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尔德的灵肉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灵与肉是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观点。文学史上对王尔德灵与肉思想的研究颇少且都局限于他的童话范围内。基于这一问题,本文立足于他的唯美主义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与他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对他的灵与肉思想进行了剖析。最终得出了王尔德主张通过肉体享受的方式来推翻资产阶级虚伪道德观、对抗社会和谋求个人价值与自由的结论。另外,本文也看到了王尔德所主张的美在不顾道德标准,超越真善后的变形,扭曲与衰落。本文还认为适度原则是王尔德为调和自己所主张的矛盾的灵肉观的无奈之举。
  【关键词】:灵与肉;个人价值;美与道德
  灵魂与肉体的命题在西方由来已久,18世纪歌德曾在《浮士德》中借灵与肉的矛盾来展示人类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及追求真理的艰巨性。歌德所理解的灵与肉是要放弃感官享受,在探求不止、向善向上中得到灵魂的提升。而到了19世纪,王尔德不再执着于精神净化,他在灵与肉的矛盾中选择放弃灵魂,由肉体直接获得美,从而探求一条现代人的生存之路。王尔德曾说过“艺术与其说是感官专制下的逃避,还不如说是灵魂专制下的逃避。”这就是王尔德眼中艺术与灵魂、肉体的关系:肉体的感官比起灵魂,更接近艺术。他认为只有不顾道德的肉体感官的享乐,才可以感知到美。通过肉体去掌控灵魂,通过肉体去获得美,是王尔德灵肉观,也是他文艺观的主宰者。在他那里,肉体的美,青春的美,艺术的美是统一在其唯美主义的理念之下的。
  王尔德的灵肉观在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年轻漂亮的道连是画家贝泽尔的模特,因贝泽尔他结识了后者的好友亨利勋爵。贝泽尔倾尽感情与心血,为道连画了一幅最成功的画像并送给了他。道连看到这副肖像时许下愿望,愿自己永远年轻,让画像代替他老去,为此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拿灵魂来交换。后来道连的愿望成真。道连在亨利勋爵奉行的享乐主义的洗脑下过着感官享乐的生活,灭绝天良。画像日渐丑陋不堪,最后道连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杀害了贝泽尔,在把匕首刺向自己画像时倒地而亡。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有三位主人公,过分崇仰肉体的美的画家贝泽尔,许愿放弃灵魂来获得青春的漂亮先生道连,奉行享乐主义的亨利勋爵。亨利勋爵就是享乐主义的代表,青春不败的道连更是新一代享乐主义的佼佼者。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抽大麻,与地痞无赖打交道,私生活混乱。亨利勋爵和道连都是在用感官的形式感知美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王尔德一直致力于通过感官享受来获得瞬间美感。他曾这样评论佛兰德斯著名画家鲁本斯的画作,“正是因为画家抓住了骏马最优美、最猛烈的一刹那,才呈现出一幅令人赞叹的壮观画面,这才是艺术的愉快。”这同19世纪西方印象画派为了抓住瞬间的美感而注重光线的变化如出一辙。王尔德认为某一瞬间可以获得美感,也就是说美感存在于瞬间,美不存在永恒。王尔德一生都活的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和代价。时时刻刻活在当下也许是他为了获得美的不断挣扎。原来美是存在于人对物的不断追逐的大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获得虽然可以得到最大的快感可是并不能得到永恒的快感。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唯一不奉行享乐主义的画家贝泽尔之所以能画出优秀的画作,甚至是巅峰之作全在于道连的在场。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道连肉体的美,他的创造力才被激发。离开道连之后,他再也没能画出和之前一样好的画作。由此可见,肉体感官对于艺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进一步佐证了感官是可以获得美的。
  在小说中,道连·格雷不仅追求肉体青春的美,还追求艺术的美。戏剧女演员西碧儿因其对戏剧角色的完美诠释,成了道连心中美的象征。道连不是在和西碧儿谈恋爱,而是在和莎剧里的朱丽叶谈恋爱。西碧儿陷入了爱情,她不再融入角色,于是搞糟了演出。西比尔的爱情换来的是道连的讽刺、责骂与抛弃,西比尔最终自杀。道连把自己与艺术的契合误以为是从灵魂层面获得的,于是当生活介入,艺术的美不复存在时,道连开始清醒,抛弃了所谓的灵魂契合——爱情。这进一步佐证了王尔德的灵肉观,肉体才能获得美,肉体比灵魂更接近艺术。西碧儿的自杀使画像開始变得丑恶,道连每一次作恶,灵魂上的邪恶就会导致画像上肉体的丑陋,这进一步说明肉体的美为灵魂所累,应有肉体掌控灵魂,而不是由灵魂来掌控肉体。这也颠覆了西方传统的“灵魂高于肉体”的灵肉观。
  1837年,长达64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开始。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英国人的思想信仰和文化观念开始走向转折。但物质的改变并未能使人们及时调至到与之所匹配的的心理模式与思维方式。非理性哲学大门的打开使得本就因资本主义影响而产生的悲观情绪和危机感不断加剧。“世纪末”颓废精神弥漫的文化氛围得以形成。王尔德作为带有颓废倾向的唯美主义的代言人脱颖而出。
  王尔德眼中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个“有着过分的劳作和过少的教育,这个时代的人民因太过勤劳而变愚蠢不堪”的时代。因此,王尔德要推翻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他在压抑的社会氛围下选择了释放本能欲望,把肉体享受作为对抗社会的工具,对个人自由的表达,对个人价值的实现。王尔德笔下的人物,道连、亨利勋爵都是享乐主义者,王尔德自己也践行了他的“感官是感受美的绝佳途径”的主张。
  王尔德在书中明确写道:“感觉的真谛之所以至今未被理解,感觉之所以停留在野蛮的兽性状态,仅仅因为世人力图用饥饿使之就范,用痛苦加以扼杀,而不是寄望于把感觉造成以爱美的天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精神生活的因素。”道连的画像是贝泽尔的杰作,道连本身是亨利的杰作。他们都是在追逐美,道连对西碧儿的追求就是对古希腊艺术结晶的追求。通过感官来感知、追求美是正确的,造成这三个人悲剧的唯一原因就在于:过分。王尔德在回应评论家对这本书的臧否时说道:“一切的过分,跟一切的压抑一样,会招致惩罚。”也就是说肉体感官欲望的挥霍,不必顾忌道德标准,但必须适度。道德标准是世俗标准,是枷锁。在王尔德眼里,按照世俗标准而活的人是社会、学校、家庭教化下的一系列标准代码。在权威和秩序面前会丧失自己的个性。这就影响了对美的追求。这表现了王尔德在挑战和否定世俗标准,也应和了他呼吁逃进美的殿堂——艺术的象牙塔的唯美主义主张。同时,王尔德也看到了感官放纵会将美推向极端,使之毁灭。真善美是并行的,美是不能超越二者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如果美超越了道德,美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就是恶;如果超越了真,美就走向了它的反面——说谎、谎言与欺骗。结果,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美就会消失。适度原则正是王尔德为调和自己所主张的矛盾的灵肉观的无奈之举。
  通过感官诉诸于灵魂,借以对抗社会对于文艺的利用与对于人性的压制,这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重要思想。道连·格雷就是作者主张超越社会道德的一个外化的形象。王尔德想要唯美主义高高在上,想要它超越宗教、道德、社会,政治这些社会因素。在客观上,他利用唯美主义公然对抗社会、制度、道德、政治诸强大力量,推进了文艺的自主性,从而给文艺更多的自我生存空间。王尔德通过其作品以及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尝试,实验与实践了唯美主义的文艺主张。无论是小说,还是其真实的人生经历,都客观的证实了唯美主义文艺主张对于文艺自我唯美的弘扬,和美在超越真与善之后的变形,扭曲与衰落。
  参考文献:
  [1]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2]苏福忠:“前言”,《王尔德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3]杨黎红.永恒的矛盾和冲突——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04
  [4]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8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至今取得了快速的进步。我国一些本土服装也在渐渐地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并且向国外发展,可喜可贺。但是,在值得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我国本土服装品牌在发展中也存在不较多的不足需要改进。其中针对我国本土服装品牌类型化方面存在的的问题,以及我国服装品牌类型化的存在的市场空缺,值得我们深入去探讨。  【关键词】:本土服装;品牌;类型化;亲子装  前言  当今时代随着
期刊
【摘要】: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从而孕育出了彝族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祖先赐予的智慧和彝族人民的勤劳善良,也造就了这个民族本就不平凡的历史,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下,彝族文化显得是那么的独特、神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彝族先民通过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源远流传且丰富多彩的、灿烂的彝族文化和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大量的外来文化进入了中国的社会,所以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期刊
【摘要】:在当下国产动画长片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历经几代动画人的努力探索,中国动画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回顾曾经动画人的辉煌,会发现阿达及其作品《三个和尚》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结合勇于创新将的寓言故事进行再创作,此文分析其创作过程中挖据的传统文化元素,试图在浅析过程中对动画艺术创作所启发。  【关键词】:阿达;三个和尚;传统艺术  一、创作源于挖掘生活  在1978年底也就是進入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动画片进入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艺术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生而变化,人们自身的文化和审美方面的水平不断地得以提高,站在当代的分界点上,在继承传统陶瓷裝饰精华的同时和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当代陶瓷装饰风格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在装饰风格艺术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和发展。从目前的陶瓷装饰现状看,无论装饰色彩、装饰内容、还是装饰形式上,装饰的色彩不够丰富,内容比较空泛,装饰手法相对单一,缺乏时
期刊
【摘要】:叙事性景观是人类景观发展历程中最有力的“见证者”。本文通过研读景观历史巨著《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感触颇深,并尝试探讨景观中的叙事性表达方式,為叙事性景观表达设计提供参考,谨写此文。  【关键词】:景观;叙事性;表达方式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可以说是杰弗瑞(Geoffrey Jellico)及其夫人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景观建筑师、景观学、风景园林等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其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意图的角度正面剖析表现本摄影作品,同时探讨本摄影作品,脱离画面本体之后,结合命题和注释,传达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摄影;艺术;基督  一、作品的表现:一幅照片  作品表象的画面内容,坚幅的居中构图,整个画面呈现暖色调。漂亮的红色可以明显感觉到光影的层次。画面的右上方的强光散落在画面居中位置的十字架和基督像上,四十五度角构成的十字架和基督像有明显
期刊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小说反应了战后美国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缺乏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从而造成他们精神上的不安和苦恼。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通过分析主人公霍尔顿在叛逆的过程中所陷入的伦理困境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的伦理观,来阐释作品的伦理特征,为深入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文学论理学;《麦田里的守望者》;伦理困境;霍尔顿  一、引
期刊
【摘要】:空间的巧妙变化和灵活运用在舞蹈编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舞蹈作品通过空间环境的创造而呈现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形态,给观众以视觉享受,将作品与观众进行空间连接。本文围绕舞蹈编导中空间的表现及运用展开讨论,首先对舞蹈编导中的空间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从舞蹈编导的角度分析“虚”“实”两种空间形态,其次,论述了在舞蹈编导中如何运用和体现空间的变化,创造出作品想要表达
期刊
【摘要】:倮伍拉且是当代杰出的彝族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与自己的故乡大凉山有着密切的联系,诗歌中的内容包含许多有关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生态意识。本文就其出版的三部诗集《绕山的游云》、《大自然与我们》、《诗歌图腾》,从他诗歌中的“大自然的神性——对自然的敬畏”、“尊重自然,还愿生命本身”、“寻求人的本性,皈依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个方面对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  
期刊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該书以19世纪英国社会中严重的阶级思想为背景,描述了文中女主人公简·爱遭受的各种痛苦和受到歧视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她在爱情面前敢爱敢恨、坚强独立的高贵品质。哥特式的手法将这位瘦小、贫穷、长相平庸,但自尊、自爱、自立的女性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反抗;尊严;真爱;女性哥特主义  《简·爱》是—部带有着作者自传性质的
期刊