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程改革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自主解决某个特定的数学任务,核心思想是引导让学生积极地解决问题,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
  1.学情和教材分析。“圆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后。学习内容由直线向曲线转变。日常生活中,学生常遇到圆形的东西,对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圆,理解“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学会利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圆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与课本的联系,感受“圆”的美。
  3.教学设计。笔者观察到,学生在体育课上常一起“抢”足球、篮球之类的体育用具。由此,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想象一下,我们班所有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一个足球放在操场的中心,老师发出口令后,所有同学一起去抢那个足球,先触碰到足球的同学就是游戏的获胜者。为保证公平,同学们围绕足球怎样站才最合理?你能不能试着把自己的设计画在作业本上?学生在思考时,发现以前所学知识不能直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产生了认知冲突,思想的创造性被激发。这时,可能有同学开始相互讨论,还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开始看教材内容,教师不能予以干涉,应激励这些同学边看边想,寻求答案。当大多数同学得出答案,并开始画“圆”时。教师可以抽成绩好的同学起来告诉大家他(她)的思路和想法。到这一步,学生已经对圆有了相当深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激发。教师应立刻组织学生画圆并讨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思考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在“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一般过程有以下三步。
  1.任务设计。设计任务应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前文的例子中,任务内容和目标是结合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因如此,该任务设计在教学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展开任务。展开任务是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的干涉学生。前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相互讨论和主动看书两种情况,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不但没有干涉学生,而且鼓励学生继续他(她)的学习方法以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
  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是不一样的,在解决任务时也会出现快与慢的差异。此时,应提倡由“先进”学生引领“后进”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探究方式展示给同学们,这样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3.任务反思。本文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了任务反思,对感性知识做出了理论归纳,明确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概念。当然,反思不一定非要明确概念不可,应根据具体的任务安排反思内容。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上文的举例和分析已经表明,任务设计教学法的使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些常出现的问题会对学生自主学习造成严重干扰。
  1.学生。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会在问题解决不了时,以“谈论”的方式达到开小差的目的。因此,怎样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为了教学工作者所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任务驱动学习法所必须要正视的困难。
  2.教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颇高。任务设计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任务的设计必须做到如下三点:一、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任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任务中不能凸显解决任务的步骤。三点都很难做到,其中对第三点的把握难度尤大。凸显步骤可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是,会将探究学习变成验证性学习。“显示”与“凸显”,很难把握。
其他文献
一、温故知新,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是经常采用的导课方式,通过复习提问这一环节,可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知识自然过渡,顺理成章。例如在讲“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时,教师指出:在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那么怎样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呢?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自然引出等高线的有关知识。如讲“用经纬网定位”一节时,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在数学课中已经学过用平面坐标系来表示点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学的知识熟练地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最佳效果。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比如“龟兔赛跑”,“鸡兔同笼”、绳索量井、父子年龄等等的有趣问题,每节课都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
期刊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医学上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  医学专家们对这种现代人的“通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亚健康是整个身心性的,躯体和身体均处在一种非健康的状态,如果不注意或没有意识到很容易陷入疾病的困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青少年由于内在的心理、生理和社
期刊
一、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
期刊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数学教学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重视教师对“教”的反思  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一)课前反思。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的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
期刊
日记是一种实录文体。它记载着个人的生活、情感、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是日常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文体。如果把写日记同小学生的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写出亲身经历、抒发真挚情感,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写作过程的情感之“瑕”,无事可写的弊端,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途径。  那么怎样写好日记,写好日记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要有明确的选材目的  日记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专题性日记,如工作日记、学习日记等。二是
期刊
新课程从实施至今,已有多年时间,回忆新课改的实施过程,可以说是举步为艰,这除了一些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之外,关键是人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如果人的观念不改变,课改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毫无价值的改革。  教师是新课改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课改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中,使自身得到全面
期刊
一、通过科学的试卷讲评提高复习的方法  讲评试卷重点在于指导,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和训练思维。①怎么做出来的—“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样的方法—“解题的思路”;④题中有哪些细节或隐含的条件要引起注意—“审题的注意点”;⑤本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解题的特色”;⑥题干条件可以改变吗—“怎样应对变化”;⑦我为什么会错解—“错误的原因和避免出现错误……
期刊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对亿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由于学生没有“凑整”的数学观念,所以教材先从“凑整”讲起,再讲加法和减法的简便算法。  一、教学过程  学习例1  (1)出示例1:113+59  师:你有没有简便算法?  (活动一)  A.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B.指导学生口述思路、
期刊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来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者的深刻变革,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必须变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基石。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过于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而忽略了教师的合作。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