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一起鸡传染性鼻炎进行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传染性鼻炎。采用药物治疗、免疫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副鸡嗜血杆菌;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9-0048-03
鸡传染性鼻炎系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num,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2年本病在陕西出现流行,呈从北向南、由西向东的流行趋势,已免疫鸡群也有零星发病的报道。发病后鸡群整体生长不良、淘汰率增加、产蛋率下降[1],且病程持续时间长、净化根治难度大,养殖户损失严重。为切实加强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提高鸡群健康水平,本文就一鸡场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诊断、治疗过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诊治和综合防控措施[2]。
1 发病概况
2017年4月,我县一养鸡场饲养的1 100羽180日龄海兰白蛋鸡,突然发生流鼻涕、眼睑水肿、打喷嚏。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饮水量增加,产畸形蛋、排绿色稀粪,颜面部的下颌、肉髯等部位水肿。发病初期鼻孔流出水样分泌物,后期鼻孔分泌物为黏性浆液、同时伴有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肿胀流泪。打破鸡蛋观察,蛋清稀薄[3],无明显的浓蛋白。
2 诊断
2.1 病理剖检
解剖产蛋鸡6例,面部、眼睑、肉髯等部位明显水肿,眼鼻部流出恶臭的脓性黏液[4]。2例窦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被大量黏液和干酪样坏死凝块覆盖;1例结膜充血肿胀,脸部及肉髯皮下水肿;1例尸体消瘦,胸骨突出[5],消化道空虚,鼻窦、眶下窦内积有多量的黄色干酪样物;1例呼吸道已被干酪样物質阻塞。1例输卵管内有呈黄色的干酪样分泌物积存,卵泡松软、血肿、坏死、萎缩[6]。
2.2 实验室诊断
2.2.1 显微镜镜检
取病鸡眶下窦分泌物,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6]。
2.2.2 病菌分离检查结果
病料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肉汤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7],菌落在麦康凯琼脂、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均无细菌生长;在肉汤琼脂上有圆形、灰白色、半透明、凸起小菌落生长。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与病鸡病料中相同的细菌。共分离到10株可疑副鸡嗜杆菌[1]。
2.2.3 生化试验
将分离到的10组可疑副鸡嗜杆菌进行过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吲哚试验和糖发酵试验[8],过氧化氢酶、吲哚实验均呈阴性,硝酸盐还原实验呈阳性,不产生硫化氢和靛基质[9],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和蔗糖,不发酵乳糖、菊糖、鼠李糖、山梨醇和肌醇[10]。
2.2.4 鸡胚接种试验
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 h的纯化分离菌液,按照0.25 mL/枚接种于6日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卵黄囊10枚,结果发现,3号、4号、5号、10号分离菌接种的鸡胚在30 h左右死亡,接种于固体培养基的死胚卵黄液均能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11]。
2.2.5 血清分型试验
将纯化的各菌株分别与HPG的A、C两种定型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发现,1号、2号、6号、7号、8号分离株为A型,3号、4号、10分离株为C型,5号、9号未能定型[10]。
2.2.6 血凝试验
将分离菌株37 ℃半合成培养16 h,以10 000 r/min离心20 min,沉淀物用PBS洗涤后,再离心沉淀。沉淀物按原量的10%悬浮于PBS中,作为血凝抗原,与0.5%鸡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12],结果显示,1号、2号、6号、7号、8号、9号分离菌按常规处理后有血凝性,有的高达27,3号、4号、5号、10号分离菌无血凝性[10]。
2.2.7 动物回归试验
试验组10羽接种按Blackall所述方法制备的接种物0.2 mL,对照组2羽接种生理盐水。结果发现,2号、7号、8号、9号第一次接种就复制出急性传染性鼻炎病例, 1号、3号、4号、5号、6号、10号未能复制出的急性传染性鼻炎病例。二次接种后[10], 3羽鸡出现温和型临床症状,2羽鸡的眼窝棉拭和气管棉拭中重新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13]。
3 治疗
当日用0.5%恩诺沙星注射液(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按1 mL/kg进行全群肌肉注射,第2天鸡群明显好转,重复注射1次。土霉素粉拌料饲喂3 d,同时用2%硼酸水冲洗眼眶并滴入青霉素油剂1~2滴,每天2次,连续4 d[14]。用药7 d后,病情得到控制,采食量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产蛋率回升至75%[12]。
4 讨论
从诊断试验和鸡场发病看,该病原菌的致病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鸡感染发病后产蛋率大幅度下降,是对鸡群影响较大的一种动物疫病[15]。做好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须从加强抗体监测、注重预防接种和改善饲养管理三个环节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4.1 加强抗体检测
抗体是保障鸡群健康的基础,是掌握鸡群健康程度、免疫质量和隐形感染情况的依据。将抗体监测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10~12周龄各做一次平板凝集试验,以后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发现阳性鸡随时淘汰,对于已发病鸡群应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也可做紧急接种,并对饮水和鸡群加强消毒,可以较快控制本病[16]。
4.2 注重预防接种
目前该病在国内主要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常见的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有A 、C型菌单价苗和等量二价灭活苗、鸡新城疫-传染性鼻炎二联苗、鸡毒支原体-传染性鼻炎二联苗等[4]。鸡群出现发病症状后首先进行血清学分离鉴定细菌,确定本地区流行的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选择相应的血清型疫苗[17]。鸡传染性鼻炎疫苗的注射方法与免疫应答效果密切相关,腿部肌肉注射效果优于胸部注射和鼻腔接种[4]。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含有内毒素,接种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故应密切观察鸡群的体况,掌握适宜的首免日龄和鸡群体质状况,必要时暂缓接种[18]。 4.3 加强饲养管理
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合理控制应激因素侵袭,防止气温突变、高温高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条件差等饲养管理性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合理搭配饲料,保持饲料营养的全面,增加维生素A的比例,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加强消毒检疫[4],及时隔离病鸡,杜绝引入病鸡和带菌鸡,防止其他传染病和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混合并发感染[4]。果断清除病原,种鸡治疗康复后坚决予以上市屠宰,对鸡舍和饲养设备,全部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后,集中清洗消毒空置2~3周后再进行饲养。
参考文献:
[1]肖连明,聂玉霞,周象海,等.肉种鸡场传染性鼻炎的分离鉴定及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7):44-45.
[2]李相安,杨雪梅.鸡传染性鼻炎[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7,(5):11-12.
[3]金福来,李子玉,汲全柱.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9):32-32.
[4]邵洪泽,王国岩,关英奎.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及防制[J].兽医导刊,2009,(1):23-25.
[5]曹思军.商品肉仔鸡多重感染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8.
[6]李存彬.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方法与防制措施[J].畜禽业,2010, (4):71-72.
[7]陈天寿.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39-240.
[8]梁媛.广西规模猪场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细菌性病原的检测[J].农业与技术,2013,(6):173-174.
[9]邵洪泽,王国岩,关英奎.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及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1):48-51.
[10]苗立中,沈志强,王艳,等.蛋鸡传染性鼻炎病原的分离鉴定[J].中国家禽,2007,(9):19-21.
[11]苗立中,刘吉山,吴信明.副鸡嗜血桿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J].畜牧与兽医,2004,(5):29-29.
[12]刘红雨,刘德雄,巩义军.冬季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9,(2):58-59.
[13] Chen X, Miflin J K, Zhang P, etal.Avian Diseases[J],1996,40:398-407.
[14]许英民.冬季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J].禽业导刊,1999,(4):61-64.
[15]刘家科,杨立强.一起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3):199-199.
[16]杨灵芝,张兴晓,刘美丽.副鸡嗜血杆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J].中国家禽,2003,(20):13-14.
[17]余康健,刘华芬.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9,(2):81-86.
[18]宋超.鸡传染性鼻炎的诊疗[J].江西农业学报,2007,(7):94-97.
关键词:副鸡嗜血杆菌;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9-0048-03
鸡传染性鼻炎系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num,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2年本病在陕西出现流行,呈从北向南、由西向东的流行趋势,已免疫鸡群也有零星发病的报道。发病后鸡群整体生长不良、淘汰率增加、产蛋率下降[1],且病程持续时间长、净化根治难度大,养殖户损失严重。为切实加强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提高鸡群健康水平,本文就一鸡场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诊断、治疗过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诊治和综合防控措施[2]。
1 发病概况
2017年4月,我县一养鸡场饲养的1 100羽180日龄海兰白蛋鸡,突然发生流鼻涕、眼睑水肿、打喷嚏。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饮水量增加,产畸形蛋、排绿色稀粪,颜面部的下颌、肉髯等部位水肿。发病初期鼻孔流出水样分泌物,后期鼻孔分泌物为黏性浆液、同时伴有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肿胀流泪。打破鸡蛋观察,蛋清稀薄[3],无明显的浓蛋白。
2 诊断
2.1 病理剖检
解剖产蛋鸡6例,面部、眼睑、肉髯等部位明显水肿,眼鼻部流出恶臭的脓性黏液[4]。2例窦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被大量黏液和干酪样坏死凝块覆盖;1例结膜充血肿胀,脸部及肉髯皮下水肿;1例尸体消瘦,胸骨突出[5],消化道空虚,鼻窦、眶下窦内积有多量的黄色干酪样物;1例呼吸道已被干酪样物質阻塞。1例输卵管内有呈黄色的干酪样分泌物积存,卵泡松软、血肿、坏死、萎缩[6]。
2.2 实验室诊断
2.2.1 显微镜镜检
取病鸡眶下窦分泌物,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6]。
2.2.2 病菌分离检查结果
病料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肉汤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7],菌落在麦康凯琼脂、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均无细菌生长;在肉汤琼脂上有圆形、灰白色、半透明、凸起小菌落生长。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与病鸡病料中相同的细菌。共分离到10株可疑副鸡嗜杆菌[1]。
2.2.3 生化试验
将分离到的10组可疑副鸡嗜杆菌进行过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吲哚试验和糖发酵试验[8],过氧化氢酶、吲哚实验均呈阴性,硝酸盐还原实验呈阳性,不产生硫化氢和靛基质[9],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和蔗糖,不发酵乳糖、菊糖、鼠李糖、山梨醇和肌醇[10]。
2.2.4 鸡胚接种试验
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 h的纯化分离菌液,按照0.25 mL/枚接种于6日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卵黄囊10枚,结果发现,3号、4号、5号、10号分离菌接种的鸡胚在30 h左右死亡,接种于固体培养基的死胚卵黄液均能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11]。
2.2.5 血清分型试验
将纯化的各菌株分别与HPG的A、C两种定型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发现,1号、2号、6号、7号、8号分离株为A型,3号、4号、10分离株为C型,5号、9号未能定型[10]。
2.2.6 血凝试验
将分离菌株37 ℃半合成培养16 h,以10 000 r/min离心20 min,沉淀物用PBS洗涤后,再离心沉淀。沉淀物按原量的10%悬浮于PBS中,作为血凝抗原,与0.5%鸡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12],结果显示,1号、2号、6号、7号、8号、9号分离菌按常规处理后有血凝性,有的高达27,3号、4号、5号、10号分离菌无血凝性[10]。
2.2.7 动物回归试验
试验组10羽接种按Blackall所述方法制备的接种物0.2 mL,对照组2羽接种生理盐水。结果发现,2号、7号、8号、9号第一次接种就复制出急性传染性鼻炎病例, 1号、3号、4号、5号、6号、10号未能复制出的急性传染性鼻炎病例。二次接种后[10], 3羽鸡出现温和型临床症状,2羽鸡的眼窝棉拭和气管棉拭中重新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13]。
3 治疗
当日用0.5%恩诺沙星注射液(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按1 mL/kg进行全群肌肉注射,第2天鸡群明显好转,重复注射1次。土霉素粉拌料饲喂3 d,同时用2%硼酸水冲洗眼眶并滴入青霉素油剂1~2滴,每天2次,连续4 d[14]。用药7 d后,病情得到控制,采食量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产蛋率回升至75%[12]。
4 讨论
从诊断试验和鸡场发病看,该病原菌的致病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鸡感染发病后产蛋率大幅度下降,是对鸡群影响较大的一种动物疫病[15]。做好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须从加强抗体监测、注重预防接种和改善饲养管理三个环节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4.1 加强抗体检测
抗体是保障鸡群健康的基础,是掌握鸡群健康程度、免疫质量和隐形感染情况的依据。将抗体监测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10~12周龄各做一次平板凝集试验,以后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发现阳性鸡随时淘汰,对于已发病鸡群应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也可做紧急接种,并对饮水和鸡群加强消毒,可以较快控制本病[16]。
4.2 注重预防接种
目前该病在国内主要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常见的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有A 、C型菌单价苗和等量二价灭活苗、鸡新城疫-传染性鼻炎二联苗、鸡毒支原体-传染性鼻炎二联苗等[4]。鸡群出现发病症状后首先进行血清学分离鉴定细菌,确定本地区流行的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选择相应的血清型疫苗[17]。鸡传染性鼻炎疫苗的注射方法与免疫应答效果密切相关,腿部肌肉注射效果优于胸部注射和鼻腔接种[4]。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含有内毒素,接种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故应密切观察鸡群的体况,掌握适宜的首免日龄和鸡群体质状况,必要时暂缓接种[18]。 4.3 加强饲养管理
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合理控制应激因素侵袭,防止气温突变、高温高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条件差等饲养管理性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合理搭配饲料,保持饲料营养的全面,增加维生素A的比例,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加强消毒检疫[4],及时隔离病鸡,杜绝引入病鸡和带菌鸡,防止其他传染病和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混合并发感染[4]。果断清除病原,种鸡治疗康复后坚决予以上市屠宰,对鸡舍和饲养设备,全部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后,集中清洗消毒空置2~3周后再进行饲养。
参考文献:
[1]肖连明,聂玉霞,周象海,等.肉种鸡场传染性鼻炎的分离鉴定及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7):44-45.
[2]李相安,杨雪梅.鸡传染性鼻炎[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7,(5):11-12.
[3]金福来,李子玉,汲全柱.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9):32-32.
[4]邵洪泽,王国岩,关英奎.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及防制[J].兽医导刊,2009,(1):23-25.
[5]曹思军.商品肉仔鸡多重感染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8.
[6]李存彬.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方法与防制措施[J].畜禽业,2010, (4):71-72.
[7]陈天寿.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39-240.
[8]梁媛.广西规模猪场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细菌性病原的检测[J].农业与技术,2013,(6):173-174.
[9]邵洪泽,王国岩,关英奎.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及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1):48-51.
[10]苗立中,沈志强,王艳,等.蛋鸡传染性鼻炎病原的分离鉴定[J].中国家禽,2007,(9):19-21.
[11]苗立中,刘吉山,吴信明.副鸡嗜血桿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J].畜牧与兽医,2004,(5):29-29.
[12]刘红雨,刘德雄,巩义军.冬季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9,(2):58-59.
[13] Chen X, Miflin J K, Zhang P, etal.Avian Diseases[J],1996,40:398-407.
[14]许英民.冬季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J].禽业导刊,1999,(4):61-64.
[15]刘家科,杨立强.一起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3):199-199.
[16]杨灵芝,张兴晓,刘美丽.副鸡嗜血杆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J].中国家禽,2003,(20):13-14.
[17]余康健,刘华芬.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9,(2):81-86.
[18]宋超.鸡传染性鼻炎的诊疗[J].江西农业学报,2007,(7):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