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21-羟化酶缺乏症家系的CYP21A2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h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两个21-羟化酶缺乏症(21-hydroxylasedeficiency,21-OHD)家系进行CYP21A2基因突变分析,并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例21一OHD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直接测序法对2个21-OHD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CYP21A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家系1先证者临床诊断为单纯男性化型;家系2先证者临床诊断为非经典型。两先证者均存在基础血清17-羟孕酮、睾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无失盐证据,CT均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治疗1年后均成功受孕。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存在CYP21A2基因IVS2—13A〉G和Ilel72Asn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存在Ilel72Asn杂合突变,其母亲和弟弟存在IVS2-13A〉G杂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存在CYP21A2基因Arg341Trp和GIn318X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姐姐和外甥存在Arg341Trp杂合突变,其母亲存在GIn318X杂合突变,其哥哥和侄女未发现突变位点。两家系成员中杂合突变携带者均无21-OHD的临床表现。结论两例先证者均由复合杂合突变致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行CYP21A2基因筛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遗传咨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BCL6、MYC、P53基因异常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 B-cell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筛选独立的预后因素,为DLBCL患者临床预后判断及分层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新诊断的DLBCL患者的病理标本65例,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患者标本肿瘤细胞BCL6、My(?重排以及P5
先证者(III2)女,53岁。因“脐周呈持续性疼痛1年,大便变细并带血,体重下降10多斤”于1999年10月入院。做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病理检查显示横结肠、升结肠为腺癌,降结肠为绒毛状腺瘤。入院5天后行全结肠切除手术,肠系膜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孕妇 39岁,第1胎,孕期无特殊.于孕18周行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细胞,置两个培养瓶内独立培养.羊水标本颜色正常,肉眼看非血性,离心后也无红细胞沉淀.细胞生长良好,常规收获制片.阅片分析时发现羊水细胞核型为46,XY/47,XY,+18嵌合型,两个培养物中核型总计为46,XY[25]/47,XY,+18[13],提示为真嵌合体.遂建议孕妇行脐静脉穿刺查胎儿脐血染色体.孕20周时对孕妇行脐静脉穿刺获得
期刊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7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类Huntington舞蹈病4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精神症状等,其致病基因已被定位和克隆.该基因编码TATA结合蛋白,编码区内的CAG重复序列扩展突变可引起蛋白多聚谷氨酰胺链延伸从而致病.现就近年来SCA17在临床、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对1例误诊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PCD)的核黄素反应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riboflavin responsive-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RR-MADD)患儿及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确定息儿的致病基因突变及误诊的原因.方法 分析1例误诊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并用肉碱
例1 男,35岁.结婚6年未避孕,其妻未孕.体格检查:有喉结,胡须稀疏,无乳房发育,阴毛呈女性倒三角形分布,阴茎及双侧阴囊发育正常,双侧睾丸体积各4 mL,质软,双侧可触及输精管及精索.多次精液常规检测均提示无精子.细胞学分析未见各级生精细胞.生殖激素检测:垂体泌乳素0.38nmol/L(正常参考值0~0.68 nmol/L)、孕酮33.39 nmol/L(正常参考值8.58~28.62 nmol
期刊
目的 评价广州地区早孕期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效率。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43703位早孕期单胎妊娠孕妇进行产前筛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43703位妊娠9~13周+6的孕妇接受母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 β—human chorioni
患者女,28岁,因婚后3年未避孕未孕来我院就诊。14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规律,经量正常但偏少,第二性征发育正常。身高154cm,体重43kg,无颈蹼、发际低、桶状胸、肘外翻、第4和5短掌骨/跖骨等特征性Turner综合征表现。超声检查结果示子宫大小为43mm×35mm×30mm,内膜厚6mm,右侧卵巢大小28mm×26mm,最大卵泡15mm×11mm,
家系1 先证者,女,38岁。月经规律。结婚1年,2次妊娠均于2月左右自然流产。体检:妇科检查正常.优生四项检查及内分泌检查无异常。夫妻非近亲结婚,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例1女,3天。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8kg。因产前筛查高危就诊,患儿五官面貌正常,一般情况尚可,食少,嗜睡.手掌握力良好,哭声洪亮,外生殖器官女性外观,余未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和C显带核型分析,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5.X[3]/46,X.4-mar[15]/46,X,del(x)(q26)[82],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