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启蒙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和创作至今还在影响着21世纪文学的发展,毕飞宇曾明确表示了对鲁迅的尊崇,鲁迅的文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通过对21世纪以来毕飞宇小说创作中的“文革”题材历史小说的探究,可具体把握鲁迅历史观对毕飞宇创作的影响,以及毕飞宇在历史叙述中对鲁迅启蒙话语的继承和发展。探求鲁迅对毕飞宇历史小说的影响,既拓宽了毕飞宇小说的研究领域,又利于召唤21世纪文学对鲁迅文学传统的回应。
  关键词:鲁迅;毕飞宇;历史;启蒙;悲剧
  1
  在人类文明视野中,鲁迅通过对民族全部文明史的整合与批判,发现“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1],这促使他展开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2]他借“狂人”异质者的眼光,将中国的进化史归结为“吃人”的历史,显示了鲁迅的反大历史传统的历史观。这种独特的历史书写,还大量存在于鲁迅的《故事新编》、《野草》等著作中。可见,鲁迅虽未留下专门的历史观著作,但他在大量的作品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观,拓宽了文学与历史建立有效关系的途径,其中当代作家毕飞宇就是受益者之一。
  对于历史,毕飞宇有着独特的癖好和洞见,他强调:“对任何人,我们不能听他们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3]这种对历史的怀疑与批判态度,在其作品中有着细致的体现。早在1995年6月发表的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说话》中,毕飞宇就显现了对历史的深思:“我望着这些历史遗留的砖头,它们在月光下像一群狐狸,充满了不确定性”[4]。作者对历史确定性的怀疑与批判,在《孤岛》、《楚水》、《武松打虎》与《明天遥遥无期》等历史小说中也有所反应,且一直延伸到他21世纪的小说创作之中,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文革”历史的重写。
  毕飞宇不仅对正史和权威提出质疑和批判,并且他凭借对“文革”的记忆和理解,在《玉米》(2001年)、《平原》(2005年)等21世紀以来的创作中,还表现了对“文革”集体记忆的怀疑与重写。新时期,“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迅速发展,“文革”小说大量涌现,但这些作品“在政治立场、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上呈现出统一而无差别的‘集体记忆’”[5]。即使到了80年代中期,张贤亮的《绿化树》、《灵与肉》等小说创作,依然没有突破“集体记忆”的书写方式。而毕飞宇却通过对知青、知识分子的叙述,则力图解构“文革”的集体记忆,建立新的“文革”记忆。《白夜》中,我们一家人因父亲的问题被下放到一个村庄,在这里父亲建学校重教育的善意行为,遭到了以李狠为首的孩子们的抵抗,甚至报复。让我们看到“文革”时期的下乡者,由于他们与当地村民身份、价值观的固有差异,使得他们被认为是异质者,他们的无意识行为都可能会引发对方的反抗与戕害,从而造成一幕幕的悲剧。相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平原》中的顾先生、《蛐蛐 蛐蛐》中的小老头、《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的父亲和我的身上……他们都是“文革”历史中的下乡者,共同的命运遭际使得他们均无一例外地遭到了乡村价值体系的排斥。
  可见,毕飞宇打破了对“文革”的“集体记忆”方式,他对此的怀疑与重写,让我们看到了,他继承了鲁迅的大家风范,逆流而上,为我们构建了更为真实的历史。
  2
  正如鲁迅在谈到写作《故事新编》的动机时所说的:由于“不愿意想到目前”的现实,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6]。鲁迅敏锐地意识到现实语境中弥散着“反复”、“羼杂”、“混沌”等光怪陆离的历史现象,意识到了思想文化启蒙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他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的历史简要地归为两类,即“想做奴隶又做不了的时代”和“暂且做成奴隶的时代”,揭示了人类自古对权利的本能迷恋。而毕飞宇把这种因袭的对权利的向往与迷恋的劣根性称之为“鬼文化”,称“我们身上一直有个鬼,这个鬼就叫‘人在人上’,它成了我们最基本、最日常的梦。”[7]毕飞宇对“人在上人”的关注和批判显示了对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主题的传承。
  毕飞宇写“鬼文化”的初衷与鲁迅一致,都是要“引起疗救的注意”,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个体、人性的反思。所以,在毕飞宇的历史主题小说中,主要揭示了权力欲望对个体肉体、精神的伤害与毁灭。《玉米》描写了“文革”历史中,王家庄村支书女儿——玉米、玉秀等的个人命运与权利的紧密关联,揭示了权力对个人灵魂的吞噬以及对人性的腐蚀。王连方的支书身份使得他的儿女在当地享有一定的优越感。而当王连方因与军嫂发生不正当关系被撤职时,权利的失去随即招来了村民的鄙视与报复:玉米的婚约被取消,玉秀、玉叶遭到了一批男人的轮奸……面对这些灾难,玉米选择继续向权利靠拢以维持家族的稳定,于是不惜以身体为筹码换取了革委会副主任夫人的身份与权利。可见,《玉米》中的每个个体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他们即便已成为权利的牺牲品,也要借助权力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平原》、《青衣》中也多有呈现。可见,权利不仅践踏了肉体,在肉体的暴力中,我们还看到它在一步步地毒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永无止境。
  毕飞宇对“鬼文化”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痼疾虽经历过五四时期鲁迅等思想启蒙家的改造,但是依然和前启蒙状态无本质的区别。所以有必要继承鲁迅先生的启蒙思想,从而揭示思想、文化启蒙缺席的不堪后果,让读者在强烈的震撼中感到思想文化启蒙的急迫性。
  3 结语
  鲁迅的文学资源在毕飞宇“文革”题材历史小说文本中的承传应是毋庸置疑的,但应当强调的是,毕飞宇只是接受鲁迅的影响,而绝非生硬地摹仿鲁迅。他在继承鲁迅文学资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与个人生命体验,不仅内化了鲁迅的历史观、启蒙思想,而且还进行新的思考与拓展。首先,在历史观方面,鲁迅是以世界性的眼光与知识分子的立场反思、洞察、透视中国,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历史批判论,而毕飞宇则是站在民间立场,在民间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中展现对历史的怀疑与批判。另外,启蒙方面,在鲁迅的思想框架中,作家与民众的关系就是一种启蒙与被启蒙,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毕飞宇只是揭示了国人的权力政治、精神荒漠化等民族痼疾,并未直接开展思想文化启蒙,也就是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建立现代个体本位的人,而是告诉我们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仍然严重缺乏早已为文化先驱们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博爱等现代文化精神,这就是说他要通过叙事让人们看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启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接受别人的影响而又保持自己作品的独立与完整,这正是小说艺术家毕飞宇的高明之处。
  参考文献:
  [1]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3.
  [2] 鲁迅.狂人日记[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7.
  [3] 费振钟.重读大时代系列——堕落时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3-4.
  [4] 毕飞宇.是谁在深夜说话.雨天的棉花糖[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138.
  [5] 李新亮.“文革”小说中“文革”记忆的转变[J].当代文坛,2011,4.
  [6]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M].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4.
  [9] 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四[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0.
  [10] 毕飞宇,周文慧.内心的表情——毕飞宇访谈录[J].长江文艺,2003,12.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新媒体对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传播价值不足,创意千篇一律等原因,电视广告逐渐式微。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广告在渠道上要整合电视大屏对接小屏的媒介生态环境进行创新,内容上要挖掘多层面的病毒式内容,形式上要适应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的优势,增强电视广告的体验感。只有创新理念以用户为中心,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多途径创新,才能持续延伸电视广告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
期刊
摘 要:“王西厢”历来被视作中国古典戏剧中反映女性意识觉醒、大胆追求爱情的典范,而“董西厢”实际上已为“王西厢”的出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本文正是通过对“董西厢”、“王西厢”的性别视角探讨,从女性身体、女性话语、女性地位三个维度揭示出两者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时实际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女性视角,最终使得文本进一步严谨地构建起男性叙事视角。  关键词:“董西厢”;“王西厢”;男性叙
期刊
摘 要:杜甫不仅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诗圣”,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家庭观念的普通人。他借诗歌书写自己对家人的拳拳深情,寄托对乱世中亲人的关爱和牵挂,以及对自己无法给予孩子安定生活的内疚之情。儿女诗,更向世人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情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关键词:杜甫;儿女诗;情感内涵  一直以来,杜甫的形象,都是心系百姓,忧国忧民,而他的其它身份总是被忽略,对此,袁枚在《随园诗话》言:“人但知
期刊
摘 要:辞赋,我国文学史上的文体形式之一。“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是其重要特征。辞赋滥觞于战国,在汉朝兴盛,达到顶峰。辞赋最初主要是用于抒发个人心志的,发展到汉朝,却愈来愈成为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因此,本文从辞赋的功能这一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汉魏辞赋在当时所起到的功用——讽谏颂美。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讽刺纳谏、颂美揄扬。  关键词:汉魏辞赋;功用;讽谏颂美  挚虞《文章流别论》曰:“赋者,
期刊
摘 要:盐课征收是每一个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辽盐作为全国盐区的重要一个分支,对于辽盐征榷的研究使得我们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盐政全貌,掌握清末民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辽盐征榷的沿革状况,对于东北盐政发展以及东北地方经济研究也会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辽盐;征榷;盐政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别的东西可以不用或者可以其他的东西代替,但盐是不成的,它同空气有同样的重要,所谓“不食盐则肿”。因此中国历
期刊
摘 要: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博学笃志,里仁为美;慎终如始,谦逊明辨;明德精学,笃行致强。这些处事之道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现千年文化积淀对当现代人鞭辟入里的深刻影响。我认为,具备为人处事能力是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基础,提高为人处事能力是长期培养的结果。为人处事之道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何从千年文化中学习为人处事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期刊
摘 要: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名,也称“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相关理论的概述。以《乱世佳人》、《功夫熊猫》为例对其进行浅析。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反应出关于文化研究的分支内容。  关键词:文化研究;影视;女性主义;跨文化传播  1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
期刊
摘 要:詩歌作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人类共同话语在东西方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对衰老的感叹也是东西方诗歌都会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下,不同诗人对于这一主题却有着不同的创作理解。就如中国古代杰出诗人孟浩然和全美桂冠诗人柯林斯就分别以衰老为主题创作了《岁暮归南山》和《健忘》这两首截然不同的诗歌。本文以平行研究的方法,运用文类学知识对两首诗进行了形与质的解读,力图使读者感受中西
期刊
摘 要:农事诗是《诗经》内容的一大特色,它反映了周代的农业文化,是我们了解周代社会生活的的一面镜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描写农神祭拜仪式,核心是祈求丰收。这种观念的表达我们在佤族的猎头祭谷习俗中还寻找得到踪迹。佤族的猎头祭谷习俗,其思维形式与农神祭拜密切相关,也在表达着对食物的期盼,对丰收的愿望。  关键词:《诗经》;农事诗;佤族;猎头习俗  1 农事诗的概念  “农事”一词的文字记
期刊
摘 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离不开以索绪尔、韩礼德、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对于语言学的深入剖析。对于语言学流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者对于语言学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和方法论研究对于后来学者研究语言学有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对于语言学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在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的基础上,也列出了相对应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希望能对后来的语言学习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