嚷:“180度呗,早知道了,我还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呢。”“呵,那老师要考考你,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向班上的同学说说吗?”我面含微笑,但心里头对孩子这种卖弄的表现很没好感。
  “好呀。”孩子无比兴奋地走上讲台,大声地讲到:“昨晚上,妈妈教我了。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当然就是180度了噢。大家不信的话,我可以拼给大家看看。”说着孩子就在黑板上有板有眼地演示了起来。嘿,这小子还真是落落大方,自信满满。正准备请他上位,孩子却意犹未尽,神采奕奕地冲我说道:“老师,我还没介绍四边形的内角和呢?”
  “今天,我们只讲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相信每一个虚心好学的同学以后也能自己研究出来。今天我们不讲这些。”为了不再浪费时间,我收回了课堂的主动权。
  孩子沮丧地走回座位一言不发,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兴奋。直到下课我把孩子喊到跟前,准备继续谈谈时,孩子很不情愿地向我解释:“老师,我妈妈让我在课堂上讲讲我的发现。她还说你一定会表扬我呢!可是……”
  “哦?为什么呢?你有什么发现吗?”我开始咀嚼孩子所说的话。
  原来孩子昨晚预习新课时,发现书上只是介绍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其他学过的图形都没介绍,就缠着妈妈问,妈妈让他自己想办法。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2种方法。一种象书上那样把四个角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360度的周角。第二种是把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下来,可以剪成2个三角形,就是2个180度,也就是360度。
  孩子诚恳的态度,清晰的讲解,让我深深惭愧。这是一个多聪明、多爱动脑的孩子啊!而我不但没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还不分青红皂白“乱扣帽”!
  “哦,看样子,老师今天的确错了。你讲的非常好!你能把你的研究继续下去吗?看看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它们的内角和又是多少?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明天数学课老师再请你讲一讲,好吗?”“好的。”笑容重新绽放在孩子的脸上。
  第二天数学课,孩子像个小老师一样把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度娓娓到来,让我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发现。
  事情虽然已过去好久了,但这个“意外”一直驻留在我的心里,像冬日的阳光一样美丽而温暖,时刻提醒着我:
  1、抓住挈机,让学生个性飞扬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教学是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影响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课堂上也常见学生的自言自语,小声嘀咕,其间不乏有价值的数学猜想,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意识到这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好契机,这时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介入课堂,放大亮点,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充分肯定学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其次,学会耐心等待,鼓励学生自由畅想,课堂上出现了非预设的生成。为避免教师急于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价,挫伤学生的自尊或把学生引入误区,我们要延迟评价判断,先听听学生的想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真实想法。这样做,一方面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2、树立课堂资源意识
  树立课堂资源意识就是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即将课堂教学中“暴出”的意外情况,看成是能利用的教学契机。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突发的“节外生枝”乍看似乎完全属毫无用处的奇思怪想。但当我们真正去关注它、研究它时,却会发现这些“节外生枝”中也不乏隐藏着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资源,这或许就是成就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因此,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意外”时,不管是什么观点、看法、内容,教师都要树立“可能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的意识。惟有如此,才会去正确对待、巧妙处理,换回精彩的收获。
  3、善待课堂意外
  新理念不是提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吗?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当然包括例子中的这个孩子。其实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伴之而来了学生的某种隐性的心理需要。关注、体察让意外的细节变得富有灵性,充溢着智慧和人文的关怀。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宽容的心来善待孩子的失误和过错,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真正关怀和尊重!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实实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外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因此,写下这个故事希望自己或别人从我的个案中吸取经验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其他文献
自主性游戏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离不开保育,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即“健康”。具体包含三方面的价值追求:一是有向往、愉悦的内心体验:被精致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材料深深吸引,表现出喜爱感和向往感;二是有自由自主的活动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愉快地交往和交流,有成功感和满足感;三是有留恋和期待游戏活动的美好情感,既对这一次的游戏活动充满留恋,又对下一次的游戏满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师本”教育理念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生本”理念。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
在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占据很大比重,是展现中火灿烂文明的瑰宝。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将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由此可见学习股市的重要性。经常背诵古诗,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想象力、陶冶性情、修身养性,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并且学习古诗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怎样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应重点研究的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只有不断提出引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数学才能得以发展。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暴露学生的思考过程,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植树问题)  教师首先出示尝试题:  有9棵树排成一行,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头和尾都不放花,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  教师放手让让学生自主探索。许多学生通过画图和
前一阶段看了两位教师用迥然不同的风格上《摆》这课的课堂实录,一个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上指导事无巨细,帮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连计时这样的活动都帮学生完成了,使得学生的探究几乎没有思维含量,仅仅只要进行下记数,探究成了一句空话;另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实验完全放手,几乎没有指导,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方向性不强,造成了随意实验、盲目实验,实验活动几乎就成了“玩实验器材”,实验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
2011版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动态,让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语文课堂教学流光溢彩!  一、尊重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  如我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的《烟台的海》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出示烟台的海的四季美景图片)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它们配解说词吗?你可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凭借其快捷、便宜、先进、大量的优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走入了课堂。网络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主动的信息追求,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探讨、辩论及总结的过程;改变了书本学习的被动、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因此,在不断发展学生探究、自学能力的今天,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一、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课前激发收集信息的兴趣。例如《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学目标:  在科学概念方面: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够通过实验的
浙江省杭州市某小学曾开展了一场名为“一个鸡蛋”的德育活动。该活动通过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枚鸡蛋,以让学生保护好该“幼小的生命”为主题,让学生们通过这一活动,学会关爱,通过对同伴保护鸡蛋的一些行为的了解,学会理解,将鸡蛋升华为“幼小的生命”,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的热爱。该活动,在德育教育方面,可谓一举多得。这一活动,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为何不能在幼儿园也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自身的体验中获得一些感悟,起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补白是按照文章作者的写作体系进行二次创作,是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经验和体悟的反映。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留有“空白”的,“补白” 能促进学习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补白,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能把自己独特的话语说出来或写出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题目补白,明朗含义  如《詹天佑》题目补白片断: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詹天佑》,如果让你在题目前面加一些词句你会说( )的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