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受地域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其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组合在一起,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丰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展现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小学语文;教师
  一、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追求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多元文化交往,传统文化遭遇传承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小学课程的教学融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语文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且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促进自身的发展。当前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教师未能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发掘,也未能将两者之间结合起来,导致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融合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首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才能更好地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教学中。
  二、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未能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
  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重在识字认知,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课程的正确认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忽略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导致传统文化资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难以在小学语文课中发挥出教育意义。只有教师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教学价值,才能结合课程内容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设计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未能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在教育领域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通过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渗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树立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更好地促进民族发展。但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是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其精神内涵,这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了解方面,难以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速,不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价值
  (一)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能够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会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同时,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能够使学生在语文课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拥有情感体验的基础,学生能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价值。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自主探索,并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的民族自信,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中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充分发掘中华优秀傳统文化资源,能够拓展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实现知识和品德的双向发展,以这样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发展,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顺应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
  (三)丰富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资源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模式化的教学,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僵化,此外,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拓展,导致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受限。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结合起来,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学习民族文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不仅如此,教师为了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结合起来,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这一方面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教学中,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有利于深化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功能。
  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教学路径选择
  总体上来说,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合到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课程为载体,结合多种形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树立自觉弘扬优秀文化的意识,也能够以优秀传统文化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中的融合。
  (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古代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典典籍,其蕴含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文字作为载体,展现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这些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知识不够丰富,识字认字不多,因此,教师在选择经典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要选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简单的唐诗宋词,也可以选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让学生在诵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好时间以及内容,可以选择学生的早读课,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内容,其次,大多数班级在上课之前会唱一首歌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将唱歌转换为诵读经典这样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筛选,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二)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
  语文课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和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课程教学进行渗透,也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紧扣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发散,通过知识拓展帮助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教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可以为学生讲经典典故,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升华,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用这样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以以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了《妈妈睡着了》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回家对爸爸妈妈说一声想说的话,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这样的课后作业形式能够使学生将课堂上学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转换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分阶段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要经过六年时间的学习,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不同,选取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具体来说,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不高,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浅显易懂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在内容上,选取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
  在中年级阶段,学生经过低年级阶段的教育启蒙,能够尝试理解一些含有丰富哲理的内容。因此,在这一阶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展现内容丰富、道理深刻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并且注重对学生品质和行为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教育意义。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文化水平,逐步构成了自身的认知体系。这一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更加旺盛,也能够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内容更加深刻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的過程中获得的收获,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修养,发展学生的内在气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将其融入小学教育体系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以这样的方式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并且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中获得教育,塑造自身的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分析[J].知识文库,2020(12):150.
  [2]王辉.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2019(11):117-118.
  [3]陈甜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2020(1):27.
  [4]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7):119.
  作者简介:冯江波,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蒲麻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写作和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彼此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科。因此,“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可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用理解得不够透彻,将写作和阅读变成两个不相关的部分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上遇到问题,只能留着等到作文课上才能得到解答,这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体上说,要想写出出色的文章,必
摘 要:对于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实际生活中各项数据和客观世界中随机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以及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进行刻画来为人们的判断和预测提供依据。在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四大学习领域之一,从小学第一册就安排相关内容,由此可见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就此文章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模式构建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农村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大多不能集中注意力.然而认真地倾听是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尊重别人的美好品德.认真地倾听别人,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开展趣味性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借助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更在于通过强化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来提高课堂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对新时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使他们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持续化发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摘 要: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与小学数学相比,不论是初中数学的知识量还是学习难度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由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高效学习。为此,文章针对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促进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几种措施建议,供全体初中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有效学习;促进;策略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时间洗涤沉淀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继承古人智慧,充分进行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道德认
摘 要:作为本国少年儿童组织,少先队能够引导少年儿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预备队伍,少年儿童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教育工作者来讲,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及成长足够的注重和关爱。小学阶段的少先队组织是保障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借助少年队组织还能够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在多样化教
快乐教育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具体方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对指导目前教学发展、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教学发展而言,笔者认为快乐教育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化推广,教育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德育方面重视培养,对学生良好审美情趣与高尚情操的加强培养,有益于使学生实现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