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尝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在诸多的讨论和尝试中,确实不乏灼见和高明举措,但是,也掺杂着一些令人不敢苟同,甚至叫人深为忧虑的议论,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点隐患。
  一、基础知识的教育不能淡化
  现在不少人有这样的思维习惯,对看似对立的两个事物的评价往往出现极端化,突出了一方的好处,却把另一方贬得一无是处。现在不少人过分强调能力的培养,却轻视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甚至还要有意淡化基础知识的教育,把基础知识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羁绊,这岂不荒谬?离开基础知识的教育去培养创新能力那是缘木求鱼,在知识经济大唱主角的今天,淡化基础知识的教育是危险的,必然会使素质教育走上死路。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代化教育。
  二、“乐教”未必是关键
  现在不少论者把“乐教”视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对此,我表示怀疑。“寓教于乐”是我国古贤早就提倡的教学思想,是从古到今所有教育者追求的效果,笔者认为,“乐教”确实是好事,但是,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并不在于乐教,而在于学生的乐学。现代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使他们不仅具有接受乐趣的胃口,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有自主地向未知领域探索的精神。无庸讳言,学习本身是一件包含着无穷乐趣的苦差事,它的乐趣学生只有在积极的、主动的探究中才能体会到,只有自己亲身感受到这种乐趣,才能产生不断奋进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那么学生在乐教的情景中能认真学,在苦教中也能认真学。如同一个人要身体强壮必须自身胃口良好,食欲振作,这样,山珍海味吃起来香,粗茶淡饭也有味,如果食欲不振,如此这般,要有强健的体魄那是很难想象的,现代教育如果一味的强调教师的乐教而不注意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吃苦精神,那么长期“乐”下去,也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惰性心理和挑肥拈瘦的毛病,只爱受乐教,不受受淡教,如同零食孩子很爱吃,但经常吃却有害味口。这种只有教师的乐教而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去探寻乐趣的教学仍然是被动的教学,仍然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未来的人才应该具有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应该具有顽强拼搏的吃苦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如果一代人才、一个民族没有对世界的执着探索精神和吃苦精神,只等别人送乐喂甜,那么,我们的国家、民族仍然难以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学精神,吃苦精神。
  三、减负还要增加承压的能力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孩子背负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于是乎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了整个社会的呼声,而且大家把减负当作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不少减负的政策,但是,我们也看到整个社会的心理是何其的矛盾,一方面,家庭,社会,学校不愿看到孩子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呻吟,另一方面又感到生存竞争是那么的激烈,于是整个社会在肩负的愿望和面对现实的矛盾中,往往选择了后者,哪个家长和老师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在未来的就业形势还十分严峻,机遇稍纵即逝,挑战接踵而至,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真正的减负是十分困难的,社会的压力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所能减掉的,政府减掉了,社会又加上去,所以,与其高喊减负,不如正视现实,顺应形势,培养坚忍的意志品格,增强心里承受力,要教育学生鼓起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里准备。
  综上所述,只有在重视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乐教的同时,注重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吃苦精神的培养;在减负的进程中,加强学生坚韧的意志品格的锻炼,也就是在上述所谈几对矛盾中,正确处理好能力与知识,乐教与乐学,减负与承压的关系,才能使素质教育避开误区,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从实施至今,已有多年时间,回忆新课改的实施过程,可以说是举步为艰,这除了一些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之外,关键是人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如果人的观念不改变,课改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毫无价值的改革。  教师是新课改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课改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中,使自身得到全面
期刊
一、通过科学的试卷讲评提高复习的方法  讲评试卷重点在于指导,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和训练思维。①怎么做出来的—“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样的方法—“解题的思路”;④题中有哪些细节或隐含的条件要引起注意—“审题的注意点”;⑤本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解题的特色”;⑥题干条件可以改变吗—“怎样应对变化”;⑦我为什么会错解—“错误的原因和避免出现错误……
期刊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对亿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由于学生没有“凑整”的数学观念,所以教材先从“凑整”讲起,再讲加法和减法的简便算法。  一、教学过程  学习例1  (1)出示例1:113+59  师:你有没有简便算法?  (活动一)  A.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B.指导学生口述思路、
期刊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来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者的深刻变革,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必须变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基石。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过于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而忽略了教师的合作。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
期刊
一、新课程改革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自主解决某个特定的数学任务,核心思想是引导让学生积极地解决问题,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  1.学情和教材分析。“圆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后。学习内
期刊
反思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及时反省本节课的效果,总结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  一、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独特的风格  教师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如: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
期刊
在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化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那么,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后进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何才能转化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呢?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长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上缺少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个别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给老师或家长完成任务,学习好不好无关紧
期刊
在古代诗词中,诗人们为了加强表达效果,突出艺术形象,往往使用衬托的手法。我们在学习、鉴赏诗词时,就会发现这种手法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诗歌中,现将这些不同的形式列举并做以简单分析。  1.正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多么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
期刊
后进生,作为老师没有不熟悉的,也是最让人心烦,最让人头疼的。可是后进生真的那么讨厌吗?真的不可救药了吗?我们的老师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先看下面几个案例:  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老师对后进生是这样做的,先暂时降低要求,降到学生能接受的地方为止,从基础抓起,从不急于求成。他从初一收的学生,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别人不要的,可在六年后参加高考时,班上一半的同学可以上北大清华,剩下的几乎都上了本科,这听起来就是一
期刊
音乐欣赏是音乐艺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一、音乐欣赏课上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教学设计的欣赏课。教师单一的让学生聆听乐曲,没有师生互动。天马行空的让学生想象,没有设计提问,教师对聆听音乐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吃透教材,教师不知道欣赏乐曲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三维目标的要求,一味的让学生反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