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人的语感的灵敏度,如果语感敏锐,听话和阅读的理解就准确,并能领悟语言的情味和言外之意,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知到语言的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灵敏度;自觉投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创设情景,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情景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方法。例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在讲授《荔枝蜜》一文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为学生创设了一幅蜜蜂酿蜜图,接着告诉学生:蜜蜂为了酿一公斤的蜜,蜜蜂要在一百万朵的鲜花上面,辛勤飞行,酿造。学生们一听,他们内心感触很大,蜜蜂是一种多么辛勤的小动物啊,由于学生对蜜蜂的兴趣很浓,因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情景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了解蜜蜂的学习动机。这样,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情景创设,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语感分析,感受人文精神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
(一)揣摩、品味语言
1. 依据语境,解读语意。指导学生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不要孤立地去揣摩。如理解,《风筝》中的“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一句,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理解了。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2. 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一篇文章的写作是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如《风筝》一文中的“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此句的深意。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的中国正是“严冬时节”,一片肃杀,封建思想有形无形地摧残着人,结合这点,就容易理解这一句了。
三、指导美文背诵,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没有背诵之功,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有多种,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如指导学生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童年乐园的一段,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章,唤起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展现百草园景象。接着再细细品读,品读中理解这段文字的使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是一组互相关联的句式,前一关联句式,略写百草园的整体,先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后一关联句式,详写百草园的一个局部,叙述的景物从动物写到植物,表明了作者欢乐、愉快的童心。然后再尝试回忆往复几次,学生就能轻松地将所背内容记住。课后练习中以这段文字为例写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些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有所拓展。但教师要留意避免让学生机械背诵,而要让学生在“品”读中积淀语感。
四、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有效整体感悟课文
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有多样,例如,教给学生将一些重要的段落、生字、重点语句等勾画出来。学生标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预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课例中“预习”部分的内容,了解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三点:一是简介有关的人、事、物、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提示学习线索,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意思;三是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能准确地找到课文的预习要求。当学生初知预习要求后,要指导学生分解要求,如“预习”中明确要求理解某几个词语,就要让学生读课文,找到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什么地方。再确定哪些词语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哪些词语又宜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与旧知的方法来理解。经过这样的分解,理解词语怎么入手就清楚了。有的课文在“预习”中指出了让学生“想想”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或设计勾画,或设计填空,或读书后找出要点在小组会上说说,把“想想”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操作程序。学生预习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检查,看看该理解的是否理解了,学生可能“不理解”的是否弄明白了,并要安排汇报交流的环节,展示理解过程。如理解词语时,是如何选义,怎么在上下文中体会等等。凡有需要通过训练揭示某种规律的,则要在教师指点下总结归纳,当堂练习。在长期的自主预习,自主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进而潜移默化中训练了语感能力,提高了语感能力。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J] 考试周刊 2009年28期
2、《美学原理》(全国高等叫徐自学考试汉语言专业本科段教材) 1999年5月出版 朱立元等执笔
3、《美育科研》(黑龙江省首批初中语文教师岗位培训教材)。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灵敏度;自觉投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创设情景,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情景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方法。例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在讲授《荔枝蜜》一文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为学生创设了一幅蜜蜂酿蜜图,接着告诉学生:蜜蜂为了酿一公斤的蜜,蜜蜂要在一百万朵的鲜花上面,辛勤飞行,酿造。学生们一听,他们内心感触很大,蜜蜂是一种多么辛勤的小动物啊,由于学生对蜜蜂的兴趣很浓,因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情景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了解蜜蜂的学习动机。这样,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情景创设,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语感分析,感受人文精神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
(一)揣摩、品味语言
1. 依据语境,解读语意。指导学生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不要孤立地去揣摩。如理解,《风筝》中的“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一句,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理解了。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2. 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一篇文章的写作是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如《风筝》一文中的“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此句的深意。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的中国正是“严冬时节”,一片肃杀,封建思想有形无形地摧残着人,结合这点,就容易理解这一句了。
三、指导美文背诵,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没有背诵之功,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方法有多种,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如指导学生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童年乐园的一段,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章,唤起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展现百草园景象。接着再细细品读,品读中理解这段文字的使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是一组互相关联的句式,前一关联句式,略写百草园的整体,先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后一关联句式,详写百草园的一个局部,叙述的景物从动物写到植物,表明了作者欢乐、愉快的童心。然后再尝试回忆往复几次,学生就能轻松地将所背内容记住。课后练习中以这段文字为例写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些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有所拓展。但教师要留意避免让学生机械背诵,而要让学生在“品”读中积淀语感。
四、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有效整体感悟课文
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有多样,例如,教给学生将一些重要的段落、生字、重点语句等勾画出来。学生标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预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课例中“预习”部分的内容,了解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三点:一是简介有关的人、事、物、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提示学习线索,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意思;三是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能准确地找到课文的预习要求。当学生初知预习要求后,要指导学生分解要求,如“预习”中明确要求理解某几个词语,就要让学生读课文,找到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什么地方。再确定哪些词语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哪些词语又宜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与旧知的方法来理解。经过这样的分解,理解词语怎么入手就清楚了。有的课文在“预习”中指出了让学生“想想”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或设计勾画,或设计填空,或读书后找出要点在小组会上说说,把“想想”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操作程序。学生预习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检查,看看该理解的是否理解了,学生可能“不理解”的是否弄明白了,并要安排汇报交流的环节,展示理解过程。如理解词语时,是如何选义,怎么在上下文中体会等等。凡有需要通过训练揭示某种规律的,则要在教师指点下总结归纳,当堂练习。在长期的自主预习,自主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进而潜移默化中训练了语感能力,提高了语感能力。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J] 考试周刊 2009年28期
2、《美学原理》(全国高等叫徐自学考试汉语言专业本科段教材) 1999年5月出版 朱立元等执笔
3、《美育科研》(黑龙江省首批初中语文教师岗位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