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以来,教育现代化就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许多教育工作者都为此而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教育现代化热潮,纷纷提出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但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本文力图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环境的分析,揭示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因素,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一、国际环境
(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具有双重任务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现代化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出现高潮,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纷纷投入现代化的洪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完成,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开始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高技术、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创新等新事物日益影响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城市居民纷纷向郊区和乡镇迁移,工业部门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经济的非工业化和社会的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日益明显,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发达国家进入以非工业化(工业转移+工业升级)、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城市扩散+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现代化轨道。随着知识革命、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世界的面貌。发达国家知识产业的比重超过50%(下表),表明世界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内涵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发达国家的新现代化内涵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肩负着促进封建教育向工业社会教育转变,继而向信息社会教育转变的双重任务。我国的现代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而是被赋予了推动社会工业化与知识化双重使命的现代化。一方面,要加速完成工业化时代的传统现代化目标(通过信息化带动和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也通过对于先进管理经验的汲取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如竞争力、集约化、全球化以及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应当有充分的关注。
(二)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新的机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以信息化革命为标志,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其中,60年代发端于美国、而后波及世界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运动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经典性教育现代化运动。此次运动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中心,着眼于充分反映当代科学成就,强调科学的基本概念与掌握科学方法的课程设计。例如美国高中理科课程改革在美国科学财团和产业界的巨额资助下,设计出了具有“现代化”内涵的课程。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如拉美、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获得成功以后,开始着手进行教育现代化运动,从教育设施的改善到教育规模的扩大,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到远程教育的开播等,教育水平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等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特征。
二、国内环境
(一)中国依然属于欠发达国家的现实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模式是赶超型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等61个国家仍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瑞典和法国5国的差距超过8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略小于经济现代化。研究者发现,根据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重等指标计算的经济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超过100年。2003年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国家的第57位;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中国社会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在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的90个指标中,中国有人口增长率、死亡率、抚养比、小学入学率、青年识字率、失业率等8个指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平均预期寿命等17个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大体相当,其他指标的国际差距较大。这一现实决定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参照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模式依然是追赶型。
(二)中国已成为工业大国的现实决定了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但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高速工业化进程,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国。
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绝对主体地位。1952年,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0.5%,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到1980年下降为30.1%,而到2003年则下降到14.6%;与此对应1952年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0.9%,到1980年上升为44.2%,到2003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6127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2%,超过了一半。根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7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0%。这表明,经过50余年工业化进程,现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工业已经占有半壁江山,中国的国民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工业,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已经彻底实现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变。
虽然工业经济已经占有绝对主体地位,但工业化水平低,技术落后。根据联合国的贸易数据,从1985年到1998年,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85年,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排名没有进入世界前25名,而到1998年,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达到764.63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在这方面彰显出工业贸易大国的地位。但在高技术制成品和中技术制成品出口方面,虽然与1985年相比,中国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排名都没有进入世界前10名之内,分列第11和13位。一项按照国别分别对中国和日本、美国等国的贸易竞争指数计算表明,中国工业制成品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中,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竞争优势较弱。因此,在新阶段中国需要提高工业制成品技术密集化程度,从而也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如何把数量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优质的劳动力群体乃至知识创新和科技开发的优势,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三)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不足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人的现代化着手
叶文梓在《论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局限性》一文中分别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局限性和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对教育现代化而言,现有基础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的思想根基不足:普遍的急功近利态度和短期行为,缺少教育思想家;缺乏系统的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二是知识的异化:知识至上;知识意义的失落。三是制度失范。上述几种局限性时常叠合在一起,共同产生消极作用,最根本的局限在于弱化了对人自身的关注。思想根基不足,实质是弱化了对人自身理性精神的关注;知识的异化,实质是弱化了对人自身创新能力的关注;制度失范,实质是弱化了对人自身尊严的尊重。
(四)教育发展面对着多重压力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劳动人口逐步非农化,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乡镇、城市转移;二是独生子女普遍化;三是人民生活逐步小康化;四是农村建设城镇化;五是年轻一代逐步知识化。物质条件的改善、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扩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重教意识大大增强,他们迫切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子女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让自己也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中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兴趣、提高生活质量。而现在,教育发展面对着多重压力:普及义务教育中对优质化教育强烈需求的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转型造成的教育压力;社会阶层多样化中多元重叠教育需求的压力。多重压力使得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更为复杂。
(五)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但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方面。一是中、西部地区生均拨款水平过低,一些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如2004年,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东部地区平均为1874元,西部地区为1017元,东、西部地区之比为1.8∶1。全国尚有113个县(区)的小学、142个县(区)的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零,其中85%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二是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基本教学要求,地区间、城乡间差距均较大,1/3以上省的差距还有所扩大。三是义务教育学校的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如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东、西部地区都相差12个百分点。还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学校教师不足,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总体上看,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校际之间差别较大。
进入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根据教育的环境作出明智的抉择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图表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化目标的世界坐标.http://www.cas.cn
[2]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4)
[3]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通过创新和学习参与竞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5]汪斌.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叶文梓.论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局限性.教育研究,2000(7)
[7]张铁明.教育现代化直面八大需求压力.南方日报,2004-7-7
[8]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城镇学校班级超员严重.http://news.xinhuanet.com
一、国际环境
(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具有双重任务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现代化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出现高潮,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纷纷投入现代化的洪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完成,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开始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高技术、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创新等新事物日益影响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城市居民纷纷向郊区和乡镇迁移,工业部门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经济的非工业化和社会的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日益明显,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发达国家进入以非工业化(工业转移+工业升级)、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城市扩散+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现代化轨道。随着知识革命、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世界的面貌。发达国家知识产业的比重超过50%(下表),表明世界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内涵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发达国家的新现代化内涵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肩负着促进封建教育向工业社会教育转变,继而向信息社会教育转变的双重任务。我国的现代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而是被赋予了推动社会工业化与知识化双重使命的现代化。一方面,要加速完成工业化时代的传统现代化目标(通过信息化带动和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也通过对于先进管理经验的汲取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如竞争力、集约化、全球化以及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应当有充分的关注。
(二)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新的机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以信息化革命为标志,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其中,60年代发端于美国、而后波及世界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运动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经典性教育现代化运动。此次运动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中心,着眼于充分反映当代科学成就,强调科学的基本概念与掌握科学方法的课程设计。例如美国高中理科课程改革在美国科学财团和产业界的巨额资助下,设计出了具有“现代化”内涵的课程。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如拉美、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获得成功以后,开始着手进行教育现代化运动,从教育设施的改善到教育规模的扩大,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到远程教育的开播等,教育水平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等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特征。
二、国内环境
(一)中国依然属于欠发达国家的现实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模式是赶超型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等61个国家仍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瑞典和法国5国的差距超过8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略小于经济现代化。研究者发现,根据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重等指标计算的经济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超过100年。2003年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国家的第57位;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中国社会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在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的90个指标中,中国有人口增长率、死亡率、抚养比、小学入学率、青年识字率、失业率等8个指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平均预期寿命等17个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大体相当,其他指标的国际差距较大。这一现实决定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参照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模式依然是追赶型。
(二)中国已成为工业大国的现实决定了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但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高速工业化进程,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国。
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绝对主体地位。1952年,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0.5%,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到1980年下降为30.1%,而到2003年则下降到14.6%;与此对应1952年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0.9%,到1980年上升为44.2%,到2003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6127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2%,超过了一半。根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7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0%。这表明,经过50余年工业化进程,现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工业已经占有半壁江山,中国的国民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工业,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已经彻底实现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变。
虽然工业经济已经占有绝对主体地位,但工业化水平低,技术落后。根据联合国的贸易数据,从1985年到1998年,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85年,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排名没有进入世界前25名,而到1998年,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达到764.63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在这方面彰显出工业贸易大国的地位。但在高技术制成品和中技术制成品出口方面,虽然与1985年相比,中国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排名都没有进入世界前10名之内,分列第11和13位。一项按照国别分别对中国和日本、美国等国的贸易竞争指数计算表明,中国工业制成品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中,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竞争优势较弱。因此,在新阶段中国需要提高工业制成品技术密集化程度,从而也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如何把数量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优质的劳动力群体乃至知识创新和科技开发的优势,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三)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不足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人的现代化着手
叶文梓在《论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局限性》一文中分别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局限性和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对教育现代化而言,现有基础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的思想根基不足:普遍的急功近利态度和短期行为,缺少教育思想家;缺乏系统的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二是知识的异化:知识至上;知识意义的失落。三是制度失范。上述几种局限性时常叠合在一起,共同产生消极作用,最根本的局限在于弱化了对人自身的关注。思想根基不足,实质是弱化了对人自身理性精神的关注;知识的异化,实质是弱化了对人自身创新能力的关注;制度失范,实质是弱化了对人自身尊严的尊重。
(四)教育发展面对着多重压力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劳动人口逐步非农化,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乡镇、城市转移;二是独生子女普遍化;三是人民生活逐步小康化;四是农村建设城镇化;五是年轻一代逐步知识化。物质条件的改善、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扩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重教意识大大增强,他们迫切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子女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让自己也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中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兴趣、提高生活质量。而现在,教育发展面对着多重压力:普及义务教育中对优质化教育强烈需求的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转型造成的教育压力;社会阶层多样化中多元重叠教育需求的压力。多重压力使得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更为复杂。
(五)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但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方面。一是中、西部地区生均拨款水平过低,一些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如2004年,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东部地区平均为1874元,西部地区为1017元,东、西部地区之比为1.8∶1。全国尚有113个县(区)的小学、142个县(区)的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零,其中85%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二是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基本教学要求,地区间、城乡间差距均较大,1/3以上省的差距还有所扩大。三是义务教育学校的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如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东、西部地区都相差12个百分点。还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学校教师不足,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总体上看,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校际之间差别较大。
进入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根据教育的环境作出明智的抉择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图表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化目标的世界坐标.http://www.cas.cn
[2]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4)
[3]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通过创新和学习参与竞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5]汪斌.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叶文梓.论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局限性.教育研究,2000(7)
[7]张铁明.教育现代化直面八大需求压力.南方日报,2004-7-7
[8]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城镇学校班级超员严重.http://news.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