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自学方法,才能自主地进行自学活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本人在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索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可以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主权,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自主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效经验。
一、鼓励提问,提倡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疑问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获取新知的动力。此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现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中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勤于动脑、发现问题,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质疑解难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为学生将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如在教学《七颗钻石》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姑娘的水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变化?最后七颗钻石为什么都升到天空中而不给小女孩留下?”我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探求答案。这种问题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思维并迸出思维的火花,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内容时,教师提问学生如果当时没有雾的出现,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划会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假如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的计划结果会怎样?这类问题的提出,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异向思维,促进他们进行灵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实现思维质量的提高。
二、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
产生疑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开始,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精彩回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教育学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实际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阅读文章,随着教师的问题研究文章”,而应该激发学生自我思维的火花,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太阳》一文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查阅和研读文章,不仅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形态、大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也大量拓展了相关的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一般的自学程序:初读,查阅字典学习新词、了解文章大意;细读,整理文章思路;精读,突破重点难点;回读,体会思想感情;反馈,独立进行课后练习。这一自学程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自学程序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感悟和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而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可见,语文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自主体验,就必须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学生根据自学程序进行学习,首先初读,解决生字与生词,调理通顺后再进行细读,并联想画面,猜测诗意,然后精读,抓住诗中重点,感悟诗情,最后熟读,能背诵出来,并积累好句,做到心中有诗,随时都能拿出来用。学生通过这一步骤,则能达到熟读精读,感悟至深的目的。再如:开展环境调查、模拟采访、社会采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动手动脑、用心体验。适当的增加语文活动课,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用其作为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自主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搭建起构建知识与养成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勇气的桥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文素养。当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拓展自主性学习的领域,探索多种自主性学习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可以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主权,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自主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效经验。
一、鼓励提问,提倡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疑问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获取新知的动力。此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现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中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勤于动脑、发现问题,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质疑解难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为学生将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如在教学《七颗钻石》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姑娘的水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变化?最后七颗钻石为什么都升到天空中而不给小女孩留下?”我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探求答案。这种问题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思维并迸出思维的火花,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内容时,教师提问学生如果当时没有雾的出现,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划会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假如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的计划结果会怎样?这类问题的提出,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异向思维,促进他们进行灵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实现思维质量的提高。
二、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
产生疑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开始,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精彩回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教育学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实际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阅读文章,随着教师的问题研究文章”,而应该激发学生自我思维的火花,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太阳》一文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查阅和研读文章,不仅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形态、大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也大量拓展了相关的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一般的自学程序:初读,查阅字典学习新词、了解文章大意;细读,整理文章思路;精读,突破重点难点;回读,体会思想感情;反馈,独立进行课后练习。这一自学程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自学程序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感悟和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而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可见,语文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自主体验,就必须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学生根据自学程序进行学习,首先初读,解决生字与生词,调理通顺后再进行细读,并联想画面,猜测诗意,然后精读,抓住诗中重点,感悟诗情,最后熟读,能背诵出来,并积累好句,做到心中有诗,随时都能拿出来用。学生通过这一步骤,则能达到熟读精读,感悟至深的目的。再如:开展环境调查、模拟采访、社会采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动手动脑、用心体验。适当的增加语文活动课,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用其作为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自主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搭建起构建知识与养成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勇气的桥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文素养。当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拓展自主性学习的领域,探索多种自主性学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