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是一个不断从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平面交错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运行,要有良好的建筑美术系统教学做保障。建筑美术对培养建筑师的空间感知能力,从平面向空间转换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美术;建筑设计;二维平面;三维空间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门造型艺术,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有很多共同的创作规律。建筑中的艺术性是在空间中体现的,建筑设计是一个不断从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平面交错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运行,要有良好的建筑美术系统教学做保障。建筑美术对培养建筑师的空间感知能力,从平面向空间转换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一、平面与空间思维转换在设计中的意义
人們对空间的认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平面层级,比如画面图片。一个是三维层级,比如环境空间实体、或者模型。以三维层级的方式认知空间是最直观的,但是在交流与教学过程中是最不方便的,如携带、存储都不甚方便。二维层级是最方便的,所以人们讨论建筑方案大部分时间实在图纸或者显示屏上开展。但是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空间,需要一个空间的转译,它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感知混合,通过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我们观察空间的方式在我们脑海里描绘完整的空间形象。所以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我们就可以快速而精确的利用二维图像来建构三维空间。
建筑设计造型表达通过以下方式:
1、二维空间图,特点是一个二维画面图形只有两种向量,没有进深信息。只有不同的图组合起来才能让人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具有三度向量的空间。其表现形式为工程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大样节点剖面图等。
2、三维空间图,是在二维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表现形式包括各种手绘、拼贴及电脑效果图、轴测图、建筑漫游视频动画等;不管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不管是纸面还是屏幕,里面呈现出的空间物体都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维度,即使没有透视效果的轴测图也是这样,能够让人的视觉产生虚幻空间的表现形式都是三维空间图。虽然感觉像立体的,但是人们对它的观看识图却只能在一个角度方向进行。
3、三维空间模型。是使用板材等真实的物质材料制作的占据真实三维空间与时间的物体,人们对他的观察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方向进行观看得到完整信息。
在建筑设计方案表达中,二维画面的平面图解决功能布局交通流线问题,是所有设计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由二维平面生成的三维空间需要考虑各层次的细节。是人具体使用的空间,是人们所有空间感受获取的唯一方式,各种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甚至包括味觉,都只有在三维空间中才能感受到,二维平面是感觉不到的。而从平面的设计到三维空间的生成并不是在长宽二维向量的基础上增加高这一维度就行了。要考虑建筑不同部分之间的高低起伏比例关系、体量关系。
二、建筑美术对空间转换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必须包含几个元素的思考:构图、视觉焦点、透视、素描关系、色彩关系。这些元素虽然体现在二维的画面中,却对我们设计三维空间有着积极的意义。
1、构图:包括画面位置经营与形式规律。比例、节奏、韵律、对比等就是构图的形式规律。形式规律贯穿绘画的全过程,在绘画的过程中要不断去调整比例、节奏、韵律、对比。在绘画中深入去理解这些形式法则,就能在设计中将其主动运用在设计空间中。比如界面设计就大量需要节奏、韵律、对比规律的运用去展示精美的墙面、地面、顶面形象。建筑空间单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都要运用构图的美学知识。空间构图既会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与合理性,同时也会影响人们对空间的审美感受。
2、视觉焦点设计:画面需要有中心。画面要强调、突出表现的部分,一般会对其特殊考虑,如放置在画面中心区域、加强对比、引导线的汇集焦点等,其他部分就会在视觉效果上减弱,形成画面的虚实对比与变化。在设计中也要创造空间的虚实变化。在交通流线、空间序列中去设计视觉焦点、兴趣点,创造虚实的艺术空间效果,如根据行为动线中的重要位置确定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其他部分的设计则要简洁处理。
3、透视:就是将三维的空间在二维空间中描述出来,营造虚拟的三维空间,设计空间序列前后关系。在画面的创造中要用透视技巧去表现三维空间的纵深感,也需要有物体前后关系的遮挡。空间的设计也要认真对待建筑的前后关系,推敲透视产生的视野内物体前后序列形成的天际线图式。
4、素描关系:培养造型能力,塑造物体体积感、占据三维空间的能力。培养设计师对建筑单体的思考养成立体的习惯,不从一个面去考量物体的造型,而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推敲建筑的形态体量。关注空间中视野内呈现的黑白灰的亮度关系,好的素描关系不仅仅能体现物体的三维形态,更能在空间中体现良好的灰度层级分布与对比,带给人良好的视觉体验。在建筑设计中,素描关系的体现可以通过界面材料的选择,不同材料物体的对比组合关系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凹凸的形状变化形成的光影来影响素描关系。
5、色彩关系:除了赋予建筑单独的色彩,同时要考虑建筑之间的色彩关系,相互之间色彩影响与色彩序列对人的心理影响。良好的色彩关系可以依据一定的理论来设计实施,但更多是需要良好的审美经验来形成设计作品的色彩关系。
通过建筑美术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二维画面中掌握艺术规律,在三维空间中主动运用这些规律去创造优秀的建筑作品。从平面到空间,建筑美术为建筑设计架起通往艺术空间的自由桥梁。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张青青.建筑学美术教学现状问题及调整意见——以东北大学建筑美术教学为例[J].艺术工作, 2017(05):105-107.
[1] 高虹苗.试论建筑美术专业教学[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P2239
[2]王莉.从具象到抽象--建筑美术基础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J].四川水泥,2014,(11):119-119,122.
[3]叶洪图.建筑美术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J].美术大观,2014(09):156.
课题信息:校级教改项目《环境设计专业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青伶,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
关键词:建筑美术;建筑设计;二维平面;三维空间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门造型艺术,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有很多共同的创作规律。建筑中的艺术性是在空间中体现的,建筑设计是一个不断从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平面交错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运行,要有良好的建筑美术系统教学做保障。建筑美术对培养建筑师的空间感知能力,从平面向空间转换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一、平面与空间思维转换在设计中的意义
人們对空间的认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平面层级,比如画面图片。一个是三维层级,比如环境空间实体、或者模型。以三维层级的方式认知空间是最直观的,但是在交流与教学过程中是最不方便的,如携带、存储都不甚方便。二维层级是最方便的,所以人们讨论建筑方案大部分时间实在图纸或者显示屏上开展。但是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空间,需要一个空间的转译,它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感知混合,通过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我们观察空间的方式在我们脑海里描绘完整的空间形象。所以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我们就可以快速而精确的利用二维图像来建构三维空间。
建筑设计造型表达通过以下方式:
1、二维空间图,特点是一个二维画面图形只有两种向量,没有进深信息。只有不同的图组合起来才能让人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具有三度向量的空间。其表现形式为工程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大样节点剖面图等。
2、三维空间图,是在二维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表现形式包括各种手绘、拼贴及电脑效果图、轴测图、建筑漫游视频动画等;不管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不管是纸面还是屏幕,里面呈现出的空间物体都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维度,即使没有透视效果的轴测图也是这样,能够让人的视觉产生虚幻空间的表现形式都是三维空间图。虽然感觉像立体的,但是人们对它的观看识图却只能在一个角度方向进行。
3、三维空间模型。是使用板材等真实的物质材料制作的占据真实三维空间与时间的物体,人们对他的观察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方向进行观看得到完整信息。
在建筑设计方案表达中,二维画面的平面图解决功能布局交通流线问题,是所有设计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由二维平面生成的三维空间需要考虑各层次的细节。是人具体使用的空间,是人们所有空间感受获取的唯一方式,各种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甚至包括味觉,都只有在三维空间中才能感受到,二维平面是感觉不到的。而从平面的设计到三维空间的生成并不是在长宽二维向量的基础上增加高这一维度就行了。要考虑建筑不同部分之间的高低起伏比例关系、体量关系。
二、建筑美术对空间转换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必须包含几个元素的思考:构图、视觉焦点、透视、素描关系、色彩关系。这些元素虽然体现在二维的画面中,却对我们设计三维空间有着积极的意义。
1、构图:包括画面位置经营与形式规律。比例、节奏、韵律、对比等就是构图的形式规律。形式规律贯穿绘画的全过程,在绘画的过程中要不断去调整比例、节奏、韵律、对比。在绘画中深入去理解这些形式法则,就能在设计中将其主动运用在设计空间中。比如界面设计就大量需要节奏、韵律、对比规律的运用去展示精美的墙面、地面、顶面形象。建筑空间单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都要运用构图的美学知识。空间构图既会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与合理性,同时也会影响人们对空间的审美感受。
2、视觉焦点设计:画面需要有中心。画面要强调、突出表现的部分,一般会对其特殊考虑,如放置在画面中心区域、加强对比、引导线的汇集焦点等,其他部分就会在视觉效果上减弱,形成画面的虚实对比与变化。在设计中也要创造空间的虚实变化。在交通流线、空间序列中去设计视觉焦点、兴趣点,创造虚实的艺术空间效果,如根据行为动线中的重要位置确定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其他部分的设计则要简洁处理。
3、透视:就是将三维的空间在二维空间中描述出来,营造虚拟的三维空间,设计空间序列前后关系。在画面的创造中要用透视技巧去表现三维空间的纵深感,也需要有物体前后关系的遮挡。空间的设计也要认真对待建筑的前后关系,推敲透视产生的视野内物体前后序列形成的天际线图式。
4、素描关系:培养造型能力,塑造物体体积感、占据三维空间的能力。培养设计师对建筑单体的思考养成立体的习惯,不从一个面去考量物体的造型,而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推敲建筑的形态体量。关注空间中视野内呈现的黑白灰的亮度关系,好的素描关系不仅仅能体现物体的三维形态,更能在空间中体现良好的灰度层级分布与对比,带给人良好的视觉体验。在建筑设计中,素描关系的体现可以通过界面材料的选择,不同材料物体的对比组合关系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凹凸的形状变化形成的光影来影响素描关系。
5、色彩关系:除了赋予建筑单独的色彩,同时要考虑建筑之间的色彩关系,相互之间色彩影响与色彩序列对人的心理影响。良好的色彩关系可以依据一定的理论来设计实施,但更多是需要良好的审美经验来形成设计作品的色彩关系。
通过建筑美术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二维画面中掌握艺术规律,在三维空间中主动运用这些规律去创造优秀的建筑作品。从平面到空间,建筑美术为建筑设计架起通往艺术空间的自由桥梁。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张青青.建筑学美术教学现状问题及调整意见——以东北大学建筑美术教学为例[J].艺术工作, 2017(05):105-107.
[1] 高虹苗.试论建筑美术专业教学[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P2239
[2]王莉.从具象到抽象--建筑美术基础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J].四川水泥,2014,(11):119-119,122.
[3]叶洪图.建筑美术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J].美术大观,2014(09):156.
课题信息:校级教改项目《环境设计专业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青伶,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