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少年肥胖症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增加,加上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使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为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状况,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现将我校学生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肥胖症 危害性 因素 体育运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困扰我国多年的学生低体重与营养不良等学生健康问题开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肥胖和不当减肥等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校四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45份,收回有效问卷1032份,占总数的98.8%。其中男生564人,超重人数75,占13.3%,肥胖人数36人,占6.4%。女生468人,超重人数55人,占11.8%,肥胖人数24人,占5.2%。我对调查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测量,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超重、肥胖状况,即体重超过同等身高标准体重的11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
  二、研究成果与分析
  1、影响肥胖症状的因素
  儿童少年时期发生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学生吃得多、运动少、体内脂肪堆积造成的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的肥胖。单纯性肥胖受遗传因素、社会观念、进食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环境因素:营养过剩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最重要的原因,吃进去的食物过多,致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运动,那么,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儿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
  2、肥胖症状的危害
  通过了解,肥胖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很多超重儿童不敢和其他们小伙伴一起玩耍,甚至有的不敢出去上学、不敢走出家门,对儿童的心理、精神方面造成了较大影响。因为行动迟缓、外形肥胖,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显得笨拙,会由此成为被讥笑、讥讽的对象,导致精神压抑,产生自卑,久而久之会使小孩的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远离集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并容易出现扁平足、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由于肥胖,约20%的超重儿童血压高于正常值,半数以上的儿童具有高血脂,久之可出现脂肪肝及动脉硬化。上述疾病的存在,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儿童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加上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缺氧、嗜睡、精神萎靡,形成呼吸窘迫综合症,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影响,以致智商低于同龄人。另外,肥胖儿童易发生疲劳及嗜睡、精神不易集中等,所以学习成绩下降。
  3、肥胖症状的成因
  吃入的食物会转化为供人体生命活动(如维持体温、心跳等)和运动的能量。当摄入的能量相当于人体所耗去的能量时,称为能量平衡,这时脂肪、糖等能量物质在储存的细胞中进和出成动态平衡,没有多余的积存。如果摄入的多于活动用去的,细胞代谢就成正态平衡,即新进入细胞的营养物质多于动员出来用掉的,多余的能量就储存在细胞内。体内糖原的储存是有限的。多数的能量是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的脂库——脂肪细胞内,以备后用。脂肪细胞遍布全身组织间和细胞间,其体积可成倍地增大,存入越多,人就越胖。有不少人明知饱了还要贪吃,这是得肥胖症极重要的原因。特别是不懂得身体的营养需要,一味多食高热量食品,而不吃热量低、含维生素量高的蔬菜,这样既浪费了食物,又危害了自己的健康,是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必须纠正。
  尽管引起肥胖有饮食、遗传、运动、环境、精神,甚至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因素,但就单纯性肥胖来讲,体内能量积存的多少总是取决于一进、一出这两头。因此饮食过量与活动过少是直接而可控制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中运动则是一个能动因素,它的改变可使其它因素都得以改善或更恶化。
  三、结论与建议
  肥胖发生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转变所致,因此改变肥胖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首先要认识肥胖的危害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量适中,不过饱,为了增加饱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少吃糖果、点心等甜食,少吃油腻食物,吃饭要细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睡眠时间不要过多,饭后不要马上看书或看电视,晚饭与上床睡觉之间最好有3小时的间隔。如果已发胖,千万不要强行采取饥饿疗法或减肥药物来降低体重,这样会影响青春期正常发育甚至发生青春期厌食症。应该及时进行饮食成分的调整,如减少主食,限制吃肥肉、奶油、精制糕点、糖果;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要指导家长制定合理食谱,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需要量,结合个体情况制定可行的儿童青少年食谱,特别是晚餐不要太丰盛。一般学生白天活动量相对较大,体能消耗多,晚上活动量明显减少,而机体合成代谢却较旺盛,如果吃得过多,势必导致能量过剩、脂肪合成增加并在体内积聚。所以一日三餐科学的能量分配还是应遵循通常所说的“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的原则。
其他文献
买文具  设计意图  小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本节课是让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学生熟悉的“买文具”的情境,使学生较直观地通过标价牌直接接触小数,感受到小数就在生活中,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小数,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小数概念,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依次学会认、写简单的小数。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期刊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完成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的操练变成了灵活应用的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动力,从而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的互动性体现了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具
期刊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如何在高中英语教的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得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制定计划。要学习好
期刊
众所周知,大部分初中學生已在小学阶段有了英语学习经历,对英语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和感觉。在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如何继续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初中英语老师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探索了几种创新性的做法。  初中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英语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没有体验到英语学习的魅力,反而感受到的是枯燥和无味,因此吸引他们的兴趣是初中一年级教学的当务之急,否则,在初中三年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考试,而忽视了能力;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读、寫语言交际
期刊
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及数量不同,知识的储备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  正是有了这种急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在课堂上和自己的小伙伴在一起学习时,那些性格外向的孩子,爱举手抢答问题,爱争论问题,想表明自己爱学、思维敏捷、有能力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四会”能力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钱歌川说过,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阶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初中阶段,我们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注重在传授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技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技能 培养 提高    一、引言  理解是阅读的目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阅读
期刊
我校是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我们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温馨校园。学校文化建设注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三性”统一,做到了无土不绿、无地不用、无处不美,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凸现了学校的办学优势。    一、更新理念,科学规划,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争创文明校园,既是实现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要求,
期刊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核心的“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儿童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美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时,如何教与学?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在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征,正是这些鲜明的特征,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既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教学空间,又对实践者、参与者、评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们来说,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个难题:研究什么?怎么有效研究?怎样完整可行地操作课堂和教学?一番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