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把语文教学比作“带着脚镣的舞蹈”,又有人说“带着脚镣跳舞的只有奴隶”,于是就有了一个看似可笑的公式:语文教师=奴隶。其实,带着脚镣也能把舞跳好的人才是智者。
“脚镣”是规则,包括考试,更包括教学规律。“跳舞”要自由,是个性的释放。只有既符合规则又有个性创造的舞蹈方称经典。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精心设计自己的“舞蹈”,使它既符合规则又有自己的个性。
一句“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加大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有可能让我们措手不及,而课堂上“愤而不起,启而不发”又让我们郁闷失落。要改变,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我们的教材、教案、课堂和课下。下面说一下我的一点做法:
首先,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意识。每当拿到一本教材,我都要和它对视很久才肯动笔。我要确定这一册书和上册有什么联系,在整个高中阶段知识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编者想达到什么目的,我的学生现状怎样,我应采取什么措施。每一单元甚至每篇文章都是如此。
其次,教学设计切忌随意性。
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哈姆莱特”毕竟就是“哈姆莱特”。我们可以选教材,但讲这篇不讲那篇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应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知识能力情感兼顾又适合学情的才是好教材)。课堂流程切忌随意性。语文课不是橡皮课。只有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知道为了赶进度而抛开内涵只扣知识点学生学得多么枯燥,收效是多么甚微。所以我们应紧紧围绕教材,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切忌海阔天空云蒸雾绕。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效教学,我们应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教案设计。
拿到一篇文章,我总是先读,反复读,读透了,了解了作者意图也了解了编者意图,目标就出来了,重难点也就出来了。我讲课,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现状自己定。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为我们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又使我们懒于思考。所以如果没读懂文章就先查资料,在拷贝组合拼凑中就会失去自我。
下一步是“想”。想如何利用文本达到我的目标,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第三步是“写”。目标摆在那里,只是有了方向,具体实施过程需要我们精雕细琢。
导语设计要“美”。导语不只是引子,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可以激起学生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优美意境感染学生。
问题设计要“精”。教师的智慧在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中闪光。我经常问自己:我提出的问题有思考力度吗,我的下一个问题在哪里等候学生。我让学生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展开了吗,我使问题在情境中再现了吗?当然,还要注意问题的衔接,使整个过程自然流畅,使结论水到渠成。
学生活动设计要“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加德纳也说过,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人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怎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什么方式回答?学生有可能怎么回答,怎么引导学生回答?讨论板书竞争抽查。在哪里激趣,哪里是悬念,哪里是高潮,哪里留白,怎样设置情境。形式多变,方法灵活。
教学方法要“活”。音乐,美术多媒体,只要需要,信手拈来,决非花架子。
板书设计要“丰”。板书不只是课堂内容的缩影,更是精华。,内涵的外化。不只要清晰、美观,还要有含金量。不是打击我们自己,下课铃响,我们转身离去,留给学生的可能只有板书。
一下讲台万事大吉的做法要不得,所以还要设计课下:学生课下做什么?阅读有阅读的章法,写作有写作的套路。基础知识要巩固,学生品位要提高,如何既贴近时代又走进学生心灵又要用经典净化其灵魂指导其人生还要巩固知识学案反馈阅读写作工作准备充分了,老师在与不在学生都能有条不紊地规范地进行。
真正的名师上课决不事先设计好每一句话,他能很好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但这是胸有成竹后才具备的能力。
精心设计我们的教材,教案、课上、课下,我们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优质有效,只有我们的设计既符合规则又有个性发挥知识能力情感兼顾我们才能实现考试与素质的双赢,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老师带着脚镣照样能把舞跳好。
“脚镣”是规则,包括考试,更包括教学规律。“跳舞”要自由,是个性的释放。只有既符合规则又有个性创造的舞蹈方称经典。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精心设计自己的“舞蹈”,使它既符合规则又有自己的个性。
一句“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加大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有可能让我们措手不及,而课堂上“愤而不起,启而不发”又让我们郁闷失落。要改变,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我们的教材、教案、课堂和课下。下面说一下我的一点做法:
首先,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意识。每当拿到一本教材,我都要和它对视很久才肯动笔。我要确定这一册书和上册有什么联系,在整个高中阶段知识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编者想达到什么目的,我的学生现状怎样,我应采取什么措施。每一单元甚至每篇文章都是如此。
其次,教学设计切忌随意性。
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哈姆莱特”毕竟就是“哈姆莱特”。我们可以选教材,但讲这篇不讲那篇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应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知识能力情感兼顾又适合学情的才是好教材)。课堂流程切忌随意性。语文课不是橡皮课。只有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知道为了赶进度而抛开内涵只扣知识点学生学得多么枯燥,收效是多么甚微。所以我们应紧紧围绕教材,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切忌海阔天空云蒸雾绕。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效教学,我们应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教案设计。
拿到一篇文章,我总是先读,反复读,读透了,了解了作者意图也了解了编者意图,目标就出来了,重难点也就出来了。我讲课,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现状自己定。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为我们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又使我们懒于思考。所以如果没读懂文章就先查资料,在拷贝组合拼凑中就会失去自我。
下一步是“想”。想如何利用文本达到我的目标,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第三步是“写”。目标摆在那里,只是有了方向,具体实施过程需要我们精雕细琢。
导语设计要“美”。导语不只是引子,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可以激起学生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优美意境感染学生。
问题设计要“精”。教师的智慧在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中闪光。我经常问自己:我提出的问题有思考力度吗,我的下一个问题在哪里等候学生。我让学生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展开了吗,我使问题在情境中再现了吗?当然,还要注意问题的衔接,使整个过程自然流畅,使结论水到渠成。
学生活动设计要“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加德纳也说过,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人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怎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什么方式回答?学生有可能怎么回答,怎么引导学生回答?讨论板书竞争抽查。在哪里激趣,哪里是悬念,哪里是高潮,哪里留白,怎样设置情境。形式多变,方法灵活。
教学方法要“活”。音乐,美术多媒体,只要需要,信手拈来,决非花架子。
板书设计要“丰”。板书不只是课堂内容的缩影,更是精华。,内涵的外化。不只要清晰、美观,还要有含金量。不是打击我们自己,下课铃响,我们转身离去,留给学生的可能只有板书。
一下讲台万事大吉的做法要不得,所以还要设计课下:学生课下做什么?阅读有阅读的章法,写作有写作的套路。基础知识要巩固,学生品位要提高,如何既贴近时代又走进学生心灵又要用经典净化其灵魂指导其人生还要巩固知识学案反馈阅读写作工作准备充分了,老师在与不在学生都能有条不紊地规范地进行。
真正的名师上课决不事先设计好每一句话,他能很好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但这是胸有成竹后才具备的能力。
精心设计我们的教材,教案、课上、课下,我们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优质有效,只有我们的设计既符合规则又有个性发挥知识能力情感兼顾我们才能实现考试与素质的双赢,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老师带着脚镣照样能把舞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