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初冬,与闺蜜相约到黄姚古镇游玩。晚饭过后,我俩漫步在光洁润滑的石板街上。
青灰的墙、黧黑的瓦、锃亮的青石板,还有那吱呀呀响了千年的木门,古镇就像一位端庄典雅的古典美女,静养于黄姚这一方青山秀水问。
拐弯处,有丝丝缕缕的音乐声从一所房子里飘出来,声音不大,却很吸引人。我在房子前停下脚步,抬头便看到“阿姚的房子”这几个简约的红色艺术字。
推开半掩着的木门,探进头,看了一眼。屋里像一个小茶馆,却比茶馆多了几分随性,似是一个小型歌厅。四张油亮光滑的橘红色原木长桌子,桌子上摆放着茶壶、茶杯和各色果盘。桌子旁围着些长椅、长凳或圆木墩子,上面垫着白色毛毯。三三两两的人,坐在毯子上或喝茶聊天或翻閱书籍。屋里有一个古老的木楼梯,楼梯底下摆放着一架钢琴、一架手鼓、一把吉他和一把小提琴,墙上挂着一把二胡。一位穿红色长裙套白色披肩、扎两条粗辫子、戴白色帽子的女子坐在钢琴前,边弹边唱,旁边有个留着披肩长发的中年男子在打着手鼓,轻声和着。
我和闺蜜先是倚着门框欣赏,后来实在忍不住诱惑,便走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才发现,“阿姚的房子”其实就是一问小客栈,客栈分前后两座,中间连着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里,蓄了一些水,里面养着些睡莲,虽是初冬,但睡莲依然茂密地长满整个池子。两排露出水面的石子路,连接着前后两座房子。天井里,摆满各种盆栽花卉,围墙下种满藤蔓,藤蔓沿着墙根往上爬,爬上二楼绕着围栏走,倒像是给二楼走廊挂了一块绿色的帘。
有三位女住客外出购物回来,手里提着些袋子。进门时,一曲刚落,她们便向红裙女子扬了扬手中的袋子,大喊:“阿姚,我们回来啦!”红裙女子笑笑:“大丰收哦!一会儿下来,今晚我们唱歌!”“好!”几个三四十岁的人快活得像孩子,嘻嘻哈哈地走过石子路。
阿姚盖上琴盖,跟前排的人说说笑笑,长发男子依然轻轻打着手鼓。桌上摆着五六本歌谱,有人翻着歌谱小声哼唱,有人剥着橘子吃,也有人拿着手机拍照。坐我对面的是两位女生,她们也在翻着歌谱找熟悉的歌。我问其中一个女孩儿:“你们是这里的住客吗?”女孩儿摇摇头,说她们也是游客,只是连续来了两晚。接着又指着长发男子说:“他叫老沈,是这家客栈的老板,也是阿姚的丈夫。”另一个女孩儿凑过头来问我:“你觉得他们俩像谁?”
我刚要接话,前面的人一阵鼓掌起哄,阿姚又要唱歌了!我们便停下来。这次唱的是《董小姐》,是身旁的人请她唱的。阿姚拿过一把吉他,开始弹唱起来。她唱歌时神情非常专注,声音极富感染力。有人晃着脑袋跟着轻声哼唱,有人托着腮帮子沉思,有人举起手机录视频,还有人偷偷抹着眼泪。老沈依旧打着手鼓轻声和着,唱到动容处,夫妻俩深情对望,众人又是鼓掌又是欢呼。
他们是现实版的三毛与荷西,喜欢旅游,喜欢过漂泊流浪的日子。十年前,偶遇黄姚,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从此扎根于此。阿姚说黄姚这一方山水像一块璞玉,纯净自然,来了就不想走。她租下的这问房子,房子保留着最原始的样子。白天劈柴生火,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夜晚与游客一起弹弹琴、唱唱歌、说说笑笑。
其实,古镇里,像阿姚夫妇一样把黄姚作为故乡的外乡人很多。刚才购物回来那三位女子便是黄姚的常客。五年前,她们第一次邂逅黄姚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结识阿姚之后,更是把“阿姚的房子”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年的秋、冬、春三季,她们都要回来,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有时相约结伴,有时和家人一起,有时又独自一人。每次回来,阿姚养的那两只大肥猫总爱跳上她们的大腿,窝在她们的怀里。阿姚说:“把黄姚当成自己第二故乡的人还有很多,喏,你们桌面上的这些水果、茶叶就是常住我这里的‘家人们’买回来的。”阿姚连说这话的语气,都是骄傲的腔调。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走一走别人走腻的路,看一看别人看腻的风景,摸一摸别人腻烦的东西。很多地方,走过看过之后就不会再去第二次了。而黄姚似乎是个例外,很多人第一次走进黄姚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青砖黛瓦、农家小院、小河流水、瓜果田园,这些景物,家乡都有!而那存活了五百多年的龙爪榕,到今天依然参天繁茂,数不清的盘根错节,看不尽的绿意婆娑,进发出肆无忌惮的活力。榕树下面蜿蜒幽深的石板路上,那一块块被无数只脚丫和无数个鞋底磨平了棱角的青石板,闪着油亮的光泽,这些,又在向世人展示着黄姚的与众不同。
黄姚就像一位外秀中惠的古典美女,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喜欢。文友霞姐说,她十年前便爱上了黄姚,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黄姚。来到这里,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待上一天,静静地喝一杯茶、发一阵呆、看一出行云流水、听一会儿鸟语虫鸣。时光就这样静静地、缓缓地流着,纯净得没有一点儿杂质。
这一次到黄姚,我多了一份熟稔,这份熟稔让我毫不犹豫地在众人面前脱下高跟鞋,赤脚走在青石板上。当脚丫与石板碰触的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脚下石板的温度,这让我忍不住蹲下来,让手心也感受一下来自石板的温润。触摸着这些有着“温度”的石块,我仿佛走进了黄姚那千年前的明清旧梦,在梦里,小河碧水轻漾,院落古韵悠长,院前篱笆寂寥,梦里有我所期待的桃花源般的生活。
如梦幻般的行走,不觉间,又走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阿姚的房子。景物依旧,就连卧在窗户底下的那只黄猫还是那副慵懒的模样,只是这一次,房子里没有飘出歌声,挺寂寥的。
青灰的墙、黧黑的瓦、锃亮的青石板,还有那吱呀呀响了千年的木门,古镇就像一位端庄典雅的古典美女,静养于黄姚这一方青山秀水问。
拐弯处,有丝丝缕缕的音乐声从一所房子里飘出来,声音不大,却很吸引人。我在房子前停下脚步,抬头便看到“阿姚的房子”这几个简约的红色艺术字。
推开半掩着的木门,探进头,看了一眼。屋里像一个小茶馆,却比茶馆多了几分随性,似是一个小型歌厅。四张油亮光滑的橘红色原木长桌子,桌子上摆放着茶壶、茶杯和各色果盘。桌子旁围着些长椅、长凳或圆木墩子,上面垫着白色毛毯。三三两两的人,坐在毯子上或喝茶聊天或翻閱书籍。屋里有一个古老的木楼梯,楼梯底下摆放着一架钢琴、一架手鼓、一把吉他和一把小提琴,墙上挂着一把二胡。一位穿红色长裙套白色披肩、扎两条粗辫子、戴白色帽子的女子坐在钢琴前,边弹边唱,旁边有个留着披肩长发的中年男子在打着手鼓,轻声和着。
我和闺蜜先是倚着门框欣赏,后来实在忍不住诱惑,便走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才发现,“阿姚的房子”其实就是一问小客栈,客栈分前后两座,中间连着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里,蓄了一些水,里面养着些睡莲,虽是初冬,但睡莲依然茂密地长满整个池子。两排露出水面的石子路,连接着前后两座房子。天井里,摆满各种盆栽花卉,围墙下种满藤蔓,藤蔓沿着墙根往上爬,爬上二楼绕着围栏走,倒像是给二楼走廊挂了一块绿色的帘。
有三位女住客外出购物回来,手里提着些袋子。进门时,一曲刚落,她们便向红裙女子扬了扬手中的袋子,大喊:“阿姚,我们回来啦!”红裙女子笑笑:“大丰收哦!一会儿下来,今晚我们唱歌!”“好!”几个三四十岁的人快活得像孩子,嘻嘻哈哈地走过石子路。
阿姚盖上琴盖,跟前排的人说说笑笑,长发男子依然轻轻打着手鼓。桌上摆着五六本歌谱,有人翻着歌谱小声哼唱,有人剥着橘子吃,也有人拿着手机拍照。坐我对面的是两位女生,她们也在翻着歌谱找熟悉的歌。我问其中一个女孩儿:“你们是这里的住客吗?”女孩儿摇摇头,说她们也是游客,只是连续来了两晚。接着又指着长发男子说:“他叫老沈,是这家客栈的老板,也是阿姚的丈夫。”另一个女孩儿凑过头来问我:“你觉得他们俩像谁?”
我刚要接话,前面的人一阵鼓掌起哄,阿姚又要唱歌了!我们便停下来。这次唱的是《董小姐》,是身旁的人请她唱的。阿姚拿过一把吉他,开始弹唱起来。她唱歌时神情非常专注,声音极富感染力。有人晃着脑袋跟着轻声哼唱,有人托着腮帮子沉思,有人举起手机录视频,还有人偷偷抹着眼泪。老沈依旧打着手鼓轻声和着,唱到动容处,夫妻俩深情对望,众人又是鼓掌又是欢呼。
他们是现实版的三毛与荷西,喜欢旅游,喜欢过漂泊流浪的日子。十年前,偶遇黄姚,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从此扎根于此。阿姚说黄姚这一方山水像一块璞玉,纯净自然,来了就不想走。她租下的这问房子,房子保留着最原始的样子。白天劈柴生火,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夜晚与游客一起弹弹琴、唱唱歌、说说笑笑。
其实,古镇里,像阿姚夫妇一样把黄姚作为故乡的外乡人很多。刚才购物回来那三位女子便是黄姚的常客。五年前,她们第一次邂逅黄姚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结识阿姚之后,更是把“阿姚的房子”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年的秋、冬、春三季,她们都要回来,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有时相约结伴,有时和家人一起,有时又独自一人。每次回来,阿姚养的那两只大肥猫总爱跳上她们的大腿,窝在她们的怀里。阿姚说:“把黄姚当成自己第二故乡的人还有很多,喏,你们桌面上的这些水果、茶叶就是常住我这里的‘家人们’买回来的。”阿姚连说这话的语气,都是骄傲的腔调。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走一走别人走腻的路,看一看别人看腻的风景,摸一摸别人腻烦的东西。很多地方,走过看过之后就不会再去第二次了。而黄姚似乎是个例外,很多人第一次走进黄姚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青砖黛瓦、农家小院、小河流水、瓜果田园,这些景物,家乡都有!而那存活了五百多年的龙爪榕,到今天依然参天繁茂,数不清的盘根错节,看不尽的绿意婆娑,进发出肆无忌惮的活力。榕树下面蜿蜒幽深的石板路上,那一块块被无数只脚丫和无数个鞋底磨平了棱角的青石板,闪着油亮的光泽,这些,又在向世人展示着黄姚的与众不同。
黄姚就像一位外秀中惠的古典美女,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喜欢。文友霞姐说,她十年前便爱上了黄姚,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黄姚。来到这里,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待上一天,静静地喝一杯茶、发一阵呆、看一出行云流水、听一会儿鸟语虫鸣。时光就这样静静地、缓缓地流着,纯净得没有一点儿杂质。
这一次到黄姚,我多了一份熟稔,这份熟稔让我毫不犹豫地在众人面前脱下高跟鞋,赤脚走在青石板上。当脚丫与石板碰触的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脚下石板的温度,这让我忍不住蹲下来,让手心也感受一下来自石板的温润。触摸着这些有着“温度”的石块,我仿佛走进了黄姚那千年前的明清旧梦,在梦里,小河碧水轻漾,院落古韵悠长,院前篱笆寂寥,梦里有我所期待的桃花源般的生活。
如梦幻般的行走,不觉间,又走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阿姚的房子。景物依旧,就连卧在窗户底下的那只黄猫还是那副慵懒的模样,只是这一次,房子里没有飘出歌声,挺寂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