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初中时期是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体育课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课程,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什么是核心素质,初中体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当前许多初中体育老师面临的问题。文章对初中生核心素质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对初中体育老师如何将核心素质教育体现在教学上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为广大初中体育老师提供建议,使初中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核心素质;方法
一、 引言
为了使中国的初中生更快乐健康地学习,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老师应该结合各科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核心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应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与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出发,使初中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做事能力。
二、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当下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核心素养训练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提高知识技能,也能实现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说,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形成自主健身的习惯。具体来看,核心能力包括学生要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身实践能力的改善,运动认知能力指的是学生要能够掌握体育课程学习方法,这也是形成自主健身的重要先决条件。健康实践能力指的是学生要能够在体育运动任务面前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这也是自主健康运动的重要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则指的是学生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并通过体育训练的积极影响,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这也是自主健身的结果体现。
三、 培养初中生核心素质的重要性
所谓初中生核心素质培养,指的是教师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过程中也要从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以及人格层面的塑造。初中阶段的个体正处于心理以及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足够认知,当面临较大的压力以及繁重的学业时,学生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与老师家长对抗等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课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质,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自己精神面貌,同时借助体育锻炼培养自己坚强的毅力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借助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显得非常重要。
四、 当下初中体育教学到现状
虽然体育已经成为中考的必考项目,但是在考试制度上的转变并没有日常实际教学中跟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没有与时俱进。在教育观念上,只是在感性上更加重视体育教育,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教育对于个体终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给予体育足够的重视,尤其缺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实践。具体来看,在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都缺乏对体育教学的足够重视,学校过于看重升学率,会让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的教育,没有给予体育课足够的资源以及课时安排,而且体育课经常性地被文化课课程所占用。在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核心素养的训练是无法有效开展,有时甚至连正常的每周一节的体育课都无法实现。而造成此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教师以及学校都缺乏对体育教学的足够认识,简单地将体育认为是活动课,没有发挥出体育教育的真正优势所在。教师也缺乏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备课的准备不够,一些教师在缺乏对学生足够了解时就开始授课,认为体育教师并不需要做课前的调研,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体育教学的观念陈旧
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体育虽然分值不高,但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只是从教师的主观教学需求出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将体育理论生硬地教给学生,学生缺少对于体育知识背后的知识背景的铺垫,只将体育课程认为是自由活动课,缺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以及身心平衡发展的重要认知。一些学生在体育课上也自由散漫,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体育动作,教师也疏于管理,当学生不上体育课或者不按要求完成动作时,教师也没有进行批评和指正。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部分教师采用的也是被动性的教学方法,缺少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不感兴趣,而部分教师多年以来体育教学的方法都是生搬硬套,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刻板,学生只是机械性的完成教师的要求,教师也没有在教学时从运动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知识的跟进,导致学生只学习到了表面,课下并不会主动进行健身和运动。
五、 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方法
由于初中体育课在初中日常教学中并非主要课程,常常被忽略,关于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相对较少,使得体育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有困难性和局限性。因此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取其精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主动性,培养运动兴趣
在进行体育课上课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告知同学下节课的内容,让同学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渠道去搜索相关的知识,提前了解运动的难度、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技巧。对于对体育课有恐惧感,不喜欢运动的同学,老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鼓励增加其自信心,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克服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体育课很多动作说着都是很抽象的,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多做示范与引导,同时让学生告知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类型,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体育课。
(二)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依据核心素质,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要以提升同学的运动能力为最终目标,帮助同学培养健康积极的行为以及更出色的体育品德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最终起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体育老师要理解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授课能力,多学习体育方面的学习最新的信息,多向优秀的体育老师取经。为了能达到所有同学综合素质的提升,要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理解尊重不同性格潜力的同学,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初中生。 (三)注重道德品质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体育课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体育方面技能,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灌输体育锻炼的内在意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合理的道德观。比如,在体育比赛如打篮球、足球时,要让学生遵守规程,实事求是,服从裁判,与队友团结合作,尊重比赛对手;长跑项目完成任务,也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理念,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有事会有消极的想法,这些都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行调节。很多研究也表明,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减轻内心的焦虑,恐惧心理,同时也更加积极向上。传达终身体育的观点,可以让初中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让同学多宣传科学体育锻炼的好处,如降低血糖、血压,减轻压力有助于睡眠,學生在课下把运动的好习惯带到家庭中,此外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体育有关的讲座等等,从实处培养同学的核心素质。
(四)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体育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让体育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抓取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对此,教师要能够改进原本对于体育教学的刻板认知,让体育学习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并在课下养成体育训练的习惯。对此,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教学场地,课堂中同样可以开展教学,而不必只在操场中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理论以多媒体或者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不断扎实理论知识,通过视频慢放了解到每一个动作是由哪些快肌肉协同完成的,如何在动作中发力,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视频的直观性特征也能让学生了解自身肌肉群的薄弱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提升。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师也可以将体育精神背后蕴含的拼搏以及努力精神以竞赛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进行分析探讨,受到来自体育比赛的人文教育熏陶。这种由操场走向室内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灵活学习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教学的形式上,教师也要注重联动课上和课下,让学生能够在课下也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完成课下小型运动会,让学生在课下也有机会进行体育训练。小组教学法能够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后共同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如举办踢毽子接龙比赛等等,这些更加丰富多元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维度,让学生在体育训练接触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与他人形成合作互利的关系,最终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
六、 结语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每一个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质,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将来其走入社会有很多的帮助。初中体育课对于培养综合素质有举足轻重的推动力量,学校要高度重视优秀体育教师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注重道德品质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从而使初中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晓冬.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体育风尚,2018(1):134.
[2]陈祁罕.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7(6):133-136.
[3]韩立丰.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8(34):152.
[4]蒋溢兵.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方法研究[J].体育风尚,2018(1):182.
[5]赵军.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开展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9(6):97.
作者简介:
张军,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新景教育学区。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核心素质;方法
一、 引言
为了使中国的初中生更快乐健康地学习,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老师应该结合各科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核心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应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与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出发,使初中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做事能力。
二、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当下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核心素养训练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提高知识技能,也能实现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说,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形成自主健身的习惯。具体来看,核心能力包括学生要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身实践能力的改善,运动认知能力指的是学生要能够掌握体育课程学习方法,这也是形成自主健身的重要先决条件。健康实践能力指的是学生要能够在体育运动任务面前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这也是自主健康运动的重要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则指的是学生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并通过体育训练的积极影响,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这也是自主健身的结果体现。
三、 培养初中生核心素质的重要性
所谓初中生核心素质培养,指的是教师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过程中也要从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以及人格层面的塑造。初中阶段的个体正处于心理以及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足够认知,当面临较大的压力以及繁重的学业时,学生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与老师家长对抗等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课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质,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自己精神面貌,同时借助体育锻炼培养自己坚强的毅力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借助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显得非常重要。
四、 当下初中体育教学到现状
虽然体育已经成为中考的必考项目,但是在考试制度上的转变并没有日常实际教学中跟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没有与时俱进。在教育观念上,只是在感性上更加重视体育教育,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教育对于个体终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给予体育足够的重视,尤其缺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实践。具体来看,在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都缺乏对体育教学的足够重视,学校过于看重升学率,会让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的教育,没有给予体育课足够的资源以及课时安排,而且体育课经常性地被文化课课程所占用。在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核心素养的训练是无法有效开展,有时甚至连正常的每周一节的体育课都无法实现。而造成此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教师以及学校都缺乏对体育教学的足够认识,简单地将体育认为是活动课,没有发挥出体育教育的真正优势所在。教师也缺乏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备课的准备不够,一些教师在缺乏对学生足够了解时就开始授课,认为体育教师并不需要做课前的调研,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体育教学的观念陈旧
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体育虽然分值不高,但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只是从教师的主观教学需求出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将体育理论生硬地教给学生,学生缺少对于体育知识背后的知识背景的铺垫,只将体育课程认为是自由活动课,缺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以及身心平衡发展的重要认知。一些学生在体育课上也自由散漫,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体育动作,教师也疏于管理,当学生不上体育课或者不按要求完成动作时,教师也没有进行批评和指正。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部分教师采用的也是被动性的教学方法,缺少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不感兴趣,而部分教师多年以来体育教学的方法都是生搬硬套,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刻板,学生只是机械性的完成教师的要求,教师也没有在教学时从运动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知识的跟进,导致学生只学习到了表面,课下并不会主动进行健身和运动。
五、 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方法
由于初中体育课在初中日常教学中并非主要课程,常常被忽略,关于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相对较少,使得体育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有困难性和局限性。因此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取其精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主动性,培养运动兴趣
在进行体育课上课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告知同学下节课的内容,让同学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渠道去搜索相关的知识,提前了解运动的难度、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技巧。对于对体育课有恐惧感,不喜欢运动的同学,老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鼓励增加其自信心,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克服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体育课很多动作说着都是很抽象的,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多做示范与引导,同时让学生告知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类型,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体育课。
(二)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依据核心素质,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要以提升同学的运动能力为最终目标,帮助同学培养健康积极的行为以及更出色的体育品德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最终起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体育老师要理解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授课能力,多学习体育方面的学习最新的信息,多向优秀的体育老师取经。为了能达到所有同学综合素质的提升,要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理解尊重不同性格潜力的同学,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初中生。 (三)注重道德品质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体育课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体育方面技能,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灌输体育锻炼的内在意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合理的道德观。比如,在体育比赛如打篮球、足球时,要让学生遵守规程,实事求是,服从裁判,与队友团结合作,尊重比赛对手;长跑项目完成任务,也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理念,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有事会有消极的想法,这些都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行调节。很多研究也表明,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减轻内心的焦虑,恐惧心理,同时也更加积极向上。传达终身体育的观点,可以让初中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让同学多宣传科学体育锻炼的好处,如降低血糖、血压,减轻压力有助于睡眠,學生在课下把运动的好习惯带到家庭中,此外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体育有关的讲座等等,从实处培养同学的核心素质。
(四)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体育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让体育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抓取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对此,教师要能够改进原本对于体育教学的刻板认知,让体育学习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并在课下养成体育训练的习惯。对此,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教学场地,课堂中同样可以开展教学,而不必只在操场中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理论以多媒体或者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不断扎实理论知识,通过视频慢放了解到每一个动作是由哪些快肌肉协同完成的,如何在动作中发力,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视频的直观性特征也能让学生了解自身肌肉群的薄弱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提升。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师也可以将体育精神背后蕴含的拼搏以及努力精神以竞赛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进行分析探讨,受到来自体育比赛的人文教育熏陶。这种由操场走向室内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灵活学习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教学的形式上,教师也要注重联动课上和课下,让学生能够在课下也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完成课下小型运动会,让学生在课下也有机会进行体育训练。小组教学法能够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后共同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如举办踢毽子接龙比赛等等,这些更加丰富多元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维度,让学生在体育训练接触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与他人形成合作互利的关系,最终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
六、 结语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每一个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质,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将来其走入社会有很多的帮助。初中体育课对于培养综合素质有举足轻重的推动力量,学校要高度重视优秀体育教师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注重道德品质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从而使初中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晓冬.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体育风尚,2018(1):134.
[2]陈祁罕.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7(6):133-136.
[3]韩立丰.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8(34):152.
[4]蒋溢兵.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方法研究[J].体育风尚,2018(1):182.
[5]赵军.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开展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9(6):97.
作者简介:
张军,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新景教育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