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沸沸扬扬的“皮蛋风波”总算告一段落,有专家通过这次风波撰文说:“食物史是一部人类慢慢消除偏见和误会的历史,是一部逐渐探索求同存异的历史。”
西方人说皮蛋(我国北方多叫做松花蛋)“就像是魔鬼煮蛋给我吃”,有那么严重吗?大肚能容,宽恕他们的无知吧。皮蛋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呢。晚清名医、浙江人王士雄在他的食养名著《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民间常用它来治疗咽喉痛和声音嘶哑、便秘等。
在中国历史上,名人卖皮蛋且卖出名气的,大概非陈立夫莫属。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一生追随蒋介石,家世显赫。但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因为内斗,被蒋介石赶到美国。无奈,为谋生,陈立夫先养鸡,后来又根据家中祖传的一个做皮蛋的秘方,做开了皮蛋买卖。据说,陈立夫按秘方做出的皮蛋,好吃又好看,一时间,在美国的华侨中小有名气,被称作“陈立夫皮蛋”,着实大赚了一笔。
有人说,皮蛋可能是由北魏人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的咸鸭蛋演化而来——鸭蛋浸泡在盐水中腌一个月,就可以煮熟佐餐或下酒吃了。
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皮蛋,真正明确记载皮蛋的最早的书籍,可能就是成书于明孝宗十七年(1504年)的《竹屿山房杂部》了。这是一部杂陈众品,包括古器、书画、花木、禽鱼等内容的古书。
在这部书里,把皮蛋称作“混沌子”,说,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
稍晚至明末,崇祯六年(1633年)版的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栗炭灰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三日一翻,共三翻,封藏一月即成。”这个制法说得要比前者精确多了。
接下来,随着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皮蛋的制法就更加精确了。诸如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李化楠的《醒园录》、曾懿的《中馈录》、陶仕成《调燮类编》等书中,对制作皮蛋过程中的各注意事项都有了明确的说明,制作与今天已经基本无异了。
皮蛋的制作工艺基本成熟之后,便开始向外流传了。至于具体何时流传到外国的,虽不甚清楚,但估计最晚不会超过晚晴。
冯自由先生著的《革命逸史》一书中,就讲到了一个日本教师偷皮蛋的故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开始派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由于最初的留学生大多毫无日语基础,日本文部省就特设了一个日华学校,专为中国留学生补习语言。
有个留学生带去数十枚皮蛋,以备日常佐餐。一开始,日本教师不知道皮蛋是什么东西,再三询问,留学生告诉他说是食物,可以吃的。日本教师品尝过后,觉得很好吃。不料想,几天后,皮蛋突然间竟然被盗走一多半,几经探寻,才知道是被那个日本教师偷走吃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皮蛋的外传至少在光绪年间就开始了。稍后的1928年,还有一位名叫刘先登的湖北军医在日本留学期间,凭借一篇名为《皮蛋的研究》的论文,获得了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小小的皮蛋,还在前苏联挑选首任驻华大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即决定与中国建交,但在挑选首任驻华大使时,却一时无法确认最佳人选。午餐时,有人建议上道中国菜,当打开一个箱子后,看着箱子里一个个的“泥蛋子”,包括厨师在内的所有人都傻了眼——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吃啊?
这时,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走了过来,他二话不说,挽起袖子进了厨房,很快就把这些“泥蛋子”搞定。端上桌大家一看,呵,蛮漂亮的嘛,尝了尝,起初不太习惯,慢慢品味,感觉回味无穷,于是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罗申是个中国通,连这么复杂的菜都会做,到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于是,罗申就成了首任驻华大使的不二人选。
那几个“泥蛋子”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皮蛋,这对于曾在中国待过多年的罗申来说,自然不会陌生。小小的“泥蛋子”竟帮助他成为首任驻华大使,这大概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细节决定命运”吧。
西方人说皮蛋(我国北方多叫做松花蛋)“就像是魔鬼煮蛋给我吃”,有那么严重吗?大肚能容,宽恕他们的无知吧。皮蛋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呢。晚清名医、浙江人王士雄在他的食养名著《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民间常用它来治疗咽喉痛和声音嘶哑、便秘等。
在中国历史上,名人卖皮蛋且卖出名气的,大概非陈立夫莫属。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一生追随蒋介石,家世显赫。但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因为内斗,被蒋介石赶到美国。无奈,为谋生,陈立夫先养鸡,后来又根据家中祖传的一个做皮蛋的秘方,做开了皮蛋买卖。据说,陈立夫按秘方做出的皮蛋,好吃又好看,一时间,在美国的华侨中小有名气,被称作“陈立夫皮蛋”,着实大赚了一笔。
有人说,皮蛋可能是由北魏人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的咸鸭蛋演化而来——鸭蛋浸泡在盐水中腌一个月,就可以煮熟佐餐或下酒吃了。
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皮蛋,真正明确记载皮蛋的最早的书籍,可能就是成书于明孝宗十七年(1504年)的《竹屿山房杂部》了。这是一部杂陈众品,包括古器、书画、花木、禽鱼等内容的古书。
在这部书里,把皮蛋称作“混沌子”,说,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
稍晚至明末,崇祯六年(1633年)版的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栗炭灰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三日一翻,共三翻,封藏一月即成。”这个制法说得要比前者精确多了。
接下来,随着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皮蛋的制法就更加精确了。诸如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李化楠的《醒园录》、曾懿的《中馈录》、陶仕成《调燮类编》等书中,对制作皮蛋过程中的各注意事项都有了明确的说明,制作与今天已经基本无异了。
皮蛋的制作工艺基本成熟之后,便开始向外流传了。至于具体何时流传到外国的,虽不甚清楚,但估计最晚不会超过晚晴。
冯自由先生著的《革命逸史》一书中,就讲到了一个日本教师偷皮蛋的故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开始派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由于最初的留学生大多毫无日语基础,日本文部省就特设了一个日华学校,专为中国留学生补习语言。
有个留学生带去数十枚皮蛋,以备日常佐餐。一开始,日本教师不知道皮蛋是什么东西,再三询问,留学生告诉他说是食物,可以吃的。日本教师品尝过后,觉得很好吃。不料想,几天后,皮蛋突然间竟然被盗走一多半,几经探寻,才知道是被那个日本教师偷走吃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皮蛋的外传至少在光绪年间就开始了。稍后的1928年,还有一位名叫刘先登的湖北军医在日本留学期间,凭借一篇名为《皮蛋的研究》的论文,获得了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小小的皮蛋,还在前苏联挑选首任驻华大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即决定与中国建交,但在挑选首任驻华大使时,却一时无法确认最佳人选。午餐时,有人建议上道中国菜,当打开一个箱子后,看着箱子里一个个的“泥蛋子”,包括厨师在内的所有人都傻了眼——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吃啊?
这时,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走了过来,他二话不说,挽起袖子进了厨房,很快就把这些“泥蛋子”搞定。端上桌大家一看,呵,蛮漂亮的嘛,尝了尝,起初不太习惯,慢慢品味,感觉回味无穷,于是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罗申是个中国通,连这么复杂的菜都会做,到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于是,罗申就成了首任驻华大使的不二人选。
那几个“泥蛋子”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皮蛋,这对于曾在中国待过多年的罗申来说,自然不会陌生。小小的“泥蛋子”竟帮助他成为首任驻华大使,这大概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细节决定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