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型人才由于具有比一般人更强的创新特质已经成为现在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首先从创新型人才概念界定、创新型人才培育现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策略四个方面对国内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其次根据文献梳理内容提出当前关于创新型研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创新 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经济一体化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人才不仅成为了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力量。创新型人才凭借着比一般人优越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世界的重要战略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在不断更新创新理念和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力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逐渐陈给了高校间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了解当前阶段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现状,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不仅可以丰富理论内容,对于实践价值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创新型人才概念界定
张辉、焦岚(2012)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当是那些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具备健全的人格等素質、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人才,他们在个性、好奇心、观察力、思维、意志等方面要普通人更有优势。王星、郭晓(2015)等认 为创新型人才不仅具有相应的思维、个性动机、知识以及能力等素质,而且能取得创新成果。杨玉娥(2018)所谓创新型人才,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一般会表现出好奇、开放、灵活的个性,具有想象力丰富且富于冒险精神、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等特征。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现状
董晓芳、赵守国(2018)提到当前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有:首先,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较少;其次,创新型人才质量堪忧,创新度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王晓燕(2017)指出传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实践环节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韩明华(2018)提出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现状:首先,创新文化氛围有待加强;其次,缺乏创新型师资队伍目前;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第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第五,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不足。冯娟(2017)发现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第一,高校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第二,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没有完全转变;第三,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不科学不完善。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陈恒(2018)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依托高等学校模式;第二种是依托项目模式;第三种是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第四种是区域合作模式,刘德光(2014)在文章中提到了四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组织模式。第一种是校内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种是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第三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模式;第四种是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模式。韩明华(2018)在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上结合我国具体培养现状,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归纳为三种模式:“交互式”人才培养;“共建式”人才培养;“虚拟式”人才培养。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冯娟(2017)提出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个性发展;革新教育质量;构建创新队伍;全方位培养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教育改革。陈恒(2018)提出培养产学研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式教育;其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第三应当立足合作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人才。刘玉荣(2018)认为基于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改革高等教育体制,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第二,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加强科教融合,对创新人才培养形成高效的支持体系;第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多渠道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五,改善创新文化的环境,培育创新人才所需的优秀品质。
六、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都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我国创新人才教育虽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同样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现有大部分研究内容没有强调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特点分析借鉴不够。第二,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成功均采用定性研究,使用定量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在定量研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七、结语
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不能只停留在对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上的变革,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的师资队伍,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更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同时,我们应当积极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坚持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深入贯彻因材施教,按照“打通基础、灵活方向、突出个性、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星,郭晓,付杨林.基于创新型人才阶段性素质特征的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3)
[2]杨玉娥.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4)
[3]董晓芳,赵守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科 学 管 理 研 究:2017(01)
[4]王晓燕,李博文.校企协同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7(03)
[5]刘玉荣,张进,韩涛 ,李璐,王锦标 ,张铁军.基于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 教 学 刊:2018(06)
[6]韩明华,吉艳平.产学研协同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
[7]冯娟.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06)
[8]陈 恒,初国刚,侯 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01)
关键词:创新 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经济一体化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人才不仅成为了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力量。创新型人才凭借着比一般人优越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世界的重要战略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在不断更新创新理念和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力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逐渐陈给了高校间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了解当前阶段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现状,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不仅可以丰富理论内容,对于实践价值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创新型人才概念界定
张辉、焦岚(2012)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当是那些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具备健全的人格等素質、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人才,他们在个性、好奇心、观察力、思维、意志等方面要普通人更有优势。王星、郭晓(2015)等认 为创新型人才不仅具有相应的思维、个性动机、知识以及能力等素质,而且能取得创新成果。杨玉娥(2018)所谓创新型人才,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一般会表现出好奇、开放、灵活的个性,具有想象力丰富且富于冒险精神、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等特征。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现状
董晓芳、赵守国(2018)提到当前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有:首先,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较少;其次,创新型人才质量堪忧,创新度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王晓燕(2017)指出传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实践环节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韩明华(2018)提出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现状:首先,创新文化氛围有待加强;其次,缺乏创新型师资队伍目前;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第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第五,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不足。冯娟(2017)发现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第一,高校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第二,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没有完全转变;第三,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不科学不完善。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陈恒(2018)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依托高等学校模式;第二种是依托项目模式;第三种是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第四种是区域合作模式,刘德光(2014)在文章中提到了四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组织模式。第一种是校内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种是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第三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模式;第四种是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模式。韩明华(2018)在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上结合我国具体培养现状,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归纳为三种模式:“交互式”人才培养;“共建式”人才培养;“虚拟式”人才培养。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冯娟(2017)提出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个性发展;革新教育质量;构建创新队伍;全方位培养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教育改革。陈恒(2018)提出培养产学研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式教育;其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第三应当立足合作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人才。刘玉荣(2018)认为基于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改革高等教育体制,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第二,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加强科教融合,对创新人才培养形成高效的支持体系;第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多渠道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五,改善创新文化的环境,培育创新人才所需的优秀品质。
六、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都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我国创新人才教育虽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同样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现有大部分研究内容没有强调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特点分析借鉴不够。第二,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成功均采用定性研究,使用定量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在定量研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七、结语
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不能只停留在对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上的变革,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的师资队伍,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更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同时,我们应当积极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坚持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深入贯彻因材施教,按照“打通基础、灵活方向、突出个性、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星,郭晓,付杨林.基于创新型人才阶段性素质特征的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3)
[2]杨玉娥.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4)
[3]董晓芳,赵守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科 学 管 理 研 究:2017(01)
[4]王晓燕,李博文.校企协同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7(03)
[5]刘玉荣,张进,韩涛 ,李璐,王锦标 ,张铁军.基于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 教 学 刊:2018(06)
[6]韩明华,吉艳平.产学研协同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
[7]冯娟.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06)
[8]陈 恒,初国刚,侯 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